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0860例HBsAg阴性人群血清抗-HBs和抗-HBc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强;蔡艳娟;杜琴;王东升;汪光蓉;卢小岚;凡瞿明;唐中;张国元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的HBsAg阴性人群血清抗-HBs和抗-HBc的检出情况.方法 收集30 860例HBsAg阴性人群血清抗-HBs和抗-HBc定量检测结果及资料,对抗-HBs和抗-HBc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人群中的检出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HBs+、抗-HBc+、抗-HBs++抗-HBc+、抗-HBs-+抗-HBc-的检出率和抗-HBs≥100 IU/L的总检出率分别为22.06%、12.62%、48.78%、16.53%和37.06%,在不同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抗-HBs≥100 IU/L的总检出率在1 ~10岁(33.98%)和≥41岁(31.02%)低,抗-HBc+和抗-HBs++抗-HBc+的检出率随年龄的降低而减低,而抗-HBs+和抗-HBs-+抗-HBc-的检出率随年龄的降低而增加;男性抗-HBs检出率和抗-HBs≥100 IU/L总检出率低于女性(P均<0.01),而抗HBc+、抗-HBs+、抗-HBc+和抗-HBs-和抗-HBc-检出率高于女性(P均<0.01).结论 低龄人群(1~10岁)具有较低的抗-HBs≥100 IU/L总检出率和较高的抗-HBs-+抗-HBc-检出率,对低龄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应后续加强免疫.

  • ELISA一步法HBeAg阳性HBsAg阴性标本的分析

    作者:陈远林;秦立新;张仁生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的样品,其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大多数阳性,但也有少数样品因HBsAg浓度过高致钩状(hook)效应出现HBsAg假阴性,造成HBsAg漏检.

  • 应用EP12-A2评价HBsAg定性分析不精密度

    作者:黄惠;黄宪章;李强;黄妩姣;陈曲波;刘瑞萍

    目的 探讨EP12-A2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性试验分析性能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对一个HBsAg血清S逐步稀释,用ELISA试剂重复测定40次,得到试剂A和B的批内阳性率为5%、35%~65%范围和95%的浓度样本,分别用Roche公司电化学发光仪Cobas e411测定相应的C5、C50和C95发光值.以HBsAg发光值为横坐标,ELISA试验阳性率为纵坐标绘制批内不精密度曲线.将两试剂C5批內、C50批內、C95批內及C50批內±15%各浓度点每天用ELISA试剂重复检测3次,共测10 d,计算阳性率并绘制批间不精密度曲线.比较两HBsAg试剂的C50和C5~C95区间.结果 通过ELISA试验和电化学发光检测得出,A试剂不精密度曲线的C5、C50和C95浓度点发光值分别为9.63、10.34和10.91 COI,B试剂为3.78、4.64和5.06COI.对两试剂C5~C95区间的分析,A试剂C50批內±8%和B试剂C50批內±19%包含了各自的C5~C95区间,A试剂的精密度较B试剂好.两试剂的病人样本方法学比对的结果一致.结论 比对HBsAg试剂的C50和C5~C95区间能反映试剂的灵敏度和不精密度.不精密度曲线可应用于定性分析的性能评价,并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解读“弱阳性”HBsAg结果需要紧密结合临床

