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溶栓与脑保护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进展

    作者:胡艳雪;范永新

    急性脑梗死在脑血流障碍基础上发生.梗死灶由中心坏死区和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半暗带可以向两个方向发展,取决于半暗带区血流量的进一步减少抑或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带并非处于静止状态,其存活时间受侧支循环有效性、血压、体温、血糖及缺血组织耐受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半暗带理论的溶栓疗法因时间窗短暂大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实验证明脑保护剂可以对抗缺血造成的多种代谢紊乱和再灌注损伤.溶栓复流与脑保护结合是急性脑梗死治疗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 中年Ⅱ型糖尿病患者分类能力及某些相关问题研究

    作者:赵燕;刘福源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分类能力及与情绪、人格、脑血灌注情况的关系.方法:年龄(40~60岁)、性别、学历、职业相匹配的NIDDM患者和非糖尿病病人各30名,均接受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艾森克个性测验、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测量,部分被试另作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结果:糖尿病组WCST成绩低于对照组,其分类能力与糖尿病并发症、病期等躯体因素有关,还与人格和情绪因素有关,SPECT发现,患者存在局部脑血流灌注减低,尤其是额叶和顶叶.WCST成绩与额叶、颞叶等脑皮层血流灌注有关.结论:NIDDM患者的分类能力降低,其原因与若干心身因素,特别是额叶等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减低有关.

  • 多梗塞痴呆和Alzheimer型痴呆认知功能与局部脑血流的关系

    作者:柳太云;金丽娟;欧阳珊

    目的:探讨多梗塞痴呆和Alzheimer型痴呆患者神经心理功能与局部脑血流的关系.方法:对33例多梗塞痴呆(MID)、21例Alzheimer型痴呆(DAT)病人和24例健康对照组作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检查,采用相对定量法测定局部脑血流(rCBF).并作神经心理学测验.结果:MID病人左额颞叶rCBF与言语智商(VIQ)相关显著;左额、右顶、丘脑rCBF与总智商(FIQ)明显相关;左颞、右顶叶rCBF与脑损伤指数(DQ)相关明显.DAT病人左颞、右额叶rCBF与VIQ,右顶枕叶rCBF与操作智商(PIQ),左额颞、右顶叶rCBF与DQ相关明显.MID、DAT病人左颞叶rCBF与记忆商数(MQ)相关显著.结论:提示MID、DAT病人智能减退与脑血流降低有关.

  • 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神经影像和脑血流

    作者:张雄伟;张以善;李晓华;王翠玉;李曼;李秋俐;金文静

    目的 探讨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的临床、神经影像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 对75例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行头颅核磁共振成像、CT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65例(86.7%)出现脑缺血症状及体征.70例(93.3%)头颅核磁共振或CT显示不同类型脑梗死,常见的是低灌注分水岭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60例(80.0%)闭塞侧大脑中动脉深度范围血流速度明显降低,70例(93.3%)闭塞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45例(60.0%)闭塞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结论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慢性进展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的病情发展和预后,为了解颅内侧支循环代偿状况和更深入研究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提供客观依据.

  •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脑血流的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成霖霞;杨湘峰;刘赛红;蒋晓光

    目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脑血流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并具有相关早产儿脑血流速度(CBFV)的正常参考值及生理状态下脑血流变化规律,而国内这一技术虽已应用于临床,但目前还不能提供一个能准确指导临床的CBFV指标,故该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脑血流的变化并与足月儿比较,以探讨其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惠普影像之星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128例早产儿及20例足月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早产儿脑血流频谱特征及血流参数与足月儿比较,其血流速度慢,波动范围大,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而阻力指数(RI)为年龄非依赖因素,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胎龄、体重早产儿进行比较,胎龄、体重的增加与脑血流呈同步上升关系.分组进行比较,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病理因素对早产儿脑血流有直接影响,窒息、先心病、颅内出血、低血糖、反复呼吸暂停、酸碱平衡紊乱均可导致脑血流减慢,并呈现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的比值(S/D)值增高,RI值增高或明显降低,其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早产儿脑血流并进行动态观察,对于预测早产儿脑神经发育和判断脑损伤程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脑血流变化的影响

    作者:张燕宏;张凤仙;王树岩;周明

    目的了解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颅内脑血流速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TCD)检测3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和25例正常新生儿的颅内血管脑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将观察组再分为两组后统计测量值发现,观察组Ⅱ(血胆红素浓度>272 μmol/L)与对照组及观察组Ⅰ(血胆红素220.6~272 μmol/L)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当血胆红素浓度大于272 μmol/L(16 mg/dl)时可使颅内血管脑血流速度显著增快,推测其可影响血脑屏障的开放,增加脑内胆红素水平.

