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如此判断营养缺乏不靠谱

    作者:王兴国

    从专业人员的角度看,现在流传着的判断营养素缺乏的很多方法都是不靠谱的.有的毫无价值(★★★★★),有的仅仅有一点儿参考价值,但不足以下结论(★★★★☆).至于是否缺乏某种营养物质的靠谱判断,是一个复杂问题,要么没有简便易行的方法,要么虽然有方法但很多医院不开展.这都给一些不靠谱检测方法提供了可乘之机.目前已经有一些靠谱的检查指标陆陆续续在很多医院应用,如血常规(判断是否贫血)、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和前白蛋白、血清铁蛋白(判断是否缺铁)、血清维生素D水平、血清叶酸水平、双能X线法骨密度检测(判断是否骨质疏松)、血清碱性磷酸酶(判断维生素D营养状况)等.除了这些化验检查之外,营养师们还采用膳食调查的方法评估个体营养状况,发现可能缺乏的营养素.这种方法要求详细了解个体饮食情况,特别是一些针对性的食物摄人情况.

  • 缺血修饰蛋白作为心肌缺血早期诊断指标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珍严;李呐;刘靖

    目前诊断心肌缺血常用的生化指标主要是血清碱性磷酸酶、肌钙蛋白T(cTnT)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测定,但是这些指标在心肌缺血发生3~5 h才增高,因此被认为是"梗死指标".Morrow等[1]曾提出理想的心肌缺血的生化指标标准:①在心肌缺血后早期出现在血液中;②在除心肌以外的其他脏器缺血时不升高,并且随心肌缺血面积的增大而等比例地升高;③在血中形态稳定;④24 h回到基线水平;⑤容易测量和分析;⑥价格合理;⑦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新近发现的新生化指标缺血修饰蛋白(IMA)因为具备诊断心肌缺血的理想标准的各项条件,从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 “补肾健脾”针刺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

    作者:李灿;黎喜平;陈久毅;沈骏;秧荣昆;王建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针刺法对去卵巢大鼠模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鼠等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及雌激素组。假手术组不摘除卵巢,余3组摘除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日同时灌服等量生理盐水,针刺组针刺双侧足三里穴、肾俞穴、脾俞穴、大杼穴及命门穴、关元穴,雌激素组用己烯雌酚溶液灌胃。3个月后取股动脉血,测血清ALP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比假手术组升高(P<0.05);针刺组与雌激素组血清ALP含量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去卵巢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含量升高,形成高转换骨质疏松症模型,通过雌激素替代和针刺治疗后,血清ALP含量降低,两种治疗均能对抗高转换型骨代谢,为“补肾健脾”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部分临床作用机理。

  • 1580名儿童期(2~6岁)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参考区间探讨

    作者:张优明;王丽;骆海涛

    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组特异的磷酸酯酶,属于单酯磷酸水解酶,存在于机体的很多组织器官中,但各器官碱性磷酸酶的理化性质都有不同,由以骨骼,牙齿和肝脏等部位碱性磷酸酶含量较多.由于儿童期生长发育迅速,骨组织中此酶的含量相对增高,因此有必要了解儿童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探讨其参考区间及其与性别、年龄之间的相关性,不同年龄组之间应该建立各自的参考区间,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区分出生理和病理原因的升高,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 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创伤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作者:刘芬;冉仁国;罗政

    目的:探讨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明确该项联用技术是否有加强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健康新西兰兔160只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给药组(简称联合治疗组),接骨创伤膏组(仅给予接骨创伤膏,简称对照组),模型组4组,每组40只,除正常组外,均建立右侧桡骨骨折模型,以第2,4,6,8周4个时间点将每组动物随机等分成4小组,每组10只,联合治疗组所有动物右侧骨折部位给予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接骨创伤膏组右侧骨折部位单纯给予接骨创伤膏治疗,正常组和模型组不予治疗.术后治疗的第2,4,6,8周4个时间组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及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含量测定,骨密度,X射线影像学检查,组织切片和形态学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AKP活性水平,BGP含量,断段骨密度,X射线片影像学积分明显降低(P<0.01),病理学和形态学检测显示骨折较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的第2,4,6,8周,血清AKP活性水平及BG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骨密度,X射线片影像学积分明显显高(P <0.05,P<0.01),病理学和形态学检测亦显示联合治疗组骨折愈合明显提前,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结论:接骨创伤膏联合中药离子导入通过对骨折愈合的整个过程施加影响从而加速了骨折的愈合.

