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UvrD解旋酶通过牵动RNA聚合酶反向运动促进DNA修复
以往的研究表明,UvrD解旋酶与核苷酸的切除修复功能相关,但其机制并不明确。美国纽约大学的Epshtein等人在近期的研究中揭示了大肠杆菌UvrD解旋酶在核苷酸切除与修复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
大肠杆菌UvrD解旋酶与RNA聚合酶在转录延长过程相结合,利用其解旋/延长活性,强制使RNA聚合酶沿DNA链反向滑动。通过诱导RNA聚合酶的反向运动,UvrD使DNA原先被遮盖住的损伤区域暴露,从而使核苷酸切除修复的相关酶能够顺利结合到损伤区域上。实验结果表明,UvrD解旋酶是对基因完整性起到极大正面意义的转录延长因子。 -
MDM2蛋白对卵巢癌细胞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卵巢癌在进行化学药物治疗(化疗)中的耐药问题十分棘手.目前,关于p53-MDM2蛋白对癌细胞对顺铂类化疗药物敏感性(药敏性)影响的研究日渐深入,MDM2蛋白是p53的调节因子,是一种细胞原癌蛋白,其过度表达时,可阻断p53的功能[1].为了解MDM2蛋白在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对卵巢癌细胞耐药性的影响,我们选取p53野生型的人类卵巢癌细胞系A2780,转染MDM2基因,并使MDM2过度表达,观察卵巢癌细胞药敏性的改变,并通过观察细胞周期的改变以及核酸切除修复情况,旨在从体外实验证实MDM2蛋白对增强卵巢癌细胞对顺铂类药物敏感性的作用.
-
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细胞遗传物质稳定性受自身与外界多种条件影响,可形成多种类型DNA损伤,如DNA烷基化、氧化、错配、成环、断裂、非典型结构等.这些受损DNA扰乱细胞稳态及动态平衡,引起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形,甚至细胞和生物退化、老化、死亡等.人体通过识别DNA损伤位点,激活一系列生化通路,协调DNA复制与转录,使损伤DNA得以修复,维持机体相对独立、稳定.放射线引起肿瘤细胞DNA损伤同时,也启动DNA损伤应答,其中碱基切除修复、核苷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双链断裂修复和跨损伤合成修复起关键作用,是细胞照射后DNA修复的主要途径,其功能异常可引起肿瘤放射敏感性差异.本文总结近年国内外DNA损伤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阐述DNA损伤修复类型及分子机制,旨在促进读者对该领域重要意义的理解,为探索DNA损伤修复通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损伤修复 切除修复 错配修复 双链断裂修复 跨损伤合成 -
电离辐射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add45基因表达的变化
电离辐射诱导的一些特殊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可能作为新的分子生物标记物用于估算细胞的受照剂量.其中生长抑制和DNA损伤诱导基因gadd45(growth arrest and DNA damage 45)[1]尤其引人关注.当DNA受到辐射损伤后,作为p53基因下游基因,gadd45表达增强,诱导受损细胞停滞于G1期,抑制细胞进入S期进行DNA复制及细胞增殖,同时激活细胞的核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NER)功能[2].
-
人类DNA修复蛋白hR24Lp具有转录激活作用
hR24L是本实验室首次用遗传互补法克隆出的人类DNA修复基因,它与酵母RAD24L(又称RAD24)基因同源.人类hR24L基因能校正酵母RAD24L突变株的紫外线敏感表型和X线敏感表型,参与DNA切除修复和重组修复.
-
突变型DNA聚合酶β碱基切除修复活性的分析
目的 分析162位Val→Als突变型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β,polβ)碱基切除修复活性的变化,为探讨修复基因DNA聚合酶β突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积累实验依据.方法 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分别诱导含有野生型和162位Val→Ala突变型DNA聚合酶β表达载体(pQE80L-Wpolβ和pQE80L-Mpolβ)的大肠杆菌DH5α;通过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蛋白,复性后蛋白定;退火合成含有单碱基缺失的DNA底物,与纯化的野生型和突变型DNA聚合酶β蛋白进行BER修复试验.结果 通过诱导、纯化得到38kd野生型和突变型DNA聚合酶β蛋白;在BER实验中,野生型DNA聚合酶β能够在DNA底物的酶切位点处将其完全切开,而突变型DNA聚合酶β仅部分将其切开.结论 162位Val→Ala突变型DNA聚合酶β碱基切除修复能力显著减弱,提示肿瘤发生发展与polβ基因修复活性降低密切相关.
