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三棱不同炮制品中总皂苷含量比较

    作者:寿洲芳

    中药三棱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块茎,具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功能,为活血化瘀的常用中药.历代中医临床以生品和炮制品应用,以水煎剂入药为主.所以其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 当归挥发油的包合工艺

    作者:李元波;侯世祥

    中药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块根,具有活血补血、补气调经、润燥滑肠等功效[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我国传统妇科用药.当归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水溶性成分和挥发油,由于挥发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遇光和热不稳定,在制剂及储存过程中容易散失,因而影响了当归制剂的稳定性,为了确保药物疗效,一般采用包合技术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常用的挥发油的包合方法主要有饱和溶液法、研磨法和超声法,目前当归挥发油的包合研究仅限于饱和水溶液法[2,3],包结方法单一,包结时间较长,包合率及提取物得率均较低.本实验以包合率、包合物收率和含油率作为综合指标,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法分别优化了上述3种方法包合当归挥发油的包合工艺,并在优工艺条件下比较了上述3种方法的优劣.

  • 环境因子与远志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房敏峰;吴洋;岳明;唐文婷;付艳婷;赵桂仿

    目的 分析环境因子与远志脂溶性成分及水溶性成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18个产地的远志药材,分别用石油醚提取其脂溶性成分并经GC-MS分析;50%甲醇提取其水溶性成分并经LC-MS分析;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查阅文献,获取远志生长地的环境因子数据;在此基础上,应用SPSS 18.0软件分析生态因子与远志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远志脂溶性成分含量与7月均温、1月均温呈线性关系;远志水溶性成分含量与年均气温、纬度、年均降水量呈线性关系.结论 对远志总脂溶性成分积累影响大的是7月均温,其次是1月均温;每个组分其影响因子也不尽相同.影响远志水溶性成分含量的主要地理气候因子是年均气温、纬度及年均降水量.该研究为远志栽培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 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HPLC分析

    作者:王长林;郭巧生;程搏幸;杨丽雯;周廷惠

    目的:分析我国明党参主要分布区内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的相似性,为明党参种质资源评价及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冷浸法和HPLC对10个居群明党参根中水溶件成分进行提取与分析,根据各居群明党参根中主要水溶性成分的相对含量,由夹角余弦法计算相似系数,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构建树状图.结果: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差异显著.九华山居群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高,大龙山和浮山2个居群水溶性浸出物的含量低于<中国药典>标准.各居群根中水溶性成分HPLC图谱差异明显,共有峰数目少.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的相似系数差距很大,为0.030 6~0.999 5.紫金山居群根中水溶性成分为特殊,除与红山居群的相似系数达到0.969 7的较高水平之外,与其他7个居群的相似系数均较小.而老山、茅山、青龙山和琅琊山4个居群根中水溶性成分的组成极为相似,居群间的相似系数均在大于0.99的很高水平.聚类结果将10个居群的明党参分成3类.结论:明党参居群间根中水溶性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明显地分为3个类型.

  • 板蓝根超微粉体二元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冯小燕;张水寒;蔡光先;黄一科;邵怡

    目的:建立13批板蓝根超微粉体水溶性成分和氨基酸柱前衍生化双重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RP-HPLC梯度洗脱,选择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水溶性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流速0.5 mL·min-1,柱温20℃,进样量10 μL;氨基酸成分HPLC指纹图谱样品经异硫氰酸苯酯试剂柱前衍生化处理后进样,流动相0.1 mol·L-1醋酸钠缓冲溶液(pH 6.5)-乙腈,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均为254nm.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版)”处理分析,建立板蓝根指纹图谱,同时测定了4种主要成分含量,并进行SPSS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建立了板蓝根超微粉体水溶性成分和氨基酸成分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认了腺苷、表告依春和15种氨基酸的特征峰.聚类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板蓝根药材其主要成分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建立了板蓝根超微粉体双重指纹图谱,色谱图中各个峰分离度较好、特征明显,为现阶段板蓝根超微粉体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山鸡椒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作者:王玲燕;曲郁虹;李彦程;武玉卓;李瑞;郭庆兰;王素娟;王亚男;杨永春;林生

