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主动脉夹层并右肾梗死误诊1例

    作者:李永浩

    患者,男,58岁,因右腰腹部疼痛1 d于2013年10月10日收入院治疗。患者1d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腰腹部持续性隐痛,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食物及口水),吐后腹痛无缓解,感腹胀,无畏寒、发热。发病后来我院急诊科检查;尿常规白细胞3+,潜血3+,泌尿系超声示左肾多发性结石,右肾膀胱未见异常,血 CR 188μmol/L, BUN 8.45 mmol/L。止痛消炎效果欠佳入院。发病后精神稍差,饮食水减少,未排便,排气少。既往有泌尿系结石病史约20年,曾有结石尿出,平素间断右腰腹部疼痛,可自行缓解。体格检查:体温36.9℃,脉搏85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0/80 mmHg;精神可,皮肤黏膜无苍白黄染,心肺听诊正常,腹稍饱满对称,未见胃肠型,软,右中下腹深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左肾区无叩击痛,右肾区叩击痛明显,肠鸣音约3次/min,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初步诊断:右肾绞痛、泌尿系感染、右输尿管结石?左肾多发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入院后给予止痛、消炎治疗,疼痛可稍减轻,但仍腹胀,排气少,口服泻药及通便治疗效果差,多次腹部查体除腹胀加重、肠鸣音活跃(约12次/min),右中下腹压痛及右肾区叩击痛无减轻。查血白细胞11.1×109· L-1,血小板及红细胞正常,复查尿白细胞2+,潜血3+,D二聚体4.35 mg/L,TBIL 40.9μmol/L, DBIL 12.0μmol/L,IBIL 28.9μmol/L, ALT 143.0 U/L, AST 160.1 U/L, GTT 89.9 U/L,CR 172.5μmol/L,BUN 9.50 mmol/L,FPG 6.93 mmol/L,乙肝两对半阴性,其他凝血功能、电解质、心电图均正常。入院后第2天,右侧腰部叩击痛及腹部膨隆均较明显。 IVP检查示右肾不显影,腹胀、排气少但未发现肠梗阻(图1);左肾下盏多发结石,左肾功能良好。中上腹CT平扫示:肝右后叶多个小囊状稍低密度影堆集,左肾下盏结石,左肾囊肿,建议CT增强扫描。经保肝消炎等治疗后排气较多,腹胀减轻,复查尿白细胞1+,潜血3+,血常规正常, TBIL 26.2μmol/L, ALT 102.0 U/L, AST 74.5 U/L, GTT 173.0 U/L, CR 154.4μmol/L。入院第3天,行肾血管彩超检查示右肾血流信号较左肾减少,血流阻力增大。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示:(1)主动脉夹层。(2)右肾血供不足(图2)。考虑为腹主动脉夹层并右肾梗死,随即转上级医院治疗。

  • 肾梗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作者:范立明;钟先阳;童俊容;张虹

    患者,男,83岁,因反复双下肢水肿2年余,再发4 d于2012年10月23日入院.既往冠心病史,曾于2003年因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2008年因起搏器电池耗尽予更换起搏器;2003年4月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病理提示右肾癌,同年7月行根治性右肾切除术.2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给予对症处理后可改善,本次入院前4 d再次出现双下肢水肿,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30/90 mmHg,心率62次/min,神清,精神一般,对答合理,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腹膜刺激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右侧腹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长约8 cm,双下肢轻度水肿.

  • 50例前间壁异常Q波综合鉴别诊断分析

    作者:邓菊花;黄矿生

    目的 探讨前间壁异常Q波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通过对50例发生在前间壁异常Q波应用综合鉴别诊断方法,了解出现在前间壁的异常Q波中梗死性及非梗死性Q波的诊断分布情况,以提高异常Q波诊断准确性.结果 50例前间壁出现异常Q波患者有46例(占92%)取得明确诊断.结论 二次采图并结合运用患者资料数据库的综合鉴别诊断方法可以尽可能使前间壁异常Q波的诊断明确确.

  • 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敏;吴继雄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并发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VF)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53例AMI患者分为VT/VF组和无VT/VF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发生VT/VF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示,VT/VF组与无VT/VF组在诸多方面差异有显著性.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级别的Killip分级、血钾离子水平异常以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是影响患者发生VT/VF的独立危险因素,β-受体阻滞剂是保护因素.结论:VT/VF是AMI患者的严重并发症,高级别的Killip分级、血钾水平异常以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是影响患者发生VT/VF的独立危险因素,而β-受体阻滞剂是保护因素.