  • 红细胞生成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樊曦涌;周丛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多见于足月儿,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该疾病可能的病因是宫内或出生时窒息、缺氧引起的代谢障碍,细胞损伤,以及血管调节机制障碍、脑血流减少等.病理改变主要是脑水肿、神经元坏死,皮层、基底节、间脑、脑干等部位的局灶性坏死,以及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等,临床诊断国内沿用1996年第四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于2004年11月在长沙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1].目前该病的治疗基本和重要的是"三维持,三对症"[2].同时针对发病机制,国内外开展了神经营养素[3]、硫酸镁[4]、高压氧[5]、亚低温[6]等疗法.近年来,对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在HIE中的运用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项新课题.现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颅脑创伤后脑血流的监测技术新进展

    作者:梁海乾;张赛;只达石;陈广迪

    颅脑创伤后脑血流的变化非常复杂,大多数学者认为颅脑创伤后CBF下降,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脑血流监测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方法多,可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又可分为清除法和侵入监护技术.清除法包括133Xe清除法、氢清除法、N2O清除法、Xe-CT法等.清除法较准确但不能进行连续的监测.侵入监护技术则可进行连续监测,常用的方法有:近红外光谱技术、激光多谱勒血流测量等.间接法有颈静脉氧饱和度、经颅多谱勒、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和微透析法等.

  • 全麻和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病人脑氧代谢和脑血流影响的比较

    作者:许嶷

    目的: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不同麻醉选择对患者脑氧代谢和脑血流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病人共30人,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Ⅰ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各15人,监测气腹前和气腹后20分钟桡动脉和颈内静脉PaO2、PaCO2、SaO2、PjvO2、SjvO2、Ca-jvDO2.结果:硬膜外麻醉组(Ⅰ组)气腹前PaCO2为44.1±4.9mmHg,气腹后20minPaCO2为43.4±6.4mmHg,CBF变化不大,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jvDO2气腹前为37.2±9.2,气腹后20min为36.6±13.0没有明显下降,静吸复合全麻组(Ⅱ组)气腹前PaCO2为35.9±6.4mmHg,气腹后20minPaCO2为42.9±3.6mmHg,脑动静脉氧含量差Ca-jvDO2气腹前为41.5±17.7,气腹后20min为27.5±9.0,显著下降.结论:硬膜外麻醉病人脑血流量不增加,脑氧耗不减少,而全麻病人脑血流量增加,脑代谢降低,供氧充足,在脑保护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 老年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评估

    作者:张雄伟;张以善;牛俊英;张红丽;王翠玉;邵永红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方法对170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证实的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老年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技术检测侧支循环通路.结果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TCD显示大脑中动脉异常波型(MCAAW)68%,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降低(MCAVR)66%,眼动脉血流方向逆转(ROA)70%,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80%,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71%.颈内动脉远段闭塞,TCD显示MCAAW90%,MCAVR 68%,ROA15%,ACoA开放51%,PCoA开放61%.大脑中动脉闭塞,TCD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信号消失67%,MCAAW和MCAVR33%,软脑膜吻合侧支开放100%.结论TCD有助于了解颈内动脉系统动脉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为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重要的客观依据.

  • 急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患者的血管再通及侧支循环能力评估

    作者:张以善;张雄伟;王翠玉;李曼

    目的 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CA)主干闭塞患者的脑血流变化、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和血管再通情况.方法 对7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的MCA主干闭塞患者,在急性期和随访期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结果 发病24 h内TCD检测,78例(100%)病侧MCA血流信号消失,72例(92%)病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6例(8%)病侧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56例(72%)患者血管再通,21例再通1、2 d,21例再通3~7 d,14例再通>7 d.结论 TCD有助于了解急性MCA主干闭塞患者的脑血流改变和血管再通情况,为评价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变化

    作者:张雄伟;宋晶;牛俊英;张红丽;王翠玉;范秀玉

    本文对138例甲亢患者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甲亢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变化.结果表明,治疗前93%血流速度增快,76%搏动指数增高,57%有血管杂音.治疗后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降低,血管杂音消失.认为脑血流的异常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有关.

