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全血、毛发与其组织脏器中轻稀土元素含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解清;欧阳荔;林晓明;王京宇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在大鼠组织脏器内的蓄积,评价全血和毛发可否作为稀土暴露水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试验对象,适应性喂养1周后剃去大鼠毛发,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柠檬酸稀土低、中、高-Ⅰ、高-Ⅱ剂量组(共5组,每组10只).对照组用35%柠檬酸钠溶液灌胃,其它各组用柠檬酸稀土溶液灌胃,剂量分别为50、500、5000(高-Ⅰ)、5000(高-Ⅱ)mg/kg bw.灌胃4周后,除高剂量Ⅱ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处死并采集毛发、全血、肝脏、脾脏、股骨等组织脏器.高剂量Ⅱ组大鼠停药并自由饲养4周后处死,采集同前所述的所有组织器官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大鼠毛发、全血、肝脏、脾脏、股骨中La、Ce、pr、Nd、Sm、Eu轻稀土元素含量.结果稀土元素在组织脏器的蓄积浓度依次为:毛发>肝脏>脾脏>股骨>全血;稀土元素在毛发中的含量与肝、脾及股骨中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全血中的含量仅与脾脏和股骨中含量呈正相关.结论大鼠毛发中稀土元素含量与肝脏、脾脏及股骨显著正相关,比全血更适合作为稀土暴露水平的生物标志物.

  • 过量碘对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的影响

    作者:杨雪锋;庞红;徐健;郭怀兰;侯晓晖;陈骁熠;孙秀发

    目的观察长期过量碘摄入对大鼠血清TC和TG水平的影响,并对其在评价过量碘危害中的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A组正常对照组,给予去离子水;B~F组为过量碘组,碘剂量分别为1800、3600、7200、14000和28000μg/L,喂饲以KIO3配制成不同浓度的高碘水.3个月后,观察甲状腺病理变化,测定尿碘水平、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血脂水平.结果各过量碘组大鼠甲状腺未出现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各过量碘组大鼠的尿碘水平随着碘剂量的升高显著升高.TT4水平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在7200μg/L组开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T3水平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血清TC水平与碘剂量呈显著正相关,在3600μg/L组就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G水平虽有升高,但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血脂与甲状腺激素和尿碘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TC水平与尿碘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TT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长期过量碘摄入会升高大鼠血脂水平,血脂可以与尿碘、血甲状腺激素一起作为监测过量碘摄入的生物标志物.

  • 纳米颗粒肺毒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常旭红;张钰;王蓓;唐萌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1 ~ 100nm),介于微观原子、分子和典型宏观物质的过渡区域,红细胞近7000nm,病毒在100nm左右,DNA分子在2~ 12nm之间.纳米材料因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被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抗菌方面,医学方面应用于诊断、纳米药物、组织修复、再生医学和纳米中药等方面,纳米技术将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

  • MicroRNAs作为环境暴露或效应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贵平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编码基因序列并不能完全解释所有的遗传效应,而环境暴露和非编码基因序列等在机体的病理、生理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因而,表观遗传学逐渐受到关注.从生命早期到成年时期暴露的各种环境有害因素均可增加机体患病风险.microRNAs(miRNAs)在转录后翻译水平调控蛋白质的表达,能与一种或多种靶mRNAs相互作用,几乎参与了生命体所有的病理、生理过程,可作为疾病早期生物标志物.同时,miRNAs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在从暴露到出现健康效应的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有望作为环境暴露或效应生物标志物.由此,在环境暴露危险度评价中,miRNAs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多肽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谢尉;王俊;于微;杨翌;刘小立

    多肽组学是以机体内源性多肽和低分子量蛋白质为研究对象,研究多肽组的成分、功能、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多肽可以体现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降解过程,同时,对基因的表达、物质代谢等过程又有调节作用,因此多肽组学被认为是连接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的“桥梁”.本文将对多肽组学在肿瘤、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释其在生物标志物的筛选、疾病诊断、疾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氧化应激指标测定中的应用

    作者:银华;高芬芳;安艳

    目的 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与许多疾病有关,科研和临床上对氧化应激非常感兴趣,但用于氧化应激标志物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有很多局限性.近年来,液相色谱一质谱/质谱联用(LC-MS/MS)成为一些氧化应激标志物的首选定量测量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LC-MS,MS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一次可以测定多个指标.LC-MS,MS的灵敏度范围是fg--pg水平.本文综述了LC-MS,MS在氧化应激指标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讨论了异构前列腺素(Iso-PGs)、蛋白质和氨基酸以及DNA氧化损伤标志物的定量分析进展.