-
DNA错配修复基因与肿瘤
肿瘤是由基因突变引起,基因突变可由致癌剂引起,也可由DNA代谢过程中的碱基错配引起,为保证遗传物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细胞有许多防止基因突变的系统.这些系统包括①切除修复②损伤碱基的直接修复③错配修复④重组修复⑤跨损伤DNA合成.错配修复基因能纠正由于DNA重组和复制产生的碱基错配,在细菌中,MMR的缺陷将导致发生异常病变.人类MMR失活也可导致基因变异,从而引起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和其它癌症.近的研究发现MMR系统不仅通过纠正由于DNA重组和复制产生的碱基错配而保持基因组的稳定和真实,而且通过诱导DNA受到严重损伤细胞的凋亡而消除由突变细胞生长而形成的癌变.
-
DNA切除修复标志物在肺癌、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切除修复中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2(ERCC2)蛋白、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肺癌和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三种生物标志物在不同部位的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之间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ERCC2蛋白和mRNA、UDG蛋白在肺和食管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癌和癌周组织.UDG mRNA水平在食管良性病变组织中明显高于癌和癌周组织,在肺良性病变、癌和癌周组织中无显著差异.PCNA蛋白和mRNA在肺和食管癌和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三种标志物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ERCC2、UDG表达水平在良性病变组织中明显高于肿瘤组织、PCNA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
-
唇部肿瘤82例皮肤外科手术分析
唇是面部重要的美学区域之一,唇部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对美观和健康影响极大,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成为皮肤外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之一.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唇皮肤肿瘤82例,手术切除修复后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舌骨在喉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随着喉外科的发展,保留喉功能的喉次全切除术日趋完善,1972年Arslan与Senafin报告全喉切除术气管一咽吻合喉重建术以来[1],许多学者不断改进,手术效果逐渐提高,形成:①环咽会厌舌骨吻合:②环咽会厌吻合;③气管咽吻合的术式[2~4].在此基础上,我们利用喉后壁包埋部分舌骨次全喉切除修复.临床实践证明:喉次全切除术对部分中晚期喉癌既可作根治性切除,又能恢复喉的发音、呼吸、吞咽及保护功能,减轻患者术后致残程度,生活质量得以提高.我们自1994~1997年期间,利用本术式对21例晚期喉癌患者施行外科治疗临床应用研究.
-
DNA链间交联修复与范可尼贫血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范可尼贫血(Fanconi anemia,F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多样化先天畸形、进行性骨髓衰竭、色素沉着症、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及实体瘤倾向.该病典型的特征是对DNA交联剂具有高度敏感性,可产生DNA链间交联(Interstrand Cross-Links,ICL).目前已发现至少15种FA基因,其编码的蛋白参与特有的DNA修复途径-FA途径,任何FA基因突变或缺失均可导致发病,与此同时DNA链间交联修复可通过核苷酸切除修复、易错修复、跨损伤合成、无错修复、重组修复、错配修复多种途径完成.本文主要对FA途径以及FA途径对DNA链间交联修复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
皮下蒂皮瓣在面部病理性组织切除修复的临床应用
面部病理性组织切除后皮肤缺损如何修复,一直以来都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作者通过运用皮下蒂皮瓣[3]修复因烧伤后面部瘢痕、外伤后引起的瘢痕以及皮肤体表肿瘤等病理性组织切除后引起的皮肤缺损,取得了很好的修复和美容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报告如下.
-
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
发生于头面部的肿瘤、创伤、瘢痕、先天畸形,多以手术切除修复为主.头面部是体现人外貌的美与丑重要的部位,所以修复头面部组织缺损对美学效果要求较高[1-2],采用局部皮瓣修复是首要选择[3-4].2005年5月~2009年5月,笔者应用多种局部皮瓣修复头面部软组织缺损1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
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头皮巨大肿物切除修复一例报道
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 Complex,TSC)属于神经皮肤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还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1-2].该病在整形外科中不常见,现报道我科收治的一例以头皮巨大肿物为主诉的结节性硬化症病例.
-
口外小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切除下颌骨良性肿瘤的临床应用
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修复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规手术,传统手术采用颌下皮肤切口入路,面部遗留较大疤痕,影响美观,还可能损伤面神经而造成永久性面瘫.我科采用口腔入路加颌下小切口方法行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同期修复13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