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泵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玮

    目的 分析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泵入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硝酸甘油静脉泵入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泵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心率、用药安全性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与心率保持稳定(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出现明显下降,与同组治疗前及试验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静脉泵入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收缩压,且不良反应少,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硝普钠与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联合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

    作者:王彩云

    目的:探讨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选择硝普钠+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4月~2018年06月收治的34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药物;对照组(17例):常规治疗;观察组(17例):硝普钠+多巴胺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同对照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11.76%)、(58.33%)对比,观察组显效率(70.59%)以及总有效率(94.12%)均获得显著提升(P<0.05);同对照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变化情况对比,观察组LVEDVI水平以及LVESVI水平获得显著降低,LVEF水平获得显著提升(P<0.05).结论: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硝普钠+多巴胺的联合应用,对于患者左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终对于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提升、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 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泵入 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的疗效观察

    作者:陆红梅;吴登扣;郭娟娟

    目的: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泵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 96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持续静脉泵入.结果:治疗组成功率为97.9%(47/48),对照组成功率为72.9%(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联合小剂量呋塞米泵入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在改善心功能、血气及肺功能方面,效果明显,而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则明显减少.

  • 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姚晓斐;陈梅英

    目的:评价多巴胺与呋塞米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微量泵入呋塞米与多巴胺联合治疗,连续治疗7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指标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心功能指标方面的改善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持续静脉泵入呋塞米与多巴胺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

    作者:杨重俊

    血管活性药物是心血管病人经常应用的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等.由于血管活性药物的特殊性,即微小剂量的改变都会使病人的心率、血压等发生变化.因此,用药要求精确、微量、均匀、持续地输入体内.微量注射泵具备上述要求,临床中常以微量泵持续注射血管活性药物,其过程的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

  • 低钾血症静脉泵入高浓度氯化钾药液渗漏致皮肤坏死植皮1例

    作者:李建辉;刘丽仙

    病历资料患者,女,72岁,因"头晕4小时"到某院就诊,就诊时血钾3.39mmol/L,血钠132.16mmol/L.入院诊断为头晕原因待查、脑梗死(?)、低钾血症、低钠血症.给予吸氧、活血化瘀、营养脑细胞、对症、支持治疗,入院第二天12:00,用10%氯化钾20ml加10氯化钠30ml,经左手背浅静脉穿刺,微量泵(针筒微量注射式输液泵)泵入,速度4ml/小时,以补充钾、钠.自泵钾开始至16:40,患者无异常反应,17:40护士发现患者穿刺部位皮肤发红,患者未述疼痛等不适,17:50患者穿刺部位红肿、瘀青,考虑液体渗漏,立即拔出穿刺针,局部按压至不出血为止.

  • 万可松-英诺佛合剂联合治疗吸毒者破伤风

    作者:姚元章;周健

    注射毒品者(injecting drug users,IDUs)感染破伤风已非罕见,痉挛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1996年1月至2000年6月我院共收治破伤风病人20例,其中IDUs严重破伤风15例,对11例采用常规镇静、解痉治疗控制痉挛仍达不到良好效果的病人,我们联合应用万可松加英诺佛合剂持续静脉泵入,配合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1996年1月~2000年6月共收治15例IDUs严重破伤风病人。接受万可松-英诺佛合剂联合治疗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23岁~45岁,平均年龄36.2岁。均有外周肌肉或静脉注射海洛因3月~2年病史;主要症状为低热、牙关紧闭、张口困难、全身肌肉强直、频繁抽搐,间隔时间1~2min;抽搐时呈角弓反张,口唇发绀,Dakar评分≥2/6分。所有病人入院24h内均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2.治疗方法:入院后接触隔离,置于安静、避光、避声环境。有感染灶者及早彻底清创引流,常规给予安定和/或冬眠药物镇静,大剂量青霉素静滴杀灭破伤风杆菌、TAT静滴/肌肉注射中和游离毒素。抽搐仍不能满意控制者改用肌松剂万可松及镇静镇痛剂英诺佛合剂持续静脉泵入辅以呼吸机控制呼吸。首次剂量:万可松80ug/kg,英诺佛合剂(芬太尼ug/kg,氟哌利多100ug/kg);痉挛控制并达深度镇静后改为维持量万可松25~30ug/kg*h-1及英诺佛合剂(芬太尼0.6~0.8ug/kg*h-1,氟哌利多20~25ug/kg*h-1),对病人施行镇静及麻醉监护。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达到完全镇静,Ramsey[1]镇静度评分在5~6分间、进行吸痰等操作时无抽搐发作,维持一周左右,据痉挛控制情况逐渐减量,2周后停药。呼吸、循环稳定,无痉挛发生,四次成串刺激(TOF)比率恢复至0.8~0.9时开始脱机训练。综合治疗根据病情施行PN/EN或PN+EN支持以保证和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二、结果 接受万可松-英诺佛合剂联合治疗的11例IDUs严重破伤风病人,肌痉挛等症状均得到较好控制,并成功撤离呼吸机。其中9例痊愈,2例自动出院,无死亡;给药后平均肌松和镇静起效时间3min~4min,停药后平均自动转复时间为15min~40min,恢复指数(RI)为20分~30分;平均住院时间为25d。8例病人治疗中曾出现一过性的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经相应治疗及停药后恢复正常。11例病人毒品戒断症状消失,戒毒成功。

