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性传播疾病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作者:阎黎;顾军

    参考美国2006年性传播疾病治疗指南,本文综述了性传播疾病治疗中常用的阿奇霉素、多西环素等10种药物的用法、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的防治.

  • 心房颤动预防栓塞治疗策略

    作者:黄震华

    栓塞是心房颤动的主要危害.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是心房颤动治疗的重要目标.本文对心房颤动时栓塞的危险分层、心房颤动时预防栓塞的治疗策略等作一综述.

  • 心房重构的治疗进展

    作者:黄震华

    心房重构是发生心房颤动和心房颤动持续存在的病理基础.预防和治疗心房重构对于预防心房颤动极为重要.心房重构包括心房结构、电生理、代谢等多方面.预防和治疗心房重构的措施包括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肽Ⅱ受体拮抗药、抗纤维化药物、交叉连接破坏药等.

  • 981208冲剂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

    作者:钱妍;凌昌全;金岩;李媛

    目的:探讨中药981208冲剂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癌过程中肝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DEN诱肝癌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981208冲剂对诱癌过程中肝细胞阳性表达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H-ras蛋白及诱癌后期溴化脱氧尿嘧啶(Brd-U)细胞标记指数的影响。结果:DEN诱肝癌过程中,PCNA、H-ras阳性表达呈逐渐增加趋势,两者表达显著正相关。981208冲剂可明显抑制诱癌过程中两蛋白的阳性表达,显著降低诱癌后期Brd-U 细胞标记指数。结论:中药981208冲剂可抑制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肝细胞增殖活性,从而延缓肝细胞癌变的过程。

  • 丹酚酸B对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

    作者:杨娅;邹德荣;周曾同

    目的 探讨丹酚酸B对二甲基苯丙蒽(DMBA)诱导的金地鼠颊囊黏膜癌变的化学预防作用及其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金地鼠随机分四组.连续6周(每周3次)在A组(n=20)和B组(n=20)动物右侧颊囊黏膜涂搽DMBA诱发口腔癌, C组(n=10)动物右侧颊囊黏膜涂搽丙酮,D组(n=10)动物不做任何处理,正常饲养.从第7周开始B组和D组动物每天给予丹酚酸B溶液灌胃(10 mg/kg), 干预癌变过程;A组和C组动物每天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2周.实验结束时处死所有动物,取颊囊黏膜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对血管内皮细胞染色后计数血管密度.结果 丹酚酸B能显著降低金地鼠颊囊黏膜癌的发生率(P<0.01),并能抑制癌变过程中新生血管的形成(P<0.005).结论 丹酚酸B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口腔癌化学预防药物.

  • 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对胃癌细胞BGC-823生长的影响

    作者:朱风尚;陈锡美;朱国英;王志荣;王毅军;张霞

    目的评价特异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胃癌细胞BGC-823的抑制作用及其机理.方法二种不同浓度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罗非昔布(0.1 μmol/L、1.0μmol/L和10μmol/L)和塞来昔布(50 μmol/L、100 μmol/L和150μmol/L)干预胃癌细胞株,相差显微镜和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MTT法检测二者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二者干预后胃癌细胞PGE2、VEGF分泌的变化.结果形态学和MTT法显示:不同浓度罗非昔布和塞来昔布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癌细胞BGC-823增殖,同时胃癌细胞分泌的PGE2和VEGF也随着胃癌细胞时间、剂量变化被抑制而分泌减少.结论特异性环氧合酶抑制剂可通过抑制COX-2代谢通路而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同时亦可通过抑制VEGF的分泌干预胃癌转移.

  • COX-2抑制剂与消化道癌前病变的阻断治疗

    作者:朱风尚;陈锡美

    对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及其抑制剂深入研究改变了人们对COX的传统认识.NASIDs通过抑制COX-2减少PGE2产生, 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调控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及转移而参与消化道癌前病变阻断治疗.近来发现NASIDs减少腺癌发生也可通过COX-2非依赖性途径,选择性5-LOX代谢途径阻断剂可用于癌前病变的化学阻断治疗,而且COX/5-LOX 、COX-2/ErbB抑制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 高校学生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人群异烟肼预防10年效果分析

