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血栓前干预10年随访
以高凝高粘状态为特征的高血粘综合征被认为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病前状态[1].我们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对在血液流变学预防性检测(预检)中发现的高血粘综合征者,采取健康教育与预防性治疗(预治)相结合的新预防模式,取得初步效果.
-
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干预研究
心脑血管病是当前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在上海医科大学指导下,将血液流变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具体应用于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干预研究,对预防性检测(预检)中发现的高血粘综合征者采取健康教育与干预性治疗(预治)相结合的新预防模式,通过5年跟踪监测,使心脑血管病终点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有明显下降.
-
糖尿病患者的四大“杀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亮起了“红灯”,出现了“四高”的症状: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而“四高”的出现,让糖尿病患者雪上加霜,它们是严重危害糖尿病患者的杀手。
-
糖尿病合并心衰
糖尿病与心衰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组密切相关的疾病,对于不少糖尿病患者来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直接导致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降低以及预期寿命的减少。在这其中,心衰更是糖尿病患者为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之一。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代谢紊乱、高糖、高脂、高血压、高血粘等等造成大小血管病损,而罹患血管缺血性病会变形成冠心病或者脑缺血疾病。 -
糖尿病与心力衰竭的研究及进展
1 糖尿病与心力衰竭(心衰)流行病学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同时是一种与年龄增高相关的疾病.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报道,预计到2025年糖尿病患者数将达到3.33亿.根据中国糖尿病及内分泌学会2008和2010年两次调查,我国20岁和18岁以上的城市、乡镇和富裕农村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9.7%和9.65%,使得目前中国罹患糖尿病的人数高达约9240万,以至于成为我国一大公共卫生问题.当今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糖尿病也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罪魁之一,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组密切相关的疾病,由于糖尿病患者所特有的代谢紊乱、高糖、高脂、高血压、高血粘等等造成大小血管病损,而罹患血管缺血性病变形成冠心病或者脑缺血疾病危害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
-
致命的X综合征
我们常常会发现,有很多发福的老人,身体却没有什么福气,不仅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体重、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的高尿酸血症,甚至还同时患有脂肪肝.
-
右桡动脉变异1例
1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头晕,头昏"来本院诊治,经各种检查后,拟诊"高血脂,高血粘",给予抗高血脂,抗高血粘治疗.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护士发现静脉穿刺成功后,回血速度极快,松开止血带后回血速度仍不见减慢,护士检查无操作错误后,将静脉针拔除.后经笔者检查发现护士穿刺的血管并非是右前臂下的头静脉干,而是1支位于皮下的右桡动脉.
-
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时症状的发生发展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显示,现代社会中符合健康标准的人群约占总数的15%,已被确诊患病的人群占15%左右,而占70%左右的人群是属于第三状态--亚健康,亚健康人群是指具有一项以上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主要指高龄、高体重、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高血糖和高负荷(体力和心理);在快节奏与竞争的剧烈的现代社会中,高心理负荷的主要表现为过分紧张、焦虑不安以及心情忧郁、闷闷不乐等心理障碍[1].
-
关注“四高症”
专家指出,20年内我国将大规模流行"四高症".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6%,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等调查数据,近日,在沪召开的"四高症"专题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在未来20年内,我国将面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粘和中风的较大规模流行.
-
高粘滞血症1 087例血液流变学分析
高粘滞血症又称高血粘综合征,是由血液中一个或数个粘滞因素升高而造成的综合病征.近年来,随着血液流变学应用于临床,该综合征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该综合征的病因及临床意义,本文收集了1988年5月至1993年7月有完整资料的1 087例高粘滞血症病例,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其病因、病理生理基础、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
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并高血粘综合征
血液粘滞性增高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之一.临床上采用中西药治冠心病伴高血粘综合征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餐时胰岛素促泌剂瑞格列奈作用特点与临床应用
UKPDS及DECODE等循症医学研究结果已证实餐后2小时血糖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独立高危因素,而急性胰岛素分泌反应(acute insulin secretory response,AIR)直接决定着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因此使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恢复AIR至关重要.下面将从胰岛素的分泌特征、AIR的意义、药物作用特点、降低5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粘、高凝状态)等几方面进行讨论.
-
藻酸双酯钠治疗高血脂、高血粘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藻酸双酯钠治疗高血脂、高血粘症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高血脂、高血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藻酸双脂钠50mg加0.9%氯化钠250ml静点,连续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阿司匹林75mg和辛伐他汀10mg口服,治疗前后抽血化验检查血粘度、血脂、血糖.结果 治疗组有明显的降血粘、降血脂作用与辛伐他汀无统计学差别,疗效非常显著.结论 藻酸双脂钠通过降低血脂和血粘度保护了血管的弹性,从而降低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
不同斜率脉冲电场和磁场对全血粘度和凝血影响的比较研究
临床研究已证明多种疾病与血液粘度和凝血异常有关,高血粘和高凝血可导致或加速某些疾病的形成.探索通过物理方法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凝血的机理,既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又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血液有形物质带电的多少与电荷分布对血液特性有较大的影响.高血粘和高凝血患者,带电状况较正常生理情况有所不同,单靠自身作用不能使其恢复正常.通过电磁场向电荷传递能量和其它非热作用,可能使电荷分布向正常生理状态转变.恒电场辐照,生物组织电极化使其内部电场很弱;恒磁场辐照,只能使分子电流磁矩方向趋向一致,对静电荷无力的作用;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与磁场作用,血液内可以有很强的电磁场,△B/△t和△E/△t不同,产生的作用效果应不同.
-
右桡动脉变异1例
患者男性,60岁,因"头晕,头昏"来本院诊治,经各种检查后,拟诊"高血脂,高血粘",给予抗高血脂、抗高血粘治疗.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时,护士发现静脉穿刺成功后,回血速度极度,松开止血带后回血速度仍不见减慢,护士检查无操作错误后,将静脉针拔除.后经笔者检查发现护士穿刺的血管并非是右前臂头静脉,而是位于皮下的右桡动脉.
-
降纤酶与丹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ACID)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而高血粘、高血脂、糠尿病、胰岛素抵抗现象、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栓溶二聚体(D-Dimer)血症等则是它的促发诱因.降纤酶(Defibrase)经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实该药以溶栓为主并有抗凝、解聚、降脂、降粘、降压、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等作用.作者用降纤酶和丹参进行对比观察治疗ACID的可行性及副作用.
-
血液流变中有关聚集指数的应用体会
血液流变学用于临床的实验指标很多,概括起来就是血液的浓稠性、聚集性、粘滞性、凝固性.其中红细胞聚集指数(简称RE,下同)的正确处理,对流变结果的全面分析和判断影响极大,因为计算机程序确定了RE参考值范围男性为1.30~1.58,女性为1.17~1.47,当RE高于或低于这个范围,计算机就判断为高血粘或低血粘.而在工作中RE的决定性作用往往被检验者所忽视,一般都是按章操作,使相当部分的中风预报结果与血流变实际测定值不相吻合,给临床带来误导.
-
70例高血粘综合征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分析
我们在平时门诊和机关干部、职工健康体格检查中发现,常有部分病人自述头痛、头晕和四肢麻木,表现为缺血性症状.但临床各科检查均未发现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变.而血流变学检测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和其它指标较正常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临床诊断为高血粘综合征,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脑梗死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其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粘、高血脂、慢性炎症等.
-
54例重度妊高征血液流变学检测与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检测54例重度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结果高血粘度型36例.低血粘度13例.中血粘度5例.围产儿死亡7例.死亡率为12.7%.孕妇死亡2例,死亡率3.7%.结论临床上检查妊高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对妊高征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意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