  • 右心房房壁瘤伴晕厥一例

    作者:杨大成;李勇

    患者男,28岁,1 h前无诱因突发晕厥,呼之不应,持续约10 min,后意识逐渐清醒,急来就诊.自述"心慌",无胸痛、胸闷,无憋喘及呼吸困难.患者2年前曾因"心慌"在本院就诊,诊断为"阵发性房颤",经静脉注射胺碘酮后复律成功.查体:精神紧张,体温36.4℃,脉搏100次/min,呼吸频率25次/min,血压105/60 mmHg,听诊心律绝对不齐,约140次/min.余查体未见异常.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快速房颤,电轴左偏;胸片示全心扩大;经食道心脏超声示巨大右心耳房壁瘤,约14 cm×9 cm,并且压迫右心室.左右心室大小及功能正常,双房未见血栓影;D-二聚体强阳性.MSCT肺血管成像未见明显充盈缺损.脑CT,经颅多普勒、动脉血气分析、双下肢超声检查未见异常.给予胺碘酮150 mg静脉注射,同时300mg于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4 h后复律成功.建议患者行右心耳房壁瘤切除术,患者拒绝接受,给予华法令抗凝治疗,观察2 d后出院.出院后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

  • 血管活性药物剂量换算小经验

    作者:蔡琳

    ICU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常会用到一些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药物要求静脉泵入的剂量单位在说明书或书本上是以μg/(kg·min)来描述,而临床中大多数微量泵的泵入速率是以ml/h为单位泵入药物.这在计算上给临床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困扰.

  • 经微量泵输入的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及防治

    作者:商璀

    静脉泵入药物是ICU用药的重要途径,而运用微量泵经单个静脉通道同时泵入不同种类的药物更是常见.现今由于<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的更新赶不上临床用药的更新,且其中的药物研究大多只限于注射剂理化配伍研究.而多种药物运用单通道同时泵入时,在进入患者血液之前混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发生药物反应,而且此时发生的约物反应往往不如静脉输液直观,容易被护士忽视,若发现不及时,反应产生沉淀后就会造成深静脉管道堵塞.而有些药物间的反应外观变化微弱或不起变化则更容易被忽视,从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 1例顽固性鼻出血伴高血压Ⅲ级行超选择性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刘菲;药晋红

    患者,男性,61岁,既往高血压20年,不规律服药,血压控制不稳定,曾因高血压、鼻出血3次入院.由于近日来工作繁忙,起居不规律,于2007年6月14日7:00突发右侧鼻腔出血,出血速度较陕,量约400 ml,于急诊行"右侧前鼻腔填塞术"后仍出血不止,即刻测血压208/128 mm Hg,脉搏72次/min,遵医嘱给予0.9%氯化钠40 ml+硝酸甘油50 mg静脉泵入8.4 ml/h.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国产替罗非班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2例

    作者:张静;宋云红

    患者,男,78岁,主因突发持续性胸痛2 h于2013年6月21日13时11分入院,急诊心电图示:V1~V3 ST段弓背向上抬高0.3~0.5 mV,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查血常规、血凝常规、血生化未见异常(血红蛋白153 g/L、血小板226×109/L),急查肌钙蛋白T:0.11 ng/ml。给予吗啡5 mg 静脉注射镇痛,给予嚼服氢氯吡格雷30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急送导管室于14:00行冠脉造影术,术前经桡动脉鞘注入普通肝素钠3000 IU及硝酸甘油200μg。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近中段96%局限性狭窄,见大量血栓影,为梗死相关血管;右冠状动脉中远段有中度狭窄。患者家属同意行支架置入,追加普通肝素钠5000 U(70 IU/kg)后开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降支近中段植入支架1枚,术后给予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武汉远大制药厂)7 ml/h(0.08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术后安返病房,16:00原肘静脉抽血的穿刺点及原静脉输液穿刺点有渗血,全身多处皮下瘀斑。立即停用替罗非班静脉泵入,停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医嘱。连续急查血常规:血小板为1.0~3.0×109/L,大型血小板比率降低甚至测不出,平均血小板体积减小,血红蛋白低至99 g/L,急查血凝全项示: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在正常范围。确诊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注射 qd×3 d,奥美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注射。术后第2天,血小板两次复查分别为16×109/L和35×109/L;术后第3天,患者双上肢瘀斑减少,考虑患者PCI术后有血栓形成的危险,加用氢氯吡格雷75 mg qd,和阿司匹林100 mg qd,术后第7天血小板为220×109/L,多次复查血小板数目稳定,皮肤瘀斑渐消退。

