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恒定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早期中足移位骨折关节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

    作者:曲家富;曹立海;彭义;高建华;杜晓健;孙洋;李绍光;王良

    近年来,由于足部严重挤压、捻挫撕脱伤及重物坠落砸伤所至中足的中跗、跖跗关节移位骨折脱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较为常见.

  • 肩胛上神经严重撕脱时副神经移位修复的处理对策

    作者:官士兵;侯春林;陈德松;顾玉东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肩胛上神经严重撕脱常规锁骨上前入路术式难以修复肩胛上神经时,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的疗效.方法 2003年2~10月对6例臂丛严重撕脱患者应用后入路副神经移位术式修复肩胛上神经,并观察肩胛冈上缘水平副神经与肩胛上神经的关系、术后斜方肌各部分肌力的变化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在肩胛冈上缘水平,副神经走行于斜方肌深面、筋膜下,定位于肩胛冈与肩胛骨内侧缘相交附近,肩胛上神经位于肩胛横韧带深侧肩胛切迹内,二者位置相对固定,相距3.5~5.5 cm,在肩胛冈上缘横切口内二者在无张力情况下直接拉拢端端吻接;术后随访18~26个月对斜方肌上部功能无明显影响,肩外展恢复35°~55°.结论 当臂丛损伤肩胛上神经撕脱严重常规手术难以解剖、进行修复时,后入路副神经移位术式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 小腿大面积撕脱伤微创救治成功一例

    作者:张海鹏;朱永;赵宝山;刘建平;陈中山;刘秀兰;胥兰英;赵志富;王志湖;赵平

    患者,男, 45岁,因右下肢外伤后畸形 2h入院.入院查体:右小腿皮肤浅筋膜撕脱从膝内侧纵延至足跗部内侧;内踝以上肌膜完整,内踝至足跗部内侧肌肉撕裂;距舟、跟骨向外面开放;足外翻畸形;足背动脉触诊(±),胫后动脉未能触及.诊断:右小腿皮肤大面积撕脱伤;右楔舟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右跟骰关节脱位;右骰骨粉碎性骨折;第二跖骨基底部骨折.急诊清创,行楔舟关节、跟骰关节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缝合踝、跗部深筋膜,对撕脱的皮肤浅筋膜行减张缝合(减张口兼起引流作用).术后予激素、扩容、抗感染,加热疗后足背动脉搏动已可触及.次晨皮肤色泽较暗,痛觉不敏锐,第三天进一步恶化.以 6号输液管末段行右股动脉穿刺,准介入给药:氟美松 15mg、山莨菪碱 10mg、川芎嗪注射液 4ml、维生素 C 1.0g,此后每日 1次准介入治疗(氟美松减为 10mg);继续热疗,体位交替使伤肢前后侧均受热;首次治疗后小腿前侧皮肤色泽明显改善,痛觉已较敏感; 15d后小腿色泽、痛觉基本正常;改服山莨菪碱 5~ 10mg, q8h等治疗;术后小腿后侧 6cm× 3cm皮肤干性坏疽给予切除该部并以庆大霉素盐水溶液外敷之.数日后患者自动出院(因故未接受植皮术). 1年后经随访悉:患者未进行特殊(植皮术等)治疗,患肢原皮肤浅筋膜切除区已瘢痕愈合.

  • 皮下静脉吻合法修复足底皮肤逆行撕脱伤

    作者:胡静波;姜德欣;陈林;李大为;蒋明;高鹏

    目的 总结应用皮下静脉吻合法修复足底皮肤逆行撕脱伤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8年1月-2016年6月,对13例足底皮肤逆行撕脱伤予以皮下静脉吻合法修复,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结果 采用皮下静脉吻合法修复足底皮肤逆行撕脱伤13例,11例完全成活,2例少量皮缘坏死,经5~24个月随访,撕脱皮肤成活良好,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 对于足底皮肤逆行撕脱伤采取皮下静脉吻合法进行修复,可以取得较高的成活率,以较小的代价保留伤肢大的功能,使伤肢的功能和外形都得到良好的恢复.

