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脊髓损伤脊髓诱发电位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俊勇;刘世敬;杨远良;潘涛

    本文观察了非选择性内皮素受体拮抗剂PD145065对脊髓损伤后早期运动诱发电位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作者:王相利;夏萍;平少华;楮建国;程爱国;汤继文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大鼠受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2只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移植组,用改良的Allen′s方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致伤能量75gcm),1周后分别在脊髓损伤处注入生理盐水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处理后1、4、8周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动物行为学和脊髓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处理后1周时,两组动物脊髓神经功能均无明显恢复;4、8周时,MSCs移植组大鼠斜板试验角度和BBB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脊髓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明显恢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SCs移植可以促进大鼠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

  • 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改善对颈椎病手术结果的预测观察

    作者:李书纲;翁习生;杨新宇;邱贵兴;仉建国

    诱发电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外科手术中,用来判断术中急性脊髓、神经损伤.临床使用的诱发电位监护方法包括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皮层运动诱发电位、脊髓诱发电位等,但常使用的是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 potentials, SEP)监护技术.SEP脊髓功能监护操作较为简单,结果较为可靠,是目前较常采用的术中脊髓监护方法.我们在应用SEP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术中监护时发现,有部分患者在椎管减压后立即出现SEP波形的明显改善.根据上述现象,本文对术中SEP改善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

  • 糖尿病肌电图诱发电位改变

    作者:张传英;陈秀英;张磊;冯安慧

    我院自1997-1999年收治糖尿病患者60例,进行肌电图及诱发电位检查,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糖尿病患者,男39例,女21例。年龄25~75岁,平均49.3岁。经系统治疗者20例,60例全部检查肌电图(EMG),40例检查脑干诱发电位(BAEP),20例经B超证实有尿潴留者进行脊髓诱发电位检查。

  • 鞘内注射胶原酶对兔脊髓及周围组织损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张德仁;肖礼祖;张敏;王莎莉;王亚平;徐晨

    目的:通过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胶原酶,观察其对脊髓及周围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把40只兔分成A、B、C、D、E5组,分别在鞘内注射0.3mL的生理盐水和24、50、100、250U的胶原酶,通过形态学、脊髓诱发电位和组织病理学的检查以观察胶原酶对上述组织的损伤.结果:鞘内注射胶原酶的4组兔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瘫痪,没有瘫痪的兔其SCEP也有改变,病检发现脊髓、神经根和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胶原酶剂量越大,损伤越重.结论:胶原酶鞘内注射对兔脊髓及其周围组织有严重的损伤作用.

  • 针灸-创伤性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简况

    作者:张姗姗;谭继鸿;黄彬洋;柯晓华;陈莎莎;袁青;张安仁

    创伤性脊髓损伤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针灸作为创伤性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辅助手段,作用机理尚不明确,选穴标准缺乏统一.实验研究提示针灸(电针)可产生电流刺激、脊髓诱发电位,改善脊髓组织结构,调整脊髓酶、脊髓活性物质、脊髓血流量;有临床报告选穴督脉、夹脊穴、病灶上下各一对夹脊穴、损伤平面下神经丛和神经干周穴位等参与创伤性脊髓损伤治疗与康复.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脊髓全横断模型大鼠运动和体感诱发电位的评价

    作者:李宽新;李锋

    背景:临床常用皮质运动诱发电位和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来分别评价脊髓损伤后运动传导路和感觉传导路的损伤或修复情况.目的:以脊髓诱导电位监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急性脊髓完全性损伤大鼠下肢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健康Wistar大鼠50只,分成5组,即生理盐水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组、神经营养素3+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和假手术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制作Allen's脊髓完全性损伤动物模型,造模后各组均行相应治疗.治疗后4,8和12周行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评分,并于造模后24 h,3,7,14 d行运动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与结论:运动诱发电位检测结果提示,各治疗组的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与生理盐水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鼠后肢BBB评分也证实了各治疗组后肢运动功能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提示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移植到脊髓损伤处,可改善大鼠的后肢运动,神经营养素3蛋白有可能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的生存率,促进受损脊髓的轴突再生.