    通过MCI树脂、Sephadex LH-20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山鸡椒乙醇提取物中的水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25个芳香苷和3个紫罗兰苷类成分,经MS和NMR等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7S,8R)-去氢二松柏醇-4,9′-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1),(7S,8R)-5-甲氧基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 (2),(7S,8R)-urolignoside (3),(7R,8S)-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4′-O-β-D-吡喃葡萄糖苷 (4),(7S,8R)-二氢去氢二愈创木基醇-9-O-β-D-吡喃葡萄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saposide B) (5),lanicepside A (6),罗汉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 (7),4-O-甲基罗汉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tyraxjaponoside B)(8),(+)-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9),(-)-(2R)-1-O-β-D-吡喃葡萄糖基2-{2,6-二甲氧基-4-[1-(E)-丙烯3-醇]苯氧基}丙烷-3-醇(alaschanisoside A) (10),紫丁香苷(syringin) (11),psoralenoside (12),isopsoralenoside (13),东莨菪苷(scopolin) (14),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D-吡喃葡萄糖苷 (15),3-羟基-4,5-二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 (16),2-(3,4-二羟基苯基)-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7),2-(4-羟基苯基)-乙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8),(+)-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9),3′-甲氧基表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0),山奈酚-3,7-α-L-二鼠李糖苷(kaempferitrin)(21),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 (22),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23),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苷-7-O-α-L-鼠李糖苷(24),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α-L-鼠李糖基(1→2)-O-β-D-吡喃葡萄糖苷 (25),staphylionoside D (26),吐叶醇-9-O-β-D-吡喃葡萄糖苷(27),二氢吐叶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28),其中化合物1~21,24~2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 复方丹参制剂中主要活性成分定量比较

    作者:李楚源;曾令杰;陈松光

    本文对复方丹参制剂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人参皂苷Rb和脂溶性成份丹参酮ⅡA进行了同时定量分析.

  • 紫花松果菊水溶性成分研究

    作者:李继仁;王邠;乔梁;艾铁民;赵玉英

    目的研究紫花松果菊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紫花松果菊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2-(4-羟基苯基)乙基-O-α-L-鼠李糖基(1→6)-β-D-葡糖苷(1),(6S,9R)6羟基-3-酮-α-紫罗兰醇-9-O-β-D-葡糖苷(roseoside)(2),ampelopsisionoside (3),苯甲基-O-β-木糖基(1→6)-β-D-葡糖苷(β-primererosides)(4),苯甲基-O-β-D葡糖苷(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紫花松果菊苷A(echipuroside A),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植物获得.

  • 犁头尖属中药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孟祥乐;桂新景;李红伟;张晓东

    犁头尖属为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全世界有35种,我国有13种,多种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入药,具有显著的疗效.新发现该属植物含有木脂素类、酚及其酸类、脱镁叶绿酸及其衍生物等极性大、水溶性强的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具有抗多种恶性肿瘤药理活性,并对其作用机理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近5年有关犁头尖属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综述,为我国传统常用中药白附子及同属其他植物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丹参主要活性成分体内代谢途径及产物研究进展

    作者:蔺瑞;段佳林;牟菲;边海旭;赵美娜;文爱东;奚苗苗

    应用丹参治疗疾病在我国历史悠久,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水溶性成分(丹参素、丹酚酸A及B、迷迭香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紫草酸、咖啡酸等)和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Ⅰ、丹参酮Ⅰ、ⅡA、ⅡB和隐丹参酮等).本文对丹参主要活性成分的代谢途径及产物进行综述,为阐明丹参的体内作用过程、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提供药动学参考.

  • 溶剂pH及与三七合煎对丹参药材水提效果影响的研究

    作者:胡楚楚;范骁辉;程翼宇

    目的考察提取溶剂的pH值以及与三七共煎对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效果的影响.方法使用HPLC测定当溶剂pH值分别为4.0,7.0,8.2和9.2时丹参药材提取液以及丹参、三七合煎液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并比较了其他水溶性成分的化学组成差异.结果酸性条件下丹酚酸B的提取效果较好,而中性和碱性环境对原儿茶醛和丹参素的溶出较为有利.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溶剂中,与三七共煎对丹参中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溶出产生抑制作用;而在pH为9.2时,效果则相反.结论此结果可为丹参提取工艺的优化提供实验依据.

