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一例急性肝功能衰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张静;徐苏;张燕玲

    急性肝功能衰竭(AHF)又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HF),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大块坏死或严重的肝细胞功能损坏造成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黄疸并迅速加深、肝脏浊音界缩小、出血、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胆碱酯酶活力下降等.

  • 奥曲肽对实验性急性肝损伤并发胃粘膜病变的治疗效应及机制

    作者:李丽娟;李永渝;李佳;张红

    目的探讨实验性急性肝损伤(Acute Hepatic Lesion ,AHL)时胃粘膜病变的机制及奥曲肽对其防治作用的机理.方法取健康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5组:CCl4+生理盐水组(NS组)(n=16),CCl4+奥曲肽(Oct)低、中、高剂量治疗组(各治疗组n=16)及正常对照组(正常组)(n=12).采用40% CCL4(1ml/100g体重)灌胃复制AHL模型,正常组用等体积NS灌胃.灌胃后10min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奥曲肽(0.75μg/100g、1.5μg/100g、3μg/100g体重,每天3次)(治疗组)或等体积NS(CCl4+NS组和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各组动物于造模后24h和48h颈总动脉取血,测定血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并取部分肝和胃粘膜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①造模后24h内血清ALT、AST明显升高,即发生AHL,同时胃粘膜可见条状出血、水肿,多个新鲜出血点,点片状浅表糜烂等病理改变,发生率为100%,血TNFα、GAS、MTL水平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②CCl4+Oct组胃粘膜的损伤减轻,血TNFα、GAS、MTL水平明显下降,以大剂量组为著,与CCl4+NS组相比(P<0.01).结论 AHL时伴有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生,发生率为100%,TNF、MTL和GAS可能参与此病变的发生;奥曲肽可能通过降低血中TNFα、GAS水平而发挥减轻胃粘膜损伤的治疗作用.

  • 肝移植供肝的快速切取方法

    作者:苟欣;张翔;胡韵;杨占宇;王槐志

    肝脏移植是终末期慢性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在肝移植过程中,供肝的切取、修整及保存技术对于移植术后移植肝的存活、功能恢复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供肝质量好坏是肝移植成败的重要环节.作者近年来参与快速切取供肝手术13次,均获得满意的供肝.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行肝癌切除术六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春来;黄志刚;潘泽亚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常因在短时间内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或因大出血诱发急性肝功能衰竭.目前在临床上对肝癌这一危重并发症尚无统一、合理、规范的治疗原则,尚存在处理不当之情况,轻则延误治疗,错失手术良机,重则导致患者死亡.本文收集了3年来成功收治的6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肝癌破裂出血急诊行肝癌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意义.

  • 一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急诊急救的护理体会

    作者:宋水燕

    目的 总结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急救及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对1例严重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全面的急救护理.结果 患者经抢救治疗后意识渐清,肝功能逐渐好转,血胆红素下降,凝血机制恢复,呼吸顺畅,血压平稳,尿量增加,病情稳定.结论 重视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实行呼吸、胃肠功能支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加强基础护理,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血浆吸附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志刚;张彩云

    目的探讨血浆吸附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可行性。方法15例患者行45例次的血浆吸附,分析15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NH3的变化;凝血指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P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凝固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血浆吸附并发症。结果15例患者经45例次血浆吸附治疗后,存活7例(占46.67%),死亡6例(占40.00%),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所检测的血清学指标TBIL、DBIL、ALT、AST、NH3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凝血指标PT、APPT、TT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FIB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观察:轻度并发症占38.10%,中度并发症占61.90%,轻度并发症血浆吸附后短时间内自行缓解,中度并发症以低血压及插管处渗血为主,但处理后均能恢复。结论血浆吸附操作方便、治疗安全有效而且特异性强,在血制品比较匮乏的今天用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治疗是一种可行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 从516名中国病人分离的乙肝病毒的完整基因组分析

    作者:江丽君;陈锦荣(校)