  • 大网膜出血性梗死1例

    作者:广怡

    患者女,47岁,以"右下腹疼痛3d"而入院,既往月经史无明显异常,自述此次月经正常来潮,量及经期无改变,现月经干净1Od.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急性痛苦貌,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平坦,右下腹腹肌轻度紧张,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肝浊音界无明显缩小,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妇科检查:宫颈无摇举痛,子宫正常大小,无明显压痛,右侧附件区有压痛,但未触及包块.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2×109,中心粒细胞80%;腹部站立位平片:未及明显急腹症征象.腹部B超提示右下腹局限性积液,尿妊娠试验阴性,入院诊断:卵巢黄体破裂?阑尾炎?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后立即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右下腹有约300 mL洗肉水样液体,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探查阑尾以及距回肓部约50 cm小肠未见明显异常,见右侧大网膜粘连成团,成饼状,形成一约6 cm×6 cm × 5 cm球形包块,包块可见出血坏死灶,呈出血性梗死改变,遂切除包块,术后病检提示:"大网膜呈出血性梗死改变".术后常规抗炎对症治疗,患者7d痊愈出院.

  •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反复脑梗死1例

    作者:马洪颖;李永秋

    患者女,37岁,主因言语不流利、左侧肢体活动不自如5 d,于2008年1月就诊于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内科.头MRI显示右侧额叶梗死.后就诊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口服中药2个月症状好转自行停药.2008年9月患者出现言语不流利、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就诊于北京天坛医院,头NRI显永右侧顶叶梗死;头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末端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左侧大脑中动脉显影纤细.

  •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巨大淋巴结病伴淋巴结梗死1例

    作者:龚剑;李丽艳;黄金中;余力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并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和病理特点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罕见.2007年4月我科收治SHML伴淋巴结梗死1例,现报告如下.

  • 胼胝体梗死的诊疗体会

    作者:马颖

    随着头MRI特别是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多的胼胝体梗死被诊断.因该部位血液供应丰富,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大多数患者恢复较好.本文搜集了自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的14例胼胝体梗死患者资料,现报告如下.

  •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35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

    作者:姚键;黄帆

    目的:总结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并探讨头部CT及磁共振检查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5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眩晕或头晕,共32例(91%),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26例(74%),恶心、呕吐22例(63%),交叉性感觉障碍28例(80%),同侧霍纳综合征24例(69%),同侧肢体共济失调22例(63%).且有病例出现锥体束受累体征,如6例有对侧轻度偏瘫,10例巴宾斯基征阳性.35例头颅CT检查均未发现延髓病变;30例头部磁共振显示右侧延髓梗死16例(53%),左侧延髓梗死10例(33%),合并同侧桥脑梗死2例(7%)、合并同侧小脑梗死3例(8%).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眩晕或头晕、软腭麻痹、咽反射消失、恶心、呕吐、交叉性感觉障碍等,且有锥体束受累体征,提示不典型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可累及锥体束,磁共振有助于其诊断,但在病灶检出上仍有局限性.

  • 脑血管性痴呆的影像学诊断与临床

    作者:曹庆选;李文华;沈其杰;姜玉清;纪洋;徐培国;朱晋宁;张卓立

    1 引言痴呆定义为后天的智力功能的持续性障碍.凡与脑血管因素有关的痴呆统称为脑血管性痴呆.本病大多发生于老年人,欧美发病率为4%至5%,国内根据一项11个城乡的普查材料,60岁以上老年人脑血管性痴呆的患病率为324/10万[1].长期以来,脑动脉硬化被认为是脑血管性痴呆致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单纯脑动脉硬化,即使血管腔直径狭窄一半以上,因代偿能力好,亦很少出现症状和体征,故认为动脉硬化本身不引起痴呆,而多发梗死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方为致病的主要原因.

  • 病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一)

    作者:薛玲

    题目A型题(第1题至第25题)请从A、B、C、D、E中选出一个佳答案.1.关于良性高血压,不会出现下列哪项病理改变?A.全身多处细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B.小动脉内膜平滑肌肥大、增生;C.肾小球入球动脉管壁玻璃样变;D.高血压脑病时可见脑水肿、微小梗死灶和淤斑;E.通常不会引起脑萎缩.

  • 天热胸闷,揉手腕

    作者:

    一到伏天,很多人感觉胸闷,按揉手腕的阴郄穴能有效减轻症状。这是因为伏天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加上人体出汗多,血液黏稠,血液携氧量降低,心脏血氧供应不足,所以会感觉胸闷,严重时还会引起心肌缺血、梗死。

  • 烟雾病的临床DSA表现分析

    作者:李荣富;曾自三;王大健;裴云

    烟雾病是指双侧颈内动脉末端或(和)基底动脉末端狭窄、闭塞,脑底部出现丰富的毛细血管扩张样网状血管为特征的血管性疾病.病因不明,常于儿童或青春期发病,也见于成人.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脑缺血、梗死以及脑实质、脑室内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确诊需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现将我院1999年5月至2005年3月行DSA诊断的13例烟雾病报告如下.

