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前臂血管转位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研究

    作者:陆石;田军;韩国锋;于秀峙;胡大勇;孙晶;王会玲;张金元

    目的研究前臂血管转位术在非常规动静脉自体血管内瘘中的建立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臂贵要静脉转位、桡动脉转位、桡动脉与贵要静脉转位会师三种方法建立非常规自体动静脉内瘘.结果 93例手术无1例失败,其穿刺使用率为97.8%, 透析血流量达 180~250ml/min, 1~3 年通畅率桡动脉转位术略高于其他两种转位术, 血管转位内瘘的主要并发症是感染 1.1%、血栓形成 4.3%、吻合口狭窄1.1%和瘤样扩张5.4%,1~3年通畅率分别为84.9%、73.1%和62.4%.结论前臂血管转位内瘘对大多数的病例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能够用于前期经多次血管通路操作的患者,在常规内瘘不能建立时优先于肘窝内瘘、上臂内瘘和血管移植内瘘被考虑,是采用自体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的第二选择.

  • 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疗效及治疗方案探讨

    作者:宋岩;李冀军;张壹言;李学义;陈凤琨;赵长征;姚凤华;殷培

    目的 探讨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影响因素及溶栓方案.方法 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28例局部注射尿激酶治疗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观察疗效、影响因素及预后.结果 28例共44例次溶栓,32例次溶通(72.7%).溶通组血栓形成时间明显短于溶栓失败组,溶栓失败组附壁血栓形成发生率较溶通组高.溶通组有53.13%患者发生再栓塞,再栓塞的发生率与有无附壁血栓及原发病有关,糖尿病患者再栓塞的发生率高.尿激酶量≤60万IU溶通率达81.3%,栓塞≤36h溶通率达96.9%.2例溶通后16~48h再次栓塞,予尿激酶静脉滴注后再次溶通.常见的副作用为皮下血肿、鼻衄及牙龈出血.结论 局部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操作简单,溶通率高达72.7%,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溶栓效果与血栓形成时间、有无附壁血栓及原发病有关.溶栓用尿激酶剂量以不超过60万IU为佳,溶栓时机应选择在内瘘栓塞24h以内,多不超过36h.溶通后尿激酶及低分子肝素维持治疗可预防溶通后再发栓塞.

  • 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的新术式-动静脉2针套接法

    作者:李宓;沈东坡;彭健;徐学明

    目的总结并报告一种简捷、安全的永久性血液透析直接内瘘成形术的新术式.方法慢性肾能衰竭尿毒症期(CRF)行血液透析(HD)治疗的患者90例分3组:A组30例采用2针套接内瘘新术式;B组:30例采用钛制轮钉内瘘术;C组:30例采用端端缝合内瘘术.3组内瘘均于4周后使用;并比较3组血液透析时血流量及内瘘血栓和血管瘤的发生率以及3组内瘘手术中血管连接时间.结果 2针套接成熟时间及透析血流量均达标准;其血管连接时间明显较另两组短(15.3±2.4)min,P<0.01;其血栓发生率较另两组低(6.7%,P<0.01)且无血管瘤发生.结论动静脉2针套接法是一种简捷、安全、血管并发症少且血管连接处无异物和狭窄的新术式.

  • 两种手术方式建立A-V内瘘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春;周泽梅;郑文搏;计蕾;彭献代

    目的比较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动静脉内瘘(AVF)在使用过程中血流量的差异,探寻适宜于肾衰竭患者较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液透析患者以不同手术方式形成的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大小.结果43例端侧吻合并加用钛环固定的患者造瘘后1个月时内瘘血流量在(592±116)ml/min.其内瘘的血流量调节在较理想的范围内,透析间期均无心力衰竭发作而透析时血流量可达到300mL/min.结论用丝线缝合将桡动脉与头静脉行侧-端吻合并加用3.0mm钛环固定吻合口大小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行动静脉内瘘(AVF)的佳手术方式.既不诱导高心输出性心力衰竭的发生,而透析时血流量又可达到所需要的理想水平.

