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改良Oddi括约肌成形术临床体会

    作者:刘磊;姚兴会;陈轲;李建伟

    我院自1994~2002年对胆总管远端狭窄的患者应用改良Oddi括约肌成形术,以解除狭窄扩大胆道引流口径,通畅引流.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

    作者:封光华;蔡阳;杨德琪;陈虎;金慧成;余强宏;朱玮;王楚雄

    目的评价经皮肝穿胆道内外引流术(PTBIE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PTBIED治疗,其中肝门部转移癌14例,胆囊癌8例,胆管癌8例,胰头癌13例.结果 PTBIED成功率为90%.40例血清总胆红素降至正常,3例下降不满意.术后1个月内死亡4例,6个月内死亡20例,生存超过12个月13例.并发症为胆道活动性出血8例(18.6%),败血症10例(23.3%),胆道逆行感染6例(14.0%),胆汁性腹膜炎1例(2.3%).结论 PTBIED是姑息性治疗手术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有效的和安全的方法.

  • 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的治疗

    作者:汪谦

    临床上可行手术切除的胰腺癌仅占10%~20%.对不能手术切除胰腺癌的姑息治疗应根据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尽早胆道引流缓解阻塞性黄疸或肠道短路解除十二指肠梗阻;必要的单药、多药联合化疗结合放疗控制肿瘤的生长;手术或药物阻断神经传导以缓解疼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新型治疗手段,从根本上改善胰腺癌的诊治现状.应当肯定,根治性切除仍是目前胰腺癌的首选方式,术后生存时间大约17~20个月,5年生存率5%,而必要的姑息性治疗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显著延长其生存时间,平均6.5~7.5个月,1年生存率4.5%.

  • 不同胆道引流方式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疗效的影响

    作者:吴勇超;荣小翠;武中林;李顺宗;杨光;郝晓光;李智岗

    目的 探讨不同胆道引流方式对高位恶性胆道梗阻(malignant high biliary obstruction,MHBO)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随访MHBO患者164例,其中行胆道完全外引流18例(A组)、胆道单支架植入并对侧外引流48例(B组)、胆道优势侧引流34例(C组)、胆道双支架植入64例(D组),观察术后近、远期疗效.结果 4组患者术前ALT、AST、TBIL、DBIL与术后第3、7、14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组间比较,A、B、D三组下降程度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第14天的组间比较,D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B、C三组,B组高于A、C两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第21天TBIL均值与术前比较,D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B、C三组,B组高于A、C两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患者术后生存期比较,D组中位生存期为(355.00士22.21)天,远高于A、B、C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胆道双支架植入实现了胆汁的充分内引流,对迅速消除黄疸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了生存期.

  • 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减黄手术

    作者:王正康;周雷

    不能切除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若不及时行减黄手术,将死于因梗阻性黄疸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及胆管炎.若及时行胆道引流,可解除和预防胆道内压异常升高,有效地改善肝功能及控制胆管炎,对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的作用.根据梗阻部位的不同,一般将减黄手术分为两大类,一类用于胆囊管汇入胆总管水平以下的梗阻,由壶腹癌、胰头癌、下部胆管癌等造成;另一类用于胆囊管汇入胆总管水平以上的梗阻,由肝门部胆管癌、胆囊癌、消化道肿瘤的肝门部淋巴结转移等造成.

  • 内镜下肝门部胆管癌单、双支架引流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苏树英;王忠辉;张耿;费凛;李杰原;肖修林

    目的 比较内镜下单、双支架引流治疗不能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内镜治疗的佳模式.方法 将10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支架引流组(52例)和双支架引流组(50例),比较术后疗效包括支架放置成功率、有效引流率、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支架通畅时间及生存时间.结果 双支架组操作成功率低于单支架组,但术后黄疸消退较快,有效引流率较高,亦发生了较高的术后早期并发症.支架中位通畅期双支架组明显优于单支架组,而生存期两治疗组没有差异.结论 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内镜治疗,进行有效操作,放置双支架较单支架更有效降低黄疸,延长支架通畅期,减少患者病程中入院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 胆管一期吻合细导管支撑引流治疗胆管损伤

    作者:李家新;郑荣;毛须平

    目的:介绍胆管一期吻合配合细导管支撑引流治疗胆管损伤的方法,其适用于胆管较细,或分支胆管损伤端端吻合,而不适合行T管引流者.方法:对胆管损伤需胆管端端吻合的患者12例于胆管端端吻合后在吻合口远端胆管前壁剪开约0.5 cm,沿该切口将剪有侧孔的细导管向胆管近端置入,可用吸收线固定.结果:患者均一期吻合成功,术后无胆道感染,术后6~12个月拔除引流管,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行二期胆肠吻合术.结论:对于胆管较细(3~6 mm)难以置入T管、或置入后张力大、胆管壁可能撕脱者,胆管无缺损,吻合无张力者,宜行胆管一期端端吻合,细导管引流术.