    作者:林存智;姜文洁;王丽君;王海荣;朱新红

    目的 分析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强阳性大学生异烟肼预防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青岛市4所高校一、二年级学生8 896名,采用TST筛查结核病患者及强阳性人群,并对强阳性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对排除结核病人群进行随机分组: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采用异烟肼,300 mg,1次/天,疗程10个月;对照组无任何治疗,两组人群随访10年.组间数据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阴性4 704名,一般阳性及中度阳性3 876名,强阳性316名,发现结核病患者11例,结核病检出率0.12%(11/8 896).两个年级中强阳性人数差异(x2=47.925,P =0.000)以及农村和城镇学生BCG接种率差异(x2=201.938和230.861,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10年内预防组153名有5例发病,3名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累积发病率3.33%(5/150),失访8名,失访率5.33% (8/150);对照组152名有14例发病,累积发病率9.21% (14/152),失访12名,失访率7.89%(12/152).两组累积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9,P=0.03),失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01,P=0.371).预防组服药完成率98.04% (150/153),不良反应发生率1.96%(3/153),10年内保护率63.84%.随访3年内,预防组150名有2例发病,累积发病率1.33% (2/150);对照组152名有9名发病,累积发病率5.92%(9/152),两组人群累积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7,P=0.033),3年内保护率77.53%.第4~6年内,预防组失访3名,145名有2例发病,累积发病率1.38%(2/145);对照组失访6名,137名有3例发病,累积发病率2.19% (3/137),两组人群累积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4,P=0.948).第7~10年,预防组有5名失访,138名有1例发病;对照组有6名失访,128名有2例发病,两组人群累积发病率异性无统计学意义(x2 =0.004,P=0.948).结论 TST强阳性人群采用异烟肼化学预防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3年内预防效果明显.

  •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06年,上海)

    作者: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2000年在江西召开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以来,国际上有关慢性胃炎的病理分级与分期标准(国际性学术团体"萎缩联谊会2000"2005年提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萎缩性胃炎演变成胃癌的关系及根除Hp的作用[胃癌发生模式中存在一转折点(point of no return)]、环境因素对萎缩性胃炎发生与发展的影响及生物活性食物成分(bioactive food components)对胃癌的化学预防等方面均有不少进展.

  • 前列腺癌的化学预防

    作者:谢立平;秦杰

    前列腺癌是欧美国家重要的男性肿瘤,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对前列腺癌的预防必将对疾病相关的费用、发病率及死亡率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肿瘤的化学预防,即应用天然的、合成的或者生物化学因子逆转、抑制或阻止肿瘤进展为浸润性肿瘤.本文结合文献概述有关前列腺癌化学预防方面的进展.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化学预防
  • 维A酸类药物化学预防非黑素皮肤肿瘤

    作者:张孟丽;马鹏程

    维A酸类药物因其抗肿瘤效应用于非黑素皮肤肿瘤的化学预防.异维A酸与阿维A均能有效降低非黑素皮肤肿瘤的发生.根据适应证用维A酸类药物进行化学预防时,推荐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能耐受的小有效维持剂量,并根据疗效、临床耐受性等调整治疗剂量.维A酸类药物化学预防的可能机制是激活维A酸受体及维A酸X受体并影响其表达,调节转录因子活化因子-1及影响信号通路B-Raf/Mek/Erk、Stat3及核因子-κB等,调节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

  • 皮肤光老化的外用药物预防与治疗

    作者:高莹;孙建方

    光老化是指皮肤衰老过程中由光线特别是紫外线辐射所造成的损伤.皮肤光老化可并发多种皮肤病甚至与皮肤肿瘤的发生有病因学的联系.因此,预防和治疗皮肤光老化很有必要.随着对光老化认识的加深,对其预防与治疗的方法也取得了相应进展.为此,综述了近年来皮肤光老化预防和治疗中应用的包括防晒剂、维A酸类、绿茶等多种外用药物,并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疗效等方面逐一介绍.

  • 他卡西醇软膏预防男性尖锐湿疣复发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作者:杨斌;晏洪波

    尖锐湿疣(conelvloma acuminatum,CA)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物理或化学治疗去除疣体,这类疗法短期疗效好,但易复发.他卡两醇(tacalcitol)具有抑制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增殖并诱导其分化的药理作用 [1],可能在CA治疗中起一定作用.笔者于2007年1-11月对101例男性CA患者采用电离子治疗后外用他卡西醇软膏,观察他卡西醇软膏预防男性CA复发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二期预防性治疗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作者:陆珍珍;唐志荣;林有坤