  • 多药联合泵入治疗终末期患者的中重度癌痛疗效观察

    作者:李成彪

    吗啡是控制重度癌痛的代表药物,但对于部分癌痛治疗效果差,尤其对于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即使使用大剂量吗啡也不能取得满意效果.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吗啡联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持续静脉泵入,明显增强了止痛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对预计生存期短、不能口服给药的中重度癌痛患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止痛办法.

  • 大剂量吗啡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消化系统肿瘤重度癌症疼痛的护理

    作者:易慧娟;彭光群;李平

    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是中晚期肿瘤常见的合并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约有70%的晚期肿瘤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30%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1].在导致重度癌痛的原发疾病中约70%为晚期消化系统肿瘤[2].因此,控制癌痛是终末期消化系统肿瘤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往往需要大剂量吗啡进行治疗.然而,一些临床医生仍然有"吗啡恐怖症".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消化肿瘤科尝试采用大剂量吗啡注射液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终末期重度癌痛患者13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单腔起搏治疗长短周期引发室速室颤一例

    作者:谢建;周明;梁珊珊;党书毅;李军;王莉莉

    患者女,65岁,因“反复晕厥1 d”于2013年2月22日入院,既往体健,否认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入院后心电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心室率约38次/min,心肌酶CKMB及肌钙蛋白I均明显升高,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室性逸搏心源性晕厥。予以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泵入,心室率维持在54次/min左右,后复查心电图仍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室性逸搏心律,未见ST段动态变化。复查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进行性升高,完善超声心动图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未再出现晕厥发作。入院第3天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当时心电监护示室颤,立即予以胸外按压后很快转为室性逸搏,但监护可见频发室早、短阵室速,故予以利多卡因静脉泵入,室性心律失常未见明显减少,且反复出现晕厥。行hol-ter监测示室性逸搏心律,频发室早、多形性室速,并可见2次短阵室颤,上述室性心律失常均在长短周期后发生(图1,2)。患者于入院第5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大致正常冠状动脉,同时植入临时起搏器,设定起搏心率70次/min。返回病房后心电监护未见室早、室速,患者未再出现晕厥或意识丧失。术后复查hol-ter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无改善,未见室性心律失常。于住院第10天植入VVI永久起搏器,起搏频率70次/分,伤口拆线后病愈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未再诉晕厥发作,复查holter未见室性心律失常。