  • 腔镜手术应该在胆道闭锁中应用吗

    作者:杨振;黄格元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是指肝外或肝内胆道发生进展性纤维硬化性梗阻,尽管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可以改善胆道引流,但许多患儿仍发展到肝硬化而需肝移植。自1959年 Kasai 首次报道葛西肝门肠吻合术以来,该术式已成为胆道闭锁的首选治疗方法。初,葛西手术的目的是恢复胆道引流和推迟肝移植时间。手术的基本原则是切除肝外胆管至肝门,暴露肝门,使用Roux-en-Y胆管空肠吻合。微量的胆汁排泄进入小肠,从而缓解胆汁淤积。患儿的临床结果取决于葛西术后胆汁是否充分引流[1]。经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改进,目前胆道闭锁患儿葛西手术后长期生存率已明显提高。

  • 经皮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

    作者:曾伟华;康友根;刘平;王道德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伴有休克的急性重症胆管炎(AOSC)的疗效.方法:5例急症入院的伴有休克的AOSC,行急诊PTCD.结果:1例胆石症梗阻病人PTCD 21h后死亡,4例经引流6~14d,同时抗休克、抗炎及支持治疗后,症状缓解,血压恢复正常,胆红素明显下降,顺利进行了外科手术,追踪4~38个月均生存.结论:急诊PTCD是积极抢救伴有休克的AOSC的有效手段.

  • 改良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的应用研究

    作者:吴英超;杨金炜;李冠海;张明德;彭玲;黄咏梅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BD)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接受PTBD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所致的高位梗阻性黄疸患者,胆管造影后进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的疗效.结果 除2例患者因肥胖、皮下脂肪太厚、超声无法清晰辨别肝内胆管,采用单纯DSA机下PTBD外,其余34例均一次穿刺并置管引流成功.结论 改良PTBD治疗恶性高位胆管梗阻,可明显缓解黄疸,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医患同受益的操作方法.

  • 术前彻底减黄及门静脉栓塞预防肝门胆管癌合并大块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

    作者:张隽;乔岐禄;赵建勋;史继荣;佟小强;郭小超;张宪生

    目的 探讨术前减黄及门静脉栓塞预防肝门胆管癌合并大块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安全性.方法 2例肝门胆管癌患者行大块肝切除术前先行预留侧肝脏胆道引流以及预切除侧门静脉栓塞术,患者术前Bismuth分型分别为Ⅲa型和Ⅳ型.结果 2例患者术后均存活.术后病理均示为R0切除.结论 术前减黄及门静脉栓塞预防肝门胆管癌合并大决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安全有效.

  • 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海平;王小宜;李刚;曹觉;雷光武;胡静芳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 2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其中恶性胆道梗阻21例,胆石症术后胆道狭窄3例,均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后,根据病情及经济条件,单纯行PTCD6例,胆道内支架置入18例,其中网状支架13枚,Z形支架5枚.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介入治疗后7~15d复查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454.93±64.52)μmol/L降至(66.94±8.45)μmol/L;转氨酶由术前的(265.67±30.09)u/L降至(56.21±8.73)u/L,治疗前后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黄疸、皮肤瘙痒等临床症状逐渐缓解,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介入治疗梗阻性黄疸疗效非常显著,技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痛苦小、安全性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非外科手术方法.

  • 顺行性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引流肝门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的比较

    作者:李智德;简志祥;周雨;李德智;陈盛;余敏;林叶;侯宝华

    目的:探讨顺行性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2015年住院治疗的113例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种胆道引流方式的退黄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费用及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比较,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均优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P<0.05),术后并发症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的胆道感染、胰腺炎发生率低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P<0.05)。结论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比较,具有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

  • 不同胆道引流治疗晚期肝门胆管癌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曹臻;陈春雷;林晖;项光泽;方寒柳

    目的比较不同的胆道引流对晚期肝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8月至2004年6月晚期肝门胆管癌患者48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 4组:双侧内引流(A组);左肝空肠裙边吻合内引流(B组);支撑内引流术(C组);单纯外引流(D组).比较各组黄疸消退时间与生存期.结果 A、B、C、D组各组黄疸消退有效率分别为96.0%、77.8%、50.0%、0%,平均生存期分别为20月、10月、6月、3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91.7%,61.2%,30.1%,0%.结论内引流明显比外引流效果好,双侧内引流又优于单侧内引流.