  • 两种脑血流定量方法的对比分析

    作者:申良方;邓豪余;李新辉;申海菊

    核医学进行脑血流定量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采血法和非采血法两类,其中采血法因为有创且方法较繁复而难以常规开展.本研究中建立了两种非采血的脑血流定量方法,即计算机仿真技术脑血流定量方法和颈动脉计数脑血流定量方法并讨论两种方法的结果的可靠性和相互关系.

  • 颈动脉狭窄程度对冠脉搭桥术中大脑动脉血流变化的影响

    作者:刘飞;徐东;张科峰;李洪利;尚学斌;刘燕晖;姚青;杨禹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中脑血流变化趋势及体外循环转机流量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51例冠心病患者,采集病史根据超声情况中颈动脉狭窄程度分组为:颈动脉狭窄≥50%设定为A组,颈动脉无狭窄或狭窄<50%设定为B组.在冠脉搭桥术中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麻醉后、体外循环时及停机时双侧大脑中动脉(MAC)血流峰值流速;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冠脉搭桥术中平均转流量、平均动脉压和鼻咽温变化.结果 冠脉搭桥术前时,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和体外循环时,两组患者脑血流量(CBF)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体外循环时较麻醉后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后脑血流流速CBF较麻醉后和体外循环显著回升(P<0.05);但是A组患者在麻醉后、体外循环时和手术后CBF均显著低于B组(P<0.05).体外循环时A组患者平均体表面积转机流量和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B组(P<0.05),而鼻咽温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中,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在麻醉后显著减低,体外循环时较麻醉后无明显变化,手术后脑血流流速上升.而颈动脉狭窄≥50%患者在麻醉后及手术后较狭窄<50%患者脑血流显著减低.

  • 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的脑血流特点初步研究

    作者:张艳萍;吴正治;钟琪;孙苏萍;李明;张琼芳;李耀芳;陈蔓茵

    目的:观察轻度认知障碍(MCI)的脑血流特点.方法:用德国EME公司生产的2021型经颅多普勒(TCD)仪,分别检测受试对象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峰值、均值及搏动指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CI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峰值、均值及搏动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CI脑血流无明显病理变化.

  •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远隔区域脑损伤及药物干预的研究

    作者:邵国富;楚冰;包仕尧;周旭平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急性期两侧额叶、丘脑、小脑、下丘脑局部脑血流量(rCBF)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评估川芎嗪对上述变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用氢清除法测定两侧额叶、丘脑、小脑、下丘脑在MCAO后1、3、6和24h的rCBF;用HE染色和TUNEL法观察两侧额叶、丘脑、小脑MCAO后6h、24h、1周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各相应部位rCBF无显著差异(P>0.05);一侧MCAO后,两侧额叶皮层、丘脑、下丘脑、对侧小脑半球rCBF下降,MCAO后1h达低水平(P<0.05或P<0.01),随时间延长,rCBF逐渐增加,除对侧小脑、下丘脑外,其余部位rCBF至MCAO后24h基本恢复正常;而川芎嗪可明显抑制上述rCBF的下降程度(P<0.05).同侧额叶、丘脑在MCAO后6h开始出现TUNEL阳性细胞,24h后明显增加,至1周阳性细胞减少(P<0.05),而川芎嗪可明显抑制上述部位凋亡细胞的产生.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可引起远隔区域有关脑组织rCBF下降,并进一步引发细胞凋亡.中药川芎嗪可明显抑制上述变化.