  • 大网膜血管脂肪瘤并扭转腹腔镜下切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蔡小勇;黄玉斌;卢榜裕

    大网膜扭转并梗死常表现为外科急腹症.临床上十分罕见,术前诊断极为困难,常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卵巢囊肿扭转等.误诊率几乎100%,多经剖腹探查明确诊断.2003年8月我们收治1例大网膜血管脂肪瘤并扭转病人,经腹腔镜探查明确诊断并在腹腔镜下切除,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 葛根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范围和锥体细胞的影响

    作者:潘登;谭军;赵秀娟

    目的 探讨葛根素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梗死范围和锥体细胞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S组(假手术组)、IR组(缺血再灌注组)和P组(葛根素预处理组),每组24只,依术后处死动物时间的不同每组又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8只,同时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2h后再灌注损伤的SD大鼠模型.用TTC染色法测定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海马区锥体细胞数.结果 S组未见梗死灶,P组脑梗死范围明显比IR组缩小(P<0.05或P<0.01).P24h、P72h组神经元损伤程度较IR24h、IR72h组轻;P24、P72h组存活锥体细胞数明显多于IR24h、IR72h组(P=0.014,P=0.004).结论 葛根素预处理能减少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范围和锥体细胞的死亡.

  • 高龄老年人大脑中动脉主干梗死38例分析

    作者:王良;梁锦成

    目的 探讨高龄老年人大脑中动脉主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死亡原因、治疗对策和预后.方法 对38例75岁以上老年人大脑中动脉主干急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高龄老年人大脑中动脉主干梗死患者意识障碍较轻,颅内压增高较慢,侧视麻痹常见.早期多死于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后期多死于全身衰竭、褥疮、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慎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预后较差.结论 高龄老年人大脑中动脉主干梗死有其自身的特点.

  • 肺动脉栓塞12例尸检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余红;叶贤伟;文安智;董辉

    目的 分析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临床对肺动脉栓塞(PTE)的认识水平,减少漏诊、误诊发生率.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63年-2002年尸检证实的肺动脉栓塞12例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12例均存在血栓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基础疾病包括心脏疾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肺肿瘤、创伤和手术、肺结核、肺炎、下肢静脉炎.伴发肺梗死7例.仅1例生前正确诊断.结论 PTE的临床诊断困难,提高对PTE危险因索及临床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提高PTE的诊治水平,对高度怀疑者,尽早进入诊断程序.

  • 胼胝体膝部梗死18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辉

    目的 研究胼胝体膝部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8例胼胝体膝部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进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e Intelligence Scale,WAIS)测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主动语言和自发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和反应迟钝.18例患者中有4例轻度肢体共济失调和肢体无力;WAIS测验提示胼胝体膝部梗死患者在知识、领悟、算术、数字广度、图形拼凑等方面较差,而相似性、词汇、数字符号等方面无缺损.结论 胼胝体膝部梗死主要表现为主动语言和自发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和反应迟钝,而WAIS测验能帮助诊断,并且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智能损害程度.

  • 混合性中风30例分析

    作者:罗顺

    混合性中风指脑内两个以上血管区同时或短时间内相继发生的出血和梗死.国内李杨彬[1]根据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提出混合性中风分为:脑出血与脑梗死并存、脑出血继发脑梗死、脑梗死继发脑出血3型.现将本院收治的30例患者整理分析如下.

  • 超声诊断胎盘巨大绒毛膜血管瘤伴梗死1例

    作者:骆玉姣;王西林

    患者女,29岁,孕27+6周,孕4产2,因阴道间断出血5 d,加重半天来我院夜间急诊就诊。超声检查:胎儿各径线测量均未见明显异常,羊水适量,胎盘位于子宫后壁,功能Ⅰ级,厚度2.7 cm;胎盘下缘,宫颈内口上方表面见一大小9.7 cm×8.3 cm×9.0 cm实性低回声包块完全覆盖宫颈内口,间有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形态不规则,边界清;CDFI示其内未见明显的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胎盘功能Ⅰ级;前置胎盘,宫颈内口上方所见考虑巨大血管瘤。该患者因阴道出血加重贫血于次日行剖宫术,胎儿娩出顺利,胎盘自然娩出完整,见胎盘边缘有一大小约10.0 cm×9.0 cm的糟脆组织,内有水泡样组织,软质,形态不规则,与正常胎盘组织边界清楚(图2)。术后诊断:①孕27+6周(右枕前位)剖宫取胎;②完全性前置胎盘;③部分性葡萄胎?④胎盘绒毛血管瘤?⑤贫血(中度)。病理结果显示:孕中期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胎盘局灶梗死(图3)。

526 条记录 24/27 页 « 12...19202122232425262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