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578眼临床分析

    作者: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患者578眼,观察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1d,裸眼视力<0.05者17眼,占2.9%;0.05~0.3者321眼,占55.5%;≥0.3者240眼,占41.5%;术后1wk复查视力,<0.05者3眼,占0.5%;0.05~0.3者121眼,占20.9%;≥10.3者454眼,占78.5%;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麻醉效果良好,能大限度减少麻醉所带来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因而适宜于我国大规模复明行动及基层医院开展的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

  • 表麻下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晚期的疗效观察

    作者:冯延琴;葛胜利;高向红

    目的:评价表麻下小梁切除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晚期的疗效.方法:观察45例青光眼的麻醉效果,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视野.结果:45例均采用表面麻醉顺利完成手术,眼压控制好,滤过泡形成良好,无视野损害.结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晚期小梁切除术采用表面麻醉安全有效.

  • 前玻璃体切除联合四点固定推注人工晶状体悬吊术

    作者:杨立东;杨云东;张歆;贾洪强;徐深

    目的:探索表面麻醉前房灌注下透明角膜切口前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四点固定推注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我院2004- 03/2006-12各种原因所致需要悬吊人工晶状体患眼51眼,在表面麻醉下通过2.8mm透明角膜切口,在前房灌注下用前玻璃体切除器处理瞳孔区机化膜及玻璃体后,巩膜外入路睫状沟四点固定Rayner Superflex推注式丙烯酸人工晶状体.结果:51例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顺利完成手术,有7眼术中加用一次表面麻醉药,无1例改变麻醉方法.手术时间15.12~40.80(平均20.83)min.术后视力提高5行以上者25眼(49.02%);3行以上者42眼(82.35%);1行以上者49眼(96.08%);2眼提高不明显,但诉较前清楚.对眼底检查无明显影响.结论:表面麻醉前房灌注下透明角膜切口前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四点固定推注人工晶状体悬吊术治疗无晶状体眼安全、快捷、疗效确切,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无囊膜支撑需悬吊人工晶状体的佳手术方案之一.

  • 特殊人群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性分析

    作者:唐于荣;林媛;孙艳梅;张珍珍

    目的:评价特殊人群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4a我科对96例106眼特殊人群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相关临床资料,观察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并发症的情况.特殊人群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患者:年龄≥80岁身体健康的高龄患者71例78眼;有心律失常(房颤、房早、室早)患者22例22眼.尿毒症患者3例6眼.结果:所有患者全部安全完成了手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术后1d裸眼视力≥0.3者66眼(62.3%),术后1wk视力≥0.3者85眼(80.2%),术后1mo视力≥0.3者96眼(90.6%),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在表面麻醉下对特殊人群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 完整撕囊联合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防盲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吴峥峥;万灵;樊映川;张晓七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完整撕囊联合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眼科大规模防盲手术中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四川省贫困白内障患者716例716眼,分为常规组387例387眼及劈核组329例329眼,分别在表面麻醉下行完整撕囊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及完整撕囊联合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前、术后1d佳矫正视力,脱盲率、脱残率及术后并发症.采用SAS 8.2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d佳矫正视力:常规组是0.517,劈核组是0.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盲率:常规组96.9%,劈核组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残率:常规组88.9%,劈核组9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麻醉下完整撕囊联合劈核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适宜在眼科大规模防盲中广泛应用.

  • 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117例临床分析

    作者:吕建平;岳文杰

    目的:评价在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在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对117例(121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麻醉效果及视力.结果:在表面麻醉下全部患者均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完成,无1例更换麻醉方法.平均手术时间13.26min,术后1d视力>0.5者占65.3%,术后1wk>0.5者占87.6%.结论:在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优越的.

  • 表面麻醉颞侧位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作者:夏旭光;尹峥

    目的:探讨并总结表面麻醉颞侧位超声乳化技术及5.5mm无缝线遂道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和经验.方法:总计植入5.5mmPMMA人工晶状体采用无缝线隧道切口的白内障患者529例(568眼),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患者51例(51眼).前者核硬度为Ⅰ和Ⅱ级者248眼,Ⅲ级296眼,Ⅳ级24眼.后者核硬者为Ⅰ和Ⅱ级者30眼,Ⅲ级21眼,颞侧位超声乳化碎核,能量设定为50%~70%,有效超声时间10~88(平均46)s.结果:术后第1d视力≥0.5者分别为75%和76%.术后1mo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为87%和84%,平均散光分别为0.25±0.38D和0.58±0.62D,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部病例均无需缝线,96%的表麻颞侧位超声乳化成功,手术主要并发症是后囊破裂和虹膜色素脱失.结论:表麻颞侧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5.5mm无缝线隧道切口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折叠术人工晶状体一样,具有手术时间短,无需缝线,视力恢复快等优点,而价格相对便宜,特别是对不宜在原位手术的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故值得推广.