  • 嗅鞘细胞移植联合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脊髓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彭忠勇;陈志斌;修波;赵振强;袁昆雄;孙朝晖

    背景:对于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疗效目前尚无共识.或许单一细胞移植可能并不是修复脊髓损伤的佳选择.如何选择适当的干预手段予以联合应用,并使之实现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是细胞移植策略中的重点问题.目的:探讨大鼠嗅鞘细胞移植与督脉电针联合应用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8/2008-08在清华大学二附院脑神经病研究所实验室完成.材料: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0只,取10只用于制备嗅鞘细胞.剩余60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对照组、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联合组,15只/组.方法:各组大鼠均建立脊髓全横断模型.造模后暴露脊髓,嗅鞘细胞移植组、联合组向填入脊髓横断处的明胶海绵内缓慢注射嗅鞘细胞悬液10 μL;模型对照组、督脉电针组同法注射等量DMEM-F12培养液.从造模成功后第2天开始,督脉电针组、联合组动物接受1次/d的督脉电针治疗,选大椎穴(DU14)、命门穴(DU4)进行针刺,针刺深度5 mm,大椎穴接正极,命门穴接负极,电针15 min,电针频率20 Hz,持续脉冲电流12~15 mV,连续7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主要观察指标:造模后BBB运动功能评分的变化,脊髓诱发电位检测结果.结果:各组动物均成活10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4~10周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联合组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联合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造模后4~10周嗅鞘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联合组波幅电压明显升高(P<0.05或P<0.01),反应潜伏期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差异变化尤为显著.嗅鞘细胞移植组与督脉电针组各指标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和督脉电针联合应用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突触的再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

  • 大鼠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减压后脊髓诱发电位的变化

    作者:贾军;孙正义;陈长瑞

    目的研究对大鼠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减压后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减压后神经功能恢复的规律.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组,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组+减压后1、2、3、5、7、10、14、20、28d组,分别观察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用Tarlov评分及斜板试验来评价神经功能.结果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减压后CSEP和MEP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升高,其中前7d变化较快,7d后CSEP和MEP潜伏期分别缩短了39%、34%,波幅分别增加了62%、48%,以后变化不明显,脊髓的神经功能于前10d恢复较快,以后有升高但变化不明显.结论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减压后脊髓神经功能于减压早期即10d左右有一迅速的恢复,以后变化不明显.

  • 脊髓诱发电位对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珠;张君彬;王甘棠;刘荣

    目前临床上诊断腰骶神经根受压症所用电生理学方法主要是肌电图描记,但诊断准确率仅达80%左右[1]。本文通过刺激胫后神经观察患者的体感诱发电位(SEP),探讨此法是否可能提高诊断率。

  • 人参皂甙对损伤脊髓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刘景臣;王华;尹飞;袁绍辉

    目的研究猫急性脊髓损伤(SCI)后脊髓诱发电位(SCEP)的变化规律及人参皂甙(GS)对其的影响,探讨GS对SCI的作用,旨在寻求治疗SCI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改良Allen氏重量打击法制作猫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动物随机分组,通过电生理及病理学方法,研究SCEP的变化规律及GS对其的影响,脊髓形态学的改变作为进一步的佐证.结果 (1)损伤组伤后SCEP辐值随时间延长逐渐变小,潜伏期逐渐延长;治疗组波形则逐渐恢复,6h全部恢复,差异显著.(2)光镜下两组均有水肿、中心性出血,神经元空泡变性,核溶解或固缩,尼氏小体消失,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或断裂,损伤组重,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 GS对SCI有治疗作用.

  • 乙醇治疗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锦程;傅敏;张陆弟;赵晖;魏小二

    目的 观察乙醇治疗大白兔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疗效.方法 将58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乙醇组25只、生理盐水组20只和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对照组13只.将乙醇组15只、生理盐水组8只、对照组8只兔分别放入动物舱内,在15 min内用压缩空气加压至0.6 MPa,停留60 min,然后用5min匀速减压至常压出舱,制成急性脊髓型减压病模型.乙醇组出舱后30 min用25%乙醇溶液(3ml/ks),由耳缘静脉缓慢注射入血管;生理盐水组注射(3 ml/kg)生理盐水;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所有兔均在造模前和出舱3d后行Tarlov法评估后肢运动、做MRI及测量脊髓诱发电位,随后处死,解剖,观察腹腔脏器并取胸腰段脊髓行HE染色和光镜检.结果 (1)Tarlov评分:乙醇组(4.31±0.63)分,生理盐水组( 1.25±0.50)分(与乙醇组比较,P<0.01);对照组(1.20±0.83)分(与乙醇组比较,P<0.01).(2)MRI检查:乙醇组胸腰脊髓轻度肿胀,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胸腰段脊髓肿胀,正常形态消失,并可见散在局灶性和弥漫性T2W高信号影.(3)SCEP检测:乙醇组的脊髓诱发电位N21潜伏期和波幅无明显变化,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的脊髓诱发电位N21潜伏期较进舱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HE染色后,乙醇组光镜下仅见脊髓内少量散在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生理盐水组和对照组解剖可见尿潴留、肠胀气,光镜下可见脊髓弥漫出血、淤血、大量空泡及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乙醇有可能成为治疗急性脊髓型减压病的一种应急方法.