    目的 探讨影响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SM)患者预防PSM复发的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长短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2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无国界门诊确诊的艾滋病合并PSM成人患者,以停用二期预防性治疗时患者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为标准,将病例分两组,Ⅰ组在CD4+T细胞≥200×106/L后、Ⅱ组在100×106/L~<200×106/L后停用PSM二期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的疗程和疗效,并分析患者临床脏器累及、合并症、抗真菌方案、抗病毒治疗时机等不同因素对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的影响.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完成数据分析.结果 92例患者都得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随访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器官累及、合并症、抗真菌治疗方案的构成以及疗效、抗真菌治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Ⅱ组患者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8.13±5.13)个月]较Ⅰ组[(12.44±9.51)个月]短(P<0.05).HAART开始于PSM治疗后、合并其他感染、合并结核感染等因素导致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延长,且三者的影响依次从大到小;而HAART开始于PSM治疗前较开始于PSM后二期预防性治疗时间短(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PSM患者HAART后,当CD4+T淋巴细胞恢复到≥100×106/L后3~6个月可以停用二期预防性治疗;影响二期预防性治疗用药时间的积极因素是抗马尔尼菲青霉治疗前开始HAART,负面因素有HAART开始于抗马尔尼菲青霉治疗后、合并其他感染或合并结核感染等.

  • 不同疗程5%咪喹莫特乳膏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

    作者:胡东艳;陈蕾;李明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疗程5%咪喹莫特乳膏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成3组:A组单用CO2激光治疗;B组用CO2激光祛除疣体后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4周,每周3次;C组用CO2激光祛除疣体后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8周,每周3次.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结果共有90例外生殖器及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完成临床研究,6个月后,3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4.29%、50%及21.88%,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3).外用咪喹莫特乳膏8周组复发率低于前两组;外用4周组与8周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7).激光治疗后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4周组与8周组出现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3.33%,84.38%.不良反应包括:红斑、瘙痒、疼痛、灼热、糜烂、溃疡,以及流感样症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治疗后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8周,皮损的复发率比外用4周明显下降.两组安全性无明显差异.

  • 芹菜素(Apigenin)抗UVB引发的皮肤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概况

    作者:王璞;叶波平

    天然来源的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Apigenin)具有抗氧化、抗炎以及抗癌作用,尤其针对UVB照射引发的皮肤癌,及芹菜素的抗癌作用机制,包括它能够激活AMPK,抑制PI3K/Akt/mTOR,引起细胞自噬,从而促进受损细胞凋亡,减少DNA损伤,终达到抗UVB引起的皮肤癌的效果.

  • NF-κB在炎症相关癌症中的双重作用

    作者:张微峰;胡容

    目前,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亡人数多的疾病.炎症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学过程,涉及到生物体中细胞以及分子层面的广泛变化.在组织修复,伤口愈合以及抵御外来病原体入侵的过程中,有序的炎症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正常防御反应,保证机体的健康.但当这种急性炎症持续较长时间且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就易发展成慢性炎症,从而促进许多疾病的发生,包括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和癌症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失调在癌症中起到关键作用,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文章重点综述了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在炎癌中的复杂作用,包括NF-κB对炎症反应具有的正向和负向调节作用,以及它如何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深度解析NF-κB在炎-癌转化中的作用对于现代肿瘤生物学来说是一个重要挑战.

  • COX-2抑制剂在肿瘤防治中的研究

    作者:吴越;吴轶

    在许多肿瘤组织中能观察到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COX-2与肿瘤的生长关系密切.选择性的COX-2抑制剂能有效地抗炎、镇痛,而没有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以及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流行病学资料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能防治肿瘤.但其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有可能是多重作用机制.文章拟就选择性COX-2抑制剂在防治肿瘤的作用及其机理做一综述.

  •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大肠癌研究进展

    作者:汪芳裕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大肠癌指的是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背景下发生的大肠癌,UC患者大肠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而且随病程的延长而上升.慢性炎症刺激通过氧化应激造成肠黏膜损伤,引起细胞增殖调控的相关基因的突变和表观遗传改变,从而导致结肠上皮细胞增殖和转运加速,终可发生异型增生和癌变.对长期UC患者必须进行大肠镜监测,若在炎症区域发现异型增生的息肉或腺瘤样病变可将其完整切除,非腺瘤样重度异型增生和广泛的异型增生病变则应考虑手术切除结肠.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通过减轻炎症可预防癌变发生.

  • 黄曲霉毒素与人肝癌关系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钱耕荪

    全文就AFT暴露与人HCC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五方面的综述:(1)AFT的分子标志物;(2)AFT暴露与HCC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3)AFT暴露与249位点p53突变的关系;(4)AFT致肝癌效应与宿主遗传易感性关系;(5)AFT的化学预防.

302 条记录 9/16 页 « 12...6789101112...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