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Tei指数评价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典国;张为民

    目的:探讨Tei指数对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收治单纯VSD患者80例,分为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和不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各40例,收集正常人40例,分别进行Tei指数测定。结果:VSD合并PH患者的右室Tei指数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VSD合并PH患者的右室Tei指数较正常人组明显增加,而不合并PH患者的Tei指数较正常人无变化,因此Tei指数可以准确地评价VSD患者的右心室功能。

  • 肝素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疗效观察

    作者:张晓

    目的:探讨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素,12天后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肝素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80.5%,无效率19.29%.结论:治疗组加用雾化吸入肝素后可以改善肺心病的血液微循环障碍,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心肺功能.

  • 金秋养肺好时节——中医防治慢性肺心病

    作者:方显明

    天高气爽的秋季来了.中医认为,秋季气候与肺气相应,肺主秋,肺气旺于秋,所以秋季是肺脏保健与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大好时节,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大好季节.一、加强慢性肺心病缓解期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肺脏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致使右心室肥大,发展为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简称肺心病.

  • 警惕肺动脉高压

    作者:周新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极度恶性的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癌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此病好发年龄在中青年,中老年也有发病.需要注意的是,此病因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为心衰、哮喘、慢阻肺等,大部分患者要看3个以上医生,辗转2~3年才能得到明确诊断,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目前我国每年新发5000例肺高压患者,如果早期不加以治疗的话,患者的平均生存寿命只有3年左右,应引起高度重视.

  • 胸部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作者:孙翠琴

    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胸部CT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中的诊断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讨论的对象,入选的患者共15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对照组为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观察组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并通过胸部CT检查对病情进行分析.结果 从实验结果来看,MPAD、rPAA和rPDA与肺动脉压力存在正相关相关性,但是RPAD、LPAD着肺动脉压力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采用胸部CT的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并且在数据分析中能够体现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得推广应用.

  • 前列腺素E联合硫酸镁治疗38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东建亭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联合硫酸镁治疗38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8例诊断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同时给予头罩加压吸氧或CPAP吸氧,并应用前列腺素E经周围静脉滴注,开始剂量5~10μg/(kg·分)以恒速输液泵持续24小时静滴,起作用后再逐步减量到能使病情稳定的低有效剂量约1~2.5μg/(kg·分).硫酸镁负荷量200mg/kg,以10%浓度静脉滴注,30分钟内泵完,后用15~25μg/(kg·分)以恒速输液泵持续24小时静滴维持,用药3~7天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愈32例(84.21%),治疗5~7天后,青紫消失,血气分析恢复正常,心脏杂音于2~7天消失,4例病情重家长恐有后遗症放弃治疗,因严重感染缺氧死亡2例(5.26%).结论:应用前列腺素E联合硫酸镁治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效果良好,是一种简单、经济、安全的方法.

  • 多普勒超声观察前列腺素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作者:袁国胜;杨兴明

    目的:评价前列腺素(PGE1)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疗效.方法: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36例,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结果:治疗后超声右房、右室内径不同程度缩小,三尖瓣反流速度也明显降低,据此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亦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GE1是治疗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极为有效的血管扩张剂,通过测量三尖瓣反流压差估测肺动脉收缩压是精确、简捷的方法.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彦芳;吴媚;应达时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治疗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以抗炎、扩血管、利尿、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STS 40mg/日静滴,连用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6分钟步行距离、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肺动脉舒张压(PADP)等情况.结果:8周后,治疗组6分钟步行距离增大,超声心动图测定PASP、mPAP和PADP均明显下降,PASP、mPA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慢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内源性-氧化氮合酶抑制物在肺心病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曹仕鹏;诸兰艳

    目的:了解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ADMA)对肺动脉内皮舒张功能、肺血管重构及右心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与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关系.方法:临床部分: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62例,对照组48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中NO的浓度.动物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注射野百合碱建立肺动脉高压模型.治疗组造模第2天开始给L-精氨酸100 mg/kg每日腹腔注射.每同监测尾动脉压,4 w后颈外静脉插管检测肺动脉压力及右心室功能,并检测肺动脉舒张功能.检测血浆ADMA,NO浓度;肺组织DDAH2mRNA及肺动脉DDAH2蛋白的表达.结果:肺心病患者血浆ADMA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动脉压力值增高(P<0.05);右心室肥厚明显(P<0.05);右心功能减弱;肺动脉舒张功能降低;肺小动脉显著增厚.L-精氨酸治疗后大鼠肺动脉压力降低(P<0.05),右室肥厚减轻(P<0.05),右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肺动脉舒张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肺组织中DDAH2mRNA表达显著下调:肺动脉内皮DDAH2蛋白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肺动脉高压组大鼠血浆ADMA浓度明显升高(P<0.05),血浆NO含量显著降低.L-精氨酸治疗后血浆ADMA浓度降低(P<0.05);血浆NO水平升高(V<0.05).血浆ADMA浓度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805);与右心室肥厚指数亦呈正相关(r=0.668).结论:ADMA可能通过影响肺动脉内皮舒张功能及调节血管重构而参与肺动脉高压的病理过程.ADMA可能参与诱导右心肥厚、右心功能衰竭而促进肺心病的发展.