    作者:杨瑞锋;魏来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会经历不同感染阶段,结局也不尽相同.低水平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通常意味着病毒被人体免疫系统所控制,复制活性降低,或抗病毒治疗获得较好的应答.与此同时,低水平HBsAg样本容易受检验技术和试剂的影响,检测结果往往不一致.因此,解读HBsAg检验结果,尤其是“弱阳性”结果,需密切结合临床,科学判读.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肾炎患者肾组织病毒抗原和复制中间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作者:崔敏;刘志红;朱丽晶;陈惠萍;曾彩虹;周虹;黎磊石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肾组织中三种病毒抗原成分的分布特点及其与HBV感染状态和临床病理之间的联系,探讨在肾组织局部是否存在HBV的复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合并HBV感染的30例膜性肾病和12例膜增生性肾炎病例的肾活检组织切片中的HBsAg、HBcAg和HBeAg,同时检测肾小球和循环中的HBV基因组DNA及其复制中间体--闭合环状双链DNA(cccDNA).结果:膜性肾病肾组织中病毒抗原的检出率(83.3%)显著高于膜增生性肾炎(33%);膜性肾病肾组织检出的抗原以HBcAg和HBeAg多见,其中,血清HBeAg阳性病例肾组织HBeAg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的病例.膜增生性肾炎肾组织检出的抗原主要是HBeAg.肾组织HBeAg的检出与循环中HBeAg的存在明显相关.伴血清转氨酶升高者肾组织HBV抗原的检出率较转氨酶正常者有升高的趋势.肾小球HBV DNA和cccDNA的检出均与循环中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并以伴活动性HBV感染者检出率为高.结论:在合并HBV感染的肾炎患者中,肾组织HBV抗原的检出率在膜性肾病患者明显高于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中检出的HBV抗原成分以HBeAg和HBcAg多见,肾小球HBeAg的检出与血清中是否存在HBeAg明显相关.合并肝功能损害者肾组织HBV抗原的检出率较肝功能正常者有增高趋势.在乙肝相关性肾炎患者的肾小球中确实能检测到HBV复制中间体的存在,它的出现与循环中HBV复制中间体检出的高度一致性,不能排除循环中HBV感染细胞在肾组织潴留对结果的影响,其意义还有待进一步阐明.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瑞丽;金勇丰;吴玉澄;张耀洲

    在乙肝病毒(HBV)的结构蛋白中,与疫苗有关的主要是HBsAg.HBsAg基因已在不同的生物体系中获得成功的表达,其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酵母重组乙肝疫苗和CHO细胞重组乙肝疫苗已逐步取代血源性乙肝疫苗而被广泛使用.

  • 乙肝疫苗接种者和隐性HBV感染者血清中和效应的初步研究

    作者:何小敏;邢益平;陈仁芳;林燕;韩亚萍;刘婷;刘雁雁;李军;黄祖瑚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者和隐性感染康复者血清体外阻断HBV感染作用的差异.方法:雅培ELISA定量测定乙肝疫苗接种应答者和稳性HBV感染康复者血清乙肝表面抗体.再调整到相同含量,分别和HBV预孵育1 h后感染Hep G2细胞,24 h后巢式PCR检测Hep G2细胞中HBV-DNA,评估其阻断效应.结果:同等浓度下,隐性感染康复者和乙肝疫苗接种者血清对野生株HBV感染阻断作用无差异,但乙肝疫苗接种者血清对变异株无阻断效应,隐性感染康复者对变异株仍有阻断作用,其作用明显弱于野生株.结论:隐性感染康复者血清对野生株和变异株HBV均有阻断作用,而乙肝疫苗接种者血清对变异株无阻断效应,提示新型乙肝疫苗应包含更多抗原成分如前S1/S2抗原,以对HBV变异株产生中和效应,应用多种成分的抗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肝移植后变异株HBV再感染十分重要.

  • 新兵HIV和HBsAg检测情况分析

    作者:王忠林;徐良彪

    为了解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艾滋病病毒(HIV)在新兵中的感染情况,掌握疫情,防止乙型肝炎和艾滋病流入部队,保证兵源身体素质,我们对1998~2002年度某部队入伍的5 974名新兵进行了HB-sAg和抗-HIV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 中小学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作者:王学才;郑英杰;董晓莲;王法弟;徐海涛;王晓丽;陈胜玉;唐智峰;范建良