  • 前臂以远皮肤软组织撕脱伤10例的显微外科修复

    作者:李木卫;马立峰;黄少耿;杨延军;张子清

    目的 探讨应用吻合血管的方法修复前臂以远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4年5月,应用吻合血管对10例前臂中段以远皮肤软组织撕脱伤患者进行修复,本组有4例掌浅弓毁损,血管缺损长度3 ~5cm,切取足背静脉网移植修复掌浅弓;3例指总动脉断裂并缺损约5 cm,切取前臂近端静脉移植修复;3例指总及指动脉断端,未合并血管缺损,直接修复;本组病例静脉均在掌指关节背侧断裂,其中7例合并静脉缺损3 ~5cm,取前臂近端浅静脉移植修复.前臂及手掌撕脱皮肤做散在纵行小切口,以利于引流及减压.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10例组织瓣全部成活,9例获得随访3 ~24个月,成活组织瓣色泽、血运、质地接近周围正常皮肤,未见明显瘢痕挛缩及色素沉着;前臂、手掌皮肤恢复深浅感觉,手指两点辨别觉4~8mm,平均5.4 mm.前臂旋转及腕关节屈、伸功能无明显受限,手指掌指关节屈曲为60°~ 75°、背伸为14°~ 30°,拇指恢复对掌及对指功能. 结论 采用吻合血管方法对前臂、手部皮肤软组织撕脱伤进行修复,创伤小,恢复快,可获得良好的功能与外形,疗效满意.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全头皮撕脱伤六例

    作者:王扬剑;竺枫;李学渊;王欣;陈宏;章伟文;陈微微

    目的 探讨全头皮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06年10月-2012年9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6例全头皮撕脱伤通过吻合单侧或双侧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及枕后浅静脉进行再植,术毕密封头部创口后采用多个贝朗自动负压引流瓶保持头皮与颅骨之间负压状态,术后采用抗感染、抗凝、抗痉挛及绝对卧床等治疗7d. 结果 6例再植头皮全部成活,随访8个月~2年,其中1例患者术后自行移开枕后气垫圈,致枕后再植头皮部分过度受压后约6.0 cm×4.0 cm出现坏死结痂,痂性组织脱落后瘢痕愈合.术后头发生长良好,外形满意.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全头皮撕脱伤,术后头发生长良好,能够大程度恢复头部外形,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应用预制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软组织撕脱伤

    作者:郭翱;张功林;李俊;金岩泉;郑良军;章鸣

    目的 探讨应用预制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软组织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7月至2011年1月对足底负重区软组织撕脱伤12例,均有负重区骨或肌腱外露需行皮瓣修复,全足5例、前足4例、后足和足跟3例.将撕脱或离体的皮肤软组织清创、削薄后寄养在股前外侧区阔筋膜上进行预制皮瓣,皮瓣面积:3 cm×5 cm~13 cm×15 cm.术后2周成活后,二期应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回植足部进行修复.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血运丰富,没有发生血管危象和感染,其中2例部分边缘坏死,范围为2 cm,经换药后愈合,其他修复创面均一期愈合,均恢复负重和行走能力.术后随访11~38个月(平均23.5个月).根据章鸣等制定的评分标准,对术后外形、血液循环、感觉、负重及并发症情况作为评定参数.结果属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 应用预制皮瓣修复足底负重区软组织撕脱伤,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全头皮撕脱伤八例

    作者:刘敏峰;朱文华;徐雷;缪玉龙;孙乾

    目的 探讨全头皮撕脱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撕脱头皮再植术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001-2004年4例,仅1例大部分头皮存活,3例再植失败;2004-2008年4例,再植头皮全部存活.结论 精准的血管吻合及血管适当固定是提高全头皮撕脱伤再植成活的有效方法.

  •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再植全头皮撕脱伤七例

    作者:赵国红;谢振军;孙华伟;郑竞舟;邓小兵;邓名山;章剑;刘斐

    目的 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全头皮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头皮的解剖及损伤特点,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7例全头皮撕脱伤吻合单侧或双侧颞浅动、静脉,其中行血管移植6例.结果 术后全部成活,术后头发生长均良好,外形颇佳.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头皮撕脱伤,能够恢复原有外形,头发生长浓密,临床效果良好.

  • 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伴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黄东;黄永军;吴伟炽;张惠茹;江亦恒;林浩;伍庆松;黄国英

    目的 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伴主要血管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早期彻底清创、重建肢体血运、对撕脱皮肤采用4种处理方法:(1)皮肤原位缝合;(2)反取皮回植法;(3)静脉吻合法;(4)皮肤部分切除、皮瓣移植.治疗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伴主要血管损伤38例.结果 肢体全部存活,皮肤创面愈合好.术后随访6个月~3年,肢体外观、感觉、运动功能满意.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下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伴主要血管损伤进行修复,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伤残率.