  •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血栓形成

    作者:伦立德;孙红;李伟生;朱晓明;屈国林;陈肇一

    目的探讨外周和经皮穿刺股动脉导管注入尿激酶对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6例内瘘血栓形成的患者分别进行了外周溶栓和股动脉插管溶栓治疗.方法是12例患者于内瘘的动脉端穿刺后输注尿激酶,4例患者在DSA下经动脉插管至血栓部位,灌注尿激酶,尿激酶用量为75~100万IU,外周溶栓输注时间为3~4小时,导管溶栓时间为45~60分钟.结果 12例外周溶栓患者再通6例,外周溶栓成功率为50%,6例失败,其中4例进行了插管溶栓,3例成功,1例失败,成功率为75%,再通后的内瘘次日可行血液透析,并随访了6~44个月,情况良好.结论尿激酶局部输注治疗内瘘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可以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

  • 188例尿毒症病人内瘘成熟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月红;于仲元;王玉柱;朱军;田松

    目的分析尿毒症期病人动静脉内瘘初期成熟影响因素,找出主要相关因素.方法研究188例行内瘘手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病人的性别、年龄、原发病、术前血ALB、Hb、BUN、Scr、TG、T-CHO、术后是否应用抗凝治疗与内瘘初期成熟是否相关.结果172例病人内瘘成熟,16例失败.Logistic回归显示血压低于100/60mmHg的病人与内瘘初期成熟成负相关(P<0.001);术后应用抗凝治疗与内瘘初期成熟成正相关(P<0.02).结论血压低于100/60mmHg的病人内瘘初期成熟机率低,术后应用抗凝治疗可减少内瘘阻塞的发生机率.

  • 老年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作者:郑露;张磊;戎殳;叶朝阳

    目的观察老年人动静脉内瘘(AVF)使用情况.方法对36例年龄大于60岁的血液透析患者的AVF做回顾性分析,并将AVF的手术成功率及通畅率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老年组AVF手术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AVF术后第4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通畅率分别为84.75%、77.97%、67.80%、50.85%、40.68%和20.34%,对照组AVF术后第4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6.08%、92.16%、84.31%、70.59%、60.78%和41.18%,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AVF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情况分析

    作者:张智敏;程圣英;张五星;周志红;高爽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使用情况以及内瘘失功常见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采集436例患者病史和体格检查,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分别为非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结扎远心端头静脉,形成改良端侧吻合,少数为惯用手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侧侧吻合,观察内瘘一般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内瘘手术时间,开始使用时间,内瘘失功时间,目前内瘘使用情况.结果 436例患者完成统计,其中男性245例,女性191例,内瘘失功76例,138例患者肾移植术后自然堵塞.结论 自体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内瘘失功的主要原因是内瘘血栓形成和内瘘狭窄,糖尿病、低血压、高超滤量是易患因素,正确的穿刺和透析结束后绑带绑扎时间和方法亦很重要.

  • 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

    作者:戎殳;叶朝阳;陈静;张斌;梅长林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注射尿激酶5~50万u平均(21.6±13.1)万u对动静脉内瘘血栓行局部溶栓.治疗前后均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测定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并监测血压,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48例患者共行50次溶栓治疗,成功43例次(86%),瘘管在注射尿激酶(47.3±62.8)min后通畅.在治疗成功例次中男性和绝经期女性比例显著高于未成功例次,在血栓形成时间上治疗成功例次显著短于治疗未成功者,治疗未成功例次中血栓形成时间在48小时以上者及病因为血栓性静脉炎者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治疗成功例次.治疗后患者肝肾功能、PT、Fib及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无1例患者发生出血及栓塞并发症,3例患者用药后出现一过性发热.结论尿激酶溶解透析通路血栓操作简单,创伤小,成功率较高,不良反应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女性患者、血栓较为陈旧及存在血栓性静脉炎等情况疗效可能不理想.