    目的 探讨德清县中小学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2008年进行的德清县中小学生HBsAg检测发现的HBsAg阳性者为病例,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同性别、同学校、年龄上下相差不超过1岁的HBsAg阴性汉族学生为对照.通过追踪调查学生免疫接种卡获得乙肝免疫信息.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已接种且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抗-HBs)者在病例组有0人,在对照组有28人(39.44%).长期与乙肝病例一起生活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P<0.01).乙肝疫苗是否接种等其他变量与HBsAg阳性间均无统计学关联.多因素分析发现,排除接种且产生抗-HBs的学生后,长期与乙肝病例一起生活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其OR值为15.000(95%CI为1.981 ~113.556).结论 乙肝疫苗接种且产生抗-HBs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保护因素,长期与乙肝病例一起生活是HBsAg阳性的危险因素.

  • 桐乡市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钱一建;许皓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传染病之一.我国于1979年和1992年开展过两次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其中1992年调查结果全国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以下简称.HBsAg)携带率为9.8%.

  • 乙肝病毒前S1检测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应用

    作者:张思潮;徐玉珍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高发地区之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是检测乙肝病毒(HBV)的常用指标,其中HBeAg是HBV活跃复制的标志之一,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必检项目.HBV前S1抗原(Pre-S1)也是检测HBV活跃复制的标志之一,近几年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现将在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 吴兴区成人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特征

    作者:钱晓萍

    中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高流行区,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HepB)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以来,乙肝控制已取得显著成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明显下降[1].湖州市吴兴区于2010年对辖区成人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进行了血清流行病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吴兴区成人乙肝的流行现状,为乙肝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

  • 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王海明;夏颖苹;徐永范;董维波;冯伟;竺稽定

    2006年奉化市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确定为全国第三次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的监测点.2010年根据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群家庭成员免疫预防策略研究方案,对2006年调查中HBsAg阳性者的HBsAg阴性家庭成员进行乙肝疫苗(HepB)免疫并观察免疫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HCMV-UL138 CTL表位肽重组酵母菌的构建及其免疫效应

    作者:张跃进;柳献云;陈向敏;田晓娟;李文姝;薛向阳

    目的: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载体,制备含人巨细胞病毒(HCMV)-UL138 CTL表位肽的重组酵母菌并分析其免疫效应。方法:根据蛋白质数据库获得HCMV-UL138氨基酸序列,综合应用SYFPEITHI、Net-CTL及HLA-Bind方法筛选富含CTL表位的UL138多肽,插入到乙肝表面抗原前S2(PreS2)1-9区末端再与HBsAg 序列连接,在不改变氨基酸密码的前提下,根据酵母偏爱密码子优化序列,进行全序列合成,克隆入pPIC3.5K酵母载体,构建pPIC3.5K/PreS2-HBsAg-UL13815-27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经Bgl II处理线性化后,电转化至GS115菌株中,构建PreS2-HBsAg-UL13815-27重组酵母,阳性整合菌株经甲醇诱导后,通过Western blot及ELISA方法鉴定目的蛋白表达。鉴定的重组酵母菌经灭活后,全菌体皮下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A法检测HBsAg特异性血清IgG抗体;UL13815-27 CTL表位肽(VMLVLIVAILCYL)刺激免疫小鼠的脾细胞,通过检测IFN-γ表达分析诱导产生的CTL反应。结果:PCR、酶切和测序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pPIC3.5K/PreS2-HBsAg-UL13815-27重组质粒。重组酵母经甲醇诱导后,酵母裂解液中可检测到HBsAg特异性抗体识别的、分子量约33 kD目的蛋白。表达PreS2-HBsAg-UL13815-27灭活全菌体免疫小鼠后,可检测到HBsAg特异性抗体,免疫小鼠脾细胞经UL13815-27 CTL表位肽刺激,IFN-γ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重组酵母全菌体成功表达了PreS2-HBsAg-UL13815-27重组蛋白,且重组酵母菌全菌体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UL13815-27特异性的细胞免疫。