    作者研究了具有不同临床征象的病人其乙肝病毒突变的特征及临床意义。在这项研究中总共登记了516名病人,包括130名病人患急性乙型肝炎,239名病人患慢性乙型肝炎以及146名病人患慢急性肝功能衰竭。通过对病毒的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分析而分析HBV的基因型和突变。基因型B2、C1、C2和D1分别占22.2%、1.6%、74.6%和1.6%。在那些患急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中,其基因型B的出现频率要比患慢性乙肝和慢急性肝功衰竭的病人中的高。测定了缺失突变,主要发生在前S1区和前S2区,对于急性乙肝病人、慢性乙肝病人以及慢急性肝功衰竭病人而言,其缺失率分别为3.8%、19.7%和24.7%。在基础核心启动子区域发生的 T53 C ( preS1F53L )、 G1613A ( polR841K )、 G1775A 和A1762 T+G1764 A的点突变的发生率,以及在前核区域的G1896 A和G1899 A点突变的发生率,及核心区的A2189 C (197 L )点突变的发生率按照急性乙肝、慢性乙肝和肝功衰竭的顺序逐渐提高。 G1896 A的点突变与肝功衰竭病人很少活存无关,渐次提高的病毒突变率也在那些得自HLA-A2阳性病人的3种HLA-A2限制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表位中观察到,即env/88-196(5.8%、10.1%、22.5%),core107-115(4.3%、4.6%、19.7%),以及 x92-100(1.4%、20.2%、33.8%)。作者得出结论,乙肝病毒基因组的某些病毒突变是与HBV感染的疾病进展有关的。

  • 洛美沙星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一例报告

    作者:黄宁侠;吕颖

    患者男性,80岁,离休干部。因“反复咳嗽、咳痰、气喘20年,加重伴胸闷、气短一月入院”。入院时查体:口唇粘膜紫绀,桶状胸,双肺广泛湿罗音及哮呜音。心率98次/分,律齐。肝浊音界正常,脏脏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20.48μmol/L,直接胆红素5.96μmol/L,GPT 25u/L。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

  • 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TPN治疗2例成功体会

    作者:拓宽前;李嵘;佐小华;邱霞;孙丽荣

    肝脏是人体营养代谢的中心器官,当其发生病变时,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受损进而导致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障碍[1].特别是手术病人,术后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时,有时需要TPN支持治疗,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导致代谢更加紊乱,甚至失去抢救机会.我们成功予以2例术后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TPN支持治疗,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 活体肝移植治疗HBV相关性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作者:杨占宇;董家鸿;王曙光;别平;刘祥德;卢倩

    目的 探讨活体肝移植(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LDLT)HBV感染导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subacute liver failure,SALF)患者的可行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1月至2007年10月完成的10例LDLT治疗ALF、SALF患者的临床资料.10例LDLT的供、受者均为成人,切取右半肝为移植物,8例含肝中静脉(middle hepatic vein,MHV).10例供者的评估均在确定实施LDLT的24 h内完成,供、受者手术均在确定供者后的12 h内完成.移植物质量与受者体质量比为(1.03±0.17)%(0.86%~1.22%),移植物体积与受者标准肝体积比为(52.2±11.8)%(47.6%~70.1%).结果 10例受者中,2例分别于术后7、28 d时因肺部感染、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腹腔感染死亡.1例胆管吻合口胆漏,经十二指肠镜下置入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术后1周出现轻度急性排斥反应,增强免疫抑制强度后肝功能恢复正常.8例中位随访期9.6个月(2~84个月),生存质量优良.10例供者中,1例出现急性门静脉高压症导致脾脏破裂,行脾脏切除术,其后出现胆管断端胆漏,经鼻胆管引流结合经皮穿刺腹腔引流治愈.其余9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LDLT适宜治疗HBV感染导致的ALF、SALF,而且能获得较好的中、远期疗效.

  • 闭合型双循环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犬急性肝功能衰竭实验研究

    作者:余德才;仇毓东;徐庆祥;丁义涛

    目的探讨和评价闭合型双循环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CBC-BALSS)在治疗犬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建立犬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门腔分流联合胆总管离断),采用CBC-BALSS进行支持治疗.20只模型犬分为两组:CBC-BALSS治疗组(n=11);无肝细胞CBC-BALSS对照组(n=9).治疗时限6 h.检测实验犬血氨、生化全套、凝血因子(Factor Ⅶ)、支/芳氨基酸(BCAA/AAA)、单乙基甘氨酸二甲苯胺(monoethylglycinexylidide,MEGX)和细胞循环路生化全套、肝细胞密度和数量.结果 CBC-BALSS细胞回路细胞悬液总体积200 ml,肝细胞的总数1×1010个、密度5×107/ml、活率98%左右.治疗中16只犬的生命体征平稳,在治疗30 min内均出现一过性低血压;2只转流开始15 min出现过敏反应;1只转流中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1只因穿刺部位出血死亡.模型治疗前血氨、ALT、TBil/DBil、白蛋白、Factor Ⅶ和BCAA/AAA分别达150 mmol/L、400 U/L、80/55 mmol/L、35 g/L、20%和1.6;CBC-BALSS治疗6 h后,血氨、TBil/DBil下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T存在下降趋势且在第6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蛋白、Factor Ⅶ和BCAA/AAA在所有时段、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 h和2 h,MEG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MEGX比对照组提前2 h达高点.治疗15~30 min后,双循环路压力至115 mm Hg趋于平稳,且在±5 mm Hg波动.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细胞循环路ALT显著性升高;组间细胞循环路TBil/DBil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各时间点均显著性升高;白蛋白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BC-BALSS治疗犬急性肝功能衰竭过程中,安全、有效、稳定且代谢支持作用明显.

