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巴胺转运体功能及其与神经精神疾病的相关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环路是注意力、奖赏应答和动机等精神活动的基础,而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在这一环路中起关键作用。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DAT)位于突触前体,重新摄取 DA,维持突触多巴胺有效性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协调性。多巴胺转运体功能异常会导致脑内多巴胺平衡失调,从而引起精神兴奋剂依赖、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精神分裂症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本文从 DAT 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在多巴胺信号调节中的分子机制,DAT 与精神兴奋剂依赖等疾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论述。
-
MDMA(迷魂药)的神经精神毒性及治疗
滥用MDMA(迷魂药)的年青人不断增加.他们错误地认为使用MDMA不引起伤害.大多数医药卫生人员也不甚了解使用MDMA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因此,有必要强化卫生部门及其工作者掌握MDMA药理学和神经毒性知识,对中毒者起动早期治疗,降低危害.
-
莫达非尼的研究进展
莫达非尼是一种新型精神兴奋剂,治疗发作性睡眠症及自发性睡眠过度.莫达非尼具有一定的抗震颤麻痹和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为帕金森病和呼吸麻痹病提供一种更好的治疗方法.综述近几年来莫达非尼的研究进展,着重阐述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
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滥用防治
一、概述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属于精神兴奋剂(psychostimulants);由于此类物质可兴奋皮质,故又称为精神运动兴奋剂(psychomotor stimulants).同属精神兴奋剂的除ATS外,还有可卡因和茶碱、咖啡因等黄嘌呤类以及卡塔叶(khat)等植物兴奋剂.此文主要介绍苯丙胺及其衍生物.
-
甲基苯丙胺的毒性及危害
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包括苯丙胺(amphetamine)、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及其它一些精神兴奋剂.90年代以来,苯丙胺类中枢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ants,ATS)滥用增长势头迅猛,超过海洛因、可卡因等传统非法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人数达3 020万,呈全球蔓延之势.专家们预测,ATS将成为21世纪广泛滥用的药物,甲基苯丙胺和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将是其中常被滥用的物质[1-4].鉴于现今ATS滥用日趋严重(尤其是冰毒和摇头丸)且中毒和致死时有发生,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对ATS中的甲基苯丙胺的毒性及危害作一综述报导.
-
NMDA受体拮抗剂治疗药物依赖的研究进展
药物依赖,是以失去控制地应用某种成瘾物质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这些成瘾物质包括酒精、阿片类药物、精神兴奋剂、镇静药和大麻等.药物依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日趋严重的医学和社会问题,世界各国无一幸免地受到毒品的侵袭.在我国,毒品问题也很严重,在耗费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还引发了诸如犯罪、艾滋病等诸多社会问题.
-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后的行为特征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
1导言苯丙胺类物质是一大类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及其他一些精神兴奋剂,统称"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 type stimulants,ATS)[1],包括苯丙胺(amphetamine,AMPH)、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俗称"冰毒")、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俗称"摇头丸")等[2].
-
脑功能显像技术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及有关研究进展
在介绍脑功能显像技术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的同时,结合我们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内容,探讨药物成瘾者在依赖、戒断、复发等不同状态下脑内血流灌注、葡萄糖代谢和神经受体及转运体等发生的形态和功能活动的改变,以寻找与渴求和复发相关的神经核团、神经通路及受体作用系统,进而明确病理性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了解依赖和复发过程中神经机制,从而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
药物成瘾的功能影像学研究进展
药物成瘾是世界上当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认为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脑部疾病.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1)不顾后果地强迫性觅药行为;(2)极高的复发率.对药物成瘾的确切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发展出的一些影像学技术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它们能够直观地反映脑的功能情况,为了解药物成瘾的机理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就精神兴奋剂和阿片类药物成瘾的功能影像学研究作一简要的总结,重点在于药物成瘾过程中所涉及的神经环路和脑区,对于神经递质、受体等的变化不做主要描述.
-
抗精神兴奋剂成瘾的药物及其分子机理
精神兴奋剂滥用是一个重大的医学问题.可卡因、苯丙胺、甲基苯丙胺、以及N-甲基-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N-methyl-3,4-methylenedioxymethamphetamine,MDMA)是常见的精神兴奋剂.反复使用精神兴奋剂会引起药物依赖.药物依赖的核心症状是持续存在的药物渴求及其导致的复吸行为,许多神经递质和神经调节系统参与了这一过程.例如:多巴胺(dopamine,DA)、谷氨酸(glutamate,Glu)、γ一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内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eCBs)、5-羟色胺(serotonin,5-hydroxytryptamine,5-HT)以及阿片(opioid)受体.醋胆素、一些神经肽和其他神经信号传导通路也参与了兴奋剂成瘾过程.