  • 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介入和手术治疗

    作者:安茂竹;陈希平;孙静;宋明娟;丁英昌;苑芳昌;牟善宵

    目的探讨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白1998年2月~2004年2月,我们对1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的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了介入和手术治疗.对单纯一处狭窄的3例患者采用气囊导管扩张(PTA)治疗.对多处狭窄或一处狭窄但范围较大者采用手术治疗,在狭窄的动脉端和静脉端,分别沿原内瘘血管做纵行切口,行端端、端侧或侧侧吻合,吻合口直径为5.0~8.0mm.前臂血管狭窄严重的患者,建立高位内瘘.结果16例患者中有3例采用PTA技术治疗,术后即出现血管杂音再现且血流量恢复,但分别在3、5、9个月后再次出现狭窄,血流量不足而行手术治疗.所有手术患者一次取得成功,成功率为100%,术后血流量达200~350ml/min.对患者的心功能未造成不良影响.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形成后,及时采用介入和手术治疗是尽量利用自身血管,修复失功能内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血液透析泵控血流量对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

    作者:白丽;王立燕;孟宪华;檀敏;燕宇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泵控血流量(Qb)对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Oa)的影响.方法 选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使用前臂标准内瘘的稳定血液透析患者21例,正确进行内瘘穿刺及连接HD02超声稀释血液透析监测仪.在透析开始后30min及结束前30min,分别将泵控血流量调至200、250、300ml/min,调整时间间隔为4min,在每一泵控血流量稳定2min后检测内瘘血流量,并观察心率、血压. 结果在上述不同的Qb下,透析开始30min后Qa分别为: (1123.0±457.9)ml/min、(1093.9±449.8)ml/min、(1153.9±436.3)ml/min(各组间P>0.05);透析结束前30minQa分别为:(1083.9±420.9)ml/min、(1042.3±413.8)ml/min、(1039.2±392.7)ml/min(各组间P>0.05h患者心率与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透析开始及结束前,在泵控血流量200~300ml/min的范围内,内瘘血流量无显著变化,血压与心率稳定,间接反映了心功能的稳定性.

  • 影响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因素探讨

    作者:何强;李贵森;康志敏;王芳;陈秀玲;邹玉蓉;张渊;廖常志;王莉

    目的 了解内瘘手术后存活情况以及影响内瘘成熟的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390例忠者内瘘手术动静脉直径和动脉开窗长度、动脉增厚、原发病等凶素对内瘘成熟的影响以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390例患者共计413例次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其中370次初次瘘,再次瘘43例次.手术共有43例次(10.4%)内瘘失败.包括术后未成熟的共34例次,另外有8例次是在使用一定时间(6~12个月)后失功能.其中22例是经彩色多普勒证实为血栓形成.内瘘失败与年龄、性别、动静脉内径、以及吻合部位和术后是否抗凝无关,与糖尿病和动脉增厚,动脉吻合口大小有关.糖尿病(OR=2.72,95%CI:1.18-6.28.P=0.019)及吻合口大小(OR:0.12,95%CI:0.02-0.62,P=0.011)是内瘘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发生率为10.4%.血栓形成是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动静脉内瘘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足内瘘吻合口直径及糖尿病.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形成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孙懿;刘惠兰

    目的本文就内瘘动脉瘤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透析患者80例,鼻烟窝内瘘9例,左、右前臂内瘘71例,其中在同侧行二次手术为16例;常规血液透析,内瘘穿刺方法为绳梯式和局域穿刺;透析后内瘘止血方法为弹力绷带压迫法和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结果80例中有动脉瘤共13例,假性动脉瘤1例,其中血液透析后采用弹力绷带环扎止血的有12例,其余2例为透明胶带结合指压法,10例穿刺部位动脉瘤中有6例存在局域穿刺;瘘口手术术式在鼻烟窝、第二次瘘在同侧手臂及左、右前臂一次瘘处各出现2例动脉瘤,前两者出现动脉瘤几率较多.结论内瘘动脉瘤形成与血管局部反复穿刺、透析后止血方式及动脉硬化等因素有关,分析动脉瘤形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对内瘘的长期保护有一定帮助.