  • 表面麻醉在大规模防盲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万灵

    目的:评价盐酸奥布卡因(倍诺喜)在大规模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防盲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636例(636眼)基层贫困白内障患者在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在表面麻醉下均能很好的配合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途更换麻醉方法.平均手术时间12.16min,术后第1d视力≥0.3者82.3%,术后3d≥0.3者93.9%.结论: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基层大规模防盲中是安全快捷有效的.

  • 爱尔凯因滴眼液致眼表毒性反应1例

    作者:胡长涛;陈立军;杨丽荣

    1病例报告患者,男,52岁,农民,因"右眼红肿、刺痛、伴畏光流泪1d"入院.患者缘于入院前1d,有一沙粒样异物溅入右眼后出现磨痛不适,有异物感,伴畏光流泪.急到当地县医院就诊,右眼点用爱尔凯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后,上述症状缓解,行角膜浅层异物剔除.数分钟后,再次出现右眼刺痛,畏光流泪,不能自主睁眼.

  • IOL Master和A超眼轴测量比较研究

    作者:罗廷浩

    引言眼轴测量在白内障手术及屈光手术中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采用超声测量眼轴精确、快速、方便,是为常用的方法.但测量过程中需要表面麻醉、探头接触角膜,存在损伤角膜和增加感染的机会,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经验也有一定要求[1].IOL Master是新型的利用偏振光相干干涉原理(Partial coherence interferometry,PCI)测量眼轴的非接触式仪器,操作简便,非接触,避免了角膜的接触性损伤,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2].本文将IOL Master和A超测量眼轴进行分析比较,评价两者在眼轴测量中的优缺点.

  • 表面麻醉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绪富

    0引言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手术技巧上的不断完善及材料上的改进使得单纯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摘出成为可能[1].我科从2004年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来,共收治患者57例,全部选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术,现将57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结果报道如下.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在治疗电光性眼炎中的应用

    作者:李洁;黄蒂;张健梅

    引言电光性眼炎是常见眼科急诊疾病之一,多发生在电焊操作及室内紫外线消毒的场所.常规治疗方法是给予5g/L地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局部冷敷等,以对症处理为主.临床常因多次地卡因滴眼液滴眼后出现角膜上皮松解,症状反复,角膜上皮修复迟缓等.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滴眼液为新型生物制剂,价格适中,无需冷藏保存.我院在电光性眼炎的治疗中联合使用rhEGF滴眼液,并与常规治疗方法比较,完整随访电光性眼炎12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 玻璃酸钠联合丝裂霉素C在泪道激光成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曹虹;孙熠

    1 临床资料我科2005-01/2006-06泪小管,泪总管和鼻泪管阻塞患者221例289眼,其中男88例117眼,女133例172眼,年龄16~76(平均48.34)岁,病程5mo~11a.泪小点闭塞14眼,单纯性泪小管阻塞186眼,慢性泪囊炎89眼,其中92眼曾行泪道探通术,32眼曾行泪道穿线术,8眼曾行鼻腔泪囊吻合术.倍诺喜下泪小管表面麻醉,对特别敏感的患者可用10g/L利多卡因注射液做滑车下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 结膜角膜缘干细胞双向移行手术治疗翼状胬肉23例

    作者:王飞

    1临床资料2000-06/2002-12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23例(25眼),男14例(15眼),女9例(10眼);年龄31~68岁.1次手术复发16例(18眼),2次手术复发7例(7眼),有明显的眼球运动障碍6例.常规手术野消毒铺巾,结膜囊表面麻醉后置开睑器开睑.局部用20g/L利多卡因2.5g/L布比卡因胬肉下浸润麻醉,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彻底清除角膜增生组织及结膜下增生组织,注意勿伤及内直肌,力争巩膜表面无胬肉组织残留.

