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医院常用消毒剂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杀灭效果试验观察
为了解医院常用消毒剂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杀灭效果及抗力变化,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医院常用10种消毒剂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浓度下,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杀灭率达到99.99%以上所需短时间为5 min,每次试验都可以达到合格要求;作用2 min,则有部分试验杀灭率达不到99.9%.结论,10种常用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对大肠杆菌O157:H7作用5 min均可达到有效消毒效果,未发生明显抗力变化.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杀菌试验 常用消毒剂 -
碘伏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的试验观察
碘伏为中效、速效、低毒、对皮肤黏膜无刺激的常用消毒剂.为了解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效果,在实验室内进行了试验观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消毒剂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相关基因的研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rus,MRSA)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流行、暴发常有报道,同时社区获得性感染亦逐年增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耐药是由于获得了携带mec基因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staphylococcal cassette chromosome mec,SCCmec),并通过SCCmec不断积累抗生素耐药基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耐消毒剂基因的菌株[1].因此,控制MRSA特别是对常用消毒剂如季铵盐类等消毒剂耐药菌株的传播具有实际意义.为了解MRSA对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新洁尔灭)、醋酸氯己定(醋酸洗必泰)和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其相关耐药基因分布状况,我们对自临床分离的50株MRSA进行了初步研究,报告如下.
-
术前消毒剂洗浴对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手术切口感染在院内感染中位列第三,常规的预防措施是术前应用皮肤消毒剂进行全身洗浴或淋浴.常用消毒剂之4%洗必泰(Chlorhexidine)或三氯生(Triclosan),能够达到消毒的效果.此外,连续数天使用皮肤消毒剂不但能减少细菌数量而且可以减少细菌的繁殖.虽然,以上证据证实了皮肤清洁剂的抗菌效果,但术前消毒剂洗浴是否能够降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呢?
-
常用消毒剂知识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解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掌握消毒剂知识的情况,笔者以问卷调查形式随机抽查了106名医务人员掌握消毒剂知识的情况,报告如下.
-
泉州市2000年医院消毒监测结果与分析
2000年8月至12月,对泉州市辖区内的11所市级及其以上医院(含福医大附二院,福炼厂和华侨大学职工医院)、15所县级及其以下医院的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室内物体表面、使用中的紫外灯管、医疗用品、压力蒸汽灭菌器和使用中的3种常用消毒剂等进行了监测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口腔科医护人员职业致敏因素及防护
口腔科门诊量大,病人周转快,医护人员长时间工作在相对密闭的诊室内,接触大量挥发性消毒剂或化学药剂,易引发过敏症状,尤其是Ⅰ型超敏反应的几率极大.为提醒广大医护人员加强职业防护,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口腔科常用消毒剂及口腔材料的组成成分和可能对人体引发的毒害作用进行了剖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与同道商榷.
-
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氯百里香酚蓝比色测定
二氧化氯(ClO2)作为一种常用消毒剂,在工作场所的消毒应用十分广泛,但空气中二氧化氯浓度达到一定限值时,则危害人体健康.我国于2002年制定的GBZ2-2002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0.3 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0.8 mg/m3.
-
常用消毒剂的中毒及处理
今年春季以来,SARS迅速席卷全国,在预防和控制SARS的过程中,消毒剂的使用对于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消毒剂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能按要求安全使用,可以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若不合理的使用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产生不良后果.近来就发生了多起因误服或未按要求使用而导致人体受到伤害的事件.就此,本文简单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在使用中对人体可能出现的危害及中毒后处理.
