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肿瘤科肺癌合并Lambert-Eaton综合征和Schwartz-Bartter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48岁.因双下肢麻木、疼痛、乏力进行性加重伴消瘦2个月于1999年3月2日入院.于2个月前开始出现双下肢麻木、疼痛,同时自觉活动后易疲劳,渐出现步行和站立困难,行动缓慢,并觉咽部不适,体重进行性下降,无发热、咳嗽、气喘等症状,曾多次在外院内科、神经科就诊,摄胸片、腹部B超、脊髓MRI及血生化等检查,未能明确诊断.
-
老年高血压患者经鼻胃镜检查的心血管影响
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操作,常给患者带来咽部不适、恶心等不良反应甚至出现心血管意外[1],尤其对于有潜在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风险更大.
-
原发性肝细胞癌扁桃体转移
患者男,68岁,因乏力、纳差半年、咽部不适伴间断呕血半个月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半年出现轻度乏力、纳差,入院前半个月呕吐鲜血80 ml,1周后再度呕吐鲜血200 ml.入院前1 d饮热水后呕吐鲜血少量.体检:贫血貌,轻度肝掌,全身皮肤无出血点、黄染,咽部无充血,右侧扁桃体可见一肿物,表面菜花样,有黑色血痂附着,左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无阳性体征,腹稍隆、软,腹壁静脉显露,肝肋下6 cm,剑突下3 cm.边缘钝,质硬,脾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肝区叩痛,下肢轻度浮肿.
-
咪唑安定在内镜检查、治疗中的应用
接受内镜检查或治疗时,患者常会有明显的不适感(咽部不适、恶心、疼痛等),甚至躁动,难以合作,给操作与诊断带来困难。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可使患者的耐受性提高,配合良好,并产生遗忘作用,即处于一种无焦虑状态。本实验,探讨咪唑安定用于内镜检查治疗中镇静的适剂量。
-
咽部梅毒12例回顾性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随着梅毒在我国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因咽部不适和(或)微痛首诊于耳鼻喉科者也逐渐增多,因此有必要对此病结合咽部临床表现等作进一步的分析,提高诊治水平,避免误诊.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2007年5月~2011年6月,首诊于本科的咽部梅毒患者1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20 ~ 68岁,平均45.5岁;病程为15 d~3个月,病程<30 d者3例、>30 d者9例.所有12例患者均否认既往有性病史,3例明确有口交史、5例承认有冶游史、5例配偶曾患性病.
-
低温等离子刀在声门型喉癌手术中的应用
由于低温等离子刀手术目前已证实是治疗多种喉部良恶性疾病的理想手段之一.本文分析了近几年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的56例声门型喉癌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2004年5月~2007年8月我科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的声门型喉癌患者56例,均为首诊的确诊病例,均为男性;年龄53 ~ 79岁,中位年龄63.0岁;左侧28例、右侧26例、双侧2例.临床表现为声嘶50例,咽部不适、咽部异物感3例,间断性呼吸困难2例,体格检查时偶然发现1例.根据2002年UICC的TNM分期标准:T1aN0M0 52例、T1 bN0M0 3例、T2N0M0 1例.术前均经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喉部新生物,并经病理活组织检查证实为鳞状细胞癌.术前常规行喉部CT扫描和颈部彩超,了解病变范围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
-
胸椎骨质增生致食管压迫1例
资料 患者男性,48岁.因咽部异物感、吞咽不畅2年于2012年3月来本科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不适、吞咽不畅,进行性加重,尤以吞咽硬质食物明显,无恶心、呕吐.喉镜检查:咽部黏膜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会厌无充血,活动度正常,双侧声带、室带无充血,活动度正常,双侧梨状窝可见明显积液.胸部CT扫描:胸2、3、4椎体前缘呈唇样增生,食管局部受压.食管钡餐透视:食管上段相当于胸2水平钡剂充盈缺损(图1).胃镜检查:食管未见异常,慢性浅表性胃炎.
-
埋藏于喉咽深部1年鱼骨1例
资料患者男性,77岁.因反复咽部不适1年,吞咽、进食困难1个月入院.患者在1年前曾误吞鱼骨,在当地诊所检查未见鱼骨,诊断为咽喉炎;其后反复多次发炎,每次静脉滴注抗生素,见好转;近1个月吞咽疼痛及进食困难明显,在当地用药无好转,遂入我院.患者一般情况好,神志清楚.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间接喉镜:右侧会厌舌面肿胀,右侧杓状软骨内侧可见溃疡隆起面.食管钡餐检查未见异常.电子喉镜:右侧会厌舌面肿胀、隆起,表面光滑;喉部右杓状软骨内上方可见花生仁大小肉芽隆起.喉部CT:喉咽部存留2处鱼骨,一处在会厌舌面,已形成会厌舌面脓肿;另一处位于喉部气管入口咽后壁软组织处,长条形,长约3 cm,深埋于黏膜下层1.5 cm以下.被纤维肉芽组织包裹.
