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甲状腺癌颌面部转移4例报告
甲状腺癌颌面部转移较少见,196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例中,男2例、女2例,年龄32~72岁,病程3~12 a.甲状腺乳头状腺癌1例、滤泡型腺癌3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TNM分期Ⅱ期1例、Ⅳ期 3例.转移灶位于右腮腺及下颌骨体部1例、左颌颈部2例、下颌骨1例,小1.2 cm×1.2 cm×1.0 cm、大10 cm×10 cm×4.0 cm.
-
家族性小儿甲状腺腺瘤一例
患儿:男,9岁.发现颈部包块4年,无疼痛.既往史无特殊.体检:胸骨上颈中线偏左侧有一约4cm×3*!cm肿块,实性感,边界清,随吞咽上下活动.实验室检查: T3 2.0nmol/L, T4清.全麻下行肿块切除术,病理检查:甲107.1nmol/L,TSH3.2IU/L.B超:甲状腺左侧叶有一3.5cm×2.9*!cm实性占位性病变,边界状腺腺瘤(滤泡型),局部细胞增生活跃.我们对患儿进行了家系调查,发现该患儿具有明显的家族背景,家族中祖孙三代5人发病,均行手术治疗,3人术后复发,其中患儿父亲两次手术,现又复发.
-
微波治疗慢性滤泡型咽炎120例报告
慢性滤泡型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咽部病症,常有咽喉不适,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病人常感有不良异物生长,严重困挠着病人,虽经多种治疗症状不能改善.随着微波技术的普及,我科针对滤泡型咽炎采用微波多功能治疗机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
Castleman病2例
1病例报告例1女,14岁.发现左颈部无痛性肿块2个月人院.肿块位于左侧胸锁乳突肌中段深层,约6cm×5 cm×3 cm大,边界清,不活动,质地中等,无压痛,B超示左颈内静脉外侧可见6cm×5 cm × 3 cm大小的肿物,界限清楚,考虑肿大淋巴结.手术切除肿块,切面呈灰红色,包膜完整,病理报告为Castleman病,随访3年无复发.
-
抗-GD20单克隆抗体作为低肿瘤负荷的滤泡型淋巴瘤病人单药一线治疗的临床和分子学评价
-
输注美罗华引发严重不良反应1例
者男,69岁,退休教师.于2004年4月份出现上腹饱胀,乏力,纳差.就诊时查体:左锁骨上一枚花生大小肿大淋巴结,质韧无压痛,活动度好.心肺无异常,肝脏未及,脾脏肋下平脐.外周血象及肝肾功能基本正常,LDH 399 U/L.骨髓穿刺检查见约3%的可疑幼淋巴细胞群,染色体正常核型,B超及腹部CT均提示脾肿大肝硬化待排.同年6月行脾脏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Ⅱ级),免疫组化:瘤细胞L26、CD79a、Bcl-2弥漫阳性,CD45-RO、CD3、CD23均阴性.
-
有关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的探讨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传统上分为甲状腺分化性癌、甲状腺未分化癌和甲状腺髓样癌,分化性癌又分为乳头状癌和滤泡型腺癌[1],甲状腺未分化癌比较少见且预后极差,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一种,在多发性2型内分泌瘤中约25%的患者伴有甲状腺髓样癌[2].
-
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FVPTC)和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C-PT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病理基础。方法收集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FVPTC和51例C-PTC的超声影像资料,回顾性分析两组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并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PTC组患者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5.2%,明显高于FVPTC组的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VPTC组与C-PTC组相比,形态规则(47.5%)、边界清晰(60.0%)、等回声(52.5%)、无钙化(52.5%)、有声晕(60.0%)、周边为主型血流(42.5%)及无淋巴结累计(70.0%)在FVPTC组中更常见。形态不规则(51.0%)、边界不清晰(64.7%)、纵横比为≥1(39.2%)、极低回声(41.2%)、微小钙化(49.0%)、无晕(96.1%)、中央为主型血流(54.9%)及淋巴结累计(43.1%)在C-PTC组中更常见。以上特征FVPTC组与C-PTC组结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PTC相比,FVPTC有更多良性的超声特征,超声可疑恶性特征的缺乏不能排除FVPTC,需对结节结合多个声像图特征综合判断。
-
甲状腺包膜内滤泡型乳头状癌的超声表现及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包膜内滤泡型乳头状癌(EFVPTC)的超声表现,分析其超声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分析3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EFVPTC患者的超声表现,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1例EFVPTC患者的超声表现可分为两种:①Ⅰ型15例(48.4%),表现为境界较清晰的等回声或低回声结节,其形态不规则,边缘可见成角或分叶,微小钙化较少见;②Ⅱ型16例(51.6%),表现为形似腺瘤,结节边界清晰且边缘光整,内部为均匀中等回声.31例中有6例(19.4%)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超声表现为高回声,内可见微小钙化及囊性变.超声提示甲状腺恶性肿瘤9例,误诊22例,诊断符合率为29%.结论 甲状腺内单发的分叶状病灶及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对提示诊断EFVPTC有较高价值.