  • 荧光定量PCR检测人PDGFB mRNA方法的建立与运用

    作者:邹立林;丁志囡;王震;吕建新

    目的:克隆人PDGFB mRNA的cDNA,并以此作标准品,建立TaqMan技术实时定量检测人PDGFB mRNA的方法并加以应用.方法:RT-PCR扩增人PDGFB mRNA,将纯化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转化DH-5 α感受态细胞.提取重组质粒,以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测序进行鉴定,作为标准品,建立实时定量检测人PDGFB mRNA的方法,用以检测HBSAg阴性组和HBSAg阳性组PDGFB mRNA含量.结果:PCR扩增、双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均证实PDGFB cDNA重组成功.实时定量检测PDGFB mRNA后发现,HBSAg阴性组和HBSAg阳性组的Ct值分别为(32.185±2.006)和(21.769±5.256),浓度分别为(1.27±0.87)×107拷贝/106PBMC和(1.24±0.58)×109拷贝/106pBMC(P<0.05),后者PDGFB mRNA含量明显高于前者.结论:本研究成功克隆了PDGFB荧光定量PCR标准;荧光定量PCR检测人PDGFB mRNA含量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适用于临床检测.

  • 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检验分析

    作者:陈敏;陈薇

    乙型肝炎又称血清性肝炎,它主要传播途径有经血传播、垂直传播、唾液传播等.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然后进入肝细胞内转录复制,释放出同毒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损害,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细胞损害.如果入侵肝细胞病毒量小,受感染肝细胞数目少,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则常成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逐渐消失,乙肝病毒抗体(抗-HBs)出现,机体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在3~6个月后是能够痊愈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显性感染,也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 不同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分析

    作者:王力达;马悦;刘牟林

    目的 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ELISA法检测过的120份临床患者的血清,其中包括:30份HBsAg阳性;30份HBsAg阴性但乙肝e抗体(eAb)和乙肝核心抗体(cAb)阳性;30份HBsAg阴性但cAb阳性;30份乙肝5项均阴性.对上述血清采用ECLIA进行HBsAg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0份经ELISA检测HBsAg阳性者经ECLIA检测均为阳性,其灵敏度达100.0%;30份经ELISA检测HBsAg阴性而eAb、cAb阳性者中,有4份血清经ECLIA检测HBsAg呈阳性,其阳性率达13.3%;30份经ELISA检测HBsAg阴性而cAb阳性者中,有2份血清经ECLIA检测HBsAg呈阳性,其阳性率达6.7%;30份血清经ELISA检测乙肝5项均阴性者中,有2份血清经ECLIA检测HBsAg呈阳性,其阳性率达6.7%.结论 ECLIA法较ELISA法敏感性更高;对临床避免医院内有创检查、手术、输血等情况下的乙肝感染和传播等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胆管结石关系——对照研究

    作者:杨世炎;宁伟明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原发性胆管结石患者有较高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胆管结石之间有无联系,以及联系强度,我们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作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物,对原发性胆管结石病人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 携带Aβ37-42肽段的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病毒样颗粒的制备

    作者:蒋桂云;陈念华;付远辉;焦月盈;徐青;何金生

    目的 采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制备携带Aβ37-42肽段的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病毒样颗粒(VLPs).方法 将AM2分子的C末端6个氨基酸进行3个串联后,插入到HBsAg的113 aa与114 aa之间,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表达HBsAg Aβ37-42的重组杆状病毒载体,转染Sf9细胞,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用氯化铯(CsCl)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电镜观察VLPs的形态.结果 制备并纯化出HBsAg VLPs和携带Aβ37-42肽段的HBsAg VLPs(HBsAgAβ37-42 VLPs).结论 制备携带Aβ抗原表位的重组HBsAg作为一种阿尔茨海默病(AD)疫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 芜湖市白马乡乙肝病毒携带情况调查

    作者:卢宁;许庆

    为了解我市白马地区白马乡乙型肝炎病毒(乙肝)携带情况,现将2002年3月~5月来自我市白马乡的村民检测乙肝结果报告如下.

185 条记录 5/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