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树突状细胞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作用

    作者:蔡曼妮;巫华志;孙晓宁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C)表面分子CD11c与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DC在I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结肠镜钳取40例IBS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者的乙状结肠黏膜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肠道黏膜CD11c、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学分析表明两组均不存在明显的炎症性改变.IBS组CD11c、CD80及CD86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患者存在肠道免疫激活,DC可能参与IBS的免疫性致病过程,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哮喘患儿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研究

    作者:蒋东波;杨锡强;周雅德;李华强;姚忠凯;覃世文;潘凤;赵锦宁;唐仕芳

    目的探讨小儿哮喘发作时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以及其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和脐带血幼稚T淋巴细胞(Nave T cells)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小儿哮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Thomas法分离、培养并诱导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外周血DC细胞,流式细胞仪(fluorescent activated cell sorter, FACS)检测DC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HLA-DR的表达,以及其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和脐带血幼稚T淋巴细胞的作用.结果哮喘患儿外周血DC表面CD86和HLA-DR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分别=3.304、9.481;P分别<0.01、0.001),而CD40则显著降低(t=5.659,P<0.001);其激发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和脐带血幼稚T淋巴细胞的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0.001).结论哮喘患儿可通过其DC表面差异表达CD40、CD86和HLA-DR等协同刺激分子,从而使其激发T淋巴细胞的作用增强.所以DC在小儿哮喘发作时起重要作用.

  • 病毒性肝炎的基因治疗进展

    作者:金生;袁平戈;张大志

    基因治疗是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极有潜力的治疗策略,两个肝炎基因治疗途径相关的基础研究正在进行:第一,基于核酸的抗病毒治疗途径,如通过转基因表达的反义寡核苷酸、反义RNA,核酶以及感染肝细胞核心蛋白负向变异决定簇的表达已被用于阻止病毒复制;第二条有效疫苗的基因治疗途径是通过发展载体来表达病毒抗原、辅助细胞因子及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

  • T细胞协同抑制分子研究追踪及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胡为民

    T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 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antigen receptor,TCR)识别由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通过MHC分子提呈的抗原肽形成第一信号,T细胞与APC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co-stimulatory molecule)相互作用形成第二信号(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活化后,出现协同抑制分子(co-inhibitory molecule)的表达或上调,负性调节T细胞的功能.协同刺激分子和协同抑制分子来源于两个家族--B7:CD28家族和TNF:TNFR家族,它们在适当的时间和部位表达,为T细胞提供正性信号和负性信号,调控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和功能成熟.协同抑制分子在T细胞的动态平衡中起重要的作用.在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T细胞向着过度活化方向发展,如果能够通过诱导协同抑制分子过表达加强抑制作用,将可能在新的高度,重新建立平衡关系;反之,在肿瘤、持续性病毒感染等疾病中,T细胞的功能可能被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表达的协同抑制分子所抑制,通过阻断抑制信号,将有利于肿瘤的治疗.因此,以协同抑制分子为靶,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人工制备的与协同抑制分子相关的药物,包括单克隆抗体、与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重链形成的融合蛋白,以及病毒表达载体,将为上述疾病的治疗提供手段.目前已有多种相关药物正处于临床实验阶段.本文就新发现的协同抑制分子、协同抑制分子的新认识作一追踪并介绍其临床应用前景.

  • B7家族及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T细胞相互作用中的作用

    作者:全大勇;张杰

    细胞免疫是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参与细胞免疫.B7家族作为抗原提呈过程中的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其成员近年陆续发现,它们可使TEC发挥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B7家族成员及其在TEC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做初步探讨.

  • B7-H3及HMGB1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及缓解期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柴景伟;丁宁;于秀芹;赖永新;张焕萍

    目的 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3)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及缓解期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急性发作期97例作为A组,缓解期97例作为B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98例作为C组.检测各组的血清B7-H3及HMGB1水平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并分析B7-H3和HMGB1水平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的HMGB1和B7-H3水平均显著高于C组,且A组显著高于B组(P<0.05);A组和B组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均显著低于C组,且A组显著低于B组(P<0.05);B7-H3和HMGB1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B7-H3和HMGB1水平显著升高,且急性发作期升高更显著,两者联合检测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病情评估和具有指示意义,也可能成为未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新靶点,值得深入研究.

