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鼠脂肪干细胞来源的施万细胞样细胞髓鞘形成能力的研究

    作者:许勇峰;刘岚

    目的 研究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来源的施万细胞样细胞的髓鞘形成能力.方法 取大鼠脂肪组织分离、培养及鉴定ADSC,使用heregulin、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和forskolin将ADSC诱导为施万细胞样细胞.将施万细胞样细胞和PC12细胞共培养.光镜(×100)下观察施万细胞样细胞的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其表面标志物表达,电镜观察其髓鞘形成能力.结果 大鼠ADSC均表达中胚层标志物fibronectin,极少数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物nestin.ADSC诱导的施万细胞样细胞的形态为双极或三极细胞,施万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S100表达阳性.电镜观察发现,施万细胞样细胞和PC12细胞形成髓鞘样结构.结论 大鼠ADSC来源的施万细胞样细胞具有髓鞘形成能力.

  •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作者:彭爱军;武永康

    伴随着现代工业、动力机械及高速交通运输的发展,颅脑创伤发病率也出现增高的趋势,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带来严重的负担.脑损伤导致神经元和/或轴突结构破坏,受累神经元轴突发生继发性病理变化,包括形成回缩球、髓鞘变性等,继而一系列神经传导通路中断,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

  • 甲状旁腺素相关肽核定位序列与C末端缺失致小鼠少突胶质细胞发育障碍

    作者:杨永昆;刘雅红;王群;刘牧;张永杰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arathyroid hormone related peptide,PTHrP)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NLS)与C末端缺失对小鼠少突胶质细胞发育及髓鞘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6日龄PTHrP Knock In(PTHrPKI)小鼠及同窝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行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标记,次日取材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海马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OPCs)的增殖能力,通过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技术观察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髓鞘发生;体外培养5日龄PTHrP KI小鼠及同窝WT小鼠大脑皮层的O4阳性OPCs,运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Ki67阳性细胞数,流式分析检测凋亡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与增殖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继而行分化培养7d后,通过2’,3’-环腺苷酸-3’-磷酸二酯酶(2’,3’-cyclic-nucleotide 3’-phosphodiesterase,CNPase)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分化能力.结果:与同窝WT小鼠相比,PTHrP KI小鼠脑内MBP阳性纤维面积减少,轴突髓鞘稀薄,海马区BrdU与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o-2)双阳性细胞数减少.体外培养PTHrP KI小鼠OPCs的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AV+/PI-凋亡细胞百分率升高;增殖相关B细胞淋巴瘤滤过性病毒插入位点1 (B cell-specific MLV integration site-1,Bmi-1)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降低,凋亡相关Caspase-3蛋白、p16蛋白表达升高.分化培养后,PTHrP KI小鼠来源OPCs的CNPase荧光染色强度降低.结论:PTHrP的NLS与C末端缺失可致小鼠OPCs增殖减少、凋亡增加、分化延缓,进而导致CNS轴突髓鞘形成障碍.

  • 大鼠成熟及衰老过程中坐骨神经髓鞘改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蒋蔚;张琦;丁斐

    目的:研究大鼠成熟与发育过程中坐骨神经髓鞘形态与功能的改变.方法: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不同年龄阶段大鼠(1周、1、3、9、15、21月)坐骨神经横切面的髓鞘形态,计数髓鞘板层;采用电生理学检测大鼠坐骨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记录其潜伏期及振幅,计算神经传导速度,并分析与髓鞘板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髓鞘层数从1周到15个月逐渐增加,21个月时没有显著变化;神经传导速度9个月时达到峰值,以后随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3个月时复合肌动作电位振幅达到大,潜伏期短,后随年龄的增长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并且神经传导速度、振幅、潜伏期与髓鞘板层数之间不呈线性相关.结论:大鼠坐骨神经髓鞘板层及电生理功能在成熟与发育过程中发生改变,且两者变化之间不呈直线相关.

  • 组织工程化神经的体外构建

    作者:汤欣;杨宇民;丁斐;顾晓松

    目的: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为周围神经缺损修复提供新的有效方法.方法:施万细胞与丝素蛋白神经移植物生物反应器中培养7d后,于丝素蛋白神经移植物两端各植入胚胎SD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继续培养2w,3w和4w,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丝素蛋白神经移植物中神经细胞的生长状态.结果:施万细胞、DRG与丝素蛋白神经移植物共培养2w后,施万细胞和DRG发出的神经突起沿着丝素纤维,呈条带状纵向平行生长:3w后透射电镜观察到髓鞘形成;4w后扫描电镜显示梭形的施万细胞与DRG发出的神经突起呈纵向平行生长,并有类似基质样结构形成.结论:施万细胞、DRG与丝素蛋白神经移植物共同培养成功进行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神经.

  • 7例以大脑底节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病毒性脑炎

    作者:杨丽军;刘晟;潜丽俊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病理可见脑膜和(或)脑实质广泛性充血、水肿,炎症细胞在小血管周围呈袖套样分布,血管周围组织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髓鞘崩解,其病理改变大多弥漫分布,但也可在某些脑叶突出[1].

