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动物病毒诱导的细胞凋亡及其生理意义
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受到内外信号刺激时发生的一种由细胞内部基因控制的主动性死亡行为,是细胞内在的机制,也是决定生物个体发育和组织平衡的一个重要机制,对于抵御外界各种因素干扰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呈现一系列典型的生化和形态学特征,如染色质凝集、趋边化以及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的产生.伴随着形态学上的变化,凋亡细胞的染色质在核小体间被活化的DNase特异水解,形成大约为180~200bp或其多聚体组成的寡核苷酸片段,被包裹在凋亡小体内,琼脂糖凝胶电泳表现为DNA"梯带"(DNA ladder)[1].大量的研究证实,很多病毒在其感染周期过程中可诱导细胞凋亡[2,3],病毒感染诱发的细胞凋亡也常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所以,研究病毒诱导细胞调亡及其生理意义对于阐明细胞凋亡分子机制和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诺贝尔奖工作回顾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及其在当前医学中的应用——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工作介绍及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遵循固定的程序,自己结束生命的过程[1].从细胞功能上看,一个多细胞生物体中,在正常条件下,某些细胞的死亡是细胞个体发育的一个阶段(后阶段).
-
微小RNA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微小RNA(mircoRNA,miRNA)是22个核苷酸左右的非编码RNA.自从Lee等[1]于1993年在秀丽线虫(C.elegans)体内发现了第一种呈时间特异性表达的miRNA以来,关于miRNA研究的新成果不断涌现.miRNA在生物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脂类代谢、激素分泌及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4].目前,miRNA已成为肿瘤病理学研究领域中受关注的生物大分子之一.由于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们就miRNA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Wnt2信号通路重要成员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近来发现Wnt信号通路对个体发育和肿瘤生成具有重要作用[1-2].为进一步探讨Wnt通路在胶质瘤中是否存在表达异常及其在胶质瘤生成中的作用,我们采用RT-PcR、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蛋白印迹法,对人脑胶质瘤Wnt2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
-
microRNAs在肿瘤病理学研究中的进展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0~23 nt的内源性小分子单链非编码RNA,其位于基因组内非编码区,进化上高度保守,可在转录后水平对基因表达进行调节[1-3].miRNAs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在细胞增殖、凋亡、分化及个体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十多年的研究[4,5]已证实,miRNAs与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发挥着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这些与肿瘤相关的miRNAs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
miR-1与肿瘤
MicroRNAs (miRNAs)是近年来发现于真核细胞中的一类长21~22个核苷酸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分子,它们由相应的基因编码,转录后通过一系列加工过程,形成成熟的miRNA分子.成熟的miRNA通过与靶mRNA的3'非编码区(3UTR)结合,抑制mRNA的翻译或影响mRNA的稳定性,从而调节基因表达,在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和肿瘤发生等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调控作用[1].据估计,30%的人类基因受到miRNAs调控,这也表明miRNAs可能影响所有的信号途径[2].其中,miR-1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种系,特异性表达于心肌和骨骼肌细胞,通过作用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而促进成肌细胞分化,抑制细胞扩增,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肿瘤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本文将就上述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
microRNA与肺癌
microRNA(miRNA)是20 世纪90 年代在秀丽新小杆线虫中发现的,是一类长度约为21 ~22 个核苷酸的小分子RNA[1] .很多相关的报导阐述了miRNA 在细胞的增殖、凋亡、分化、个体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005年,Bagga 等[2] 发现let-7 miRNA 在正常成人肺组织中有表达,而与肺癌组织中表达相关.
-
mi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表达的意义
miRNA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长度为19~23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成熟的单链miRNA与mRNA完全或不完全配对,通过诱导mRNA的切割降解、翻译抑制或者其他形式的调节机制抑制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调控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等生命活动[1].近研究发现,一些miRNA位于和癌症相关的基因组区域,例如癌基因区或抑癌基因的断裂脆点区、杂合性缺失区域及小扩增区,某些miRNA的调节异常已经在很多种肿瘤中被发现,提示miRNA可作为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而发挥作用.