-
颌下区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1 例
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现报告1例如下:1 病例资料 患者李某,男,56 岁,因右颌下区肿物切除术后复发1 年半入院.患者曾经于1995 年12 月因右颌下区肿物15 年行肿物切除术,1996 年3 月因肿物复发行右颌下区肿物切除术及右侧舌骨上淋巴清扫术,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血管滤泡型淋巴组织增生,此次因右颌下区肿物再次复发入院.
-
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滤泡型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氟达拉滨联合化疗的有效性及毒副反应情况。方法将106例初治滤泡型淋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方案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利妥昔单抗和环磷酰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化疗方案临床总有效率和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48(90.57%)和24(45.28%)],但观察组患者临床缓解率更高,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化疗期间无没有发生严重的肝脏和肾脏功能异常,比较多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为25(47.17%)和28(52.83%),其2=0.17,无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和对照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56.60%)和31(58.49%),其2=0.02,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初治滤泡型淋巴瘤在给予单药氟达拉滨化疗的同时辅以利妥昔单抗和环磷酰胺治疗,除了提高治疗效果外并未明显增加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值得推荐。
-
2098例甲状腺疾病分布特性
甲状腺疾病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在新疆地方性甲状腺腺肿、甲状腺滤泡腺瘤、甲状腺腺癌、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囊肿为多见.迄今为止,甲状腺腺肿与甲状腺腺瘤、滤泡腺癌与滤泡腺瘤以及滤泡腺癌与滤泡型乳头状腺癌之鉴别仍然是甲状腺病理学研究探讨的主要内容[1~4].本文对1956年6月~1986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 098例甲状腺疾病的分布特性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有助于今后对其进行更深层次地研究,并为甲状腺肿瘤的研究奠定基础.
-
肝包虫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肝包虫病亦称肝棘球蚴病,是棘球绦虫的囊状幼虫(棘球蚴)寄生在人体肝脏所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我国肝包虫病由于致病源不同分为两类,占大多数的是一种由细粒棘球蚴引起的单房性包虫病(肝包虫囊肿),少数是由多房性或泡状棘球蚴感染所致的肝泡状棘球蚴病(滤泡型肝包虫病).
-
免疫表型在滤泡性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免疫表型在滤泡性淋巴瘤(FL)的病理诊断及FL的肿瘤性滤泡(NF)与反应性滤泡增生(RHF)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FL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和组织学观察,采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20、bcl-2、CD3、CD10、bcl-6、CD21、Ki-67的表达,并以10例RHF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50例FL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26例,中位年龄50岁(10~80岁).其中颈部病变32例(64%).组织学1~2级16例(32%),3级以上34例(68%).FL的NF组织中CD20、CD10、bcl-6均阳性表达,失去套区和生发中心构型,并向NF间浸润,外形不规则,周界不清;1~2级FL的NF中bcl-2均阳性,3级及以上FL中68%(23/34) NF阳性,32%(11/34) NF部分或全部阴性,阴性区周边呈锯齿状.1~2级FL Ki-67增殖指数<30%,3级及以上均>30%,高达90%.FL的CD21显示滤泡树突细胞(FDC)网与NF同步增生,部分3级及以上病例FDC网破裂.而RHF中CD20整个滤泡阳性表达,呈圆形或卵圆形,周界较清楚;CD10、bcl-6、CD21阳性表达和bcl-2阴性表达均位于生发中心,周界清楚,无侵袭现象;Ki-67在生发中心高表达,有时可见极性.结论 FL的NF与RHF免疫组织化学表型的区别在于NF有侵袭性征象,失去滤泡套区和生发中心构型,而RHF保持正常滤泡的免疫表型,无侵袭征象.
-
两种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对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预后意义
目的 探讨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FLIPI)及FLIPI2在中国人群滤泡性淋巴瘤(F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样化疗方案为起始治疗的63例初治F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FLIPI及FLIPI2评分.结果 根据FLIPI评分,低危(评分0~1分)31例(49.2%),中危(评分2分)24例(38.1%),高危(评分3~5分)8例(12.7%);根据FLIPI2评分,低危(评分0分)17例(27.0%),中危(评分1~2分)42例(68.3%),高危(评分3~5分)4例(4.8%).FLIPI低危、中危、高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5%(29/31)、91.7 %(22/24)和75.0%(6/8)(P=0.27),2年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5.7%、75.2%和58.8%(Log-rank=1.063,P=0.59);FLIPI2低危、中危、高危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17/17)、90.7%(39/42)和50.0%(2/4)(P=0.01),2年PFS率分别为92.9%,74.0%和33.3%(Log-rank=7.075,P=0.03).结论 对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样化疗方案治疗的FL患者,FLIPI2比FLIPI在PFS方面更具预后意义.