-
悬壅垂腭咽成形术后致严重咽部干燥症2例
例1,男52岁.因咽部不适、头痛睡眠不好2年,在内地医疗单位诊断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ve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在全身麻醉下行悬壅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UPPP),术后20d返回高原.1wk后出现咽痛、咽干、吞咽困难,夜间症状加重.检查:咽部充血,咽腔宽大,黏膜干燥无光泽,咽后壁较多黄白色干痂贴附.
-
流行性腮腺炎合并颌下腺炎、睾丸炎、甲状腺炎1例
1病例报告患者,男,25岁.因双侧耳下肿痛一天而入院.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张口或咀嚼时疼痛加重,伴咽部不适.无发热.既往"无流行性腮腺炎病史".体查:体温37℃,脉搏88次/mn,呼吸18次/min,血压140/70mmHg.
-
慢性咽炎为何难“断根”?
床嗓总感觉咽部不适,好像有口痰卡在那儿,咽之不下却又吐之不出;早上刚起这很子就又干又痒,一刷牙还犯恶心……冬春时节,不少人都开始产生这些症状。什么可能是提示你患上慢性咽炎或者咽炎又复发了。而让很多人更纠结的是,为慢性咽炎总是反反复复,难道真的无法治愈吗?
-
血吸虫卵肺沉积引起炎性假瘤1例
1病例报告乔某,男性,50岁,江苏高邮人,渔民.患者因畏寒发热,咳嗽脓痰,不规则咯血2个月,于1995年8月2日住高邮郭集医院诊治.胸片提示左中下肺肺炎,给予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治疗12 d热退,咳嗽好转,痰量减少.8月1 6日摄片原病灶增大,疑似活动性肺结核,给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等抗痨药物进行门诊监督下化疗.然而病情未见好转,仍频繁咳嗽,咯少量脓痰伴胸闷.9月底突然咽部不适,咳鲜血,经止血治疗1周无效,于10月7日再入郭集医院住院治疗.
-
胃镜检查致纵隔气肿一例
患者男,59岁,因烧心、反酸行胃镜检查,术中进镜顺利,诊断为浅表性胃炎.患者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无其他特殊病史.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精神紧张,恶心、呕吐明显,并伴有剧烈咳嗽.术后当日患者诉咽部不适,无胸骨后疼痛及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白细胞计数4.04×109/L,中性粒细胞比52.3%,血沉8 mm/h,C反应蛋白0.05 mg/L.次日中午患者进食时出现恶心、呕吐,并伴有咽部不适感,无发热、胸骨后疼痛,无咳嗽及呼吸困难.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右胸隐痛,颈前、前胸皮肤有握雪感,体温38.0℃,白细胞计数9.98×109/L、中性粒细胞比74.3%、血沉39 mm/h、C反应蛋白16.70 mg/L,胸片示皮下少量气肿、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CT示右侧肺炎、双侧胸腔积液、纵隔气肿.遂予禁饮食、静脉营养支持、广谱抗生素治疗,并行血培养检查.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未见穿孔;喉镜示咽部充血,未见穿孔;复查胃镜示食管黏膜光滑,未见穿孔及瘘道形成.术后第3天患者仍有右胸痛及咽部不适,症状无加重,体温38.5℃.术后第4天患者胸痛减轻,体温波动在37.5℃左右,白细胞计数7.80×109/L,中性粒细胞比66.5%,血沉23 mm/h,C反应蛋白5.60 mg/L.术后第5天患者胸痛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血培养回报阴性,白细胞计数5.04×109/L,中性粒细胞比65.2%,血沉17 mm/h,C反应蛋白1.80 mg/L,复查CT示纵隔气肿及胸腔积液范围明显吸收.遂改流质饮食,次日停用抗生素,停药1周后复查CT示基本恢复正常.
-
胃镜操作后纵隔气体积聚一例
患者女,60岁,因“反复中上腹闷痛2年”就诊,胃镜检查由具有5年内镜操作经验、年诊治量2000例次以上的主治医师完成,进镜过程稍有阻力感,退镜见食管入口局部黏膜稍充血,无渗血或黏膜破损,诊断为非萎缩性胃炎。术后当天患者出现咽部不适,无咳血,无呼吸困难、胸闷、气促,无胸骨后梗阻感,颈部CT平扫见纵隔游离气影(图1)。体检:体温36?9℃,心率84次/min,血压128/70 mmHg(1 mmHg=0?133 kPa),呼吸20次/min;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肾区无叩击痛,肝脾未触及,肠鸣音4次/min;双下肢无浮肿。血常规:白细胞总数6?9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7%,C?反应蛋白22?77 mg/L,凝血全套、肝功能未见异常。食管碘水造影检查提示多方位摄片未见食管对比剂外渗(图2)。入院后予禁食、营养支持、抗感染、雾化等治疗。入院第9天,复查肺部及颈部CT平扫见纵隔气体消失,患者正常进食,予出院。
-
胃镜检查中利多卡因过敏一例
患者男,43岁,因纳差、胸骨烧灼感1 d入院,予以西米替丁、硫糖铝等药口服,效果欠佳,拟行胃镜检查.术前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一支作表面麻醉,胃镜检查顺利,见胃窦黏膜点状、斑状充血明显,操作结束患者无不适反应.返回病房2 h后出现左半面颊肿胀,咽部不适.查体:咽部略红,左脸颊仍有水肿现象.20 h后自觉四肢肿胀异样感,双眼睑、口唇、舌体明显肿胀.予以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后,颜面部肿胀消褪,四肢肿胀异样感消失.考虑患者对利多卡因过敏,排除气肿可能.为验证该推论,2 d后在争取患者同意后,予2%盐酸利多卡因针及2%盐酸利多因胶浆皮肤斑贴试验,对照为生理盐水和蒸馏水.20 h后,斑贴利多卡因针及利多卡因胶浆处分别出现直径6 cm和5 cm的斑丘红疹,压之褪色,无瘙痒.同时出现双眼及颜面处浮肿,手指脚趾肿胀感.予以地塞米松后症状消失,浮肿消退,通过试验该患者确认为利多卡因过敏症.