-
miRNA-30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
microRNA( miRNAs)是一种长度约为22核苷酸的非编码的单链小RNA,由内源基因编码,主要功能是负性调节靶基因的表达。从1993年Lee和Ambros[1]在C.elegans中发现lin-4以来,至今发现的miRNAs已经超过1000种。成熟的miRNAs分子的形成过程包含若干个步骤:miRNAs基因通过RNA 聚合酶Ⅱ转录合成原始 microRNA ( pri-microRNA),pri-microRNA具有5’端的帽子、3’端的polyA尾的结构;pri-microRNA 经过两次酶的剪切产生成熟的miRNAs。动物 pri-microRNA第一次剪切在细胞核内,经Dorsha酶剪切产生大小约70个核苷酸并形成茎环结构的microRNA前体( pre-microRNA);pre-microRNA通过Ran-GTP依赖性核浆转运子Exportin5从核内转移至细胞质中。在细胞质中,Dicer酶将pre-microRNA剪切形成一个不完全配对的双链RNA片段即microRNA和microRNA*双体,其中一条形成成熟的21~23个核苷酸长度的microRNA分子,另一条则可能迅速降解。成熟的microRNA形成RNA诱导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从而引起靶基因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 miRNA与靶基因的mRNA 3’端非翻译区(3’-UTR)完全或部分结合,使得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产物的生成,从而参与调控个体发育、细胞凋亡、增殖及分化。目前报道的miRNAs 靶基因大约有5300个。一个miRNA可以与多个mRNA结合,而一个mRNA可以同时被多个miRNAs 调节,据统计约30%的基因受到 miRNA 的调节。
-
老年成体干细胞的研究现状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不同分化潜力的细胞群体的总和[1].干细胞存在于整个生命过程中,根据其发育阶段,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cell)和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而成体干细胞的增殖和进一步分化则维持个体组织细胞损伤的修复和再生.
-
脏器保护与细胞间隙连接(下)
间隙连接是细胞-细胞间的膜通道,它将组织细胞的胞质连通交流信使和营养小分子,形成有空间缓冲性的调节网络,是维持组织器官代谢协同及信号畅通保持内稳定所依赖的重要因素,调控脊椎动物个体发育和组织发生,并普遍存在于成体细胞,在增殖、分化、凋亡及多种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
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干细胞(stem cells)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self-renewing)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其发育阶段,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构成个体发育的基础,即由单个受精卵发育成为具有各种组织器官的个体;而成体干细胞的进一步分化则是成体组织和器官修复再生的基础[1].当受精卵分裂发育成囊胚时,将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分离出来进行培养,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细胞既可在体外“无限期”的增殖传代,同时还保持其分化的全能性,因此被称为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细胞).胚胎动物生殖嵴部位的胚芽细胞(embryonic germ cells, EG细胞)同样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成各种功能细胞的能力,因此也隶属于胚胎干细胞.1998年,美国科学家Thomson等[2]和John Gearhart分别用人ES和EG细胞建立了胚胎干细胞系,为研究胚胎干细胞的发育和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3].
-
失重性骨量丢失治疗对策
人类在进化及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已经完全适应1 g的重力环境.人类失重状态下长期停留,身体各器官的机能、代谢及结构必然发生变化,尤其是骨骼系统.而宇宙航行中重要的环境特征之一就是失重.宇宙航行的失重状态使尿钙的排泄增加,肠内钙的吸收下降,血清钙水平升高,血清甲状旁腺素和骨三醇水平下降,骨重吸收增加,而骨重建下降,导致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下降,钙、VitD、VitK缺乏[1].由于航天技术的进步,长期暴露在太空环境时间的延长,导致的失重性骨量丢失不良病生理过程已经越来越突出,尽快找到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航天医学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
-
miRNA-193a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
miRNA是一类长度很短的非编码、转录后调控单链小分子的RNA,长度约22个核苷酸,它控制着真核细胞的诸多功能,影响其基因表达、细胞周期和个体发育等行为[1].这类小核酸分子可能发挥着类似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参与了人类肿瘤的发生和发展[2].