  • 手部皮肤逆行套状撕脱伤的显微手术回植

    作者:王晓南;陈克俊;韩宝平;赵欣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部皮肤逆行套状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损伤特点,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动、静脉,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15例.结果术后11例手部逆行撕脱皮肤全部成活,4例撕脱皮肤有小部分坏死.随访3个月~1年,患手外形好,血供充分,皮肤质地柔软.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手部皮肤逆行撕脱伤,可大限度恢复损伤皮肤的血液循环,确保皮肤的成活及外形与功能.

  • 手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作者:张光正;李培;龙文浩;钟艳花;陈景柏;莫振峰

    目的探讨手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显微外科修复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重建撕脱皮肤软组织血液循环前提下,进行撕脱组织原位缝合修复.结果临床修复34例,术后28例皮肤完全成活,6例部分坏死,成活的皮肤柔软、色泽正常及感觉良好.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掌侧浅静脉修复手掌部皮肤逆行撕脱伤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杨绍安;靳安民;曾参军;童斌辉;肖晓桃

    目的探讨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合并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积极抗休克,利用带蒂反转取皮法清除无血运区所有皮下组织,撕脱皮肤蒂部附近有血运区皮下组织予以有限清除,血管破裂者行修补术,血管断裂者移植大隐静脉修复.损伤神经行松解、束膜或外膜缝合修复,小腿及前臂筋膜间隔予以切开减压.缝皮后分层加压包扎.结果小腿1例截肢,其余肢体全部存活,主要血管修复后通畅率为100%,存活肢体皮肤全部存活6例,皮肤50%以上存活3例,皮肤50%以下存活2例,坏死区创面经二期植皮愈合.经过1.5~3年随访,按顾玉东单根神经评定标准对合并神经损伤修复后效果进行评价,挫伤神经4例为优,断裂神经优1条,良1条.结论制订全面细致的救治方案,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合并主要血管损伤可以挽救肢体,并可获得满意的功能恢复.

  • 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曹卫权;徐立录;朱江;万彬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原位修复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以来,对23例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病例,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撕脱皮肤皮下静脉后进行原位修复.结果临床修复四肢皮肤逆行撕脱伤23例,其中19例皮肤完全成活,3例皮肤边缘部分坏死,1例皮肤完全坏死.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回流静脉,使静脉回流方向接近正常,改善微循环,为早期皮肤成活创造条件.同时能大限度减少术后皮肤肿胀,使皮肤功能恢复良好,因而是治疗该类损伤的良好方法.

  • 皮肤逆行撕脱伤吻合静脉原位缝合25例临床观察

    作者:袁元杏;曾毅军;刘康;李青;黄彦清;陈尔东;何智勇

    目的探讨逆行性皮肤撕脱伤的佳处理方法.方法自1998年8月~2003年2月对四肢逆行性皮肤撕脱伤应用吻合静脉原位缝合法进行治疗25例,观察其术后皮肤存活率,同时随访跟踪其皮肤功能,包括皮肤质地、出汗、感觉、毛发、异感等多方面对皮肤功能进行评分.评价本法治疗效果的优异.结果经吻合静脉皮瓣原位缝合法治疗的逆行撕脱伤,有较高的皮肤成活率,随访显示治疗后皮瓣成活有保障、皮肤功能较为满意.结论经吻合静脉原位缝合法治疗的逆行性皮肤撕脱伤,有较高的皮肤存活率和较佳的皮肤功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选择应用静脉吻合原位缝合法进行治疗.

  • 吻合血管原位修复手部皮肤撕脱伤

    作者:康庆林;陈宇杰;韩培;柴益民;曾炳芳

    目的 探讨手部皮肤撕脱伤的原位修复的具体方法及相关治疗结果,并评价该方法的实用性.方法 通过吻合血管对手部皮肤撕脱伤进行原位修复共21例.①清创后皮肤静脉与基部断端吻合,适用于撕脱皮肤中含有静脉者,本组8例;②拇指吻合动脉和静脉,而手掌侧或背侧撕脱皮肤加压包扎,适用于手掌或手背撕脱合并有拇指脱套伤,本组7例:③指根部动、静脉移植吻合,掌、背侧撕脱皮肤原位修复加压包扎,适用于全手脱套伤、皮肤撕脱至指蹼以远者,本组6例.结果 16例撕脱皮肤完全成活,4例大部分成活,其中3例为直接吻合静脉者,1例为手掌部撕脱合并拇指皮肤脱套伤者,均为掌心皮肤坏死,范围为2 cm×3 cm,二期经游离植皮而愈.1例大部分坏死,为全手脱套伤者,手指部分完全坏死,二期行截肢术.随访1.0~2.5年,20例保肢成功者手掌外观及色泽接近正常,但瘢痕比较明显,皮肤轻度萎缩,感觉S2~S3级,手指伸、屈功能满意,重返工作岗位.结论 对手部皮肤撕脱伤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显微外科吻合血管技术,行皮肤原位回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 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臂丛根部撕脱伤