  •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家犬脊髓诱发电位的影响

    作者:侯炯;许华;倪春鸿;宗林

    目的 观察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家犬脊髓诱发电位(SCEPs)的影响,探讨脊柱手术麻醉中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方法 成年杂种犬6只,体重12.0~15.5 kg,用2.5%硫喷妥钠行麻醉诱导并维持麻醉.股动脉置管监测MAP.以尼卡地平8 μg·kg-1·min-1持续静脉注射进行控制性降压,降压标准为基础MAP的40%.以日本光电诱发电位监测仪测定SCEPs.结果 MAP平均下降幅度为42.9%,控制性降压后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对SCEPs影响较小,可安全用于脊髓手术.

  • 脊髓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在颈椎病手术中的预警应用价值

    作者:王峰;王汛;滕红林;倪佩琦

    目的 探讨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SEP)在颈椎病术中的预警监护作用和术后随访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脊髓型颈椎病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中进行正中神经和胫神经的SSEP检测,观察其改变并分析原因.分析患者术前、术中、术终及恢复期的SEP变化,了解SEP变化与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 29例(72.5%)术前、术中、术终几乎无变化;7例(17.5%)术中波幅有轻度下降,潜伏期轻度延长,术终又恢复到接近术前水平;1例波幅下降55%,潜伏期延长11%,3例出现波形离散,停止手术操作后SEP均恢复.在症状改善明显患者中,术后随访SEP均有潜伏期缩短或波幅明显增高,而改善不明显者,SEP的变化亦不明显.SEP的变化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SSEP有客观、敏感和及时监护等特点,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是颈椎病术中监护的预警值,且对其预后有预测作用.

  • 重组GDNF腺相关病毒脊髓内注射对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王相利;夏萍;楮建国;平少华;汤继文

    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由于中枢神经组织结构的特殊性以及损伤导致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使得脊髓损伤的治疗进展缓慢,如何促进SCI后脊髓的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治愈截瘫,一直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神经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对脊髓损伤的机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量研究发现,脊髓内微环境的改变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本实验将携带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基因的腺相关病毒移植于大鼠脊髓损伤处,以动物行为学评分和脊髓诱发电位为评价指标,观察前者促进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旨在为脊髓损伤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 芒针透刺对脊髓损伤后脊髓诱发电位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全仁夫;陈荣良;许世超;杨宗保

    目的:探讨芒针透刺对脊髓损伤后脊髓诱发电位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采用日本大耳兔以改良式ALLEN'S脊髓损伤法造模,将其分为模型组、芒针透刺组、假手术组,每组又分5小组:术后即刻组、术后3d组、术后7d组、术后14d组、术后28 d组,以Tarlov评分、脊髓诱发电位之P2潜伏时和波幅为观察指标,观察芒针透刺秩边-水道穴对下肢肌力感觉和脊髓诱发电位的影响.结果:兔脊髓损伤后均出现下肢瘫痪,经治疗5d后芒针组较模型组tarlov评分明显改善(P<0.01);经芒针治疗4周后P2波幅较术后初期明显增宽、增大,而4周后P2潜伏期较术后初期明显缩短,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两者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芒针透刺能改善下肢瘫痪,促进下肢肌力恢复,加快脊髓诱发电位波幅和延迟时间的恢复,其机理可能与修复脊髓神经细胞及其神经信号传导通路,阻断了神经细胞及其神经传导通路的进一步损伤等有关.