  • 探讨初诊前列腺癌骨转移风险的预测指标

    作者:毛金磊;陈宇琼;何薇

    目的 探讨初诊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SA)、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以及Gleason评分对骨扫描阳性(骨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地研究212名初次诊断前列腺癌患者的骨扫描结果和其PSA、ALP、BAP以及Gleason评分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血清PSA、ALP、BAP以及病理Gleason能独立得预测骨扫描转移的阳性结果.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提示血清PSA> 50ng/mL,血清ALP> 1000μg/L,血清BAP >20.1μg/L以及Gleason病理评分7~10分都是骨扫描阳性骨转移结局的危险因素,即具有预测价值.而PSA< 15ng/mL,血清ALP< 130μg/L,血清BAP< 20μg/L以及Gleason病理评分<7的患者骨扫描阳性的可能性很低,可以结合临床情况再考虑做骨扫描检查.结论 除了PSA和Gleason评分两个指标外,血清ALP特别是BAP也可以考虑做为衡量初诊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风险的预测指标.

  • 血清碱性磷酸酶、胱抑素C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价值分析

    作者:贺洪军;郑小玲

    目的 探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胱抑素C(Cys C)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期间入我院就诊的NSCLC患者114例,同期收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肺部良性疾病患者88例和健康体检者106例.采用t检验分析血清ALP、Cys C和SAA在组间的差异,并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技术分析血清ALP、Cys C和SAA在鉴别诊断NSCLC的临床价值.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及其95%置信区间(CI).结果 NSCLC组患者血清ALP、Cys C和SAA水平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t值分别为:3.214、4.346、7.564,P<0.05)和健康组(t值分别为:3.115、4.467、7.77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LP、Cys C和SAA在区分NSCLC与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的AUC分别为:0.860(95% CI:0.803 ~0.924,P <0.001)、0.840(95% CI:0.770 ~ 0.912,P <0.001)和0.667(95% CI:0.578~ 0.755,P=0.001),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0.2%/77.4%、85.8%/74.5%和69.1%/63.5%.当联合血清ALP、Cys C、SAA、CEA、SCC和CYFRA21-1在区分NSCLC与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的AUC为0.969 (95% CI:0.937~0.990,P<0.001),灵敏度91.5%,特异性93.0%.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因素影响后,血清高ALP、高Cys C、高SAA仍然是N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ALP、Cys C和SAA三者对NSCLC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有望为临床NSCLC患者的诊疗提供新的途径与思路.

  • 血清GGT、ALP及ADA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晓娥

    目的 探讨血清R-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对肝癌诊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肝癌患者、良性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各45例,分别检测其血清GGT、ALP及ADA含量,统计分析各组间结果差异,并比较三种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血清GGT、ALP及ADA含量在肝癌患者组明显高于良性肝病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癌的诊断:单项检测GGT、ALP及ADA的敏感性分别为84%、69%、78%,特异性分别为76%、89%、91%;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69%.结论 三项联合检测提高了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降低了对肝癌的漏诊率.

  • 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与动态血压及中心动脉压的关系

    作者:董茜;李燕;魏方菲;张璐;韩静岭;王继光

    目的 观察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与动态血压及中心动脉压的关系.方法 对2008-12-2011-12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门诊就诊的怀疑有高血压但尚未进行降压治疗或以往曾服用过降压药但已停药2周以上的研究对象783名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利用SphygmoCor仪器测量中心动脉压,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仪7600-020测定血清ALP水平.结果 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血清ALP水平与24 h肱动脉收缩压及脉压、中心动脉收缩压及脉压均呈弱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P每增加2.72倍,外周肱动脉收缩压及脉压分别增加3.85(P=0.023)和3.04 mm Hg(P=0.006),中心动脉收缩压及脉压分别增加6.20(P=0.002)和4.02 mm Hg(P=0.002).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增加幅度分别高于外周肱动脉收缩压和脉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ALP水平增加是肱动脉及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移植术后随诊18个月一例