-
儿童临床试验设计在药物研发和评估中的应用
儿童具有生长和发育两个特点,其个体发育包括药物代谢酶、转运蛋白、受体和器官的发育.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使得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及药物在儿童的不同发育阶段对发育中器官的药效都存在着与成人显著不同的差异.国际药品注册协调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ICH)规定了儿童的五个年龄阶段,分别为:早产新生儿期(妊娠不足36周,0 ~27 d),足月产新生儿期(0~27 d),婴儿期(28 d ~23个月),学龄期(2~11岁),青少年期[12~(16或18)]岁,具体参照相应国家的法律.
-
微小核糖核酸与精神疾病及精神药物的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 microRNA,miRNA)是一种不编码蛋白质的小RNA分子,可以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了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等生命活动.近年的研究也显示miRNA的调控障碍以及编码序列的改变与包括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在内的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而且精神药物的治疗作用可能与miRNA表达谱的改变有关.我们就目前miRNA在精神疾病及治疗药物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电离辐射诱发的非编码小分子RNA改变
非编码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长约19~25 nt,其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作用于靶mRNA,导致靶mRNA降解或转录后翻译受抑[1].miRNA掌握真核细胞许多功能,影响基因表达、细胞周期调控和个体发育等多种行为[2].大量研究表明,miRNA与肿瘤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3-4].细胞中miRNA的表达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5],电离辐射作为一种外界的损伤因素,能直接穿透组织细胞,将能量沉积在细胞中,对细胞造成损伤,是诱发肿瘤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电离辐射引起miRNA的表达改变作一综述,探讨miRNA在辐射致癌及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功能研究.
-
优降宁对CYP3A4/3A7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区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及其转录的影响
观察优降宁(pargyline)对细胞色素P450 3A (cytochrome P450 3A,CYP3A)亚型CYP3A4/3A7启动子及增强子区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及其基因转录的影响.原代分离培养人胎肝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媒组、优降宁低、中、高(0.6、1.2、2.4 mmol·L-1)浓度组,HepG2细胞用0.03、0.3、3 mmol·L-1优降宁处理48 h,观察组蛋白甲基化修饰对CYP3A4/3A7基因表达的影响;3 mmol·L-1优降宁处理组与对照组的HepG2细胞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选取特异CYP3A4/3A7启动子、增强子区位点设计引物进行实时定量PCR,H3K4me2富集以input百分比表示观察富集的改变.结果表明,优降宁能促进人原代胎肝细胞、HepG2细胞增殖生长,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优降宁(1.2、2.4 mmol·L-1)显著升高人原代胎肝细胞CYP3A7表达水平,且优降宁(3 mmol·L-1)显著升高HepG2细胞CYP3A4/3A7表达水平(P< 0.001);CYP3A4近端启动子区(-362~+53)和增强子区(-7 836~-6 093)的肝细胞核因子4A (hepatocyte nuclear factors 4A,HNF4A)结合位点及CYP3A7启动子区(-163~+103)和增强子区(-4 054~-3 421,-6 265~-6 247)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结合位点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均表现为H3K4me2高度修饰(P<0.01,P<0.001).提示优降宁诱导CYP3A4/3A7启动子及增强子区HNF4A、GR结合位点H3K4me2高度富集激活CYP3A4/3A7基因转录.
-
发育过程中细胞色素 P450 3A 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综述发育过程中 CYP3A 代谢酶的变化和对临床用药的影响.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和结论 不同年龄 CYP3A 酶的表达和活性存在差异,对儿科临床用药具有直接的作用.细化儿童代谢酶发育的基础研究,可以提高儿童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促进儿童药品开发的必要支撑.
-
发育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 2C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综述发育过程中细胞色素P450 2C(cytochrome P450 2C,CYP2C)代谢酶的变化以及该酶基因多态性对临床用药的影响.不同年龄CYP2C9和CYP2C19酶的表达和活性存在差异,对儿科临床用药具有直接的作用.深入细化研究发育过程中CYP2C9和CYP2C19的变化规律及其基因多态性对其药物代谢的影响,对于提高儿童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