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创斜穿引流等量置换血肿法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体会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CSD H )治疗方法比较多:小切口钻单孔或双孔引流术、锥颅双腔或单管冲洗引流术、硬通道冲洗引流术等;我科在综合微创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采用微创斜穿引流、等量置换血肿法治疗CSD H 22例,未发生并发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的大块出血,起病急,来势凶猛,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内科常规保守治疗主要是降低颅内压,维持生命体征,防治并发症,争取出血自然停止和减少再次出血的机会,病程长,疗效慢;传统的脑外手术需要在全麻下进行,手术时间长、损伤大、术后患者痛苦多;而床边锥颅穿刺血肿引流治疗脑出血是经颅骨将穿刺针刺入血肿,利用负压将血肿部位绝大部分积血清除,较开颅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全麻和输血,对颅内血肿不同内型、不同时期都可以使用等优点,同时配合脱水、降颅压、止血、消炎、局部注入尿激酶等综合治疗,能尽快缓解血肿压迫,提高治愈率和病后存活质量,减少死亡.
-
锥颅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
临床上颅内血肿很多见,急性的有颅脑外伤所致的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和脑血管意外等,慢性的有硬膜下血肿.在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开颅手术占相当的比例.随着微创外科概念的普及和定位技术的提高,许多简单有效的方法被运用到临床实践中.
-
锥颅与开颅联合抢救特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
1990~1999年本科采用急诊锥颅放血加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与同期单纯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相比,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
急诊锥颅引流治疗颅内血肿伴脑疝患者36例报告
我院于1994年10月至1999年5月采用急诊锥颅置管引流或加尿激酶灌注治疗颅内血肿伴脑疝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
震灾中急性脑硬膜外血肿锥颅置双管对冲引流急救
当遇到突发自然灾害时,如地震、洪水、战争等,造成灾害患者急性硬膜外血肿,而当地医院却无条件进行正规之急诊手术,患者生命处于濒危时,那么"急性硬膜外血肿锥颅置双管对冲引流"抢救突出一定的应用价值.
-
微创引流个体化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几种方式的个体化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经CT或MRI检查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6例,在床边于局麻下以快速颅锥钻孔,置引流管于脑内血肿或脑室内,将治疗分为5种方式:方式1,单侧脑室引流;方式2,双侧脑室引流;方式3,脑内血肿置管引流;方式4,脑内血肿置管引流+单侧脑室引流;方式5,开颅术后残留或再发血肿引流.结果 96例患者中,死亡14例,病死率14.6%.结论床边微创引流个体化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简单实用、经济安全、病死率低的优点.
-
细孔锥颅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探讨细孔锥颅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对6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应用细孔锥颅置管引流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全组病例作细孔锥颅引流术后2~5 d血肿吸收或基本吸收,无手术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65例症状体征消失,头颅CT检查正常,3例复发,经再次引流后治愈.结论细孔锥颅引流术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安全,疗效确切,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有效方法.
-
锥颅闭式持续引流术治疗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血肿的临床研究
我院1993年2月-2001年11月用锥颅闭式持续引流术治疗晚发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血肿(DVDH)患儿20例,疗效很好,报道如下.
-
锥颅微创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该院神经外科一病区2012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锥颅微创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锥颅微创引流术,术后3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中两组患者在血肿残余量、临床症状改善和血肿复发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联合阿托伐他汀效果及预后均优于单纯锥颅微创置管引流术,大大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两种微创治疗方法的比较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老年人多发的外伤性颅内血肿,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是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但手术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特别是年老体弱者死亡率更高,而应用YL-Ⅰ型穿刺针及锥颅导管引流进行微创穿刺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合年老体弱者.
-
锥颅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
目的:和方法:应用床边锥颅,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硬膜外血肿16例.结果:表明本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损伤轻、出血少、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结论:对于血肿量不多,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此类病人,本法值得推广应用.
