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早期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预后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age,HICH))是神经科常见的危急重病,病死率高,存活者常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1].诸多研究表明,对有手术指征的病例而言,早期手术可以在诸多方面改善预后,预防病情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97例行CT监视下定向硬通道技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了不同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
-
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指继发于高血压的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1].HICH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残死率居脑出血性疾病的首位[2].
-
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是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均高.而丘脑出血的病死率更高.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6年8月应用立体定向技术超早期(6 h内)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4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选择性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我院于2006年5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例178例,其中47 例行超早期经侧裂显微手术清除血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超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临床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指继发于高血压的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1].HICH多见于40~70岁的中老年,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残死率居脑出血性疾病的首位[2].
-
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超早期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超早期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半个月和术后半年的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结果 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70.00%,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半个月、术后半年的GOS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术后半个月、术后半年的GOS的评分均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9月医院神经外科接收的6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床位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不进行手术;试验组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取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可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200例临床探究
目的:对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诊治的高龄脑出血患者400例,将患者分成两组,予以开颅血肿式清除术治疗的200例高龄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予以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GSS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存活率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存活率79.50%,明显高于对照组59.50%,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评分(84.2±11.3)分,高于对照组(63.4±12.9)分,差异明显,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脑出血患者予以超早期微创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生活质量,且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早期高压氧治疗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脑梗死超早期应用的疗效.方法:对120例脑梗死0-Ⅱ级肌瘫病人,依据性别、年龄、病情匹配的原则,分别选入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高压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护理基础上,于发病6小时内实施高压氧治疗第10d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讨论:脑梗死超早期采用高压氧治疗,可降低血液粘度,消除血栓,改善微循环,加速神经系统功能缺损部分的重塑,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早期和良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稳定情绪以及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起着积极的作用.)
-
大面积脑梗死超早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及探索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超早期溶栓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诊的患大面积脑梗死的7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35例患者,给予超早期溶栓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超早期溶栓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
-
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脑出血患者4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单纯血肿抽吸,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抽出血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早期联合清除血肿治疗脑出血疗效确切,可降低致残率.
-
尿白蛋白片段、尿铜兰蛋白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超早期诊断的意义
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白蛋白片段(UFA)、铜兰蛋白(CP)共检测高血压病人624例,健康人360例,UMA阳性率分别是20.99%、4.44%,UAF的阳性率分别是39.90%、5.55%,CP阳性率分别是32.37%、3.89%,高血压病人UAF、CP联合阳性率50.96%.1年随访UMA阴性,UAF、CP阳性病人18.89%转为UMA阳性.结果表明UAF、CP可作为高血压肾病超早期诊断的临床参数.
-
CTA辅助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超早期治疗
目的 探讨CTA辅助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超早期治疗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2011年7月至2015年11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在超早期共治疗12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先行64排双源螺旋CT扫描并三维重建,证实有颅内动脉瘤后即在24 h内全麻下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结果 出院时预后良好92例(71.88%),预后差32例(25.00%),死亡4例(3.12%).结论 CTA辅助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超早期治疗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超早期 -
探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影响及预后的差别
目的 探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影响及预后的差别.方法 总结分析了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82例患者,根据是否采取高压氧治疗及开始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外伤后3d内开始高压氧治疗)、普通组(外伤后4~10d内开始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未行高压氧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几组之间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差别,采用国际通用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对各组之间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超早期组患者伤后1、3、5、7、14、30 d的ABAb浓度分别为(0.523±0.135)U/mL、(1.287±0.226)U/mL、(1.456±0.212)U/mL、(1.551±0.309)U/mL、(1.693±0.324)U/mL、(1.303±0.211)U/mL;普通组患者伤后1、3、5、7、14、30 d的ABAb浓度分别为(0.509±0.146)U/mL、(1.408±0.293)U/mL、(1.511±0.192)U/mL、(1.611±0.298) U/mL、(1.743±0.331)U/mL、(1.358±0.236)U/mL;对照组患者伤后1、3、5、7、14、30 d的ABAb浓度分别为(0.514±0.121)U/mL、(1.412±0.301)U/mL、(1.552±0.221)U/mL、(1.651±0.286)U/mL、(1.796±0.312)U/mL、(1.405±0.205) U/mL.在伤后1d,各组之间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86,P>0.05),伤后3d,超早期组血清中ABAb浓度明显低于普通组及对照组(t=4.303,3.182,P<0.05),普通组与对照组之间ABAb浓度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8,P>0.05).其余各时间点超早期组血清中ABAb浓度明显低于普通组(t=6.965,4.541,3.365,3.306,2.447,2.365,P<0.05),普通组血清中ABAb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6,2.571,2.306,2.262,2.228,2.201,P<0.05).超早期组预后良好率42.4%(25/59)显著高于普通组31.9%(22/69) (x2=1 1.14,P<0.05),普通组预后良好率31.9%(22/69)显著高于对照组24.1%(13/54)(x2=12.83,P<0.05).结论 超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降低血清抗脑抗体含量,改善病人预后.
-
超早期大骨瓣减压救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体会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早期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10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103例,死亡率20.4%.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Ⅱ级25例、Ⅲ级36例、Ⅳ级15例、Ⅴ级6例.结论:超早期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颅内压,解除脑组织受压,挽救病人生命,使患者获得佳治疗效果,是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
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中枢协调障碍(ZKS)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ZKS患儿分为超早期综合干预组、早期综合干预组、超早期对照组.3组患儿在治疗前均进行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结果:超早期综合干预组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7~12个月组(81.3%)及超早期对照组,其脑瘫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P<0.01);超早期综合干预组在动作能、应人能、应物能三个能区治疗前后的发育商差值均明显高于超早期对照组及早期综合干预组(P<0.05).在语言能区的发育商差值与超早期对照组和早期综合干预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行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提高ZKS患儿的治疗有效率,降低脑瘫的发生;可有效促进其应人能、动作能及应物能的发展,降低脑损伤患儿残疾障碍的发生.
-
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应用的研究现状
脑梗死是神经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残致死率均非常高.而在脑梗死发病6小时内,即超早期内,中心坏死灶周边脑组织的神经功能是有可能被挽救的.也就是说急性脑梗死的治疗重点在于挽救这部分梗死灶周边的缺血半暗带(IP).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水平,其中CT灌注成像(CTPI)作为一种功能性成像方法,以其准确、快速、费效比高而为临床所广泛应用.现就CTPI在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方面做综述,并为临床应用及治疗进行评价.
-
氟尿嘧啶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90例分析
随着血β-HCG测定的灵敏度增强,阴道B超早期诊断技术的提高以及医生对异位妊娠的高度警惕,使很多异位妊娠在破裂或流产前得以诊断,为药物治疗提供了条件.本研究对90例异位妊娠患者采用氟尿嘧啶联合中药保守治疗,经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表面肌电图观察多针浅刺对面瘫疗效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多针浅刺疗法超早期介入治疗早期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和表面肌电图的影响,为面瘫针刺治疗的时机选择而提供依据,从而丰富和发展针灸治疗面瘫的方法和理论.方法 在常规给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面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超早期多针浅刺和静止期多针浅刺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和SA7550型表面肌电系统评估结果,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2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3<0.5),治疗组效果较对照组效果佳.结论 多针浅刺法对于面瘫的治疗具有显著性疗效,且超早期介入针刺治疗比在静止期针刺治疗的疗效更显著.
-
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法应用时间窗探讨
有关缺血性中风发病后6小时内超早期溶栓化瘀已得到普遍认可,对出血性中风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也被广为接受,且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资料已提供了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