关键词: 淋巴瘤 滤泡型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利妥昔单抗 -
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评估不同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初治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疗效、预后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初治FL患者资料,分析其生存情况,比较不同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经初始治疗达完全缓解(CR)的患者占80.0%(44/55),其中23.6%(13/55)持续CR≥5年.全组患者10年总生存(OS)率为77.8%,复发率为34.5%,复发患者OS率较无复发者明显降低(93.8%比61.6%,P=0.012).采用FC/FMD方案治疗组较采用CHOP样方案治疗组患者的无病生存(DF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均明显升高(80.0%比21.1%和80.0%比29.2%,P<0.05),但加用利妥昔单抗后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9%比72.7%和90.0%比73.5%,P>0.05).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患者OS率、DFS率和PFS率均较未应用组升高(96.4%、79.2%和79.2%比82.9%、39.3%和44.5%,P<0.05);应用氟达拉滨联合化疗的患者DFS率和PFS率均较未应用组明显升高(86.2%比49.4%,87.1%比52.7 %,P< 0.05),但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9%比89.1%,P>0.05).联合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感染、恶心、呕吐及肝功能异常.氟达拉滨联合方案的血液学毒性较强,但可耐受.结论 初始联合化疗后,FL的CR率较高,部分患者是有可能通过化疗达到彻底治愈的.利妥昔单抗可明显延长患者OS时间.FC/FMD方案与CHOP样方案相比,可延长患者PFS时间,加用利妥昔单抗后,两方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系统化疗的毒副作用可耐受.
-
18F-FDG PET-CT在Ⅲ~Ⅳ期滤泡性淋巴瘤疗效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对Ⅲ~Ⅳ期滤泡性淋巴瘤(FL)疗效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FL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化疗中及化疗后均行18F-FDG PET-CT检查,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20例患者化疗中期PET-CT检查示14例完全缓解(CR),继续原方案化疗,化疗后PET-CT检查示患者均仍为CR,随访均未见复发.化疗中期PET-CT检查示2例部分缓解(PR),按原方案继续化疗,化疗后1例CR,1例进展(PD),随访均复发.化疗中期PET-CT检查示4例PD,均换化疗方案,化疗后2例CR,1例PR,1例PD,随访发现1例死亡,2例复发,1例CR.中位随访29个月,化疗中期PET-CT阴性预测值为100%(14/14),化疗中期PET-CT检查阳性组与阴性组无进展生存(PF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个月比32个月,P=0.135).化疗后PET-CT阴性预测值为88.2%(15/17),化疗后PET-CT阳性组与阴性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个月比34个月,P=0.0006).结论 18F-FDG PET-CT能有效地监测Ⅲ~Ⅳ期FL化疗疗效,并有助于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MUM1/IRF4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MUM1/IRF4在滤泡性淋巴瘤(FL)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对96例FL患者标本进行MUM1、CD10、bcl-2、bcl-6、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学特征比较.结果 MUM1在96例FL中总的阳性率为59.2%(58/96),其中1~2级组阳性率为36.2%(19/51),3级组阳性率为86.4%(39/45)(x2=24.406,P<0.001).68.9%伴有弥漫成分的FL患者MUM1阳性(x2=8.161,P=0.004).MUM1和CD10的表达呈负相关,83.3%的CD10阴性病例表达MUM1(x1=12.649,P<0.001).MUM1阳性者核分裂和Ki-67标记指数高于MUM1阴性者(t=-3.852、t=-4.610,P<0.001).结论 MUM1可作为FL分型的标志物.MUM1阳性的FL可能为类似非生发中心B细胞分化特征的高度恶性淋巴瘤.
-
结外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结外滤泡性淋巴瘤(EF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遗传学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复习6例EF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方法和PCR,检测EFL中bcl-2、bcl-6及CD10.的表达以及t(14;18)的改变.结果 6例EFL中,男性1例,女性5例,年龄47~71岁,平均年龄57岁.肿瘤分别位于腮腺2例,甲状腺1例,右半结肠1例,胃1例,腹膜1例.患者均处于临床Ⅰ~Ⅱ期,肿瘤一般较大,直径3~10 cm,平均5 cm.组织学上多表现为滤泡为主型,细胞的形态特征与结内滤泡性淋巴瘤(FL)基本一致.肿瘤性的滤泡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组成,核分裂象不多,无吞噬现象.6例中,免疫组织化学bcl-2+ 5例,CD+10 3例,bcl-6+ 4例.t(14;18)易位在6例中均未检测到.随访5例,患者恢复良好.结论EFL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与结内FL的免疫表型相似,但缺乏t(14;18)易位,与皮肤的EFL相似,预后较好.组织学上应避免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相混淆,免疫组织化学标记bcl-6和CD10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
滤泡性淋巴瘤转化的生物学行为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多种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均存在转化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其中尤以滤泡性淋巴瘤转化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研究为深入.组织学转化并非单一因素驱动下的突发事件,丽是在多种机制的驱动下发生的克隆演变过程.从转化的高危因素、克隆演变模式及驱动转化发生的分子机制等层面对滤泡性淋巴瘤发生组织学转化这一生物学行为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