  • 应用表面麻醉行下泪小管离断吻合术24例

    作者:刘杰;李楠

    下泪小管离断是眼外伤中常见的疾病.如处理不当将遗留永久性溢泪等并发症.下泪小管离断吻合技术的关键是准确掌握其解剖位置,2000-01/2002-12我们对24例下泪小管离断患者应用表面麻醉方法行下泪小管离断吻合术如下.

  • 表面麻醉下翼状胬肉手术中应用纤维蛋白胶的效果

    作者:刘慧;魏瑞华;黄悦;杨瑞波;张琛;赵少贞

    目的:探讨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及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应用纤维蛋白胶在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中的效果。
      方法:对55例60眼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的初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表面麻醉组)27例30眼和对照组(局部麻醉组)28例30眼。试验组给予常规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后进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照组给予20 g/L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试验后进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试验组及对照组均采用黏合剂将植片与植床进行粘贴(黏合剂为凝血酶溶液及含有因子峪和抑肽酶的纤维蛋白溶液)。术后随访6mo,主要观察手术时间,植床与植片的匹配程度及术中与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
      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试验组植床与植片匹配度(93%)优于对照组(8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使用纤维蛋白胶黏合剂完全能满足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要求,且能使植床与植片更好匹配,缩短了手术时间。

  • 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的疼痛分析

    作者:邱海江;高宗银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应用表面麻醉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于2010-09/12采用40g/L爱尔卡因表面麻醉,对92例96眼老年性白内障眼,行小切口手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和疗效。
      结果:在表面麻醉下,92例94眼能顺利完成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疼痛指数和术中眼球运动和眼睑痉挛的情况均在可耐受范围。95%患者表示满意。结膜下注射(50眼,52%)和固定上直肌(31眼,32%)是疼痛比较明显的两个环节,其次是烧灼巩膜血管(16眼,17%),转核及娩核(13眼,14%),巩膜隧道切口(12眼,12%),注吸黏弹剂(9眼,9%),植入人工晶状体(1眼,1%)。它们的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农村地区进行白内障防盲时,采用有效的止痛措施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中采用表面麻醉的方法,安全可行,可有效的提高白内障防盲的工作效率。

  • 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内障摘除術中的應用

    作者:汪丹

    目的探討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内障摘除術中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將各類白内障患者共計158例(158眼)采用表面麻醉下經鞏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結果術中完全無痛,配合良好的150例,占95%;術中娩核時稍感疼痛8例,經追加表面麻醉藥後緩解;術後2天視力>0.3的146例,占92.4%;後囊破裂10例,占6%.結論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中的應用是安全、有效的,但表面麻醉的應用仍有局限性,應根據手術醫生的手術經驗及病人的配合程度及病情選擇應用,以保證手術的佳效果.

  • 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麻醉在湖北省复明工程的应用

    作者:杜刚;戴金祥;陈静;张磊;罗丰年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复明手术中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180例180眼采用倍诺喜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分析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效果.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7.2%;基本满意率为2.8%;术后1d矫正视力≥0.5者123眼(68.3%);术后1wk矫正视力≥0.5者156眼(86.7%);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复明工程中应用安全、有效、实用,提高了复明手术质量.

  • 表麻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IOL植入术在扶贫复明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唐勇华;卢银波;谢祥勇

    目的:分析和探讨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扶贫复明手术中的效果.方法:在表面麻醉下对183 例205眼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疼痛感、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术后视力.结果: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痛感,能很好地配合手术,眼球固视好189眼(92.2%);术中偶感有轻度疼痛或异物感,可忍受并能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或加滴表面麻醉药后能顺利完成手术者16眼(7.8%);183例 205眼平均手术时间22±7min;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术后 1d视力:裸眼视力≤0.1者13眼(6.3%); 0.12~0.3者47眼(22.9%);0.4~0.8者126眼(61.5%);≥0.8者19眼(9.3%),术后 1wk复查视力,视力≤0.1者4眼(2.0%);0.12~0.3者23眼(11.2%); 0.4~0.8者145眼(70.7%);≥0.8者33眼(16.1%).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避免了相应的并发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手术质量较好,因而适宜于大规模复明行动及基层医院开展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

908 条记录 42/46 页 « 12...38394041424344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