  • 吴茱萸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甄攀;张万明;白雪梅;王治宝;王德宝

    目的建立吴茱萸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鉴定吴茱萸药材提供依据.方法色谱柱:YWG-C18(250 mm×4.6mm,10 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8 min为1.0 mL·min,8~20min为0.5 mL·min-1,20~35 min为1.0mL·min-1,检测波长327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测定的10批吴茱萸样品有15个共有峰,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RSD为0.24%~1.3%,相对峰面积的RSD为11.8%~59.3%.10批样品之间的重叠率均在0.80以上,共有峰占总峰面积均约在90%.结论本实验首次建立了中药吴茱萸中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吴茱萸药材的真伪鉴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 诸葛菜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张婷婷;马国需;许福泉;吴佳妮;张小坡;杨峻山;张宝旭;许旭东

    目的 研究诸葛菜的水溶性成分.方法 采用柱色谱技术对诸葛菜种子的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技术结合化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诸葛菜种子的水溶性部位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lumeno1A(1)、3',5',5,7-四羟基二氢黄酮(2)、儿茶素(3)、槲皮素(4)、腺苷(5)、水杨酸(6)、2'-脱氧腺苷(7)、对羟基桂皮酸(8)、香草酸(9)、原儿茶酸(10)、咖啡酸(11)、丁香酸(12)、胡萝卜苷(13)、丁二酸(14)和壬二酸(15).结论 所得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诸葛菜中分离得到,为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分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复方丹参滴丸的临床应用概况

    作者:唐润莲

    复方丹参滴丸是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它的有效成分是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和三七总皂苷,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豁痰开窍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是由天津天士力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医药技术相结合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纯中药制剂.是我国第1个通过美国FDA临床用药申请的中成药,也是全界第1个通过该项审查的治疗心血管病的天然药制剂.临床上不仅已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也用于脑血管病、糖尿病视网膜病、皮肤病、胃病、妇科病、小儿肾病、胰腺病等疾病的治疗.现将近几年的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张翠英;常断玲;周应群;陈士林

    目的 建立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为有效控制乌拉尔甘草药材及甘草浸膏的质量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P-H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Sunfire~(TM) C_(18)(4.6 mm×150 mm,5 μm),以甲醇-0.1%磷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25℃,检测时间95 min,分析了乌拉尔甘草主产区的12批样品.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通过相似度分析确定18个色谱峰构成了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特征峰,对其中的4个色谱峰进行了指认.结论 建立的乌拉尔甘草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具有简便、稳定、可靠的优势,为乌拉尔甘草药材有效物质研究及甘草浸膏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 良药佳蔬仙鹤草

    作者:

    仙鹤草,又叫龙芽菜、山昆菜等,为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南北皆产,多生长在山野、荒坡、路旁。仙鹤草是常用中药,也是一种食用野蔬,具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仙鹤草味甘、微苦,性平,入肺肝脾经,主要有收敛止血作用。常用于吐血、咯血、尿血、便血及崩漏和赤痢等症。可单独使用,对症配伍效果更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仙鹤草含仙鹤草素,多种鞣质和维生素C、K等,可使血小板数增加,加快血凝速度。临床和实验还证明,仙鹤草有强心、降血糖、抗菌、消炎、抗肿瘤、止眩晕等作用,其全草的水溶性成分对小鼠肉瘤S-180、黑色素B-22、B-16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日本科学家曾报道,仙鹤草根提取物对海蓝癌细胞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小鼠艾氏膜水癌有治疗效果。日《朝日新闻》还报道,日本在筛选近千种天然药物中,得到三种活性成分高的中药,其中之一便有仙鹤草。重要的是仙鹤草无毒副作用,其提取液对正常细胞有100%的促生长作用,有关专家给其的评价:“传统的化疗药,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杀死癌细胞,也杀伤正常细胞,而仙鹤草这种既杀癌细胞,又有利于正常细胞生长的药物,实属少见”。  仙鹤草也是营养成分丰富的山野蔬菜,据计,每100克仙鹤草鲜品含胡萝卜素11.2毫克,为胡萝含量的8倍;维生素C157毫克,是蕃茄的13倍;维生素B20.36毫克。此外,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及葡萄糖甙等。仙鹤草除可煮汤食外,还可清炒,把其嫩茎叶洗净,入沸水中一焯,捞出挤干水,再入热油锅内,加适量盐、味精煸炒,味道清香鲜美。又可炒猪肝,将油烧热,将拌合葱姜的猪肝片入锅爆炒,略加点醋,肝熟入味时又投入焯好的仙鹤草,起锅时加点味精,此菜营养且补血,不愧为野蔬佳肴。另外,民间还常以仙鹤草合煮红枣食用,先将50克红枣入锅中煮熟,后放入仙鹤草50克,煮约10分钟,后加入适量红糖搅匀,吃枣喝汤。可调气血,治劳伤、贫血、腰痛等,还能起补脾健胃、提高人体免疫抗病能力的作用。(蒲昭和)

