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兔血浆中盐酸利多卡因的测定及不同给药途径的药动学研究
建立了HPLC法测定兔血浆中利多卡因的浓度,并研究家兔经不同途径给药后的药动学.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01mol/L NaH2PO4溶液(pH 2.1)(30∶70),检测波长263nm.血浆样品经蛋白沉淀后进样测定.家兔分别给予10mg盐酸利多卡因静脉注射剂、鼻腔凝胶剂、鼻腔溶液剂和口服溶液剂后,t1/2分别为(62.06±8.72)、(63.60±11.32)、(59.16±5.58)和(59.55±7.63)min,AUC0→180min分别为(1233.74±390.82)、(1230.38±344.32)、(721.09±268.60)和(334.93±120.97)μg·min·ml-1.后三者的Cmax分别为(18.36±3.55)、(13.68±2.58)和(4.64±1.77)μg/ml,绝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73±20.92)%、(58.45±14.10)%、(27.15±6.47)%.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结果显示,鼻腔凝胶剂与静脉注射剂吸收程度等效.
-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含量。以烟酰胺为内标,50 mmol/L硼酸盐缓冲液(pH8.6,含25 mmol/L SDS)为运行缓冲液,工作电压为20 kV。在0.05~0.6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1.5%。
-
国产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碳酸利多卡因用于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麻醉安全性。方法择胃、胆囊手术患者60例,随机硬膜外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碳利组,n=30)或2%盐酸利多卡因(盐利组,n=30)。结果碳利组麻醉起效时间和作用完全时间早于盐利组(P<0.01),碳利组作用持续时间略短于盐利组(P>0.05)。碳利组收缩压降低早于盐利组(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用于上腹部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安全的,必须重视注药后早期血压降低。
-
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研究
剖宫产手术往往比较紧急,要求麻醉起效快,以便能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既往剖宫产术用盐酸利多卡因作低位硬膜外麻醉,其起效时间已较使用丁卡因明显缩短.
-
利多卡因与东莨菪碱联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疼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结石所致疼痛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泌尿系结石所致疼痛的病人160例随机分为4组: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及丁溴东茛菪碱注射液组(治疗组)40例;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组(对照组1)40例;黄体酮注射液组(对照组2)40例;阿托品注射液组(对照组3)40例,比较用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和对照组3治疗30min时显效率分别为50.0%、52.5%、5.0%和7.5%,60 min时显效率分别为90.0%、87.5%、15.0%和17.5%.30、60 min时的显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2及对照组3(P均<0.05).不良反应以治疗组(87.5%)和对照组3(85.0%)的口干发生率较高,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50.0%,经对症处理或观察均可缓解.结论 联合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及丁溴东莨菪碱注射液治疗泌尿系结石引起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
静脉注射曲马多致癫痫样惊厥一例
患者,女,36岁,46kg,因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一年入院,询问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异常发现,查体及生化、血常规、心电图、胸片等检查无异常,B超示子宫黏膜下肌瘤,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患者入手术室后左侧卧位行L2~3连续硬膜外阻滞,头向置管3.0 cm,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平躺后硬膜外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5 ml,5 min后无脊麻现象,给予0.75%盐酸罗哌卡因8 ml,测阻滞平面T8以下.
-
碳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于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术的临床观察
小儿麻痹后遗症下肢手术患者100例,分碳酸利多卡因(碳酸组)和盐酸利多卡因(盐酸组)二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膜外穿刺L1~5间隙向头侧置管2.5~3.0cm,应用碳酸利多卡因或盐酸利多卡因(浓度1.5%)15ml(含1∶20万肾上腺素).结果显示碳酸组的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提前,与盐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每一节段需药量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表1),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两组无明显差别(表2),有效阻滞时间两组也无显著差异.
-
椎间孔阻滞治疗颈椎病78例临床观察
我院近年来采用椎间孔阻滞治疗颈椎病78例,取得满意疗效.本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38~77岁,病程2周~5年不等.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9例,交感型颈椎病13例.患者取侧卧位,阻滞侧在上,在病变相应棘突旁开3cm处稍向内穿刺,针触及关节突后继续进针约1.5cm,当病人出现异感证明穿刺针达到椎间孔附近后注入阻滞药液.每个椎间孔注药4至5ml,根据病情每次阻滞1~3个椎间孔,每周2次,6次为一疗程.间隔1周后开始第2疗程,一般2个疗程结束.阻滞药液配制:2%盐酸利多卡因5ml+地塞米松10mg+维生素B120.5mg+维生素B650mg+醋酸强的松龙75mg共10ml.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无任何不适感和后遗症59例(75.6%);症状消失、有时有轻微疼痛或不适但不影响日常工作的13例(16.6%);无效6例(7.6%).我们认为椎间孔阻滞治疗颈椎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碳酸利多卡因在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碳酸利多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的效果.方法 200例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盐酸利多卡因组(A)100例,碳酸利多卡因组(B)100例.分别观察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首剂量维持时间、阻滞范围、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ECG)和血氧饱和度.结果 碳酸利多卡因组的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较盐酸利多卡因组明显缩短,首剂量维持时间、阻滞范围无明显差异,但碳酸利多卡因首剂量维持时间有延长趋势.两组麻醉前后的血压、心率、呼吸、ECG和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相比,起效快,阻滞作用强、阻滞完全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小.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盐酸利多卡因和薄荷脑的含量.方法盐酸利多卡因采用以水为空白,检测波长为261 nm.薄荷脑采用以阴性对照液加显色剂为空白,检测波长为507 nm.结果盐酸利多卡因在200 μg·ml-1~450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为1.80%(n=9).薄荷脑在1.6 μg·ml-1~6.4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1.70%(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
-
RP-HPLC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溶剂用)的含量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溶剂用)的含量.方法考察了不同的流动相性质及组成、流量、柱温等对盐酸利多卡因色谱行为的影响,选定以醋酸盐缓冲液(pH 3.4)-乙腈(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量为1.0 ml·min-1,柱温25 ℃,外标法测定.结果盐酸利多卡因在0.5 mg·ml-1~3.5 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
-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改进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lltima C18柱(150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05 mol/L硼砂溶液(用85%磷酸调pH值至5.0)-甲醇-乙腈(60:37:3);检测波长为214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盐酸林可霉素和盐酸利多卡因分别在浓度为0.02~0.40 mg/ml(r=0.9999,n=6)和0.01~0.32 mg/ml(r=1.0000,n=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盐酸林可霉素和盐酸利多卡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RSD为0.62%,n=6)、101.1%(RSD为0.46%,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
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拔牙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在拔牙术中,分别用碳酸利多卡因及盐酸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100例,观察其麻醉效果.显示碳酸利多卡因潜伏期为54.00±10.20s;盐酸利多卡因潜伏期为200.00±9.50 s,有显著差异(P<0.01).表明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比较,前者潜伏期短,麻醉效能强.