  • 双侧大脑半球脑栓塞一例

    作者:胡东东

    患者男,70岁,因“发现神志不清1 h”于2012年5月30日19时30分入院。患者入院前1 h家属发现其倒在公交站台旁,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口吐白沫,未见四肢抽搐,无呕吐,家属联系120送入我院急诊救治。急诊查体血压170/100 mm Hg,神志昏迷,双瞳等大,直径5.0 mm,光反射迟钝。急诊查头颅CT示(图1):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右顶部软组织肿胀;可见大脑沟回消失。查心电图示:心房纤颤,平均心室率106次/min;ST段下移。考虑患者病情危重,故收入ICU加强治疗。患者既往有冠心病、心房颤动病史十余年,未系统治疗,平时不服用阿司匹林。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ICU时查体:体温38.4℃,脉搏7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163/101 mm Hg,指脉氧99%。神志昏迷,GCS评分4分,呼吸促,呼吸节律不规则,头颅五官无畸形,右枕部有一皮下血肿,2 cm ×3 cm大小,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3.5 mm,对光反射迟钝,双眼球水平震颤。颈无抵抗,气管居中。双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77次/min,律不齐,心房颤动律,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脊柱四肢无畸形,上肢内旋,双下肢肌力零级,肌张力高。角膜反射、提睾反射存在,双侧巴氏征阴性。辅助检查:入院时诊断:昏迷原因待查:脑栓塞?脑出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入院后即给予严密生命体征监护,考虑患者深度昏迷,呼吸不规则,有呕吐误吸风险故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维持氧供,加强气道管理,保证气道通.。监测血压变化,在循环稳定基础下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脱水降颅压。置入胃管,泮托拉唑制酸,预防应激性溃疡。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内环境稳定。应用呼吸机后查血气分析示:pH 7.47, PO2144 mm Hg,PCO235 mm Hg,BE 2.1 mmol/L,Lac 1.5 mmol/L, K+4.3 mmol/L,Na+137 mmol/L,iCa+1.06 mmol/L,Hct 41%, Glu 5.5 mmol/L。患者5月31日凌晨三点左右出现双瞳不等大,右侧直径3.0 mm,左侧直径3.5 mm,光反射迟钝。立即加用甘露醇250 ml脱水降颅压。复查头颅CT提示(图2):两侧额颞顶叶大面积脑梗死;左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 HMCAS );蛛网
      膜下腔出血。肺部CT示支气管病变伴两下肺斑片影,右上肺小结节影,心脏增大,主动脉硬化,两侧少量胸腔积液。治疗上加强脱水降颅压治疗,脑外科会诊后建议行去骨瓣减压术。与家属沟通病情后,家属表示拒绝手术。患者病情继续恶化,5月31日5时许出现双瞳散大,直径5.0 mm,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存在,强烈疼痛刺激下上肢有内旋动作,双下肢肌张力不高,较前明显下降。双侧巴氏征阳性。双侧颈内动脉彩超:未探及斑块影。随后患者出现尿量增多,每小时达500 ml,循环恶化,血压下降,暂停甘露醇脱水,加用去甲肾上腺素0.2~0.3μg· kg-1· min-1持续静脉泵入,控制血压在(120~170)/(90~110)mm Hg,心率70~100次/min,考虑存在中枢性尿崩症,神经源性休克。2012年6月2日上午患者深昏迷,GCS评分3分,各种生理反射均消失,无自主呼吸,呼吸机支持保证氧供。去甲肾上腺素0.4~0.55μg· kg-1· min-1静脉泵入,血压波动于(105~177)/(70~80) mm Hg。动脉血气示:pH 7.4, PO2117 mm Hg, PCO247 mm Hg,BE 3.4 mmol/L, Lac 1.3 mmol/L, K+4.2 mmol/L, Na+159 mmol/L,iCa+1.17 mmol/L,Hct 43%,Glu 8.5 mmol/L,出现高血钠,病情危重,后经家属要求,签字后自动出院。

  • 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刘勤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5年1-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两组,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该院对两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波动、血糖达标时间、pH值恢复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低血糖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和血糖达标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pH值恢复时间(9.67±2.61) h和尿酮体转阴时间(22.31±7.37)h均显著性早于对照组患者(15.21±3.50) h和(32.60±12.22)h。住院期间,观察组患者平均低血糖反应发生次数为(0.75±0.50)次,对照组患者平均低血糖反应发生次数为(1.48±0.84)次,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液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效果优于胰岛素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心肌梗死后电风暴的诊断治疗

    作者:

    1 病历摘要患者男,60岁,主因发作性胸闷、喘憋5d,以“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收入CCU病房.心电图示:I、aVL、V1-5导联:QS型,ST段弓背抬高0.1~0.3 mV,心肌标志物阳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吸烟史40余年.发病第10天的10:05无诱因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小便失禁,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给予体外锤击,约1 min后转为窦性心律.给予胺碘酮、利多卡因静脉泵入.发病第14天的05:30无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为225次/min,给予200J体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当天行冠脉介入诊疗术.

  • 巨淀粉酶血症一例

    作者:刘真;古力喀德尔

    患者男,64岁.因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入院.入院后给予常规血生化检查提示:血淀粉酶2 061 U/L,但患者无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进一步查尿淀粉酶为252 U/L,在正常范围(200~1 000 U/L).行胰腺CT检查提示:未见异常.按AP治疗(禁食、水及滴注奥美拉唑抑制胃酸、静脉泵入奥曲肽等).

  • 主动脉夹层致脊髓梗塞一例

    作者:吴艳;张慧敏;吴海英;朱成刚;倪新海;惠汝太

    1 资料与方法患者男性,67岁.以胸痛伴截瘫4天入院.入院4天前讲课过程中突觉两侧胸部压榨样疼痛,向腹部放射,随后出现双下肢感觉丧失,活动不能,大小便失禁.迅速到附近医院就诊,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无异常,胸腰椎核磁提示有主动脉夹层,脊髓未见异常.给予硝普钠静脉泵入后症状缓解.

139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