  • 心肌五联床旁即时检验在急诊非创伤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兰永怀;程永涛;郑冰;李舻;袁生华;唐映利;刘泳;杨绎原

    目的 分析心肌五联床旁即时检验(POCT)在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493例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就诊并行心肌五联POCT的501例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滞留时间、诊断准确率及死亡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急诊滞留时间明显更短,诊断准确率更高,死亡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心肌五联床旁POCT用于急诊非创伤性胸痛能快速、准确地获得诊断结果,缩短急诊诊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

  • 基于大数据分析法的精准医疗前景

    作者:向俊;刘朦

    随着捕捉分子和医疗数据技术的发展,生物学和医学开始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从而推动了精准医疗的发展.精准医疗是利用高性能计算、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等方法,对基于个体基因、分子、细胞、行为等差异获取的生物信息学数据进行精准分析,提供疾病的精确诊断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治疗服务.本文简述了大数据分析法下精准医疗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情况,并阐述了精准医疗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大数据产生个性化信息的各种分组学研究.同时,鉴于大数据日益增长的性质,本文也将精准医疗面临大数据集成的一系列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

  • 8-羟基脱氧鸟苷在妇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邱月;安莉莎;曹小芳;杜蒙;高丹;张辰;马旭

    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而导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是多种常见妇科疾病共有的病理学基础.研究表明8-羟基脱氧鸟苷(8-OHdG)作为DNA经典的氧化损伤标志物,能够反映整个机体平均的氧化损伤率,并且对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近年来8-OHdG在妇科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为探讨氧化应激与妇科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8-OHdG作为相关妇科疾病诊断的氧化应激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 重症患儿心肌损伤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覃萍

    重症患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对心肌损伤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心肌生化标志物H-FABP、GPBB、IMA及BNP在早期诊断心肌损伤中的意义,以提高对患者诊断、治疗和临床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 食管癌相关microRNA研究进展

    作者:任玉龙;乌宇新;邢龙;张彬

    食管癌是指食管鳞状上皮或腺上皮恶性病变。其主要特点是恶性程度高,发病隐匿,早期一般无典型临床症状,有典型性临床症状的患者大多处在疾病中晚期,术后5年生存率低,预后差。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标记物,临床主要以内镜活检确诊。随着microRNA的发现及对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microRNA关系密切。

  • 心力衰竭标志物的进展

    作者:陈燚;张键;秧茂盛

    心力衰竭和多种生物标志物相关,近年来,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被陆续发现并在心力衰竭的诊断和预后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新发现的标志物进行综述.

  • 尿纤维蛋白原对造影剂肾病的早期预测价值的评估

    作者:肖明洁;董红霖;张玮;杜田;闫盛;常文凯;胡杰;王平;王玉文;金海将;李海峰;师佩璐;田琴琴

    目的:试验旨在检测Fg(Fibrinogen,纤维蛋白原)含量在造影剂暴露患者尿液中的变化,评估其对造影剂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并分析造影剂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100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因治疗需要应用造影剂患者的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每位入组患者暴露于造影剂前2小时、暴露于造影剂后2、12、24小时尿液中Fg含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暴露于造影剂前24小时以及暴露于造影剂48小时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按照术后是否发生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CIN)分为CIN 组和非CIN组。按照需要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Pearson相关、Spearman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入组患者中有6例发生造影剂肾病,发病率6%。整体样本尿Fg含量暴露后2小时开始升高(P<0.05)12小时达高峰(P<0.05),24小时后降至基线水平(P<0.05)。在暴露后12、24小时,CIN组尿Fg含量显著性高于非CIN组(P<0.05),尿Fg含量均与SCr水平正相关(r=0.245,P=0.017;r=0.241,P=0.019)。ROC曲线分析显示,暴露后12小时尿Fg的曲线下面积为0.739,取截断点为12.16 ng/ml时诊断造影剂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6.7%和73.4%。肾功能不全(χ2=14.93,P<0.05)、高脂血症(χ2=3.04,P<0.05)、感染(χ2=4.54,P<0.05)、年龄≥70岁(χ2=3.13,P<0.05),造影剂剂量150~300 ml(χ2=5.42,P<0.05)为造影剂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尿Fg早可暴露于造影剂后2小时出现升高,可能作为早期造影剂肾损伤的生物标志物。肾功能不全、高脂血症、伴发感染、年龄>70岁患者使用造影剂以及造影剂剂量≥150 ml时应该注意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 肿瘤治疗五大前沿领域