    作者:顾立强;向剑平;李平;戚剑;朱庆棠;秦本刚;劳镇国;刘小林;朱家恺

    目的 探讨健侧C7神经经椎体前路移位、一期直接修复臂丛根部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臂丛根性撕脱伤伤后1~3个月行健侧C7神经经椎体前路移位直接修复术16例.在健侧C7神经前、后股汇入外侧束、后束平面后作显微解剖分离以切取健侧C7的大长度.健侧C7神经均可顺利经前斜角肌内侧隧道-椎体前路引至患侧,一期与患侧C8、T1-下干直接缝合10例,与患侧C5、6-上千直接缝合4例,与患侧C6、C8神经根直接缝合2例.结果 健侧C7根干前、后股切取长度分别为(7.71±1.16)和(6.97±1.18)cm.一期直接修复c8、T1-下干组经6~18个月随访8例,术后6个月尺、正中神经Tinel征阳性平面至肘关节.有2例术后9个月胸大肌胸肋部收缩(M3),术后12~18个月,手掌、手指与前臂内侧均有触痛觉恢复,尺侧腕屈肌和示、中、环、小指屈肌收缩(M3).结论 健侧颈7神经经椎体前路移位、一期直接修复C8、T1-下干的手术设计具有可操作性,是治疗臂丛根部撕脱伤的有效方法.

  • 同指近节和中节逆行岛状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

    作者:储国平;吕国忠;赵庆国;苏青和;杨敏烈

    手指末节脱套伤是手外科常见损伤之一,其中部分脱套指体可以通过再植的方法,获得满意的疗效[1].但对于部分末节脱套指体损伤重、无原位再植条件,远节仅残留指骨、肌腱的脱套伤患者,我科自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对10例末节脱套伤采用同指近、中节逆行岛状皮瓣瓦合修复,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10例11指,男7例8指,女3例3指;年龄15 ~ 48岁,平均33岁.其中示指5指,中指4指,环指2指.缺损范围:指腹缺损均未超过远节,指背缺损均在伸肌腱止点以远,骨和肌腱外露.缺损面积1.5 cm×5.0 cm ~ 2.0×6.0 cm.致伤原因:撕脱伤7例8指,压砸伤2例2指,烧伤1例1指.急诊手术7例8指,二期手术(伤后1 ~3d)3例3指.

  • 吻合血管的第二趾移植再造部分手指

    作者:蔡喜宇;何仲佳;孙辉;韩春梅;闵建华;林嘉祥

    手指部分缺损在手外科病例中较为常见,我院自1999年6月~2000年5月,应用吻合血管的足趾移植再造拇手指共35例39指,其中再造部分手指31例35指,全部成活。本组男22例,女9例。年龄16~35岁。致伤原因:挤压伤11例,砸伤7例,撕脱伤8例,绞伤3例,切割伤2例。缺损指别:示指17指,中指16例,环指2例。缺损平面:Ⅰ°3指,Ⅱ°5指,Ⅲ°12指,Ⅳ°10指,Ⅴ°5指。其中一手两指缺损者4例,全部为急诊再造。结果:手指部分再造35指全部成活,其中发生血管危象者经探查重新吻合或血管转位或血管移植而成活。术后随访再造指感觉恢复满意,再造手指能与拇指对捏、持物,外形较美观,供足切口均甲级愈合,供足无跛行和步行痛。

  • 断趾再植七例报告

    作者:晏桂明;梁敏;龙跃欣;王丰;邢晔

    1998年1月~1999年11月,我们收治足趾完全离断7例,进行足趾再植手术。成活6例7趾。7例均是男性,年龄12~32岁。导致足趾离断原因均是压砸伤,2例伴有撕脱伤。离断平面:3例是近趾节,1例是远趾节,余为中节,多伴皮肤挫伤。7例共9趾行再植术,其中趾4例,第二趾2例,第三趾2例,第四趾1例。在1例第三~五趾完全离断病例中,由于第四趾离体部缺失,将第五趾移位再植于第四趾上获得成功。

294 条记录 10/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