  • 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及神经功能自然恢复规律的探讨

    作者:王红星;徐冬晨;姚莉;雷晓婷;刘兴波;丁新生;王彤

    目的 观察不完全脊髓损伤(SCI)大鼠运动及神经功能自然恢复情况,为SCI后运动训练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共选取45只成年SD大鼠,分为实验组(40只)和假手术组(5只).实验组手术切除T10椎板暴露脊髓,采用改良Allen's撞击法致SCI;假手术组仅手术切除T10椎板暴露脊髓.实验组分别于损伤前及损伤后1,3,5,7,14 d,21 d和28 d,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7 d时采用斜板试验、改良Tarlov评分、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进行运动功能评定,采用脊髓诱发电位评定神经功能.实验组于上述各时间点分别取5只大鼠处死,假手术组于术后7 d时处死,取2组大鼠T10节段脊髓进行形态学检测.结果 ①实验组大鼠在损伤后1~3 d斜板角度、改良Tarlov评分和BBB评分均较损伤前显著降低,自损伤后5 d时开始增加,至14 d时达到平台期,显著高于术后1,3,5 d及7 d时水平(P<0.05),与21,28 d时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低于损伤前水平(P<0.05).假手术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组大鼠在损伤后1 d时脊髓体感诱发电位(SCEP)潜伏期较损伤前明显延长(P<0.05);随时间进展该潜伏期呈逐渐缩短趋势,至术后21 d时达到平台期,但仍显著长于损伤前水平(P>0.05);波幅在损伤后1 d时明显降低.随时间进展呈逐渐增加趋势;假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潜伏期和波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组大鼠术前脊髓结构完整,实验组术后1~3 d脊髓灰白质可见片状出血、细胞肿胀及变性;术后5~7 d炎性细胞减少,可见细胞内嗜碱性颗粒沉积、胶质细胞及少量神经纤维增生等;术后14~28 d可见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增生明显,细胞内有空泡结构形成;假手术组大鼠脊髓形态学方面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结论 SCI大鼠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及脊髓病理形态学变化均与损伤时程密切相关,其运动功能改善一般于损伤后14 d时达到平台期,而神经功能改善一般于损伤后21 d时达到平台期.

  • 多种脊髓诱发电位测评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脊髓机能

    作者:李郑林;金子和生;张卫红;孙景波

    目的调查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颈脊髓机能状态,并结合磁共振影像学(MRI)及X线放射学探讨其病理生理形成机制.方法对23例MRI显示为多椎间脊髓压迫的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颅电刺激-脊髓硬膜外记录、经脊髓硬膜外刺激-脊髓硬膜外记录、经正中神经刺激-脊髓硬膜外记录的三种脊髓诱发电位进行颈脊髓机能测定.结果17例患者(73.9%)显示为颈脊髓单一椎间的障碍,其中10例位于C3-4、5例位于C4-5、2例位于C5-6.另外6例患者(26.1%)的正中神经刺激-脊髓硬膜外记录结果表现为多个或两个椎间的障碍.结论在MRI影像学上显示为多椎间脊髓压迫的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多数在脊髓电生理上:表现为单一颈椎椎间的脊髓白质损伤,特征是不仅脊髓后索的感觉传导束,而且侧索的皮质脊髓束也受到损伤.结合X线放射学结果分析,C3-4或C4-5颈椎椎间的过大活动度或不稳是导致高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传导束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病因及诊疗进展

    作者:杨升;李树广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fthe cervical spine,OPLL)是指因颈椎的后纵韧带发生骨化,从而压迫颈脊髓和神经根,产生肢体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及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疾患.1839年,Key首先报道了脊柱韧带骨化现象,并称之为"韧带骨化性脊柱炎"[1].1960年,日本学者尸解时发现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导致了脊髓压迫症[2].1964年,Terayma将该病理变化命名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患者通常有放射学表现,而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神经根、脊髓症状,无进一步恶化的倾向,可行非手术治疗[3].若出现颈部脊髓诱发电位(SSEP)明显延迟,T2 加权脊髓局部高信号,放射影像显示脊髓明显压迫或出现中度至重度脊髓症状或四肢瘫痪,则必须手术治疗.

  • 脊神经节损伤的组织形态学与电生理改变

    作者:周跃;廖维宏;梅芳瑞;刘正津

    脊神经节(DRG)损伤常引起感觉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了探索DRG不同损伤方式和不同损伤时间的脊髓诱发电位(SEP)和DRG组织形态学改变,用52只家兔,分别制成机械压迫、炎性损伤模型,以及2%利多卡因加2.5%醋酸氢化泼尼松局部治疗,并与未损伤组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RG血管内皮细胞连接间隙增宽是机械性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主要原因,而血管内皮细胞连接间隙增宽,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吞饮小泡转运功能增强,是炎性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主要原因.认为,2%利多卡因加2.5%醋酸氢化泼尼松局部浸润能显著减轻DRG炎性损伤.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