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老年肝癌实施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护理要点
目前肝动脉内化疗及栓塞治疗(TACE)已成为肝癌大于5cm或散在分布或靠近肝门大血管区或合并肝硬化而不适宜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首选疗法.经反复的TACE后,肝癌患者的3年及5年生存率均有明显提高.我们对一组高龄老年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
CT引导下微波与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前手术切除仍被认为是治疗小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是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的肝硬化、多发病灶位于不同的叶段、病灶靠近大血管等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发展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日臻成熟,微创治疗在肝癌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局部热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微创的肝癌治疗方法,已逐渐成为小肝癌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首选方法.其中,CT引导下经皮微波固化(PMCT)和经皮多电极射频治疗(PRF)是局部热消融治疗的两大主要手段.本文回顾性总结了临床研究结果,并结合复习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两种技术作了初步比较.
-
CT引导下微波与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前手术切除仍被认为是治疗小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是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的肝硬化、多发病灶位于不同的叶段、病灶靠近大血管等原因不能接受手术治疗,因此,发展微创而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随着微创治疗技术的日臻成熟,微创治疗在肝癌的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局部热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微创的肝癌治疗方法,已逐渐成为小肝癌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首选方法.其中,CT引导下经皮微波固化(PMCT)和经皮多电极射频治疗(PRF)是局部热消融治疗的两大主要手段.本文回顾性总结了临床研究结果,并结合复习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两种技术作了初步比较.
-
西咪替丁治疗脑外伤所致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应激性溃疡是指病人在遭受各类重伤(包括大手术)、重病和其他应激情况下,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少数溃疡可较深或穿孔.当溃疡发展侵蚀大血管时,可引起大出血.
-
经颅多普勒故障分析
经颅多普勒(TCD)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研究颅内大血管中血流动力学的一门新技术.本院共有三台经颅多普勒仪(DWL品牌),平时运行比较稳定,故障较少.近日一台在检查过程中突然死机,强行关机后不能启动.表现为机器有电源,但并没有运行起来.拆开机器后发现整个主机跟普通电脑主机差别不大,只是每个配件相对小一点.所以首先怀疑是内存问题,拆出内存并清理一下金手指,重新装入后机器启动正常.但在启动软件时屏幕一闪又回到了选单界面.
-
冰冻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治疗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冰冻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治疗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6例休克指数均≥1.5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使用冰冻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治疗,并与36例休克指数均≥1.5的四肢大血管破裂出血,单纯使用冰冻单采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小时,凝血时间、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3小时观察组患者PT、TT以及APTT时间均基本恢复正常,而对照组基本处于延长,观察组以上3个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小时两组患者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四肢大血管出血患者,使用冷冻单采血小板联合冷沉淀输注后,具有更好的改善患者凝血时间的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
一天吃一份沙拉可以预防中风吗?
新的研究表明,吃大量富含硝酸盐的蔬菜(如生菜、菠菜和甜菜)可能会降低死于中风或心脏病的风险.在消化过程中,体内的硝酸盐转化为一氧化氮.它可以放松和扩大血管,有助于降低血压.但这是否意味着长寿呢?为了找到答案,研究人员对1226位动脉中没有脂肪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的高龄女性的饮食做了研究,并追踪了15年.
-
大血管损伤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及四肢血管损伤的急救止血与修复.方法:收治大血管损伤救治经验并复习文献,就复苏、止血、显露和修复办法作一总结.结果:治愈8例,死亡2例.
-
外伤性血气胸的护理急救体会
外伤性血气胸是胸部外伤造成,临床上多见于胸部挤压伤、肋骨骨折、胸部锐器伤、挫伤等,伤后患者即出现气促、心悸、脉快而细弱、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紫绀,甚至失血性休克.如果治疗处理不及时,可发生气管、心肺、胸腔脏器、大血管移位,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在20多年临床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护理44例
糖尿病和高血压均被认为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可造成多系统血管功能损害.高血压是糖尿病多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大约为非糖尿病患高血压的1.5~2.0倍,糖尿病高血压者与非糖尿病正常血压者相比,前者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4倍[1].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较多的高血压发病率,2007年6月~2008年8月收治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44例,根据其临床特点制订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腹裂畸形1例
病历资料孕妇,20岁.孕1产0,孕38+周,先兆临产行超声检查,无遗传病史,曾有感冒病史.在外院多次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见:双顶径8.33cm,头围30.2cm,腹围28.6cm,股骨长6.69cm.脑组织结构清晰,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脊柱连续完整,四肢完整,双肺回声均匀,四腔心显示,大小比例正常,大血管交叉排列,肝脏可见,双肾盂分离,约1.1cm.
-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并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为基础,引起足部麻木、疼痛、皮肤溃疡甚至肢端坏疽等病变的总称.由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可致大血管动脉硬化及微循环病变造成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皮肤感觉异常和缺失;神经病变引起汗腺分泌减少,皮肤干燥易裂;同时高血糖易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破损处皮肤细菌容易繁殖,从而继发感染.
-
肢体大血管破裂成功远程转诊5例体会
目的:回顾转诊的处理措施,介绍方法及注意事项,向基层医院推广经验.方法:在基层医院采取积极的有效抢救措施,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医院关系,及时向上级医院转诊.结果:对已达失血性休克的5例大血管破例的危急重患者,通过及时抢救,及时转诊,为上级医院成功抢救病人创造了条件,转上级医院均抢救成功.结论:对于四肢大血管破裂,科学、合理的院前抢救,及时的转诊为上级医院成功抢救病人创造了条件.
-
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WHO分析,到2020年,因高血压诱发的死亡位居所有非感染疾病死亡的第1位[1].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高血压病已经成为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沙坦类抗高血压药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的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结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的收缩血管、促进醛固酮分泌的作用,从而降低高血压;临床试验和循证证据研究表明,沙坦类药物的降压作用持久,具有保护心、脑、肾和大血管等靶器官的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约2.46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3.14亿.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有大约4000万,比2000年增长1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棘手社会问题.终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高血糖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包括视网膜、大血管、肾脏等各个系统的病变.
-
大血管损伤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及四肢血管损伤的急救止血与修复.方法:收治大血管损伤救治经验并复习文献,就复苏、止血、显露和修复办法作一总结.结果:治愈8例,死亡2例.
-
手术中止导致天价索赔的纠纷分析
中部省份某医院一位55岁的患者内镜检查发现患有胃癌,决定进行剖腹探查、肿瘤切除手术。但不幸的是,术中主刀医师发现,腹腔内的肿瘤已经扩散,向周围侵犯腹腔大血管,无法切除。于是只好中止手术,重新缝合关闭腹腔,结束手术。
-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20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三大急性并发症之一,临床常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的基础上[1],病死率50%~80%[2],误诊率高,现将我院1995~2005年收治2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糖尿病足是怎么回事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足部由于神经病变使下肢保护功能减退,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使动脉灌注不足致微循环障碍而发生溃疡和坏疽的疾病状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甚至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使其增添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
灸法治疗脂肪肝
灸法有通经扶阳,益气行气,散结活血,调和阴阳等作用,而且具有疗效好、针对性强、安全易行等优势.灸法治疗脂肪肝主要是通过调整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而起治疗作用.灸法治疗时注意:颜面部、关节部、大血管表面不可施以瘢痕灸,孕妇的腹部及腰骶部慎灸;取穴要准确,体位要舒适,要掌握好施灸量;避免发生灸疮,古人为了预防灸疮,在艾灸时先用蒜片擦穴,采用隔物灸(蒜片、姜片等)也是预防灸疮的好方法;对热证患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