  • 红花注射液对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影响

    作者:蒋宇峰;何立群;邵命海

    目的探讨红花对动静脉内瘘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用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子2003年7月~2004年12月56例尿毒症患者,观察红花组和对照组在血液流变学,内瘘成熟后的血流量,及初次使用时间的变化.结果红花组治疗后的全血粘度下的高切变率,低切变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内瘘血流量及内瘘初次使用时间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是预防动静脉内瘘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药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马祖等;陈的铃;杨正林;张益民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首次动静脉造瘘的患者176例,每半年测定血清白蛋白(ALB)、C反应蚩自(CRP)、尿素氮(BUN)、β2-微球蚩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以及血浆纤维蛋白质(Fib)和血红蛋白(Hb)等项目1次.对其中122例终因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失功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与动静脉内瘘寿命之间COX回归分析.结果 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与原发病为糖尿病、ALB、CRP、Fib存在回归关系.结论 糖尿病、CRP、Fib是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ALB是动静脉内瘘的保护因素.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动脉瘤自发性破裂2例

    作者:彭静;卢杰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救治慢性血液透析患者AVF动脉瘤自发性破裂2例,现报道如下(见图1).

  • 中心静脉造影辅助深静脉带涤纶套长期导管置入术2例

    作者:谢兰茜;黄小妹;张英;何达

    病例1,男,45岁,慢性肾衰竭尿毒症行血液透析14年.两年前患者因腋静脉狭窄右上肢肿胀并胀痛,原右上肢动静脉内瘘无法使用.

  • 腹膜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抢救成功1例

    作者:邹晓荣;徐丽娟;李照辉;罗会文;叶季鲜;谢学建

    1 临床资料患者,女,84岁,主因心前区疼痛、胸闷1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9年,慢性肾衰竭(CRF)病史8年,血液透析5年,后因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及半永久颈内静脉插管闭塞,于2007年2月行腹膜透析管置入术,术后开始1.5%腹膜透析液2000ml 4次/d,2.5%腹膜透析液2000ml 1次/d进行透析治疗,病情平稳.于6月14日16时患者突感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伴大汗淋漓、恶心,急诊入院,查体:心率80次/min,早搏10次/min,血压140/80 mmHg(1 mmHg=0.133KPa),呼吸25次/min,颜面、双下肢轻度浮肿,双下肺少量湿性罗音,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伴房性期前收缩74次/min,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7×109/L,红细胞计数2.53×1012/L,血红蛋白83g/L,血小板124×109/L;血尿素氮14.3 mmol/L,血肌酐693.4 μmol/L;血胆固醇7.82 mmol/L,三酰甘油2.72mmol/L;血钾3.19 mmol/L.

  • 人造血管造瘘术后并发窃血综合征1例

    作者:易庆莲;黄小妹;刘尉;张英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在国内应用尚不广泛,对其并发症的临床报道也不多,窃血综合征的报道就更为罕见.近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就有一患者人造血管造瘘术后出现窃血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 首次使用动静脉内瘘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1例

    作者:王琴;邹倩;沈莹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慢性肾衰竭,以端端吻合式行右前臂桡动脉-头静脉造瘘术,内瘘成熟前患者通过右颈内静脉临时导管进行透析治疗.1月后首次使用内瘘进行透析,距吻合口约2.5cm处行动脉端穿刺,进针有回血,距动脉穿刺点约8cm处对贵要静脉行静脉端穿刺,根据医嘱常规推入普通肝素首剂20mg,不追加肝素,上机引出血液时动脉穿刺点及周围约3cm处发生血肿,患者穿刺处疼痛剧烈,立即停血流泵,拔出动脉针并按压穿刺点,局部冰敷,改用右颈内静脉导管继续透析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无其他不适,治疗结束患者回家后肿胀逐渐增大并出现右前臂张力性水泡,感觉麻木,力求进一步治疗,遂急诊转入骨科.

2047 条记录 8/103 页 « 12...567891011...10210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