  • 孕激素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肖国民

    近年来研究发现孕激素对脑损伤具有脑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①影响γ-氨基丁酸(GABA)和兴奋性氨基酸(EAA)神经递质系统发挥作用,减轻脑损伤后神经元的兴奋性毒性;②减轻脑损伤后脂质过氧化过程;③抑制脑损伤后的免疫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④刺激雪旺细胞产生髓鞘,减少胶质疤痕形成;⑤促进神经保护因子表达,提供神经营养.

  • 三种视神经髓鞘染色法的比较

    作者:莫静;邵玉红;瞿佳

    目的 探讨视神经髓鞘染色方法,寻求佳视神经髓鞘染色法,用以指导视神经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科研工作中疾病机制的研究.方法 采用三种视神经髓鞘染色法:经典的Weil苏木素髓鞘染色法、固绿髓鞘染色法和改良的劳克坚牢蓝-核固红髓鞘染色法,比较三种髓鞘染色法的特异性、对比度等.结果 以Weil苏木素髓鞘染色将髓鞘染成黑色,以固绿髓鞘染色法将髓鞘染成绿色,以劳克坚牢蓝-核固红髓鞘染色法将髓鞘染成蓝色.结论 Weil苏木素法染色步骤较繁琐,固绿染色法清晰度较劳克坚牢蓝法差,改良的劳克坚牢蓝核固红髓鞘染色法为髓鞘染色的首选.

    关键词: 视神经 髓鞘 染色
  • 影响周围神经再生的细胞学因素

    作者:谢辉;胡勇;章伟文

    周围神经再生过程涉及雪旺细胞的变性、增殖和迁移;巨噬细胞向损伤区的定向趋化,对变性雪旺细胞和崩解髓鞘的吞噬;轴浆的运输和轴突的再生等方面的变化,其间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起作用.本文对影响周围神经再生的几种主要的细胞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

  • 坚牢绿-FCF染色法在显示神经髓鞘中的应用

    作者:田玉旺;李琳;李丽;胡海

    常规髓鞘染色多采用传统的苏木精(如Kultschitzky、Weil和Loyez法)、Luxol-fast-blue及锇酸染色法.应用中发现这些方法染色时间较长,步骤繁琐,温度需要控制,试剂价格较贵,致使神经组织疾病的临床病理诊断及研究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我们根据神经髓鞘的组织结构特点,经大量实验,采用坚牢绿-FCF染色法,收到了较好的染色效果.

    关键词: 坚牢绿 髓鞘 染色
  • 介绍一种简便快捷的髓鞘染色法

    作者:张革进;陈晨

    经典的髓鞘染色方法所需时间长、易脱片且难于掌握.笔者通过反复摸索,发现利用超声波进行髓鞘染色能克服上述缺点,获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 微波技术在髓鞘染色中的应用

    作者:郑辉;沈明;杨晓静

    碳酸锂苏木素法是显示髓鞘的经典方法,该法结果比较稳定、试剂来源方便、且易于掌握,但其染色时间长、易脱片.为此我们利用微波处理可大大缩短染色时间,解决脱片问题,且结果更满意,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微波 染色法 髓鞘
  • 许旺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再生与修复中的作用

    作者:徐斌;江澄川

    许旺细胞(Schwann cell,SC)是周围神经系统主要的胶质细胞.移植的SC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活、增殖、迁移和分化,并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可促进中枢轴突再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成髓鞘,增加其他移植细胞的存活率等.而且,通过神经活检,SC可在体外培养纯化,为病人获得自体的移植细胞,不存在免疫学和伦理学方面的问题.因此,在中枢神经系统病损的移植治疗中,SC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SC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治疗中的机理及应用作一综述.

  • 促红细胞生成素早期治疗大鼠脊髓挫伤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顾兵;王烁宇;李华南;王俊;张水印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早期治疗大鼠脊髓挫伤的形态学与行为学改变.方法:采用BenchmarkTM颅脑损伤撞击器制备大鼠脊髓挫伤,并在伤后30 min腹腔注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5000 UI·kg-1·BW)或者生理盐水.斜板试验和BBB评分法评价动物后肢运动功能.采用Harris氏HE染色法结合尼氏染色、Luxol固蓝染色观察损伤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应用血常规和血液流变学监测红细胞增生作用.结果:EPO组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大鼠在斜板上维持的角度和BBB评分逐渐增大,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7、14、28 d,脊髓损伤中心及邻近部位囊腔区域面积明显减小;距损伤中心前后3、5 mm处灰质部前角神经元存活数量较多,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伤后14、28 d,脊髓损伤中心及前后3、5 mm处髓鞘面积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伤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压积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伤后14d开始,全血低切黏度、中切黏度有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EPO治疗可能通过促进神经元存活、减少髓鞘脱失而减轻继发性损伤,终改善后肢运动功能,但是增加了血源性不良反应的风险.

