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有效成分筛选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重要药味的有效成分进行筛选。方法检索6个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时限均为自1990年1月-2013年7月。由两位评价员独立地根据预定的纳入标准筛选合格的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统一采用Jaded 质量记分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用漏斗图进行发表性偏移的分析,从治疗方中遴选出使用频率较高的药味,分析中药降脂的有效活性成分。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1395例患者,经质量评价其中4篇为高质量研究,其余6篇为低质量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西药或安慰剂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1.51(95%CI:1.41 to 1.62)。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安全性较高。结论中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
-
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
目的 评价国内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真实性和相关内容,为提高研究者临床研究设计水平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全面广泛收集相关文献,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原则,采用统一编制的"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文献质量评价信息采集表",对1980~2008年发表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符合纳排标准的共15篇,均发表在2000年以后.其中正确使用随机方法的5篇(33.3%),采用诊断标准的10篇(66.6%),叙述排除标准的10篇(66.6%),有疗效判定标准的12篇(80%),采用盲法的4篇(26.7%),报告病例退出的5篇(33.3%),报告疗效统计学方法的9篇(60%),都没有进行样本估算和随访情况的描述.结论 针灸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临床研究文献近年来更多采用了随机对照方法,但亦存在不足.
-
中医非药物技术改善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本研究客观评价了中医非药物技术对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为肿瘤患者提供行之有效的综合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北京市三甲医院和昌平县3家试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的76例肿瘤患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及对照组,连续治疗8周.干预组给予渐进性肌肉放松操(PMRT)联合中医五行音乐,对照组给予PMRT治疗.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ADS)和益处发现评定量表(BFS)、慢性病功能评价量表精神信仰分量表(FACIT-Sp)以及干预期望值调查表(IEQU)评估患者抑郁情绪.结果:入组前,两组患者HADS、BFS、FACIT-Sp、IEQU的基线值无明显差异.治疗8周后,干预组在HADS、BFS和FACIT-Sp总分差值的改变均优于对照组.在HADS情绪单项测定中,干预组在烦恼、坐立不安、感到愉快、憧憬未来这4项指标上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联合中医五行音乐干预能够改善门诊及社区肿瘤患者抑郁状态,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
-
针刺加麦粒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针刺加麦粒灸疗法与针刺疗法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疗效差异.方法:K O 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麦粒灸组30例和针刺组28例,针刺组取患侧内膝眼、犊鼻、梁丘、鹤顶、血海、阳陵泉,采用捻转补法为主,针刺加麦粒灸组针刺方法及取穴与针刺组相同,针刺结束1h内行麦粒灸治疗,两组治疗均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1个月随访时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中3个维度(疼痛、僵硬、关节活动)的积分变化,并进行综合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时点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加麦粒灸组低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随访1个月后两组患者VAS、WOMAC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均未见明显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加麦粒灸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7.86%(19/28),针刺加麦粒灸组临床疗效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加麦粒灸治疗阳虚寒凝型KOA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具有很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
中药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的方法,检索4个数据库中有关中药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随机对照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由两位评价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交叉核对.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文献质量,疗效判定采用软件RevMan4.2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对不良反应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发表偏倚情况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有8篇文献共743例患者纳入.Jadad评分结果显示只有3篇文献为较高质量研究.在改善TC、BMI指标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改善CT、B超指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TG、AST、ALT、临床症状/证候方面,两组疗效不能确定.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安全性较高.结论:目前尚无足够的证据证明中药口服比西药或安慰剂口服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有效.尚需要设计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并加强中医药疗效评价指标研究以提高证据强度.进一步规范不良反应的报道.
