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氯沙坦在左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白冰;陈静

    左心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并加重神经-内分泌对心脏的不良影响,因而近年来对该系统予以干预也成为心衰治疗重要的进展.氯沙坦(商品名:科素亚)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的阻断剂.本文就氯沙坦治疗左心心力衰竭,进行了临床观察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人卵巢的表达

    作者:范燕宏;陈贵安

    目的探讨卵巢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其受体(AT1、AT2)在人卵巢的表达与分布. 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3份人卵巢组织标本中Ang II及其受体AT1、AT2的表达与分布. 结果 Ang Ⅱ及受体AT1、AT2在卵巢的分布基本一致,三者在卵母细胞均有表达,大卵泡尤其是排卵前卵泡的颗粒细胞含量丰富,卵泡膜细胞几无表达;颗粒黄体细胞与膜黄体细胞三者含量均丰富,并伴随黄体退化而消失. 结论 Ang Ⅱ及其受体可在人卵巢局部生成,并存在于同一种细胞内,提示它们可能以自分泌方式参与卵巢功能的调节.

  •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作者:衡奇霞

    氯沙坦钾氢氯噻嗪是一种新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型)拮抗剂和小剂量利尿剂组合的复方制剂,由于具有不同机制的双重阻断作用,从而具有强效的降压作用,且能逆转心室肥厚,降低心室壁的僵硬度,提高左室舒张期顺应性从而改善心室的舒张功能.

  • 沙坦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者:张春莫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WHO分析,到2020年,因高血压诱发的死亡位居所有非感染疾病死亡的第1位[1].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高血压病已经成为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沙坦类抗高血压药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的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结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引起的收缩血管、促进醛固酮分泌的作用,从而降低高血压;临床试验和循证证据研究表明,沙坦类药物的降压作用持久,具有保护心、脑、肾和大血管等靶器官的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房颤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及青蒿提取物的干预作用

    作者:焦华琛;刘春英;郭丽;彭波

    目的 探讨房颤状态下大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Ⅰ型(AT1R)、Ⅱ型受体(AT2R)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青蒿提取物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房颤大鼠模型,用青蒿提取物进行干预,以卡托普利作为对照组.通过PCR、Western-blot技术观察AT1RmRNA、AT2RmRNA表达以及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0.36±0.05)相比,模型组大鼠(0.84±0.04)心肌AT1R mRNA的表达增加(P<0.05).青蒿组(0.56±0.03)与卡托普利组(0.53±0.04)均可减少房颤大鼠心肌AT1R mRNA的表达(P<0.05).卡托普利组对AT1RmRNA的减少趋势较明显,但与青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蒿提取物对于AT2R mRNA的表达未见影响.结论 房颤大鼠AT1R的表达明显增加.青蒿提取物可有效减少房颤大鼠心肌AT1R表达.

  • 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AngⅡ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明军;王振涛;焦秀清;韩丽华;陈瑞珍

    目的:观察心肌康对慢性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给Balb/c小鼠多次腹腔接种嗜鼠心肌柯萨奇B3病毒(CVB3),制作慢性VMC模型.首次感染病毒50d后将存活小鼠分为模型对照组、心肌康组及氯沙坦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30d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中AngⅡ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到心肌细胞凋亡,模型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5),心肌康组和氯沙坦组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对照组AngⅡ1型受体(AT1R)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肌康组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AngⅡ2型受体(AT2R)mRNA表达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细胞凋亡参与VMC的发病,心肌康具有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下调AT1R 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 丹参酮ⅡA对高血压大鼠肥厚心肌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李永胜;严丽;雍永权;梁黔生

    目的 研究丹参酮(Tanshinone,TSN)ⅡA对压力超负荷大鼠肥厚心肌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与其胞内信号蛋白Smad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TSN ⅡA抑制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行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高血压左室心肌肥厚模型,术后4周将手术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参酮低、高剂量组[10、20 mg/(kg·d)]、缬沙坦组[10 mg/(kg·d)],每组8只;另有8只作为假手术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yocardial fiber dimension,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action,RT-PCR)检测AT1R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GF-β1及其胞内信号蛋白Smad-3、4、7的蛋白水平.结果 (1)丹参酮低、高剂量组血压没有变化,并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缬沙坦组(P<0.01).(2)丹参酮低、高剂量组和缬沙坦组的LVMI、MFD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3)心肌肥厚时AT1R、TGF-β1和Smad-3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高剂量TSNⅡ A和缬沙坦都可使肥厚心肌的AT1R mRNA和TGF-β1、Smad-3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1),缬沙坦对TGF-β1的下调作用较丹参酮明显(P<0.05).(4)低、高剂量的丹参酮和缬沙坦均可以使Smad-7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丹参酮高剂量组上调作用明显超过缬沙坦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对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是非血压依赖性的,其对高血压心肌肥厚的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AT1R mRNA表达、阻滞TGF-β1/Smads的信号转导有关.

