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善HIV-1 DNA疫苗免疫原性的方法
1 HIV-1 DNA疫苗的特点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在全世界迅速广泛流行.到2000年底,我国在HIV感染人数已达60万.由于药物的昂贵和耐药株的产生影响艾滋病的治疗.科学家认为预防HIV传播的佳措施是研制和应用安全而有效的预防性疫苗,而且认为研制有效的HIV疫苗是可行的.目前科研人员研究了多种类型疫苗,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基因疫苗.
-
两种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及疫苗安全性比较
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解不同厂家生产的水痘疫苗免疫原性及疫苗安全性的异同,2002年6月我们在嘉善县和秀洲区对两种国产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成功率及疫苗安全性进行了调查.选择嘉善县和秀洲区2~6岁儿童,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种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所生产(上海产)水痘减毒活疫苗(批号:20020300)和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所生产(长春产)水痘减毒活疫苗(批号:200107099、200202002、200106073),疫苗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分别于皮下接种1剂0.5 ml.免疫前及免疫后6周分别采集双份血清标本,采用WHO推荐的FAMA法检测水痘抗体水平.以≥1∶4判为阳性,<1∶4为阴性.分别于接种后30 min、6 h、24 h、48 h、72 h及7 d观察接种对象的局部反应、全身反应及异常反应.
-
关于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原性的评价
乙型肝炎(乙肝)是经血传播的危害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我国是高发地区之一,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约10%,乙肝病毒(HBV)感染率达60%~70%。乙肝除爆发性肝炎以外主要危害在于感染后变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根据WHO 2001年的指南指出, 90%慢性携带者为围产期感染HBV,但随着年龄增长,感染后慢性携带率逐渐降低;1~4岁感染时,约30%~50%成为慢性携带状态。据报道HBeAg阳性母亲在围产期传染其新生儿的危险性可达70%~90%,但HBeAg阴性、HBsAg阳性母亲生的新生儿在围产期感染危险性仅为5%~20%。我国政府正确地制定了乙肝的免疫策略,即将免疫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程序,明确了疫苗的接种目的和对象,即主要目的为阻止慢性感染,重点免疫新生儿,其次为1~5岁幼儿以及其他高危人群。
-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及存在的问题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血源性疫苗及重组HBsAg疫苗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问世以来,已广泛用于儿童及成年人免疫,截至1999年免疫已逾5亿人.迄今尚无因接种乙肝疫苗而致死亡的报告.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的轻度、一过性疼痛,红斑及一过性轻、中度发热,严重的不良反应极少.因此它是公认的安全性好的疫苗.疫苗免疫原性强,全程免疫后持续保护时间少16年.
-
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的评价
80年代第一个基因工程疫苗--乙肝疫苗研制成功,以后随着对目的基因选择、抗原表达系统、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其质量问题产生了不同见解.不同乙肝疫苗抗原来源于不同的表达系统,糖基化程度和生产工艺有所不同,由此引起保护率、抗体水平和免疫持久性的差异如何?以及以何种方法评价方能较科学地反映疫苗质量,均为乙肝预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确定我国乙肝疫苗生产发展的方向,即选择、推广何种类型的乙肝疫苗十分重要,为制定疫苗更新换代的行政决策提供依据.
-
结核分支杆菌Hsp70和Hsp 65 DNA疫苗免疫原性比较研究
分支杆菌热休克蛋白(Hsp)既有增强免疫应答的作用,又保持了分支杆菌本身的抗原特性.我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结核分支杆菌Hsp70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pcDNA3中,构成裸露DNA疫苗(DNA70).采用英国Lowrie教授赠送的Hsp65 DNA疫苗和本室构建的Hsp70 DNA疫苗免疫BALB/c小鼠,然后观察其对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探讨两种疫苗的抗感染机制及比较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
-
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研究
1.人体免疫效果考核为保证疫苗人体考核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在考核中严格筛选研究对象、在母婴传播阻断研究中,选择怀孕期间HBsAg阳性、HBeAg阳性(OD>3倍Cut off值)的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HBsAg单阳性和健康母亲所生的新生儿作为对照.血清抗-HBs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计算,采取改良Holliger公式,以抗体滴度大于10mIU/ml为判断标准.
-
2001年二等奖项目介绍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的研究
项目详细内容立项背景乙肝疫苗的抗原主要来自两个表达系统,即酵母(酿酒酵母为主)和哺乳动物细胞(CHO细胞为主).
-
进口甲型肝炎纯化灭活疫苗免疫原性及安全性
甲型肝炎疫苗在预防甲型肝炎中有重要作用.由默沙东公司生产的进口甲型肝炎纯化灭活疫苗(以下称VAQTAT)在中国已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准予进入中国市场.由于VAQTATM是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因此,选择在江苏省健康儿童中进行免疫接种,研究其免疫原性、安全性及耐受性.结果报告如下.