-
临床常用消毒剂对烧伤创面细菌抑菌作用的比较
烧伤创面感染的防治是烧伤创面治疗的重要环节.目前由于局部和全身抗菌药物的应用,细菌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因此定期了解烧伤创面外用消毒剂的抗菌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观察通过对4种临床上常用的烧伤创面外用消毒剂对烧伤创面分离出的5种细菌的抑菌特性进行比较,以期为临床烧伤创面外用消毒剂的使用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
医院常用消毒剂使用情况调查
为了解北京市崇文区各医院常用消毒剂使用情况,消除管理隐患,并为控制医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崇文区卫生防疫站消毒科于1999、2000年连续2年对辖区内14所医院的消毒剂使用情况进行了监测.
-
优氯净等4种消毒剂急性和致突变毒性试验
随着消毒剂的配方越来越复杂和广泛使用,引起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致突变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确保消毒剂的使用安全,我们对优氯净等4种常用消毒剂进行了急性毒性和致突变毒性试验.
-
健康青年埃可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埃可病毒(ECHO)是一种球形无包膜呈对称20面体的单股正链线状 RNA 病毒,归类于微小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一个亚类,依据抗原和基因结构的差异划分为30多个血清型,且各型间存在交叉免疫反应。该病毒感染遍布全世界,多为儿童散发,夏秋季多发,流行时隐性感染者较显性发病者多200余倍,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空气飞沫传播,在同一家庭或集体单位流行,被 ECHO 污染的游泳池水可引起暴发流行。ECHO 对热敏感,50℃能迅速灭活,但对低温却相当稳定,-20℃可以长期保存,耐酸, pH=3时仍能存活,对紫外线相当敏感,75%乙醇和5%皂酚等常用消毒剂不能灭活,但0.3%甲醛可迅速灭活[1,2]。为了解新兵人群 ECHO 感染情况,做好 ECHO 预防工作,笔者从血清标本库中随机抽取近8年入伍的364名新兵标本,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胃镜清洗消毒前后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目前国内常规胃镜清洗消毒方法多为三步法,即清洗、消毒和冲洗,现观察两种常用消毒剂对胃镜幽门螺杆菌(Hp)的清除效果.
-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1发病机理沙门菌食物中毒是一类常见且危害性较大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菌为革兰染色阴性杆菌,需氧,无芽胞,一般无荚膜,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可分解多种糖,产酸产气,适宜温度为35~37℃,在18~20℃也能繁殖.细菌具有侵袭性,裂解后可释放耐热力很强的内毒素,鼠伤寒沙门菌还能产生耐热性肠毒素.沙门菌在外界抵抗力较强,在水、牛奶及肉食中可生存数月,对热、直射阳光、常用消毒剂敏感.据统计,沙门菌属中引起食物中毒以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等为多.
-
碘伏消毒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及有机物影响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P.aerudomonas)广泛存在于水、土壤、污水和空气中,还存在于正常人的皮肤、肠道和呼吸道.机体当抵抗力降低或皮肤、黏膜受损时,可引起全身和局部感染.为了解常用消毒剂(碘伏)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效果,2003年1月,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为指示菌,在实验室内进行了检测.
-
消毒剂有机物保护试验方法的研究
GB15981-1995<消毒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规定,有机物保护试验是在菌悬液中含1%蛋白胨的基础上再加10%小牛血清,这与<消毒技术规范>(1991年版)所述方法截然不同.为了比较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于1998年以5种常用消毒剂进行了对比试验.
-
南京市鼓楼区2001~2003年不同类别医疗单位使用中消毒剂微生物指标监测分析
为了解医疗单位常用消毒剂的污染状况,更好地控制医院内感染,对2001~2003年南京市鼓楼区不同类别医疗单位使用中消毒剂进行微生物指标监测分析.
-
常用消毒剂实验室杀菌效果比较(摘要)
试验菌株:大肠杆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菌ATCC(25923)绿脓杆菌(ATCC(27853)表皮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为微生物实验室保存菌种.
-
改进《消毒剂理化鉴定技术》的几点建议
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三版中<消毒剂理化鉴定技术>(简称第三版<技术>)已在91年版<常用消毒剂应用技术>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改,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觉得有些地方仍需修改,现例举一些,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