  • 大鼠实验性脊髓损伤后小胶质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变化

    作者:李明

    目的 观察大鼠实验性SCI后小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及其形成的髓鞘的变化.方法选用成年Wister大鼠,在改良的Allen's重物坠落大鼠SCI模型上,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观察大鼠SCI后1、3、7和14 d的损伤脊髓及其周围区ED1标记的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标记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形态、分布及数量的变化.结果 SCI后ED1阳性细胞向损伤脊髓募集,细胞数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步增加,3d时达高峰期,此后ED1阳性细胞数目逐步下降;损伤脊髓MBP染色较正常浅、分布不均匀,显示白质疏松,髓鞘结构紊乱,细胞肿胀,有空泡,反映髓鞘MBP缺失.结论实验性大鼠急性SCI后,在损伤脊髓可引起ED1炎性吞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少突胶质细胞形成髓鞘的断裂和肿胀.

  • 空肠弯曲菌脂多糖对大鼠脊髓髓鞘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叶素红;裘颖儿;洪丽华;何忠平;方秀莲

    目的 探讨空肠弯曲菌脂多糖(Cj-LPS)对大鼠脊髓髓鞘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脂多糖组(Cj-LPS组)和抗LPS组(Anti-LPS组).NC组使用试剂为生理盐水混合完全弗氏佐剂(CFA);Cj-LPS组试剂则由Cj-LPS、CFA和生理盐水组成;抗LPS组试剂为特异性抗Cj-LPS IgG混合CFA.注射后第4周和第6周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光镜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变化,RT-PCR检测神经营养因子-3(NT-3)及其受体TrkC和神经生长抑制因子NogoA及其受体NgR mRNA的表达.结果 Cj-LPS组大鼠出现脊髓髓鞘损伤,NT-3/TrkC mRNA的表达下降,NogoA/NgR mRNA的表达增加;与Cj-LPS组比较,抗LPS组脊髓髓鞘损伤减轻.结论 Cj-LPS可诱导大鼠脊髓髓鞘损伤,而抗LPS抗体可以改善由Cj-LPS诱导的大鼠脊髓髓鞘损伤.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鼠模型建立及其病理特点

    作者:张健;曾育琦;张静;康德勇;黄天文;陈晓春

    目的:建立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MOG35‐55)诱发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模型,并观察其病理特点。方法应用M OG35‐55多肽加福氏完全佐剂皮下注射免疫雌性C56BL/6小鼠,观察其临床症状、病理改变及影像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发病时间为免疫后(12±4)d (8~16 d ),发病率83.3%,呈慢性单向过程;H‐E染色模型鼠脊髓白质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罗克沙尔坚牢蓝染色显示,脊髓白质呈片状髓鞘脱失;电镜显示,髓鞘内层呈板层剥脱,轴索肿胀,结构疏松;脊髓M RI检查可见髓内斑片状T2异常高信号。结论慢性EAE模型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低、模型稳定、重复性高、制作方便的特点,模型病理改变接近多发性硬化(MS),是研究MS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 口服髓鞘素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抑制作用

    作者:林艾羽;慕容慎行;吴秀丽;陈施艳;张文敏

    目的探讨口服髓鞘素诱导免疫耐受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发病及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以Wistar大鼠为EAE动物模型,观察口服耐受组与直接免疫组发病情况及病变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的差别。结果口服耐受组发病率明显降低,起病时间相对延迟,症状较轻,病理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数明显减少。结论口服抗原可有效地抑制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的发病。

  • 儿童脑白质髓鞘发育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作者:邹松;曾强;沈东挥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脑白质发育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变化特点及其规律.方法 收集健康儿童49名,按年龄分5组,即第1组≤1岁,第2组>1~3岁,第3组>3~6岁,第4组>6~12岁,第5组>12~18岁.各组均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对DTI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各感兴趣区的DTI参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的双侧对称共10个部位的DTI参数无明显差别;各部位FA、RA值随年龄而递增,ADC、1-VR值则呈递减趋势;各部位间的DTI参数值的排序:FA、RA值为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枕叶<颞叶,1-VR值为颞叶<枕叶<半卵圆中心<顶叶<额叶.结论 儿童脑白质髓鞘发育中DTI各参数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特点.

  • 两种神经髓鞘染色法的比较

    作者:林华;唐瑞文

    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纤维和无髓鞘纤维两大类.有髓鞘纤维有一层很厚管状节段性结构,含有60%脂质、40%蛋白质,脂质包括脂肪、卵磷脂、脑磷脂和胆固醇等.经H-E染色,切片上髓磷脂常被有机溶剂溶解呈空白细丝状,因此需用特殊染色方法才能呈示.笔者采用Loyez苏木精染色法和固绿髓鞘染色法方法,比较髓鞘染色效果.

    关键词: 髓鞘 染色法
239 条记录 7/12 页 « 12...45678910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