-
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及持久性分析
浙江省宁波市地处东南沿海,历史上是甲型肝炎(甲肝)高发区,常见甲肝周期性流行.2000年宁波市将甲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推广满2周岁儿童接种甲肝疫苗的免疫策略.新型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是本地区推广接种的疫苗之一.该疫苗是在规范化液体甲肝疫苗(H2株)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剂型甲肝减毒活疫苗[1.2].它在稳定性、有效期及保证疫苗滴度方面比液体剂型有明显提高[3,4].为了进一步考核在甲肝流行区接种该疫苗的血清流行病学效果,验证现有免疫策略的合理性.2002~2006年在宁波市北仑区进行了冻干甲肝疫苗免疫原性及免疫持久性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
自90年代初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问世以来,有关流行病学、免疫学效果资料表明甲肝疫苗对预防甲型肝炎起到一定的作用,其抗体阳转率及保护率与疫苗的质量,尤其是疫苗的病毒滴度(TCID50/ml)密切相关.以往疫苗滴度在105.0-5.5TCID50,保护效果在70%~90%;现使用的甲肝疫苗滴度在106.5TCID50以上.我市从1994年11月起开展了重点地区易感人群甲肝疫苗接种,并进行了免疫原性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逆向累积分布图及其在疫苗免疫原性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在疫苗临床试验中,接种后血清抗体水平的高低与该疫苗能否产生保护作用及保护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对免疫原性的分析是疫苗临床试验统计分析的重要部分.就体液免疫反应而言,这类数据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数据的取值范围较大,变化范围常跨越多个数量级,观察值间呈现倍数关系.虽然其原始观测数值呈右偏态分布[1],但经对数转换后,免疫原性值一般满足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对这类数据,目前国内通用的方法是首先计算其描述性统计指标如几何均数和对数标准差,而后对经对数变换后的数据采用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等方法进行统计推断[1-2].这些方法虽然行之有效,但其结果表达方式均为在特定点(如几何均数)和较抽象的范围(如95%可信区间)表达其临床试验结果,这样一方面使研究工作者难以从体液免疫原性的整体数据变化上(如不同滴度的抗体水平上)把握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状况,另一方面也使非统计工作者难以理解一些组间比较的假设检验结果.
-
099 抗原表位加工的优化对多抗原表位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强化作用
-
091 铝佐剂或加强剂量对Ⅲ型B群链球菌结合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
-
098乙型肝炎的终身免疫:疫苗免疫原性在免疫记忆中的作用
-
增强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进展
提高疫苗免疫原性是疫苗开发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本文对近年来在提高疫苗免疫原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予以综述,包括肽疫苗佐剂、DNA疫苗佐剂、MHC-肽结合稳定性、共刺激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和疫苗改造等.
-
免疫途径及载体对乙肝病毒DNA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DNA载体结构及接种途径对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插入HBV表面抗原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pcDNA1.1/SA(无抗性基因)和pcDNAI/Amp/SA(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肌注小鼠后比较其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同时比较不同接种途径(肌内、皮内、皮肤划痕)及CpG免疫刺激元件(ISS)对DNA疫苗诱生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pcDNAI/Amp/SA的免疫效果优于pcDNA1.1/SA。pcDNA1.1/SA的免疫效果可被ISS增强,而pcDNAI/Amp/SA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则可被ISS抑制;诱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以肌肉注射强,皮内注射免疫其次,皮下划痕法较弱。结论不同HBsAg表达载体诱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不尽相同;CpG免疫刺激元件在决定DNA疫苗免疫原性中起重要作用,可增强不含相应结构DNA疫苗的免疫效果;皮内注射可诱发与肌内接种相似的免疫应答,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免疫接种途径。
-
比利时Smithklin Beecham甲乙型联合疫苗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观察
病毒性甲型和乙型肝炎均为常见的病毒性肝炎型别,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是预防的重要手段.迄今为止,我国普遍采用的单一型别肝炎疫苗分别接种.为了减少免疫接种剂次,国外近年已研制生产了甲乙肝联合疫苗.我们于1998年10至1999年5月,在广西苍梧县对比利时Smithkine Beecham公司生产的甲乙型联合疫苗进行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甲肝减毒活疫苗免疫原性及流行病学效果观察
为了控制甲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根据贵州省卫生厅黔疾控发[2000]159号文件,根据国产甲肝减毒活疫苗有关流行病学、免疫学效果资料,表明了甲肝减毒活疫苗对预防甲型肝炎流行能起到一定的作用[1].结合我县的甲型肝炎流行情况,我们于2002年4~5月份对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甲肝流行的重点乡镇易感人群接种甲肝疫苗,并进行免疫原性和流行病学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佐剂在弓形虫疫苗中的应用
弓形虫病是人兽共息寄生虫病,对人类危害极大,尤其对孕妇,可影响胎儿的发育,严重者可致畸,致死.目前弓形虫病尚无理想的防治方法,弓形虫疫苗研究经历了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及核酸疫苗等多种探索,但均存在不同的问题,如免疫原性弱,安全性差,因此,研制弓形虫疫苗,除需优化抗原外,非常需要用佐剂来增强疫苗免疫原性和诱导产生免疫活性分子,调节免疫应答强度和类型,产生更有效和持久的保护性免疫.本文综述福氏佐剂、霍乱毒素、脂质体、拟菌颗粒、蜂胶、细胞因子、CpGDNA等佐剂在弓形虫疫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