  • 辅助性肝移植

    作者:陈雨信;寿楠海;董家鸿

    辅助性肝移植指保留患者的肝脏或部分肝脏,将供体全肝或部分肝脏植入受体,使肝功能衰竭病人得到生命支持或使原肝缺失的代谢、解毒等功能得到代偿[1-5].辅助性肝移植基本上是和原位肝脏移植和异位肾移植同时提出.异位肝脏移植由于避免了切除病肝降低了手术难度,病人本身的肝脏仍可能发挥功能,在移植肝脏不能正常发挥功能时将起很大作用[5].

  • 急性肝功能衰竭

    作者:郭树彬

    急性肝功能衰竭 (acute liver failure ALF)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导致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坏死或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群.多发生于既往无肝炎病史的患者.临床上以黄疸迅速增加、进行性神志改变,进而发展至肝昏迷状态,并有出凝血机制异常、肝功酶学改变、肾功能衰竭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为主要特点.病情进展快、病程凶险、预后差死亡率高,存活者往往直接进入肝硬化阶段.该病一般包括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及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是指急性肝功能损伤,从开始发病在8周之内发展为出凝血功能异常和肝性脑病;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指病人肝功能损伤从开始发病在26周内进展成为肝性脑病.

  • 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诊治

    作者:王凤革;黄志华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liverfailure,ALF)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大量坏死或肝功能严重损害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小儿急性肝功能衰竭是一种少见但是很严重的肝脏疾病,致死率很高,应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认识.

  • 肝移植受者术前营养评价及支持治疗

    作者:谭桂军

    肝脏是人体物质代谢的中心器官,慢性肝病因肝脏损害、肝细胞功能异常可导致各类营养物质代谢异常。肝病患者尤其是一些慢性和重症肝病患者普遍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1-2]。据报道,肝移植受者术前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80%~100%,中、重度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达60%~70%[3-4]。研究显示,80%的肝硬化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现象[5]。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营养不良形式[6]。我国肝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与国外相似[7]。营养不良已被认为是影响终末期肝病(ESLD)患者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8]。早期发现肝移植受者术前营养不良状况并给予相应的营养支持,可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9-13],增加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6]。鉴于要进行肝移植受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病率高且晚期肝硬化和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均越来越多地选择肝移植进行治疗,术前营养不良与肝移植结局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肝移植术前对受者进行客观的营养评价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营养支持治疗。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影响研究

    作者:常莉;周平;冯璇璘

    目的 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对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自2015年5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92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各46例患者.A组给予血浆置换治疗,B组给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肝功能指标、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趋化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肝功能指标、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及趋化因子水平均得到持续改善,且B组的检测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的炎性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在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1例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肝衰患者的护理

    作者:庄青丽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在短期内发生严重损害,且可并发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黄疸及其他器官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达70%~80%[1],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自1955年Kiley首先使用血液透析机治疗肝功能衰竭以来,人工肝支持治疗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人工肝支持系统临床应用途径有:血浆置换和血液灌流。血液灌流(hemop erfusion,HP)利用活性碳及树脂的吸附原理清除血液中的毒物具有快速清除体内毒素的特点[2],抑制生物毒性因子对组织器官破坏,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目的。但血液灌流治疗时间短,不能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对水溶性小分子毒素清除效果差。而连续性血液净化CVVH,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容量控制精确,可以缓慢连续清除中小分子物质,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神志,降低颅内压,维持内环境稳定且能改善免疫功能状态。我科2016年4月收治了1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致急性肝衰并发感染性休克、MODS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HP联合CVVH吸附胆红素和炎症介质,联合治疗14天后病情好转,转往病房行外科手术治疗。

237 条记录 12/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