  • 人PD-1△ex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鉴定

    作者:胡振华;陈永井;王勤;施毕旻;白利雄;张学光

    目的:构建表达人PD-1△ex3(△PD-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检测其表达和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人PD-1全长(PD-1)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方法获得PD-1△ex3基因的2个cDNA片段,通过重组PCR的方法获得△PD-1基因,将目的片段双酶切后与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连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D-1和pIRES2-EGFP/△PD-1并进行鉴定;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载体导入293T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转染细胞膜表面PD-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培养上清中可溶性PD-1(sPD-1)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分析△PD-1蛋白与PD-1两个配体PD-L1和PD-L2的结合.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均证实插入的基因序列正确,成功构建两个真核表达载体;FCM分析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PD-1转染细胞膜表面高表达PD-1蛋白,细胞培养上清中无sPD-1蛋白,而△PD-1转染细胞膜表面不表达PD-1蛋白,细胞培养上清中则有大量sPD-1;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PD-1蛋白能够与PD-1两种配体产生特异性结合.结论:成功进行PD-1△ex3基因的真核表达,证实PD-1△ex3基因编码sPD-1蛋白,该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PD-1△ex3在PD-1/PD-L信号通路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有价值的物质基础.

  • 鼠抗人PD-L1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

    作者:周莹;陈永井;白利雄;朱耿超;王雪峰;张学光

    目的:研制特异性鼠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高表达人PD-L1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L929/PD-L1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以L929/PD-L1细胞为抗体筛选细胞,L929/mock细胞为对照细胞,经选择性克隆化培养及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筛选稳定和持久分泌鼠抗人PD-L1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Ig亚型快速定性试纸法、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竞争结合抑制实验等方法对mAb进行生物学特性鉴定;继而体外实验分析mAb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3株鼠抗人PD-L1mAb,分别命名为11G8,2G5和5C3;对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结果显示,3株mAb均能识别活化T细胞表面PD-L1分子,和在体外显著促进T细胞的增殖.结论:获得的3株鼠抗人PD-L1功能性mAb,通过阻断PD-1/PD-L1抑制途径能够有效增强T细胞体外增殖,这为进一步研究PD-1/PD-L1信号通路提供了物质基础.

  • ICOS-B7h,-对新的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作者:户义;贾卫;金伯泉

    T淋巴细胞是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诱导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既往研究表明,T细胞活化是一个复杂的信号转导过程,它不仅需要T细胞受体(TCR)识别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的MHC:抗原肽复合物,产生第一活化信号,而且还需要两者之间其他辅助分子的相互作用提供第二活化信号,即协同刺激信号.

    关键词: 协同刺激分子 ICOS B7h
  • 猪苓多糖协同卡介苗对巨噬细胞表达CD11b、CD18以及协同刺激分子的影响

    作者:曾星;蔡萃;王镓;黄羽

    目的:了解猪苓多糖协同对巨噬细胞J774 A.1CD11b、CD18及协同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猪苓多糖协同卡介苗刺激J774 A.10.5 h、1 h、3 h、6 h、12 h、24 h及48 h后,其CD11b、CD18及协同刺激分子CD86、CD40表达的变化.结果:BCG(50 mg/L)组作用1 h后,J774 A.1 CD11b、CD18的表达高于空白组;联合应用PPS(50 mg/L)组刺激12 h,其CD11b、CD18的表达明显高于BCG组(P<0.05).BCG组0.5 h、3 h、12 h、24 h、48 h,其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增高;联合应用PPS协同刺激J774 A.10.5 h、1 h、3 h、6 h,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高于BCG组.结论:卡介苗能提高巨噬细胞CD11b、CD18及协同刺激分子的表达,联合应用猪苓多糖可使其作用增强.