-
胃镜检查中应用异丙酚的临床观察
胃镜检查时患者因有明显的咽部不适、屏气、呛咳、恶心、呕吐等,往往难以配合,给胃镜检查带来困难,甚至造成机械性创伤.为此,我们应用异丙酚进行镇静镇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低剂量咪唑安定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
患者对接受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与治疗操作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与紧张心理,在接受检查与治疗操作时又确实有程度不同的咽部不适、呛咳、恶心、呕吐甚至疼痛等不适感,一方面难于很好地合作而影响了内镜检查与治疗过程,另一方面也给患者留下了不良的经历与回忆,可能将此不良的感受传染给其他患者,甚至会加倍地夸大其不适的感觉.因此,在术前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可能减轻患者的焦虑与紧张心理、提高患者接受内镜检查与治疗的耐受性.本研究目的是观察低剂量咪唑安定在内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及其安全性.
-
气管插管并发左杓状软骨脱位一例
患者,女,40岁.诊断为盆腔肿物.既往有溃疡性结肠炎多年,经中药治疗反复发作.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全麻诱导用药:芬太尼0.2 mg、丙泊酚100mg、维库溴铵8 mg.插管顺利,一次成功.所选气管导管为一次性低压高容量单腔气管导管(ID 7.0),未使用管芯.手术历时4 h.术毕清醒肌松恢复后拔出气管导管,拔管顺利.术后10 d发现声嘶,咽部不适.先后给予地塞米松5 mg肌肉注射和雾化吸入治疗,症状未缓解,后行间接喉镜检查见左杓状软骨移位,运动受限,声带不能闭合,发声时有裂隙,诊断为左侧杓状软骨脱位.经两次杓状软骨拨动复位术效果不理想,3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
-
异丙酚用于纤维胃镜检查的对比观察
纤维胃镜检查时,往往有明显的咽部不适,恶心、呕吐,并给病人带来明显的恐惧感。近来我院在部分胃镜检查病人中用异丙酚镇静,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
多发性颅脑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
表皮样囊肿,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常见于桥小脑角区,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年龄以20~40岁多见[1-2]。多发性颅脑表皮样囊肿罕见,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患者,男,27岁。因“左枕部肿物10余年,咽部不适2个月”于2014年03月17日入院。枕部肿物起初如黄豆大小,质软,局部无明显红肿破溃,一直未就医治疗,后逐渐增大。2个月前患者出现咽部不适,偶饮水呛咳,后逐渐加重,遂来院就诊。既往无特殊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入院查体:左枕部约5.0 cm ×8.0 cm肿物(图1),质软,无波动感,无明显压痛,不能推动,肿物基底部可触及环形颅骨样增生,表面皮肤未见明显异常,局部毛发未脱落。咽部异物感,伸舌尚居中。头颅CT检查示左枕部皮下类椭圆形低密度灶,边界清,病灶底部颅骨骨质破坏,周边颅骨骨质增生,右侧延髓小脑角区囊性占位病变,边界清,邻近脑组织轻度受压变形(图2)。术前诊断考虑多发性表皮样囊肿可能性大。手术治疗分2期进行,先在局麻下行枕部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囊性,质软,包膜完整,内容物呈豆腐渣样,肿物基底与颅骨黏连紧密,瘤底颅骨可见一直径约0.5 cm骨质缺损,硬脑膜尚完整,周围骨质不规则增生,予以咬除,并进一步刮除与破坏骨质黏连的囊壁,彻底切除肿物。术后病理示表皮样囊肿(图3)。术后头颅MRI进一步检查右侧延髓小脑角区病变示右侧延髓小脑角区囊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Flair呈低信号,DWI呈等和稍低信号,局部延髓受压,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图4)。遂行开颅手术,术中先行囊内切除,见肿瘤内容物呈豆腐渣样,后见囊壁与延髓黏连紧密,遂尽量切除囊壁,靠近延髓部分囊壁未予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为表皮样囊肿(图5)。术后饮水呛咳等临床症状较术前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