    作者:颜淑敏;曾小峰

    患者男,62岁.1982年始发现肝功能异常,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肽酶(r-GT)升高为著.1999年出现皮肤瘙痒、黄疸,血总胆红素42 mg/L, 以直接胆红素为主,ALP 441 U/L, r-GT 800 U/L, 抗线粒体抗体(AMA)1∶ 640,AMA-M2 +++, 甲、乙、丙型肝炎病毒学检查均阴性.B超:肝硬化、脾大、门脉增宽.胃镜: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诊断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予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患者瘙痒减轻,但黄疸缓解不明显,反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血总胆红素27~87 mg/L.于2002年5月10日行肝移植术,术后予环孢素A.2003年8月18日复查肝穿刺病理:部分肝细胞肿胀变性,呈较大的坏死灶.汇管区轻度纤维组织增生.

  • 多发性骨髓瘤伴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一例

    作者:陈莉;冯曹波;王健民;吕书晴;杨鹏

    患者女,72岁.因面红3个月,检查发现红细胞增高伴骨髓浆细胞增多1个月收住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于2005年下半年出现面红、结膜充血,无眩晕、视力下降、乏力、盗汗、骨痛、鼻及牙龈出血、体重减轻等不适.在外院检查发现Hb明显增高.血象Hb 208g/L,RBC 7.83×1012/L,红细胞压积(HCT)0.636,WBC 7.14×109/L,PLT 130×109/L.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积分14,骨髓检查示红系增生活跃,占0.36,浆细胞明显增生,可见双核及多核浆细胞占0.14.

  • 泛发性骨皮质增厚症一例

    作者:高艾东;杜小丽;邢新博;吴燕;路遥;袁建军

    患者女,33岁。颈肩部不适2个月就诊。体检无异常。既往身体健康,无疫区工作史。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钙21 mmol/L,血磷0.9 mmol/L, AKP 656 U/L,血清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医学影像检查:颅盖骨、颅底骨、下颌骨(图1,2)、颈椎椎体及棘突、长管骨及短管骨皮质明显增厚,骨小梁结构密集,在皮质增厚的背景下显示模糊,管状骨骨髓腔狭窄(图3,4);各关节间隙无明显狭窄;颈椎椎间孔未见明显变小变形(图5~7)。初步诊断为考虑泛发性骨皮质增厚症。

  • 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玉琴;段凤梅;周亚丽

    目的 探讨绝经女性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科2007-2009年入院的绝经女性115例,采用DPX2L型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测定腰椎(L2~L4)及股骨上端[包括股骨颈(NECK)、华氏三角(Ward)及股骨粗隆(TROCH)]的骨密度(BMD)值;根据Tscore值将入选者分为骨量正常组(48例)和骨质疏松组(67例).并选未绝经女性30例,骨密度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的浓度,并比较三组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对BMD与各项骨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组各部位BMD值均低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血中ALP、BGP、TRAP-5b浓度均显著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骨量正常组血清ALP、BGP、TRAP-5b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部位的骨密度值与骨代谢生化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P>0.05),在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组中,ALP和TRAP-5b与腰椎(L2~L4)及股骨颈部位的BMD有一定的关系,呈负相关(r分别为-0.248、-0.364、-0.434、-0.386).结论 绝经女性骨质疏松为高转换型,血清ALP、BGP、TRAP-5b浓度变化可反映骨代谢活动,绝经女性BMD的降低与骨转换率升高有关.检测代谢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骨质疏松症(OP).

  • 仙灵骨葆对老年妇女Colles骨折血清碱性磷酸酶及钙磷的影响

    作者:龙千里;姬芝栩;龙征忠;张臻福

    目的 观察老年妇女Colles骨折用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总钙(TCa)、磷(P)的影响,从而评价其临床作用.方法 将12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2例,分别于就诊次日、4周、8周和12周空腹抽血进行ALP、TCa及P等生化指标检测和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结果 4、8周时治疗组ALP活性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12 周时低于对照组;4周时治疗组TCa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8周后TCa逐渐低于对照组;4、8周时治疗组P浓度均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12周时基本与对照组相当;4、8、12周时治疗组X线骨痂评分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结论 仙灵骨葆胶囊可影响血清ALP、TCa、P的浓度变化,促进骨折区域血液循环改善,实现钙盐的沉积和骨痂形成,从而达到促进骨折愈合的目的.