  • 经内镜胆管引流术的疗效观察和护理体会

    作者:张婷

    目的 了解经内镜胆道引流(EBO)的操作护理经过.方法 回顾分析经内镜胆道引流术(EBO)治疗6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BD对胆道减压减轻黄疸效果良好,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具有简便、微创、不改变胆道生理流向的特点,同时也便于临床观察与护理.结论 EBD是姑息性治疗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

    关键词: 胆道引流 内镜 护理
  • 带蒂组织修复肝门部胆管狭窄的体会

    作者:陈志敏;黄益领

    肝胆管结石常伴有肝胆管狭窄,临床处理比较棘手[1-2].治疗肝胆管结石必须同时有效解除肝胆管狭窄,在此基础上建立通畅的胆道引流,才能达到良好的远期效果.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是胆肠吻合术.然而,返流性胆管炎、再次胆管狭窄以及结石残留等问题,使再次手术处理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自2000年以来开始在肝胆管结石伴狭窄的治疗中,选择性采用自体组织修复狭窄整形后的胆管前壁缺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术前胆道外引流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肝再生的影响及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

    作者:王亚峰;陈斌;杨安力;陈东;梁力建;周奇

    目的 探讨术前胆道外引流减黄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肝再生能力的影响以及其细胞周期调控机制.方法 将恶性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减黄组和未减黄组各15例.另选资料匹配的10例行肝血管瘤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标记指数(LI)以及肝细胞DNA含量(Feulgen染色,PU值),并检测肝组织的细胞周期蛋白D1 (Cyclin D1)、p27基因、p21基因、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结果 3组PCNA LI均有差异(F=17.39,P<0.01),减黄组PCNA LI较未减黄组高(P=0.013),未减黄组PCNA LI较对照组高(P=0.000).PU值变化情况与PCNA LI相似.3组肝组织Cyc1in D1 mRNA/GAPDH mRN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19,P<0.01),减黄组较未减黄组高(P=0.029),未减黄组较对照组高(P=0.003).3组肝组织p27 mRNA/GAPDH mRN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7.03,P<0.05),减黄组较未减黄组低(P=0.031),未减黄组较对照组低(P =0.014).3组HG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7.40,P<0.05),非减黄组肝细胞HGF较对照组高(P =0.000),而非减黄组与减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1).p21在各组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阻塞性黄疸作为一种肝损伤因子,可以促使肝再生能力增强,而术前减黄后可进一步提高肝再生的能力.Cyclin D1、p27、TGF-β1在减黄促进肝再生的细胞周期调控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而p21可能不参与此调控.

  • 胆总管切开内置支撑管引流一期缝合21例

    作者:韦和平

    [目的]探讨内置支撑引流管引流在胆总管探查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中的可行性.[方法]对应用内置引流管胆道引流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治疗的21例胆总管结石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全组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拔管后无腹痛、黄疸和胆漏的发生,也未发生急性胰腺炎及逆行性胆道感染现象,术后平均住院8~9天.[结论]内置支撑引流管引流充分,能安全、有效地进行胆总管切口一期缝合,并且能有效地避免T管引流的并发症,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华枝睾吸虫胆道梗阻术后胆道引流特点分析

    作者:陈瑞新;杨六成

    目的探讨华枝睾吸虫感染的胆道梗阻性疾病外科治疗后胆道引流的特点. 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12月外科治疗华枝睾吸虫感染致胆道梗阻性疾病68例,调查手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放置时间、胆汁流量、闭管时间、拔管指征以及预后追踪等情况. 结果 68例胆道梗阻患者全部为华枝睾吸虫感染所致,2例伴有恶性病变,2例伴有重症胆管炎(ACST),急诊手术32例(47%).手术后平均胆道引流管放置时间(26.3±3.1)d,3例结石复发2次手术. 结论华枝睾吸虫感染引起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手术后胆道引流管放置时间相对要长,配合驱虫治疗十分必要,必须反复检测胆汁内无虫卵排出方可拔除引流管.

  • 胆总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评价(附126例报告)

    作者:李恩;吴祖光;李思荣;刘宏涛;吴青松;徐泰;陈楷

    目的 比较胆总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取石术和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两种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第1组66例采用胆总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联合取石术的方法;第2组60例患者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方法,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第1组术后近期效果优良率为92.4%,第2组为80% ;第1组患者在术后残石率、胆道感染率和再手术率方面明显低于第2组.结论 胆总管切开并左肝外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能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近期疗效明显好于单纯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120 条记录 5/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