    作者:方陵生

    在人类的重大疾病中,肿瘤是一个特殊的挑战.很多时候,在人们觉察不到的情况下,癌细胞会在身体许多不同组织和系统中悄然潜伏很长一段时间.近几十年的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如通过对某些生物标志物的定期监测,可在很大程度上早期发现可治愈范围内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病例,开发出可大大降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和宫颈癌患病率的疫苗.据美国肿瘤协会统计,美国如今存活的肿瘤幸存者超过了1400万,未来10年里,这个数字将可能接近1900万.

  • miR-425-5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朱军;赵琴

    目的 探究miR-425-5p在宫颈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在湖北省十堰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的38例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38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病变和癌旁组织以及两组的血清,QRT-PCR检测 miR-425-5p在各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分析miR-425-5p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宫颈癌组织中的miR-425-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清miR-425-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临床II、III期或淋巴结转移阳性的宫颈癌患者,其病变组织和血清miRNA-425-5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临床I期或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癌患者病理组织和血清中miR-425-5p表达水平上升,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宫颈癌患者确诊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之一.

  • 癫疒间形成过程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磊;徐向平

    癫疒间是小儿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目前抗癫疒间药物只能控制癫疒间发作,减少和预防癫疒间患者抽搐的发作,迄今无任何抗癫疒间药物可以阻止癫疒间形成。在癫疒间形成过程中由于缺乏可靠的标志物,对癫疒间产生的预测、抽搐发作的预防及开发新型抗癫疒间药物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关于癫疒间形成过程的可靠的生物标志物研究已经成为热点。本文就癫疒间形成过程中的生物标志物在神经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遗传学及免疫学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

  • 地方性砷中毒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肖静;郑玉建

    地方性砷中毒是环境中高砷引起的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临床症状以皮肤损害为主并累及人体诸多器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为地方性砷中毒病因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手段,与之有关的许多生物标志物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我们简要对地方性砷中毒有关生物标志物综述如下.

  • 脓毒症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作者:胡敏;王继贵

    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ICUs)的患者中,脓毒症是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针对脓毒症早期实验室诊断有很大进展;本文对脓毒症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理作简要概述,同时介绍用于脓毒症诊断的特殊的生物化学、血液学以及免疫学诊断方法.

  • 循环微小RNA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郁佳佳;鞠少卿

    肿瘤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找到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的肿瘤标志对恶性肿瘤治疗至关重要.微小RNA(MicroRNAs,miRNAs)作为致癌或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各种免疫反应,其可以稳定地存在于血清和血浆等多种体液中,其特定的表达谱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有望成为肿瘤诊断、分型、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在此,对循环miRNAs来源、检测方法以及在各种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及其联合诊断价值

    作者:孙志强;田亚平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导致的一种常见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尽管其主要发病机制已被认识,但临床治疗仍然是个难题,早期诊断和干预极其重要.肝组织活检虽然是金标准,但其具有创性和潜在并发症等缺点,使医生和患者不易接受,致无创诊断得以迅速发展.目前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主要为生物标志物诊断和影像学诊断两个领域.生物学指标由单一指标发展到多指标组合,多指标组合相对于单项生物学指标诊断准确性更高.影像学诊断包括基于超声影像的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以及基于磁共振技术的磁共振弹性成像.为更好地了解这些诊断指标和方法,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帮助,特对这些指标和方法进行概述,并对其诊断价值以及其局限性进行探讨.

1914 条记录 3/96 页 « 12345678...959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