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CVVH中不同浓度普通肝素钠全身抗凝对滤器使用寿命的影响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浓度普通肝素钠全身抗凝方式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抗凝效果。方法选择需行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且应用普通肝素钠全身抗凝的患者,给予首剂量25~30 IU/kg后,按普通肝素钠维持的给药浓度不同分为观察组(0.02%普通肝素钠溶液)和对照组(0.5%普通肝素钠溶液),进行自身交叉对照,两组普通肝素钠维持量5~10 IU/(kg·h)持续血液前泵泵入,开始4 h每小时检测一次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然后每4 h检测一次,来调节肝素的维持量。监测治疗过程单位时间普通肝素钠用量、凝血功能、跨膜压、滤器使用时间等指标。结果42例行CVVH治疗的患者入选,平均单位时间内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普通肝素钠使用总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2, P>0.05),而滤器使用时间(实际治疗时间)分别为(19.2±1.6)h和(15.6±2.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0,P<0.05)。结论CVVH治疗中不同浓度普通肝素钠全身抗凝,低浓度普通肝素钠抗凝明显延长滤器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 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 普通肝素钠 浓度 滤器使用寿命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国产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2例
患者,男,78岁,主因突发持续性胸痛2 h于2013年6月21日13时11分入院,急诊心电图示:V1~V3 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 mV,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查血常规、血凝常规、血生化未见异常(血红蛋白153 g/L、血小板226×109/L),急查肌钙蛋白T:0.11 ng/ml。给予吗啡5 mg 静脉注射镇痛,给予嚼服氢氯吡格雷30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急送导管室于14:00行冠脉造影术,术前经桡动脉鞘注入普通肝素钠3000 IU及硝酸甘油200μg。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中段96%局限性狭窄,见大量血栓影,为梗死相关血管;右冠状动脉中远段有中度狭窄。患者家属同意行支架置入,追加普通肝素钠5000 U(70 IU/kg)后开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厂)7 ml/h(0.08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术后安返病房,16:00原肘静脉抽血的穿刺点及原静脉输液穿刺点有渗血,全身多处皮下瘀斑。立即停用替罗非班静脉泵入,停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医嘱。连续急查血常规:血小板为1.0~3.0×109/L,大型血小板比率降低甚至测不出,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小,血红蛋白低至99 g/L,急查血凝全项示: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在正常范围。确诊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 qd×3 d,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注射。术后第2天,血小板两次复查分别为16×109/L和35×109/L;术后第3天,患者双上肢瘀斑减少,考虑患者PCI术后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加用氢氯吡格雷75 mg qd,和阿司匹林100 mg qd,术后第7天血小板为220×109/L,多次复查血小板数目稳定,皮肤瘀斑渐消退。
-
不同肝素抗凝对血液透析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体外循环抗凝是保证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顺利透析的重要手段.常规应用的普通肝素钠是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组成的混合物,抗凝作用强、相对经济,但半衰期短、出血危险性大,给临床工作带来一定潜在危害及不便.我们将在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肾内科透析的76例尿毒症患者,选者长期透析且无明显出血倾向者42例,随机分成普通肝素(UFH)组和低分子肝素(LMWH)组,进行为期一年的临床研究,观察其对此类患者出血及脂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安全性.
-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并支架内血栓形成一例
男性患者,82岁,既往高血压病、脑梗死、高脂血症病史;因“肩背部痛1日余,加重半小时”入院.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右室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Ⅱ级”.入院查体:血压150/70 mm Hg,心率76次/分,神志清晰,双肺呼吸音粗,右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心电图提示V1~V3、ST段抬高,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改变.急查血常规:白细胞8.7×109/L,血红蛋白144 g/L,血小板199×109/L,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心肌标志物CTnT升高.入院后给予拜阿司匹林300 mg,波立维300 mg,立普妥20 mg顿服,欣维宁10 ml静注后,急诊行PCI,术中给予普通肝素钠5000 U鞘管内注射,造影提示前降支中远段闭塞,于罪犯血管闭塞处置入支架2枚(图1、2).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是血栓形成的一个过程,易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我院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UAP26例,以普通肝素钠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
疑诊肺栓塞的治疗策略
肺血栓栓塞症(PTE)未经治疗病死率为20%~30%,如经正确诊断和治疗可降低至8%以下[1].可见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挽救PTE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在基层医院由于设备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对疑诊PTE的患者往往无法作确诊检查,而又因为种种原因患者不愿意转院时,如何对这些疑诊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安全的治疗,是基层医生经常涉及而又很棘手的问题.我们通过对36例疑诊PTE患者进行调整剂量的普通肝素钠抗凝治疗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疑诊肺栓塞的治疗策略.