  • 线栓法复制昆明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稳定性研究

    作者:赵瑾;苑琳;王驭龙;潘慧;祝世功

    目的:探讨影响线栓法复制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稳定性的因素.方法:60只雄性昆明小鼠按体重分为3组:A组(18-21 g)、B 组(22-28 g)和C组(30-35 g).线栓栓塞法制备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模型评价指标包括:PRM2激光多普勒脑血流仪检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血流,按Longa标准进行小鼠运动行为评分,TTC 染色法测量小鼠脑梗死灶体积,ELISA法检测脑皮层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 C组相比,A、B两组模型成功率高(P<0.05),尤以B组模型成功率更高;A组死亡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A、B两组行为学评分显著高于C组(P<0.05),表现出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A、B两组小鼠脑梗死灶的体积显著高于C组 (P<0.05),表现出明显的脑损伤,损伤侧脑皮层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明显下降.结论:小鼠体重与线栓直径良好匹配、进线深度和24 ℃左右的室温是保证造模成功的3个重要因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作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指标.

  • LSCI检测不同缺血期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过程脑血流的影响

    作者:田智慧;廖卫国;余健烨;王利胜

    目的 考察不同缺血期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过程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通过激光散斑成像技术(LSCI)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不同栓塞时间后,对再灌注过程中脑血流的影响,并对再灌注过程中的低灌注状态、无复流现象、血流流速及管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2h的栓塞后,大鼠脑部血流量趋向低灌注状态,约为栓塞前血流基值的(35±10)%;栓塞时间越长,无复流现象越多;在再灌注期间,缺血2h组的血流比0.5h组的低灌注水平低10%. 结论 长时间的脑缺血期再灌注过程可能是造成脑损伤程度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LSCI可应用于脑部血流实时监测,操作简便,成像灵敏、稳定,结果可靠.

  • 基于对称抵消技术的磁感应相位移非接触脑血流搏动测量

    作者:李尚彬;金贵;秦明新;杜振伟;张昭

    目的:主要基于磁感应的相关原理,设计一个采用对称抵消方式的线圈传感器,利用基于该线圈传感器的测量系统,对5名健康受试者的脑血流搏动进行测量.方法:总结国内外相关的磁感应测量方法,从提高灵敏度、减少干扰等方面设计新型线圈传感器;改进测量系统,提高抗干扰能力与软件鉴相能力;经脑测量人体脑血流搏动信号并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制作了一个由一个激励线圈、两个接收线圈组成的对称抵消方式的线圈传感器,完成了对称抵消测量系统的建立以及调试.挑选5名健康受试者进行实验,经脑测量的脑血流搏动信号规律清晰,干扰较小,其相位差变化量为0.1°~0.2°,根据受试者个体差异,测量的脑血流搏动的幅度和频率是不一样的.结论:该系统能够进行脑血流搏动测量,结果稳定,为脑血流相关检测提供了一个新方向.磁感应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脑血流搏动信号检测手段,具有操作方便,非接触等特点,并且能够进行连续监测,在未来医疗监护、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基于磁感应相移技术测量脑血流实验研究

    作者:彭斌;李根;秦明新;宁旭;潘文才;庄伟;金贵;孙建;闫庆广

    针对目前监测脑血流的设备和手段的不足,本研究建立了一套基于磁感应相移技术(Magnetic Induction Phase Shift,MIPS)的无创非接触脑血流测量系统.为了明确此系统测得信号所代表的物理含义,首先进行了物理模型实验,采用微型泵和橡胶管分别模拟心脏泵血和血管搏动;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实验系统检测脑血流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又进行了10名健康志愿者临床实验,并对测得的信号进行小波分析去除整体基线漂移、高通滤波去除呼吸干扰、频谱分析和3次样条差值去除局部基线漂移等信号处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波形面积计算,以便统计分析同一个体的重复性和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物理实验结果表明MIPS方法测得的信号代表橡胶管的舒张与收缩,反映了橡胶管搏动的物理机制;志愿者实验结果表明测得的信号波形形状类似于脉搏波,反映了脑血流的周期性变化,MIPS信号频率在l Hz左右,通过统计分析面积数值发现10名健康志愿者的P值均大于0.05,实验中每位健康志愿者的各组测量数据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脑血流的基本变化情况,且系统具有非接触、精度高、灵敏度高、可连续监测等优点,作为一种监测脑血流的新手段,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849 条记录 34/43 页 « 12...31323334353637...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