  • 湿润烧伤膏配合加味骨碎补汤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志方;陈志强;张高耀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配合加味骨碎补汤对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X光骨痂质量以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KP)的影响.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9例,待骨折手法复位后于患处外敷湿润烧伤膏换药治疗,再予煎服骨碎补、大黄1 w后,再煎服骨碎补、黄芪2 w;B组57例,待骨折手法复位后行小夹板外固定,再予静脉滴注骨肽注射液3 w.比较2组治疗前后X光骨痂质量和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疼痛、创面肿胀、X光骨痂质量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骨折21 d时治疗组AKP达到高峰,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湿润烧伤膏配合加味骨碎补汤能够增加血中AKP的活性.)结论湿润烧伤膏配合加味骨碎补汤对骨折的愈合具有促进作用.

  • 婴幼儿暂时性高磷酸酶血症一例

    作者:潘秋莎;孙雨;谭宁宁;缪东幸

    婴幼儿暂时性高磷酸酶血症( transient hyperphosphatasemia of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THI)是指婴幼儿在无肝或骨疾病的情况下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呈暂时、孤立的显著升高[1-3].根据Ilham等[4]记载,该病于1954年首先由Bach等描述.于1977年Posen等[5]首次将其命名为婴儿暂时性高磷酸酶血症.直到1985年,Kraut等[6]才确立THI的诊断标准.THI在婴幼儿可能是一种相对常见状况[2].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 婴儿肱骨尤文肉瘤一例

    作者:张国伟;赵善娜;徐永忠;张光辉;叶天涛

    患儿男,11个月.于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右肘部疼痛、肿胀,并轻微活动受限,近1个月来逐渐加重,患儿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肘肿胀、畸形、压痛,关节活动轻微受限,皮温较对侧高,体温38.8 ℃,右手活动及血运正常.血常规检查正常,血清碱性磷酸酶(ALP)248 IU/L.红细胞沉降率(ESR)10 mm/1 h.

  • 血清碱性磷酸酶与骨折愈合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牛莉莉;熊亚林;陈思彤

    目的:探讨成人骨折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与骨折愈合的关系。方法检测146例骨折患者及软组织损伤患者外伤发生后1周、2周、3个月、8个月及12个月 ALP 水平;选取软组织损伤组为对照组,以骨折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均于伤后1周内摄 x 线片,而观察组于骨折2周、3个月、8个月、12个月摄 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由高级职称的放射科医师及骨科医师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比较评价,包括骨痂的形成量和骨折线的变化;同时,检测对照组和观察组1周、2周、3个月、8个月及12个月 ALP 水平。结果观察组在骨折发生后2周开始至骨折愈合均较对照组 ALP 水平高,P <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折患者监测血清 ALP 水平可对骨折愈合情况作出早期判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周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分析

    作者:冯淑燕;林灵奇;庄宝玲;谢毅雪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回顾调查分析我院门诊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的16 599例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周血清总碱性磷酸酶(ALP)的测定值,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除外,早期妊娠5 207例、中期妊娠10 855例、晚期妊娠537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作血清ALP测定.并与2002-2007年在我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1 801例健康育龄期非孕妇女作对照.结果 正常妊娠妇女血清总ALP随妊娠的进展呈逐渐升高趋势,孕8-15周略低于健康育龄期非孕妇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5).早期妊娠6~7周,中期妊娠孕16-18周,接近健康育龄期非孕妇女(P>0.05),妊娠19周以后高于健康非孕育龄妇女,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育龄期非孕妇女ALP的血清值为(53.590±24.349)IU/L.结论 正常妊娠妇女不同孕周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变化可能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肝脏代谢、骨代谢及胎盘功能有关.

  • 炎症性肠病的肝胆表现

    作者:鲁晓岚;罗金燕

    1 肝脂肪变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行剖腹手术时作肝楔状活检,据组织学改变发现肝脂肪浸润约占40%~50%.肝针刺活检发现率较低.发病情况与肠道病变的严重性和病人的营养状况有关,随病情好转,肝病变亦可恢复.推测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肠道病变致营养吸收不良,合并败血症或蛋白质丢失,从肠道来的毒性代谢产物,如石胆酸等回流入肝所致有关.有学者研究提示完全肠道外营养2周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中石胆酸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亦升高,肝脂肪变可能是炎症性肠病患者肝肿大的临床常见原因.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肝功能检验亦多正常.纠正营养不良对治疗有利.

9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