  • 肺动脉高压457例右心导管检查死亡13例分析

    作者:周敬群;尹薇;曹林生

    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右心导管检查,可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尽管右心导管术已极其成熟,但威胁生命的并发症仍有发生.认识其发生规律,探讨合理的处置,能进一步提高右心导管检查的安全性.我科自1990年1月至1997年6月,对45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心导管检查,其中13例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 CT肺动脉造影在肺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马先红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在慢性肺心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对32例COPD伴有PAH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CTPA检查,观察和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分析临床价值.结果:CTP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96.9%,特异度为93.75%;观察组的MPAD、LPAD、RPAD、rPA和rPD等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COPD伴有PAH患者采用CTPA检查,能清晰显示肺动脉的直径和内部形态,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和指导价值.

  • 胸部CT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分级诊断探讨

    作者:孙丽敏

    目的:探讨胸部CT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分级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收集分析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收治9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超声心动图确诊轻度PAH、中度PAH和重度PAH各30例,回顾分析胸部CT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分级诊断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轻度PAH患者的LPAD、RPAD和MPAD等胸部CT检查指标结果均明显低于中度PAH和重度PAH组,且中度PAH组各项胸部CT检查指标结果也明显低于重度PAH组(P<0.05).三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LPAD、RPAD和MPAD等胸部CT检查指标结果的直径ROC曲线分析结果比较,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部CT是一种准确可靠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分级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兴龙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确诊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患儿82例,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肺动脉压力值,整理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 ,比较不同患儿肺动脉内径、右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及三尖瓣反流速度.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可根据患儿肺动脉压力值将其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组患儿的肺动脉内径、右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及三尖瓣反流速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可以用于评估患儿病情的发展程度,便于临床调整治疗措施,值得推广.

  • 8kg以下婴幼儿室缺合并肺高压的术后护理体会

    作者:蔡亚宏

    随着心脏外科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低龄低体重先心病的存活率越来越高,但合并肺高压往往是患儿死亡的首要决定因素[1],因此对低体重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护理方面也提出了高要求.8kg以下大型的室间隔缺损患儿多营养不良,术前反复心衰、肺部感染,术中体外循环时间相对较长,给术后监护带来困难.2009年9月~2011年4月共对60例8kg以下大型室间隔缺损婴儿进行了手术.现将术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 老年COPD患者NT-proBNP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史冬瑶;孙力军

    目的:探讨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力衰竭中的价值.方法:60例COPD患者分为单纯COPD组、COPD合并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和COPD合并肺心病缓解期组,测定并比较血浆NT-ProBNP值.结果:A组、B组及C组NT-ProBNP水平分别为32.4±20.7pg/ml、857.2±316.9pg/ml、201.5±54.7pg/ml.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测定对鉴别COPD患者是否合并心功能不全及判断其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临床观察

    作者:杨建平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肺心病患者25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观察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压(mPA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充盈速度(E)、舒张晚期充盈速度(A).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平均收缩压,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作者:马琴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注射液联用丹红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的辅助疗法.方法:将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静脉输注,以15天1个疗程.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两组治疗后均可以明显提高血氧分压,降低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血黏度和红细胞集聚指数(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硝酸甘油注射液可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氧分压,降低血二氧化碳,改善血黏度,能显著降低肺动脉收缩压,改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COPD稳定期的综合治疗

    作者:彭中学;刘汉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病情呈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继心脑血管病之后我国人民的第3大死因.其以慢性进展性的不完全可逆性的气道阻塞为特征,可并发肺动脉高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根据病情变化,其可以分为急性加重期、慢性迁延期和稳定期.多年以来,对其急性加重期和慢性迁延期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是对于稳定期的治疗尚未引起患者和广大医务者的重视.

  •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介入治疗的护理

    作者:王海玲

    目的:探讨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技术.方法:对36例动脉导管未闭(DA)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前治疗、心律失常的护理、预防发生肺高压危象、伤口护理等多个环节进行观察研究和护理.结果:通过对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进行一系列的护理,使手术的难度和危险性相应降低.结论: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系统的护理和手术同等重要.

  • 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彭冉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行瓣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我院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并实施瓣膜手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死亡率、并发症的产生率、左心室的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的收缩压(PASP),并从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以及手术进行前的PASP的等级等方面比较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比于60岁以下的患者,60岁以上的患者其术后的PASP的变化值及LVEF的变化值都要更低,而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相比于60岁以下患者更高,不同年龄患者在这些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性别不同的患者其各项疗效指标都无明显差异(P>0.05)。患者进行手术之前的心功能等级慢慢升高,其术后的PASP值、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也会逐渐升高,而其LVEF值则慢慢降低,术前术后的差异较明显(P<0.05)。患者术前的PASP值越高,术后其PASP值与LVEF值的变化范围就越大,手术后就越容易产生并发症,同时其死亡率也更高。结论患者的年龄是影响利用瓣膜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重要因素,而患者性别不会对其产生影响;患者的心功能状况直接影响了患者术后的整体疗效;患者术前的PASP值越高,其临床疗效越差,在进行治疗时要特别注意及控制其高危因素。

5435 条记录 4/272 页 « 12345678...27127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