-
普通肝素钠稀释液正压封静脉留置针管在儿科的应用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普通肝素钠正压封静脉留置针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留置静脉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儿用普通肝素钠稀释液2 ml进行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对照组:44例患儿用生理盐水3 ml进行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结果 88例留置静脉针的患儿中,观察组使用普通肝素钠正压封管的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为3~4 d .留置期间无血回流堵塞,患儿无任何不适主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普通肝素钠稀释液进行正压封管可减少静脉留置针堵塞,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因反复穿刺的痛苦.
-
肝素治疗变异型心绞痛血药浓度监测
报告我科62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及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 根据WHO关于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而确诊的62例患者,其中男36例,女26例;平均年龄(54.2±7.5)岁。随机分为2组,普通肝素组36例,低分子量肝素组26例,2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类型、心绞痛产生程度及其并发症等均无统计学差别,有可比性。疗程均为15日。普通肝素组:普通肝素钠日间持续静注12 500 U,晚10时皮下注射6 000 U。低分子量肝素组:低分子量肝素钠(法安明)7 500 IU,每12小时(早10时、晚10时各1次)皮下注射1次。1个疗程结束后次日晨6时抽取静脉血,测定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浓度。
-
低分子肝素钙和普通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极易演变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1],其治疗多主张抗凝疗法,普通肝素钠曾应用于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多年,疗效肯定,据文献报道,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中低分子肝素钙可以有效替代普通肝素钠,为此,我们观察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和微量泵静脉泵入普通肝素钠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价二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普通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普通肝素钠(UFH)和低分子肝素钠(LMWH)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方法: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分别应用UFH和LMWH抗凝,各观察1个月(即8次血液透析),每周透析2次,每次4h,血流量200 ~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温度37℃.透析结束后用200 ml生理盐水回血,观察透析器和血路管的血液残留情况.结果:UFH组有10例患者每次血液透析结束回血后透析器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残留,其中4例透析器血液残留较严重,且动、静脉壶内也有凝血块.LMWH组仅1例在观察初期(第1周)有轻度血液残留,至第2周以后基本上无血液残留现象.结论:LMWH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抗凝效果明显优于UFH.
-
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应用国产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1例
患者,男,75岁,因为突发持续性胸痛2.5小时于2014年3月21日10时18分急诊入院,当时心电图示:V1-V4 S 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5m v,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查血常规、血凝常规、血生化未见异常(血红蛋白142g/l、血小板226×109/l),急查肌钙蛋白T:0.20ng/ml。给予吗啡3mg 静脉注射镇痛,给予口服氢氯比格雷300mg和阿司匹林300mg。急送至导管室于11:20行冠脉造影术,术前经桡动脉鞘注入普通肝素钠3000IU及硝酸甘油200ug。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中段95%局限性狭窄,见血栓影,为梗死相关血管;右冠状动脉中远段有轻-中度狭窄。患者家属同意行支架置入,追加肝素钠4000u (70i u/k g )后开始冠脉支架置入术,在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厂生产)8ml/h (0.08ug/kg/min)持续静脉泵入,术后安返病房,15:00原肘静脉抽血的穿刺点及原静脉输液穿刺点有渗血,全身多处皮下瘀斑。立即停用替罗非班静脉泵入,停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医嘱。连续急查血常规:血小板为2.0-5.0×109/l,血红蛋白低至90g/l,急查血凝全项示: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在正常范围。确诊为极重血小板减少,给予地寒米松10mg静脉注射 qd×2天,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注射。术后第二天,血小板两次复查分别为15×109/l和33×109/l;术后第三天,患者双上肢瘀斑减少,考虑患者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加用氢氯比格雷75mg qd,和阿司匹林100mg qd,术后第7天血小板为280×109/l,多次复查血小板数目稳定,皮肤瘀斑消失。
-