-
多点锥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目的 探讨多点锥颅抽吸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CT不同的出血量采用不同数量的靶点在局麻下进行锥颅抽吸、尿激酶灌注冲洗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7例.结果 住院死亡22例(32.8%),其中4例术后3 d内由于脑干功能衰竭死亡,12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死亡,6例术后血肿扩大、改行开颅术后死亡.余45例随访10~12个月,以ADL为疗效指标,1级5例,2级9例,3级14例,4级8例,5级3例;随访期间死亡6例,其中2例死于颅内再次出血,3例合并肺部感染死亡,1例死因不明.结论 多点锥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满意,尤其适用于出血量较大或年老体弱不能适于开颅手术者.
-
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致颅内感染二例
例1 女,52岁.脑出血锥颅血肿清除术后7 d出现颅内感染,给予万古霉素治疗效果不佳.入院时体温39.2℃,自细胞19.4×10~9/L.颈项强直,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常规:浑浊,总细胞1760×10~6/L,白细胞1160×10~6/L;脑脊液培养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给予利奈唑胺(斯沃)600 mg静点,每日2次.第11天体温正常,白细胞4.65×10~9/L,脑脊液培养无细菌生长,但脑脊液白细胞仍高.
-
锥颅血肿清除128例临床治疗体会
脑出血为神经科常见急症,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残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我们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脑出血患者380例,其中锥颅1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28例,其中男75例,女53例,年龄27~82岁,平均54岁.其中基底节区出血78例,脑叶内出血18例,脑室内出血17例,丘脑出血15例,除外脑干出血和小脑出血.血肿量15-108 ml,平均43 ml.在出血6h内手术12例,7-24h内手术78例,24h-3d内手术19例,3d以后手术19例.本研究采用颅锥直径为4mm,采用F14号引流导管及一次性使用颅脑外引流器.
-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方式比较(附86例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共8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年龄54~82岁,男76例,女10例.其中传统颅骨钻孔血肿冲洗引流44例(钻孔冲洗引流组),锥颅置硅胶管引流+尿激酶治疗42例(钻孔引流+尿激酶组).
-
锥颅引流术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
一、资料与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锥颅引流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2例,男20例,女12例,年龄15~70岁,平均37岁.就诊时GCS评分9~12分10例、13~15分22例.血肿位于额部6例,颞部16例、顶部10例.血肿量20~30ral者4例,>30~50ml者23例,>50~70ml者5例.治疗方法:在CT引导下标记出血肿在体表的投影及厚点、局部麻醉、锥颅、置入带侧孔引流管一根于血肿腔,吸除少量血肿、固定引流管.术后2-4h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5万U,夹闭2h后开放,每日2~3次,引流2-5d.
-
锥颅置管治疗硬膜外血肿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00例,女12例,年龄9~71岁,平均40岁,均有明确外伤史.GCS评分6~15分.CT示血肿均位于1侧,血肿量20~85ml,均有占位效应.颅骨骨折81例,粉碎骨折22例,无凹陷.
-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锥颅置管冲洗引流治疗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男132例,女婴2例,年龄5个月至80岁,平均58.57岁.86例有外伤史.头部外伤后至出现临床症状,25d~4个月,平均47d.伤因:撞击伤42例,摔伤21例,坠落伤19例,砸伤6例,暴力力度轻微.其中单侧112例、双侧22例.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行走不稳,恶心呕吐,痴呆,偏瘫,昏迷,2例哭闹不安和拒乳.CT平扫发现在颅骨内板下新月形高密度病灶28例、等密度64例、低密度42例.对23例等密度者CT增强扫描,有21例囊壁均匀强化.血肿波及3个脑叶者103例、2个脑叶者31例.血肿量为64~192ml,平均89ml.
-
锥颅治疗12例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12例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环湖医院2008 -2012年收治的12例儿童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患者.通过连续复查头颅CT,发现该组患者硬膜外血肿早期CT即表现为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全部病例均在局麻下颅骨锥孔血肿抽吸.结果 12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再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早期临床症状较轻且不特异,血肿量一旦增加,将严重威胁生命,故应密切观察CT变化,动态复查头颅CT;后颅窝硬膜外血肿早期常常即可呈液态,锥孔血肿抽吸是治疗这部分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应严格把握手术时机、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