  • 大鼠血管球囊损伤促进血小板活化、凝血酶受体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mRNA表达

    作者:

    目的该研究通过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球囊损伤模型,观察血小板活化、凝血酶受体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手术组(n=24),并于术后3、7、14和28 d取主动脉,通过组织学检查、放射免疫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血管球囊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过程、血小板表面GMP- 140的数目、血管AT1受体和凝血酶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凝血酶受体mRNA在正常血管组织表达极弱,球囊损伤术后3 d已显著增加,术后14 d达峰值,术后28 d开始下降.②ATi受体mRNA于术后3 d明显增高,并持续至术后14 d,术后28 d恢复至对照水平.③GMP-140于术后3 d明显升高,术后7 d开始下降.④内皮损伤术后3 d已有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移行至内膜层,术后7 d内膜开始增生,术后14 d VSMC的增殖及内膜增生更为明显,术后28 d VSMC的增殖明显减弱,细胞外基质增加,内膜继续增生.结论血小板活化、凝血酶受体和AT1受体mRNA表达增加参与了血管内皮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过程.

  • 球囊损伤血管内皮后AT-1受体mRNA的变化及AT1R拮抗剂的作用

    作者:李永红;董果雄;张社华

    目的研究球囊致血管损伤后血管内膜增生的过程、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mRNA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它们的影响.方法球囊剥脱大鼠主动脉内皮,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4)、手术组(n=24)和氯沙坦治疗组(n=24).分别在术后3、7、14和28 d,取主动脉,通过组织学检查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内膜增生的情况、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mRNA的水平及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30 mg/kg/d)对它们的影响.结果①AT-1受体mRNA于术后3 d已明显增高,并持续至术后14 d.②内皮损伤后3d已有增殖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移行至内膜层;损伤后7 d内膜开始增生;伤后14 d VSMC的增殖及内膜增生更为明显;术后28 d VSMC的增殖明显减弱,细胞外基质增加,内膜继续增生.③使用氯沙坦后AT-1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但VSMC的移行、增殖减弱,内膜增生程度减轻.结论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过程中AT-1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氯沙坦增加AT-1受体mRNA的表达,但能抑制内膜增生的程度.

  • 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ATI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作者:钟亚;哈黛文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I型受体(ATI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内切酶酶解(PCR-RFLP)的方法检测40例健康人和24例原发性高血压、31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ATI R基因型;用生化技术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组、合并冠心病组的C等位基因频率14.6%、14.5%,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7%(P<0.05);带有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冠心病,其血浆LP(a)水平均增高.结论:提示ATIR基因可能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重要遗传因素,ATI R基因可能参与脂质的调节.

  • 应用siRNA抑制神经胶质瘤C6细胞受体表达的探讨

    作者:肖传实;邱龄;曾秋棠;李茂莲;王改玲;赵文燕

    目的构建编码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mRNA的短发夹RNA真核表达载体质粒,研究体外培养的哺乳细胞中siRNA抑制靶基因表达的有效性,为利用基因沉默技术从转录后水平进行高血压治疗的研究做准备.方法根据大鼠AT1受体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siRNA寡核苷酸片段,退火形成双链并克隆进入载体pGenesil-1.用构建完成的pGenesil-1-siRNA质粒和重新洗牌的对照质粒转染大鼠胶质瘤细胞,并在不同时相收集转染的细胞,进行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AT1R基因短发夹RNA抑制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mRNA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果类似.与对照组比较(100%),在转染后48 h血管紧张素Ⅱ受体mRNA基因水平下降到35.5%±3.0%,72 h后达到低点(20.7%±4.0%).而与对照组相比,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蛋白在24 h和48 h分别减少至46.9%±4.2% 和37.0%±3.7%,大减少在转染后72 h(28.1%±4.0%).结论成功地构建了编码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受体mRNA的短发夹RNA真核表达载体后,在体外转染哺乳细胞中表达siRNA可有效地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并导致其蛋白的翻译受到抑制,达到基因干扰的目的.为利用RNAi从转录后水平对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做有益的探索,为进一步研究基因沉默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降压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 新疆哈萨克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维生素D受体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mRNA的表达