低分子量肝素钙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普通肝素钠(SH)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抗凝剂,由于普通肝素钠在抗凝中有增加出血的危险性,高危出血的患者更加明显.我们于2002年4月~2003年3月开始给予慢性肾衰患者在血液透析时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钙(LMWH)(平均分子量小于8000道尔顿,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作为抗凝剂,收到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20例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早期预防性血液透析(简称血透),可降低出血热肾衰病死率。现将我院透析中心1998年至2000年血透治疗20例流行性出血热的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24岁~52岁。血透前SCr平均为879μmol/L,BUN平均为36.2mmol/L,血钾全部高于5.6mmol/L,HCO3均低于15mmol/L,血小板(23~60)×109/L12例。全部病例均有皮肤粘膜出血及血尿;消化道出血14例;脑出血1例;合并肝功能损害6例;昏迷3例。少尿或无尿3d内接受血透17例,4d~7d2例,7d以上1例。1.2 治疗方法: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考虑接受血透治疗:①少尿或无尿≥2d;②SCr≥707μmol/L;BUN≥20mmol/L;③血K+≥6.0mmol/L;HCO3-≤15mmol/L;④高血容量综合征。采用足背动脉或桡动脉、肘正中静脉直接穿刺建立血液通路,血流量150ml/min~200ml/min。15例因出血倾向重采用低分子肝素(UFH)血液抗凝,5例采用普通肝素钠边缘肝素化法。20例共透析77次,平均每例3.85次,病情重者每天透析1次,轻者每2d~3d透析1次,每次透析时间2h~3h。1.3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血透后尿量逐渐增多,出血倾向减轻,食欲增加,意识恢复,血小板上升。平均每次透析后SCr下降47%,BUN下降58%,血K+、HCO3-降至正常。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外,余19例均治愈。
-
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在肾功能衰竭伴出血倾向中的应用
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伴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情复杂,不宜搬动,须进行床边血液透析,通常使用普通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作为抗凝剂,这种透析方式不适合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伴有高危出血倾向患者,我们应用床边无肝素血液透析滤过(HDF)方法,既可降低出血危险,又可使血液净化顺利进行,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普通肝素分次小剂量给药治疗进展型脑梗死36例
近年来,低分子肝素广泛用于脑梗死病,但对进展型脑梗死疗效不满意.2005年6~12月,我们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采用普通肝素钠分次小剂量给药治疗.现报告如下.
-
LMWH与UF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观察了低分子肝素钠(LMWH)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普通肝素钠(UFH)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LMWH和UFH一样能缓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而且出血副作用少.
-
低分子肝素钠和普通肝素钠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和普通肝素钠在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9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钠预防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治疗,采用CA7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因子指标,采用普生血流测试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防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7 d,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小板计数、PT、APT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有助于降低恶性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改善凝血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普通肝素或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目的 观察对比普通肝素钠(UH)或国产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钠(LMWH)抗凝联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随机分为UH组(25例)和LMWH组(25例),分别在常规瑞替普酶(10 mu+10 mu)静脉溶栓基础上接受UH钠或国产LMWH钠抗凝治疗,观察溶栓后48 h内两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相关死亡率.结果 48 h内,两组溶栓再通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UH组出血发生率为100%,出血直接导致的死亡率为20%;LMWH组出血发生率为4%,无1例因出血并发症死亡者.结论 LMWH钠联合瑞替普酶治疗ST段抬高型AMI疗效确切,在降低出血并发症方面较UH钠有明显的优势(P<0.05).
关键词: 普通肝素钠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钠 瑞替普酶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
2.5%枸橼酸钠用于血透中留置导管封管效果的观察
目的:比较用2.5%枸橼酸钠和用普通肝素钠对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封管在血透中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A组用2.5%枸橼酸钠注入留置导管的动静脉管腔正压封管,B组用普通肝素钠进行正压封管.结果:A组与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2.5%枸橼酸钠与普通肝素钠均可用于血透中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封管.
-
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应用低分子肝素钙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随机分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34例)与对照组(普通肝素钠治疗33例).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AXaIU,皮下注射,每日两次,10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应用普通肝素钠6250U,皮下注射,每日两次,10天为1个疗程.结果冠状动脉血流再灌注率,治疗组为67.6%,对照组为42.4%,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x2=4.31,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可作为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安全有效的常规治疗.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低分子肝素钙 普通肝素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