  • 丹参酸乙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作者:刘平;朱大元;胡义扬;蒋福祥;刘成;王保德;徐列明;蒋山好;刘成海;张志清

    丹参酸乙(丹参酚酸B盐)为临床肝病治疗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SMB)中提取的水溶性成分.本攻关项目在既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工作基础上,进行了药学、毒理学等系统研究,并着重研究了该有效成分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和机制.

  • 丹参主要水溶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作者:赵永跃

    丹参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常用药物之一,有悠久的临床应用历史,其化学成分主要分为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两大部分.药理研究证明,丹参水溶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药动学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代谢产物及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现就丹参素、丹酚酸A、丹酚酸B、原儿茶醛和迷迭香酸等5个主要丹参水溶性成分的代谢产物研究进行综述,为阐明丹参主要水溶性成分的体内药动学性质和药效作用及相关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 中药望江南子抗真菌蛋白成分研究

    作者:潘映红;曾洪梅;刘文骠;郭宝林;陈鹭声;尹蔚庄;张杰;黄大晻

    以往中药研究较少涉及蛋白质成分的作用.前人曾报道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种子和其它同属药用植物种子的水浸剂有抑制多种人体真菌活性,并确定决明(C.obtusifolia L)和小决明(C.tora L.)的种子中小分子化合物为活性成分.本实验以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oon ex Friex Accc30048)和红色酵母为指示菌,发现中药望江南子和决明子的水溶性成分均有抗真菌活性,但经蛋白变性处理或热处理后,望江南子的抗真菌活性丧失.经含DDT和PVPP的缓冲液低温抽提、一20℃丙酮沉淀及在FPLC上进行Superdex 75(16/88)凝胶过滤、Mono S(5/5)离子交换层析和RESOUCE PHE(1ml)疏水层析,从望江南种子中纯化到一种相对分子量28 000的单链抗真菌蛋白(Co-AFP).本工作首次从决明属植物望江南的种子中发现了抗真菌蛋白,为药用植物活性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创造了条件.

  • 肾茶水溶性成分的研究

    作者:陈伊蕾;谭俊杰;陆露璐;谭昌恒;蒋山好;朱大元

    目的 研究肾茶Clerodendranthus spicatus水溶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反相硅胶ODS-A、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该植物水溶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光谱分析和文献对照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肾茶全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S,E)-N-[2-羟基-2-(4-羟基苯乙基)]阿魏酸酰胺(Ⅰ)、2,6,2',6'-四甲氧基-4,4'-二(2,3-环氧-1-羟基丙基)二苯(Ⅱ)、咖啡酸乙酯(Ⅲ)、催吐萝芙木醇(Ⅳ)、合欢布里苷O(albibrissinoside O,3-甲氧基-4-羟基-苯-1-O-β-[5-O-(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呋喃芹菜糖基-(1→2)-O-β-吡喃葡萄糖苷,Ⅴ)、8-羟基-松脂醇(Ⅵ)、丁香脂素-4'-O-β-葡萄糖(Ⅶ)、1-羟基-丁香脂素(Ⅷ)、洋李苷(Ⅸ)、五叶山小橘苷C(glycopentoside C,3-甲氧基-4-羟基-苯-1-O-β-{5-O-[3-(2-(3-甲氧基-4-羟基-苯基)-3-羟甲基-7-羟基-2,3-二氢苯并呋喃-5-基)丙烯酸]}-呋喃芹菜糖基-(1→2)-O-β-吡喃葡萄糖苷,Ⅹ)、阿江榄仁葡萄糖苷Ⅰ(arjunglucoside Ⅰ,2a,3β,19a,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8-O-β-吡喃葡萄糖苷,Ⅺ)、2a,3β,19a,23-四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23,28-O-β-二吡喃葡萄糖苷(Ⅻ)、大黄素(ⅩⅢ)、丁香脂素(ⅩⅣ)、(2S)-柚皮素(ⅩⅤ).结论 化合物Ⅰ~Ⅲ、Ⅵ~Ⅷ、X~Ⅹ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29 条记录 2/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