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因易感性与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
体表心电图的Q-T间期为心室除极及复极的总时间,正常人的Q-T间期随心率、年龄、心脏疾病及药物而变动,但一般不超过480ms.长QT综合征(Iong QT Syndrome,LQTS)是以体表心电图QT间期延长,多型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性晕厥和猝死为临床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
STⅢ↑/STⅡ↑及STV2↓/STavF↑比值对右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右室梗死(RVMI)常为右冠状动脉近端急性闭塞所致.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体表心电图常规12导联往往不加做右室V3R-5R导联容易造成RVMI漏诊.现结合STⅢ↑/STⅡ↑及STV2 ↓/STavF↑的比值来判断对RVMI的诊断价值.
-
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50年来从细胞到临床的电生理学研究
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Long QT Syndrome,LQTS)是由于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引起离子通道发生紊乱而致.LQT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晕厥或心脏骤停,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QT间期延长[1,2],其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目前估计的发病率为1:5000~7000[2,3].
-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室壁瘤是各种病因导致的局部心室壁运动减弱或消失,呈瘤样膨凸于心室表面的病理改变.大多数室壁瘤发生在左室,即左室壁瘤(LVA),约90%以上的LVA是由心肌梗死(MI)引起的,其他较少见的病因有:心肌病、心肌炎、Chagas、亨利氏综合征、伯克氏病、外伤等[1,2].本文将对MI后LVA形成及诊治做着重介绍.
-
左主干及前降支近段病变与临床体表心电图的关系
常规体表心电图是早期确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简便、有效、无创性检查手段,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临床指导作用.
-
伴递减传导的预激旁路1例
病例:患者男性,73岁,主因发作性剑突下疼痛1月,头晕、周身乏力4天入院.体表心电图特点如下:窦性心动过速,心房率103次/分,P-P规则,P波双峰,峰间距>0.04s,心室率34次/分左右.P-R间期0.12~0.14s,QRS波群增宽达0.14s,起始部位粗钝,有δ波,终末部位模糊不清.
-
建议再不要应用体表心电图测QT离散度
心肌复极离散,即所谓离散度,这是肯定的.应用心肌细胞电极和更复杂的技术可以测得;例如早在1976年Abildskov等应用体表标测技术(body surface potentialmapping)就已发现心肌复极分离,用的是150枚胸部电极,可看出心室除极和复极开始的部位和持续时间及结束的部位.80年代初中期Kuo氏等发现心肌复极不一致是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因而Day与campbell等将体表心电图用来测定QT离散度(QTd),这从一开始就犯了概念上的错误.由于此方法简便易行,很快被国内外普遍应用,90年代初传入我国,本人纵观各资料,首先提出其概念错误的观点.现国内外同意本人观点者越来越多;普遍认同,当然需要一个过程.
-
前降支肌桥合并前壁心肌梗死一例救治体会
临床资料患者女,76岁,因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1个月,反复胸痛发作7 d,于2005年1月2日入院.既往高血压10年,否认糖尿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曾持续胸闷5 h不缓解,当时未到医院诊治.7 d前因出现反复心悸、气短、夜间不能平卧在外院就诊,体表心电图显示前壁导联异常Q波,血清心肌酶检查正常.
-
早期复极研究进展
早期复极表现为体表心电图上相邻2个导联的J点抬高,形成一段平滑移行曲线或者一个直立小波(J波),并伴有与ST段抬高相关的T波高尖[1,2].这些早期复极图形通常位于下壁和/或侧壁导联.由于缺少相应的临床症状,过去认为早期复极是一种"良性变异".然而近几年,不断有个案报道及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复极与心源性猝死特别是特发性室颤密切相关[3-6].
-
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心电图改变。方法对80例SLE患者进行体表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80例SLE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有29例,发生率为36.25%,其中,ST-T改变者9例(占11.25%);低电压者6例(占7.50%);窦性心动过速者5例(占6.25%);窦性心动过缓者3例(占3.75%);窦性心律不齐者2例(占2.50%);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束支阻滞、房室阻滞者各1例(占1.25%)。结论 SLE患者心电图改变较多见,应将心电图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
房颤患者体表心电图心房活动信号提取研究进展
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关其电生理研究热潮正在不断兴起.从体表心电抽取患者房颤期间的心房活动信号是无损研究房颤电生理机制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介绍了近年来心房活动信号提取的新方法和应用,简要比较和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
尿素对小鼠体表心电图和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
目的:观察尿素对小鼠体表心电图和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方法:使用常规的心电图记录方法和膜片钳实验技术,分别记录小鼠体表心电图和心室肌细胞钠离子通道电流.结果:尿素可以使小鼠心率明显减慢(P<0.01),呈浓度依赖性,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的心率分别由给药前的(612±27、615±23、619±26)b·min下降到给药后的(556±29、469±37、378±48)b·min-1,并且中、高剂量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尿素对小鼠心室肌细胞钠电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钠电流分别由给药前的(8.76±0.91、8.87±1.01、8.77±0.96)nA降低到给药后的(7.32±0.68、5.69±0.64、4.58±0.57)nA,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尿素可以通过抑制心室肌细胞钠电流使小鼠发生传导阻滞性心律失常.
