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组织芯片的制备技术
1998年Kononen等[1]在Nature<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组织芯片在肿瘤分子高通量分析中的应用",给病理学及生物分析技术开辟了新的领域.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是将多个微小组织片汇集在一张固相载体上所形成的组织微阵列生物芯片,简称组织芯片[1,2].
-
组织芯片技术及其在淋巴瘤研究中的应用
组织芯片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上千个小组织片整齐地排列在某一固相载体上形成微缩组织切片.该技术实现了基因、蛋白质水平的研究与组织形态学相结合.由于淋巴瘤的诊断和研究有其自身复杂性,组织芯片技术在淋巴瘤的诊断和研究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
组织微阵列及其在肿瘤病理研究中的应用
2000年6月底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后,基因研究的重点已从结构转向功能,即后基因组时代.今年2月公布的整理后的基因草图序列[1],初步认定人类约有3万个左右的基因,大大少于原来约有10万个基因的估计.由于一个基因可以编码不同的蛋白,所以基因编码产物数量要多于基因数.对于数万个基因的功能研究,分析其复杂的表达方式以及基因间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关系,其艰巨性和对阐明生命活动过程的重要意义将超过人类基因组计划.面对如此艰巨、复杂的工作,传统的基因功能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方法,微阵列技术(microarray technology)便是这些革命性新技术之一.微阵列技术是在一小片固相载体上储存大量的生物信息,含有大量生物信息的固相基质称之为微阵列,又称生物芯片(biochip),根据储存生物信息的类型,可分为寡核苷酸微阵列(DNA芯片),cDNA微阵列(cDNA芯片),蛋白质微阵列(蛋白质芯片)和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组织芯片).在此就组织微阵列研究进展和应用作一介绍.
-
ELISA检测抗HCV影响因素分析
ELISA方法的检测原理是抗原或抗体的固相化及抗原或抗体的酶标记.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仍保持其免疫学活性,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学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液体中的其他物质分开.
-
Vitros250干式生化分析仪硬件故障清除
Vitros250分析仪采用干化学(dry chemistry)方法,将原来发生在液相反应物中的反应,转换到固相载体上,进行分析测定.由于每测定1个项目就需要1个干片(试剂载体),因此干片的传输与推出、样品架及采样臂的运行等动作极为频繁,工作中难免会有问题出现.尤其是用于急诊化验室的仪器,每日24h持续工作,值班人员交替轮换,还有进修生、实习生,操作使用过程遇到仪器故障更是在所难免.为便于及时顺利地排除故障,现将Vitros250分析仪较为常见或有可能出现的一些硬件故障及清除方法介绍如下.
-
肝炎血清标志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探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利用免疫酶标记技术在固相载体上进行抗原或抗体的测定,由于酶催化效率高,抗原抗体反应有高度的特异性,所以普遍应用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为了更好的使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的日益完善,现把我们在检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回顾及探讨.
-
组织芯片联合基因芯片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组织芯片是指固定在载玻片上的组织微点阵,可同时进行分析大量同一实验指标(DNA、RNA及蛋白质)的研究;基因芯片是指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DNA微点阵,可检测异常组织与正常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配合使用在寻找肿瘤基因中有很好的互补作用.利用基因芯片检测出差异表达的候选肿瘤基因,然后,利用组织芯片迅速筛选鉴定肿瘤基因.从而大大简化和加快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进程.
-
一种将低分子量半抗原直接结合在酶标板上的方法
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固定半抗原通常采用与蛋白分子相偶联或共价结合到固相载体上。
-
组织微阵列技术及其在妇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s,TMAs)又称组织微点阵(tissue chip),1998年由kononen等[1]首次全面报道.它是将数十个、数百个乃至数千个不同个体的组织标本以规则有序的阵列方式排放在一个固相载体上,再切片、裱片制成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等分子病理检测技术,进行组织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的定位分析和检测.
-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芯片技术又称做阵列技术,主要是指由数量众多的生物样品(DNA、蛋白质、组织细胞)密集排列于硅片、玻片、聚丙烯或尼龙膜等固相载体上,再由荧光或同位素标记的探针与之在严格条件下杂交,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获取图像信息,经计算机分析处理获得大量信息的技……
-
ELISA实验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971年Engvall和Perlmann发表了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于IgG定量测定的文章,使得1966年开始用于抗原定位的酶标抗体技术发展成液体标本中微量物质的测定方法。这一方法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刊物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地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本文对影响ELISA实验的因素做一综述。
-
基因芯片在肺癌中的应用
肺癌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00万人死于肺癌,占肿瘤死亡率的1/6,居各种肿瘤之首[1].肺癌患者预后差,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基因芯片亦称DNA微矩阵(DNA microarray),系固着在固相载体上的高密度DNA微矩阵,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前沿生物技术.该技术可以快速大通量研究基因表达,使得在基因水平上对肺癌的发病机理、临床类型、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的研究成为可能.现将国内外近年来该技术在肺癌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
ELISA检测错误原因分析
ELISA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固相酶免疫测定方法.ELISA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联结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而且此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其酶活性;③测定时将受检标本(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进行反应,再用洗涤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它物质分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的抗体或抗原量成一定比例;再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后变为有色产物,根据其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以了解被测标本中抗体或抗原含量.
-
基因芯片图像去噪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基因组研究的重心也逐渐转向了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芯片又称DNA微阵列(DNA microarray),是指按照预定位置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很小面积内的很多核酸分子所组成的微点阵阵列.它的工作原理与经典的核酸分子杂交方法是一致的,在一定条件下,根据碱基互补原理,载体上的核酸分子可以与来自样品的序列互补的核酸片断杂交,如果把样品中的核酸片断进行标记,就可以通过专用的芯片扫描仪检测到杂交信号谱图,通过分析图谱,提取每个杂交点区域的信号强度或比率,结合数据库中的芯片描述确定分析结果[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