    作者:李海侠;徐新娟;张俊仕;刘海明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哈萨克族、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1型和2型受体(AT1 R和AT2 R) mRNA的表达及其差异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哈萨克族和汉族EH患者共136例(汉族69例,哈萨克族67例;EH组),及同期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142人(汉族72人,哈族70人;对照组).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浓度、血浆肾素活性(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VDR、肾素、AT1R和AT2R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汉族EH与对照组相比,VDR mRNA表达低(P<0.05);而肾素、AT1R mRNA表达高(P< 0.05);AT2R 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哈萨克族EH组和对照组之间VDR、肾素、AT1R和AT2R mRNA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哈萨克族EH组相比,汉族EH组VDR mRNA降低,肾素、AT1R mRNA升高(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汉族VDR mRNA与肾素mRNA、AT1R mRNA呈负相关.哈萨克族VDR mRNA与AT1R mRNA呈负相关.结论 汉族EH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VDR mRNA降低,肾素mRNA、AT1R mRNA增高,VDR mRNA与肾素mRNA、AT1R mRNA呈负相关.哈萨克族EH患者相关指标未见此种变化.汉族与哈萨克族人群的VDR、肾素和AT1R mRNA表达存在民族差异性.

  • 联合应用缬沙坦和雷米普利对心脑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影响

    作者:郑永红;白玉茹;胡锡衷;朱文玲;郑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阻滞剂(ARB)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AT1R)和2型受体(AT2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该方法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方法 7~8周龄雄性SHR大鼠24只,WKY大鼠8只.SHR大鼠分成4组,每组6只.其中3组分别用缬沙坦30 mg/(kg·d),雷米普利1 mg/(kg·d)和缬沙坦15 mg/(kg·d)+雷米普利0.5 mg/(kg·d)灌胃.3月后,分别测定血压、心质量与体质量比值、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值,血清一氧化氮(NO)值及心肌组织NO值.应用心肌胶原纤维特殊染色法及图像分析评估大鼠心肌纤维化程度.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大鼠左室心肌,主动脉及脑组织ACE mRNA、AT1R mRNA和AT2R mRNA表达情况.结果 联合应用半量的缬沙坦和雷米普利比单用组更全面抑制了SHR心肌、主动脉和脑组织中AT1R mRNA和ACE mRNA的表达(AT1R mRNA:P<0.01 vs雷米普利组;ACE mRNA:P<0.01 vs 缬沙坦组).联合组明显提升了AT2R mRNA与AT1R mRNA比值(约为SHR组、WKY组或雷米普利组3~4倍),增高了局部心肌组织NO的含量[联合组(7.2±1.2) vs SHR组(4.7±1.2),P<0.05].结论 小剂量联合应用缬沙坦和雷米普利比单用组在高血压治疗方面获益更大.

  • 血管紧张素Ⅱ-I型受体研究进展

    作者:方明;彭健

    在高血压的发病和靶器官的损伤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地位举足轻重.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是RAS中为重要的效应分子.随着循环RAS和局部RAS概念的确立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R)的深入研究,对Ang Ⅱ的认识有了全新的视角.

  • 肾素抑制剂研究新进展

    作者:郑敏;刘必成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 RAS)对治疗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等具有良好的效果.众所周知,经典的RAS通过以下途径激活:血管紧张素原在肾素作用下生成无活性的十肽:血管紧张素Ⅰ,后者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催化形成具有活性的八肽:血管紧张素Ⅱ,过度激活RAS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将主要通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AT1R)产生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

  • 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对SH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政祥;邓小红;黎峰;冯俊朝;郭广洲;陈家林;王文;孙瑞成