-
药物依赖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研究
药物依赖或成瘾,是一种慢性脑疾病.依赖性药物包括精神兴奋剂(可卡因、苯丙胺等)、阿片类药物(吗啡、海洛因等)、致幻剂以及大麻类等.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mesolimbic dopamine system,MLDS)被认为是这些药物导致成瘾的关键环路[1].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为1%,并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
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的治疗研究进展
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包括苯丙胺(amphetamine)、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俗称摇头丸)等其他苯丙胺类精神兴奋剂.
-
青少年慎用补脑保健品
针对补脑类保健品在社会中日益畅销的现象,专家警告说,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不需要额外补充脑营养品,如果实在要补的话,适量地服用维生素和掌握科学的食补就已足够,过多地滥用保健品则适得其反.而一些提神保健品中可能含有精神兴奋剂类药物成分,长期服用不但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反而会使其产生依赖性,导致失眠不安、心跳加速等不良后果.
-
多巴胺转运体在精神兴奋剂依赖中的作用
精神兴奋剂是一类能够兴奋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并容易产生依赖性的精神活性物质.大量研究表明,单胺类神经递质尤其是多巴胺在精神兴奋剂的行为效应和精神兴奋剂依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多巴胺转运体控制着神经元内多巴胺的稳态和多巴胺神经通路的传递,因此多巴胺转运体在精神兴奋剂的奖赏和行为刺激效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
吗啡和精神兴奋剂的行为敏感化及其神经生物机制
反复注射精神兴奋剂如可卡因(cocaine,COC)、安非他明(amphetamine,AMPH),会引起部分由药物导致的行为的逐渐增加,这不是由运动中枢直接激发的简单运动,而是由精神或心理因素诱发,对环境刺激进行感知运动整合后产生的,被称为精神运动(psychomotor)[1].中枢神经抑制剂如吗啡(morphine,MOR)等,也具精神运动的兴奋效应,但其药效的发挥是双阶段的(biphasic):在低剂量时刺激精神运动;而在高剂量,当药物尚未被完全吸收时,也表现出刺激效应,完全吸收后则抑制精神运动[2,3].
-
苯哌啶醋酸甲酯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苯哌啶醋酸甲酯(Methylphenidate,MPD;商品名:利他灵Ritalin)属精神兴奋剂,是治疗注意缺损多动综合症(ADHD)的有效药物[1].关于MPD的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儿童和成年ADHD病人的治疗或对某些症状的改善.同时,亦有大量的工作涉及MPD对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笔者综述MPD对学习和记忆的效应及可能的机制.
-
丙戌酸钠对小鼠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行为敏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戌酸钠(VPA)对甲基苯丙胺(METH)和可卡因致小鼠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在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行为敏化模型中测定小鼠自主活动,研究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行为敏化的形成、单次或多次丙戌酸钠对急性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致小鼠高活动性的影响、丙戌酸钠对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行为敏化的影响.结果:①甲基苯丙胺或可卡因处理可增强小鼠的自主活动,且随着给药次数增加而增强;②丙戊酸钠对急性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引起的高活动性没有影响;③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处理后的每小时自发活动量分别为(15 642.7±286.4)和(14 358.9±273.6),而丙戊酸钠预处理后可抑制甲基苯丙胺的行为敏化的形成,对可卡因无影响.结论:甲基苯丙胺和可卡因在行为敏化的形成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神经机制.这两种精神兴奋剂之间所存在的微小差异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精神兴奋新药--莫达非尼
综述了新的精神兴奋剂--莫达非尼的药理、药动学及其临床评价.
-
多动症治疗:不必谈药色变
多动症全称是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对多动症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有精神兴奋剂、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NE)再摄取抑制剂如阿托西汀、匹莫林、三环类抗抑郁剂、可乐定等.精神兴奋剂是传统治疗多动症的有效的药物,如哌醋甲酯、苯丙胺,其中常用的哌醋甲酯类药有短效、中效和缓释剂型.
-
警惕,毒品离我们并不遥远
很多人认为海洛因是毒品,而冰毒、摇头丸不是毒品,少量吸食不会上瘾,这是错误的认知.新型毒品泛滥原因之一:精神依赖性强苯丙胺类物质是一组具有类似化学结构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包括苯丙胺、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俗称“摇头丸”)及其他一些精神兴奋剂,我们称之为“新型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