-
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CBM(1978年-2014年)、CNKI(1979年-2014年)、VIP(1989年-2014年)和Wan fang(1998年-2014年),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相关试验,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0进行质量评估,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3.4.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共计1 21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总有效率:热敏灸+针刺VS针刺,RR=1.13,95%CI[1.04,1.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敏灸+针刺VS西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热敏灸+推拿VS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愈显率:热敏灸VS针刺、热敏灸足三里+针刺VS艾灸翳风+针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率:热敏灸VS针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效率:热敏灸翳风+针刺差异VS热敏灸下关+针刺有统计学意义.面神经功能评分:热敏灸VS针刺、热敏灸+针刺VS针刺、热敏灸翳风+针刺VS热敏灸下关+针刺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仅有1项试验交代治疗过程中有不良反应,其余试验均未描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热敏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可能有一定的优势,但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质量较低,结论尚不确定,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同期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
简便随机抽样公式及证明
发现并证明简便随机抽样公式,通过对抽样常数的论证及修正,在哲学意义上架起了科学与美学的桥梁,且该公式便于应用.
-
补肾法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肾法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将600例患者随机分为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分别使用补肾清透方、补肾健脾方和安慰剂治疗,疗程52周,治疗前后进行肝穿检查,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分别采用Knodell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和Ishak纤维化评分评价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结果共得到106例病理样本。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治疗后Knodell HAI评分下降≥2分者分别为21、18、6例(P<0.05),Knodell HAI评分上升≥2分者分别为3、2、8例(P<0.05),补肾清透组和补肾健脾组炎症活动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治疗组间作用相似(P>0.05)。补肾清透组、补肾健脾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shak纤维化评分下降≥1分者分别为13、12、9例(P>0.05),Ishak纤维化评分上升≥1分者分别为8、3、11例,补肾健脾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补肾清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健脾组患者肝组织纤维化恶化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法(补肾清透方和补肾健脾方)有改善慢性HBV携带者炎症活动和延缓纤维化进展的作用。
-
消痰解郁方治疗消化系统癌症并发抑郁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消痰解郁方治疗消化系统癌症并发抑郁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完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消化系统癌症并发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消痰解郁方,60例)、中药对照组(逍遥丸,30例)和西药对照组(盐酸氟西汀,30例),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评患者KP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并检测血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 消痰解郁方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KPS评分,降低SDS和HAMD分值;升高血清NK细胞、CD3和CD4/CD8,降低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总有效率为82.46% (47/60),优于中药和西药对照组(P<0.05,P<0.01),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消痰解郁方治疗消化系统癌症并发抑郁症安全有效.
-
稳定性冠心病:PCI还是药物治疗的选择——一项新的Meta分析结果的启示
为了评价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医疗中心的Kathleen Stergiopoulos博士和David L.Brown博士进行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该项新研究结果发表于2012年2月27日的国际著名医学期刊《Arch Intern Med》(《内科学文献》)上[1].
-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的质量分析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的质量.方法:手工检索83种中医类杂志(1977-2002年6月).纳入标准: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675篇.(1)交待了随机分配方法的58篇(8.59%);(2)提到了诊断标准及研究纳入标准的637篇(94.37%);(3)无一篇提到分配隐匿;(4)使用了盲法的64篇(9.48%),采用双盲的29篇(4.29%),单盲的35篇(5.19%);(5)提到基线可比性的563篇(83.41%);(6)无一篇提到样本含量的估算依据;(7)12个临床研究中病人有丢失,但无一在结果统计中进行intention-to-treat处理;(8)统计方法错误的24篇,占3.56%;有统计结果但没有说明方法的394篇,占58.37%.结论:迄今为止临床随机对照实试在有关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中还没有被广泛运用.我们在这一领域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中还很难见到分配隐匿,样本的估算依据,盲法与intention-to-treat的运用.一些文章还混淆了随机分配与随机抽样的概念.正确的统计学方法的运用率还比较低.总的看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RCT试验文献的质量亟待提高.