-
利多卡因过量中毒致死的法医病理分析
盐酸利多卡因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局部麻醉药之一.该药穿透、弥散性好,作用快而持久,无血管扩张,对局部组织刺激小,安全范围大(1).除此之外,该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是普鲁卡因酰胺的3倍.但是,其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按数学比延长局麻维持时间,反而有加快吸收入血引起中毒的危险.我们遇到1例非法行医者在双腋臭切除手术中过量使用利多卡因,发生中毒并致死亡的案例,现作法医病理分析如下.
-
米索前列醇配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应用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配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用于绝经妇女取环的有效性、无痛性及副反应.方法:将绝经后欲行取环术妇女9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取环术前6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术时于宫颈外口注入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g后取环;对照组45例,术前未用任何药物按常规操作取环.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无痛率、成功率分别为80%、77.8%、97.8%,对照组依次为0、11.1%、48.9%,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盐酸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可达到软化宫颈、减轻疼痛、成功率高、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效能比较
我院1999年2月至5月底应用碳酸利多卡因于低位硬膜外阻滞,临床观察其阻滞潜伏期、镇痛时间及感觉神经阻滞节段,现总结如下.
-
硬脊膜外麻醉刺破硬脊膜引起展神经麻痹1例
1病例摘要患者,男,20岁.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麻醉前半小时给予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肌注,术前BP16/10kPa心肺功能及神经系统无异常.既往无头痛病史.行L1~2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调整穿刺针斜面时,刺破硬脊膜,见脑脊液滴出,立即拔出穿刺针,又行T12~L4椎间隙重新穿刺,穿刺成功后,证实在硬脊膜外腔向头侧置管,推注2%盐酸利多卡因6ml,10分钟后麻醉平面为T9~21,开始手术.术中麻醉效果满意,手术历时40min,BP、HR、R平稳,安返病房.术后第2天患者出现头昏、恶心,第3天开始头痛,坐起或站立时疼痛加重.第6天左眼出现斜视及复视现象.请眼科会诊,经检查,见左眼出轻度内斜,外转受限,复视为同侧水平,愈向外转时,复视距离增大,向右侧转复视不明显,眼压、巩膜、瞳孔、眼底均无异常.双眼视力均为1.0.依据曾刺破硬脊膜,结合患者主诉以及临床体征,诊断为麻醉后展神经麻痹.嘱患者闭眼平卧休息,减少视力疲劳,同时给予输液、维生素、激素及血管扩张药物对症治疗,症状减轻,视力恢复,于术后2个月痊愈出院.
-
等效甲磺酸罗哌卡因和丁卡因麻醉对老年人循环功能的影响
甲磺酸罗哌卡因是一种国产的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近几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丁卡因是一种传统的长效酯类局麻药,与盐酸利多卡因合用有起效快、时效长的优点.作者自2008年3月至2013年1月拟通过等效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丁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对循环功能的影响比较,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
盐酸氯普鲁卡因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盐酸氯普卡因为盐酸普鲁卡因的氯化酯类局部麻醉药.本文以盐酸利多卡因作为对照(理论应与普鲁卡因对照,但普鲁卡因不用于硬膜外麻醉),就其在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中应用的麻醉效能和安全性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6月至2006年4月无心肺疾患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剖宫产40例,年龄20~30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盐酸氯普卡因组(A组)和盐酸利多卡因组(B组),各20例.两组病人年龄、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
-
可谱诺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临床观察
可谱诺(盐酸氯普鲁卡因)是一种短效局部麻醉药,1955年在国外开始应用临床,国内应用较晚,尚未普遍应用.作者将其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自2003年7月~2003年9月,40例年龄22~36岁;ASA I~Ⅱ级,随机双盲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试验组用3%可谱诺,对照组用2%盐酸利多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