    目的研究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R)的基因表达水平及心血管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高血压病的病理机制.方法 48只10周龄SHR随机分3组,1组:服福辛普利5 mg*kg-1*d-1;2组:服氯沙坦20 mg*kg-1*d-1;3组(对照组): 服安慰剂.3组分别灌胃持续9 周,实验前及实验中每2周测尾动脉血压,9周后,抽血并处死动物取材,放免法测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用半定量RT-PCR 测量心肌AT1-R的 mRNA水平,光、电镜观察心肌及主动脉组织学改变. 结果血压:对照组随增龄上升,两治疗组实验第2周起各次均较治疗前低,差异多具显著性,实验第8周福辛普利组为(165.1±4.9)mmHg、氯沙坦组为(156.3±4.2)mmHg,均较对照组(179.1±10.4)mmHg低,差异显著,P<0.01.血浆Ang Ⅱ浓度:对照组为(440.0±190.3)pg/mL,福辛普利组为(566.0±149.3)pg/mL和氯沙坦组(529.3±200.9)pg/mL均较对照组高,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AT1-R的mRNA水平:福辛普利组为(72.0±35.0)%,对照组为(102.4±21.9)%,显著高于前者,P<0.05;氯沙坦组为(101.9±27.3)%,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较福辛普利组高,差异显著,P<0.05;AT1-R的mRNA水平与治疗后血压不相关,与对照组Ang Ⅱ浓度正相关,r=0.596,P<0.05,而与两治疗组无相关性;心血管病变:光、电镜下两治疗组心血管细胞增殖明显减轻,氯沙坦组减轻更显著. 结论福辛普利可下调SHR心肌AT1-R基因表达水平,氯沙坦则对其无影响;福辛普利和氯沙坦均可抑制SHR心血管细胞增殖,但不伴有Ang Ⅱ浓度的显著性改变.

  • 转换酶抑制剂及AT1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的作用

    作者:郭冀珍;胡亚蓉;刘小苹;杜俭;崔永耀;王尔民

    目的:本文探讨转换酶抑制剂及ATl受体拮抗剂对血管紧张素Ⅱ(A ngⅡ)受体的作用.方法:SHR与WKY大鼠服用两种不同药物(benaxepril和losartan),检测动物肾皮质AT1 mRNA表达情况和AT1受体密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benaxepril或losartan后检测血小板AT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HR喂用benazepril后肾脏AT1 mRNA和AT1受体密度均无明显变化,而喂用losartan后肾脏AT1 mRNA及AT1受体密度则明显降低.SHR肾AT1受体密度在benazepril组无明显变化,而在losartan组明显降低.相应的高血压患者服用benaxepril后血小板AT1 mRNA无明显变化,而losartan组benaxepril后血小板AT1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AT1RA能下调AngⅡ受体密度而ACEI则无此作用,ACEI和AT1RA对肾皮质RAS系统作用机制是不同的.测定人血小板的AT1 mRNA是反映AT1受体状况的有用指标 .

  • 老老年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高敏的潜在机制——附2例病例报道

    作者:解家平;李惠勉

    调查显示,我国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40%,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ARB)是治疗高血压重要药物之一.随着ARB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其不仅具有降低血压作用,还有保护心功能、抗心力衰竭、逆转左心室肥厚及防止左心室重塑和血管重塑的作用[1],以及保护肾功能和延缓肾脏损害进展[2]、降低血尿酸水平[3]、降低上消化道出血风险[4]、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5]、减少卧床患者骨质流失[6],并具有脑血管保护及改善痴呆的作用[7].且其不良反应轻微而短暂,多为头晕、与剂量有关的直立性低血压.有报道称ARB可致胎儿畸形[8]、血管性水肿[9].笔者于2014-2015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病患者中有2例老老年人应用ARB后发生晕厥,现报道如下.

  •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基因A1166C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肝硬化的关系

    作者:黄玉波;董庆鸣;宋淑静;魏红山;刘志英;成军;毛羽

    目的:建立多聚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PCR-RFLP)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基因(AT1R)A1166C位点的多态性.方法:对50例血清抗HBs阳性的健康对照者及46例HBV感染后肝硬化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基因A1166C位点基因多态性的多态性进行分析.根据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基因设计引物,在A1166C位设计DdeⅠ酶切位点,根据PCR产物酶切结果判断该位点为A或C.结果:两株纯合子与AT1R序列同源性在99%以上,并在A1166C位点出现预期变异;肝炎和肝硬化两组间A1166C位点无论是基因型还是等位基因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R-RFLP的方法可用于AT1R基因A1166C位点基因多态性的检测,该位点的变异尚未显示其与肝纤维化有关.

  • 血管紧张素Ⅱ与肝纤维化

    作者:李乾;张桂英;李新华

    局部血管紧张素Ⅱ与组织纤维化和/或重构过程有关,肝星状细胞可表达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故血管紧张素Ⅱ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关系密切.血管紧张素Ⅱ通过促进肝星状细胞发生,影响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的合成、活化,参与肝纤维化形成.本文就细胞因子、肝星状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物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与血管紧张素Ⅱ的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200 条记录 1/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