-
房室旁道伪"冠状TⅡ、Ⅲ、aVF"波的定位价值
射频导管消融(RFCA)是根治房室旁道参与的室上性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唯一手段,其关键在于准确地进行旁道定位.目前,通过食管和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房室旁道部位已不困难,但临床实践中体表心电图仍是常用的手段.心电图旁道定位虽不能直接指导RFCA,但可评估RFCA疗效,为心腔内标测和消融途径的选择提供参考[1].我们分析经RFCA治疗的102例房室旁道患者心动过速时STT特点, 探讨伪"冠状TⅡ、Ⅲ、aVF"波在房室旁道定位中的价值.
-
急性心肌梗死倍他乐克干预对QT离散度的影响
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QT间期的差别称为QT离散度(QTd),其反映心室复极时间的局部差异.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证实急性心肌梗死(A MI)后出现QTd延长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1].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且可能与其抗心肌缺血有关[2],但其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目前所知甚少.本文分析AMI患者应用倍他乐克(betaloc,又名美托洛尔)治疗前后Q Td的变化规律,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对QTd的影响.
-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左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的QTd变化以及其与左心功能不全关系的报道不多。我院观察了1992年1月一1998年12月42例OMI患者,42例正常人及58例AMI患者的QTd、QTcd、QTd/RR以及OMI患者QTd、QTcd、QTd/RR与左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旨在探讨OMI时QTd、QTcd、QTd/RR的变化及其与左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42例OMI患者,男38例,女4例,年龄53~88岁,平均(68±8)岁;42例正常人,男37例,女5例,年龄42~88岁,平均(66±10)岁;58例AMI患者,男51例,女7例,年龄39~89岁,平均(70±10)岁,除外原有严重心律失常,正在服用影响心脏复极药物,电解质紊乱及高血压病致左室肥厚者。1.2 QTd、QTcd、QTd/RR分析采用常规12导联体表心电图,纸速25mm/s。分别测量每一导联QT及RR3次,至少测量10个导联,T波终点定为T波回复等电位线的交点,若U波存在,则为TU间低点[1]。QTd定义为QTmax与QTmin差值,QTcd为心率校正QT离散度,用BAZETT's公式校正,即RR定义QTcd=QTcmax-QTcmin除以心动周期(ms),并以百分率(%)表示[2]。1.3 左心室射血分数测量 采用HP-SONOS 1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仪,用Simpson公式计算左室射血分数(EF),将陈旧性心梗患者中EF<0.05者定为左心功能不全组,余为对照组。1.4 统计分析 统计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Student非配对t检验。
-
5-羟色胺在体表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与5-羟色胺(5-HT)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体表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50例与对照组50例血浆及血小板中5-HT含量,然后昂丹司琼干预.结果 血浆5-HT含量伴随体表心电图心肌缺血加重明显升高(P<0.05);体表心电图心肌缺血恢复,血小板5-HT含量降低(P<0.01).结论 体表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患者血小板释放5-HT增多,是血浆5-HT含量升高的原因.故血浆5-HT是体表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发生和持续的重要因子.
-
全信息动态心电图与体表心电图的临床比较
1996年8月~1997年12月,作者对57例患者的全信息动态心电图与体表心电图进行了比较,发现:经临床证实全信息动态心电图检查比体表心电图检出率高而准确,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
体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诊断
室壁瘤是形态学概念, 指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 由于梗死面积较大且透壁性, 局部收缩力下降或丧失致使局部向外膨出呈袋状、囊状或不规则状, 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10%~30%, 与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一样, 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 因此及早发现并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 并及时处理和治疗, 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 由于心血管检查技术的飞速发展, 无创性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的应用, 有创性检查如左室造影技术的临床运用, 大大提高了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但由于体表心电图检查方便、费用低, 目前仍作为初步诊断室壁瘤的常用检查方法之一.
-
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食管电生理分析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成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体表心电图有诊断意义,但在鉴别发病机理、分型上有其局限性,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食管心房调搏术可弥补体表心电图的不足,具有无创、简单、安全及经济的特点.1995年2月~2000年4月,我科对4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了食管心房调搏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及体会.
-
普通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床旁临时起搏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普通电极经右颈内静脉在床旁快速、安全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方法.方法:对12例病例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经右颈内静脉途径,并结合QRS波群在Ⅴ1及Ⅱ导联主波方向及起搏阈值对临时起搏电极进行定位,进行了起搏.结果:临时起搏电极一次送入到位,成功率100%,无穿刺失败、血气胸、栓塞、心包填塞、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1.1±3.4分钟;平均起搏阈值0.9±0.2V;临时起搏器保留时间4.0±2.24天.结论:经右颈内静脉,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使用普通电极床旁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是安全、快捷、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