-
玉屏风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国内玉屏风颗粒与西医常规比较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方法:依据Cochrane评价方法,全面收集相关文献,对纳入的合格研究采用Jadad评分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5.1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文献纳入8篇,患者602例,Jadad评分结果的分数均不高.Meta分析示:治愈率方面,异质性检验的P=0.85,结果表明合并效应量RR具有统计学意义;咳嗽消失时间,异质性检验的P=0.09,I2=54%,结果显示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半年内复发次数,质性检验的P=0.46,结果合并效应量MD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异质性检验的P=0.06,I2=60%,结果显示P=0.1,表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的证据提示玉屏风颗粒单用或联合西药在治疗感染后咳嗽总有效率、咳嗽消失时间、半年复发次数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但由于文献质量不高,尚需更高级别的随机双盲试验来证实玉屏风颗粒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
-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反应的研究进展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治疗部分心力衰竭的有效手段。大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已经证实CRT可改善部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寿命。然而CRT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约有1/3符合CRT治疗指征的患者植入CRT后效果不佳,称之为CRT治疗无反应[1]。探究CRT无反应因素是当前及未来的研究热点及重点。本文将对CRT无反应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子痫前期阴道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分析
一、子痫前期分娩方式现状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发疾病,严重危害母胎健康,是导致母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子痫前期导致母体的并发症包括子痫、溶血、肝酶升高、HELLP综合征,肝肾功能衰竭,胎盘早剥、肺水肿,DIC、颅内出血等。子痫前期孕妇若经积极治疗病情仍持续进展,终止妊娠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1]。根据新指南规定[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若无剖宫产指征,原则上考虑阴道试产(Ⅱ-2B)。如果不能短时间内经阴道分娩、病情有加重趋势,可考虑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但是指南中未对阴道试产的时机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等作具体说明,目前缺少高质量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因此关于子痫前期孕妇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
新型抗凝药预防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作用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后果,卒中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房颤可使卒中发生的风险至少增高4~5倍[1]。抗凝治疗是降低心房颤动相关卒中死亡率的关键,《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指出,CHADS2评分≥2分的房颤患者,均应积极进行抗凝治疗。华法林目前是房颤患者应用广泛的抗凝药物,但由于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和临床用药的复杂性,严重影响了华法林的使用率和患者的依从性。近年来新型抗凝药物经过多项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历练,在临床上逐渐获得了认可,主要包括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派沙班、依度沙班。下面就新型抗凝药物从循证医学到指南推荐作一综述。
-
心肺复苏研究的新进展
2010年版国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与心血管急救(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ECC)指南是在总结了2005年到2010年5年间CPR研究证据的基础上所达成的专家共识[1],指南颁布至今不到2年,临床上对指南的解读、讨论和推广方兴未艾,但复苏领域的研究进展已目不暇接,许多研究的结论针对指南观点,其中不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现就相关热点的新进展撮要,以供同道参考.
-
2014年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JNC8)引发的争议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2011的统计数据表明:血压升高已成为全球范围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已经证实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与CVD事件风险呈线性关系.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发现,血压降低1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CHD的风险下降22%,卒中的风险下降4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如不采取综合有效地防治措施,高血压带来的并发症将会使全社会面临沉重的医疗及经济负担.世界各国医疗卫生机构积极组织撰写高血压指南,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优化、标准化及简化的高血压管理策略,终使患者受益.
-
锡类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以锡类散为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搜集相关文献,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等方法统计相关数据.结果:纳入符合标准文献21篇,Jadad评分普遍不高.纳入研究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析均显示锡类散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纯西药组),总有效率[比值比(Odds ratio,OR)=5.29,95%可信度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3.67-7.63,P<0.00001],治愈率(OR=3.65,95%CI:2.61-5.12,P<0.0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OR=0.53,95%CI:0.32-0.86,P=0.01).漏斗图分析显示存在发表性偏倚.结论:尚需更多的高质量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为临床提供更加可靠的证据,从而对锡类散的疗效予以证实.
-
冠状动脉和静脉给予替罗非班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替罗非班经冠状动脉内给药和静脉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选择优给药途径提供高质量证据。
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2年11月)、PubMed(2012年11月)、EMbase(2012年11月)、Google Scholar数据库(2012年11月),收集替罗非班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脉和静脉给药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方法学质量后,采用Stata12.0软件和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
运用循证医学证据规范直肠癌的综合治疗
21世纪以来,循证医学证据已从理论倡导进入临床指导阶段.与结直肠癌综合诊治相关的诸多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极大地推动并提高了整体的诊治水平.同时,需要注意直肠癌与结肠癌从解剖学到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差异,诊治理念并非完全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