  • 小鼠4-1BBL cDNA的克隆和表达及其抗肝癌的免疫作用

    作者:刘承利;窦科峰;朱帮福;臧晓霞;柴玉波;杜可军;陈苏民

    目的:克隆小鼠4-1BBL基因, 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 并观察其在抗肝癌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取C57BL/6小鼠脾细胞, 经PHA诱导后, 以RT-PCR克隆4-1BBLcDNA, 测序, 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4-1BBL.以重组体转染小鼠肝癌细胞Hepa1-6, 经G418筛选后, 以RT-PCR、间接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 检测m4-1BBL以获得稳定高表达克隆.然后将其制成肿瘤细胞疫苗与同源小鼠脾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采用 MTT比色法测定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果:从小鼠脾细胞中克隆到m4-1BBLcDNA, 经测序完全正确.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4-1BBL, 在小鼠肝癌细胞Hepa1-6中获得稳定高效表达.与野生型Hepa1-6细胞相比较, m4-1BBL基因转染的Hepa1-6细胞疫苗能较有效地诱导淋巴细胞产生针对野生型 Hepa1-6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P<0.01).结论:将 m4-1BBL基因导入肝癌细胞中表达, 能提高其免疫原性, 诱导有效地抗肝癌免疫应答.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细胞协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芳;马燕萍;杜宗孝;吴涛;朴文花

    目的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T亚群及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28、CD8o的变化,探讨其表达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MM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 CD8+T细胞比例及CD4+CD28+、CD8+CD28+、B7-1(CD80)的表达水平.结果 Ⅰ期、Ⅱ期MM患者CD4+CD28+、CD8+CD28+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MM患者CD4+CD28+、CD8+CD28+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及Ⅰ期、Ⅱ期MM患者(P<0.05).Ⅰ期、Ⅱ期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o较对照组增高(P<0.05),CD8o在MM患者各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MM患者CD4+ CD28+、CD8+CD28+细胞比例均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P<0.05),两者在对照组和稳定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及进展期患者CD8o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进展期患者CD8o表达低于稳定期(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 +CD28+、CD8+ CD28+表达水平降低而CD80表达水平增高,这些变化与MM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

  • T细胞免疫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姜鹏;刘凯(综述);王若峥(审校)

    在抗肿瘤免疫中,肿瘤特异性 T 细胞应答,特别是CD8+T 细胞(cytotoxic T cell,CTL)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是至关重要的免疫保护机制,肿瘤特异性CD4+T 细胞分泌的 IFN-γ(interferon-γ,IFN-γ)以及肿瘤抗原特异性 IgG (immunoglobulin G, IgG)抗体也具有重要的清除肿瘤的功能。常见的恶性肿瘤如宫颈癌、鼻咽癌等恶性肿瘤均存在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的改变,关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提高抗肿瘤效果的研究已成为热点。肿瘤的发生、发展与 T 细胞组成和数量的变化密切相关,T细胞功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协同刺激分子、细胞因子等均存在联系。本文对 T细胞免疫与恶性肿瘤之间的关系简要综述如下。

  • 协同刺激分子B7-H4在小鼠食管癌前病变中的表达

    作者:陈欣然;单保恩

    目的:研究协同刺激分子B7同系物4(B7-H4)在小鼠食管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133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42只和诱癌组91只.诱癌组小鼠采用饮水法给予50 μg/mL 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 15周,诱导小鼠食管癌前病变.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价食管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食管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7-H4蛋白在小鼠血清中的表达.结果:从16~28周,4NQO诱癌组小鼠食管组织出现肉眼可见的增厚、凸起、肿块等病理改变.HE染色结果显示,小鼠食管组织癌前病变级别与诱癌时间呈正相关(r=0.55,P<0.01).另外,B7-H4在食管组织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前病变级别呈正相关(r=0.57,P<0.01).与对照组相比,第26周和第28周诱癌组小鼠食管组织B7-H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正常小鼠相比,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小鼠血清B7-H4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小鼠食管癌前病变进程中,B7-H4蛋白在血清和食管组织中表达上调,B7-H4可能参与了食管癌前病变的进程.

134 条记录 7/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