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尾吊模拟失重大鼠胃肠道白介素2和生长抑素的表达
目的:研究尾吊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胃窦和空肠黏膜白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将大鼠分为悬吊14 d组和28 d组及相应同步对照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胃窦和空肠黏膜IL-2及SS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胃窦部黏膜14 d尾部悬吊大鼠IL-2免疫反应细胞有下降趋势,但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28 d悬吊组则明显减少(P<0.01);14 d和28 d悬吊组SS免疫反应细胞均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相比,在空肠黏膜14 d及28 d悬吊组IL-2免疫反应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14 d及28 d悬吊组SS免疫反应细胞减少(P<0.05及P<0.01).结论:模拟失重状态下,IL-2在大鼠胃窦部的表达下降,在空肠变化不明显;而SS在大鼠胃窦及空肠的表达均下降.提示其免疫及内分泌功能发生了改变.
-
lactulose和glutamine对梗阻性黄疸大鼠空肠黏膜的影响
目的:研究梗阻性黄疸时空肠黏膜的变化及lactulose和glutamine对梗阻性黄疸大鼠空肠黏膜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4组.通过手术结扎切断大鼠胆总管得到梗阻性黄疸模型.对梗阻性黄疸大鼠分别经胃灌注lactulose和glutamine药物,比较给药前及给药后5,10 d各组大鼠空肠黏膜绒毛高度变化,同时与未行胆管结扎的假手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无论胆总管结扎与否,给药前各组空肠黏膜的绒毛高度无明显差异.胆总管结扎后大鼠空肠黏膜高度减低(5 d:q=4.32,P<0.01;10d:q=11.03,P<0.01);应用生理盐水组大鼠的空肠黏膜绒毛高度明显低于应用lactulose和glutamine组大鼠的空肠黏膜绒毛高度,且应用glutamine组与胆总管未结扎组相近(5 d:q=3.62,P>0.05;10 d:q=3.83,P>0.05);而应用lactulose和glutamine的2组大鼠空肠黏膜绒毛高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结扎大鼠胆总管可导致其空肠黏膜萎缩.经胃肠道应用lactulose或glutamine对胆道梗阻所致的大鼠空肠黏膜萎缩均具有保护作用,且二者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无明显差异.
-
多种因子在门脉高压大鼠空肠黏膜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多种因子在门脉高压大鼠空肠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实验组大鼠行门静脉搏两步结扎加左肾上腺静脉结扎;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 iNOS、ecNOS、ET-1、VEGF及TNF-α在大鼠空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iNOS、ecNOS、ET-1、VEGF及TNF-α表达较对照组增强,VEGF无明显变化.结论:iNOS、ecNOS、ET-1、VEGF及TNF-α参与门脉高压大鼠空肠黏膜局部病变.
-
医源性总肝管完全截断,经皮穿肝胆道镜术可辅助肝管空肠吻合
精确的胆管空肠黏膜吻合,是避免长期肝管狭窄的一重要因素.当病患因胆囊切除手术发生肝总管截断意外时将胆汁体外引流,保持胆管长期畅通可以避免未来之肝硬化.但若肝门部接受过多次手术时,肝门部的剥离要找出肝门部的胆管相当困难且耗时,造成胆管肠吻合之困难,可能形成将来吻合处之再狭窄.我们将经皮肝穿胆管引流通道扩大到18Fr.做胆管肠吻合手术时,利用此一通道施行术中胆道镜术,利用胆道镜之强光,可以很轻易得知肝内胆管的正确位置,打开胆管,施行胆管空肠吻合术.我们利用此一方法对14例因医源性总肝管损伤之病人做胆管空肠吻合,手术时间大幅缩短,无人因此而手术死亡,且长期胆道畅通(追踪时间3~10年),无人因而造成胆汁性肝硬化.
-
残胰直接套人空肠外加捆扎法在胰-肠吻合术的初步研究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腺部分切除或严重胰腺外伤的部分胰腺切除和胰-肠吻合术后的常见也是严重的并发症[1,2].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寻求更好的吻合方式,笔者在总结了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历年来开展的各式胰一肠吻合基础上,对13例病人采用了不灭活空肠黏膜并将残胰直接套入空肠再外加空肠捆扎的胰一肠吻合方法,其结果无一例发生胰瘘.现总结报告如下.
-
胰管空肠黏膜吻合预防Whipple术后胰瘘的发生
1995年开始我们对6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的患者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方式,无1例发生胰瘘和消化道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预防胰瘘的临床研究
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中细胰管黏膜下吻合困难问题,我们设计了用无创伤缝针线3针或4针吻合法吻合细胰管与空肠黏膜,行PD手术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五点法在胰肠吻合中的应用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易并发感染成为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五点法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并胰液外引流,同时胆肠吻合口置支撑管技术,并探讨其在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应用价值.
-
胰管空肠吻合方法改进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对胰腺断端采用胰胃吻合、胰肠套入式吻合和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等不同吻合方式,各种手术方法均有不同的优缺点.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空肠黏膜与去黏膜化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空肠黏膜与去黏膜化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空肠黏膜与去黏膜化患者7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3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36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1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2%)明显高于对照组(8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空肠黏膜与去黏膜化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可大幅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胆石症患者不必望蛋却步
夏绩你好:蛋类与胆囊疾病究竟有什么内在联系呢?研究发现,正常人进食油炸鸡蛋后,可刺激十二指肠及空肠黏膜,使其释放出一种胆囊收缩素,促使胆汁分泌增多,胆总管括约肌松驰,胆汁进八十二指肠,以帮助消化吸收蛋类食物.
-
不同频率摩腹对脾虚家兔空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频率摩腹法对脾虚家兔空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探讨手法频率与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48只新西兰家兔适应性喂养7d后,随机抽取8只家兔为空白对照组,其余家兔予以接受灌胃造脾虚模型,然后,将造模好的家兔随机分为手法干预A组、B组、C组、D组和模型对照P组,每组8只.手法干预A组、B组、C组、D组分别在中脘、天枢(双)给予50~100次/min,101~150次/min、151 ~ 200次/min和201~ 250次/min频率段的摩法,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不接受手法干预.手法干预后处死家兔,取家兔小肠空肠段,脱水干燥后用导电胶固定,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空肠黏膜的形态学改变,通过对比空肠黏膜形态学变化差异以分析手法治疗效应.结果:手法干预后B组101 ~150次/min频率组空肠黏膜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未见坏死脱落,绒毛结构完整清晰,黏膜下层结构疏松有些水肿.结论:频率101~150次/min摩法对脾虚家兔空肠黏膜有较好的修复作用,为干预脾虚型家兔的佳频率段.
-
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的预防
吻合口溃疡的定义目前尚未统一.笔者认为胃切除术后在吻合口及其邻近胃空肠黏膜出现的溃疡病灶,均应定义为吻合口溃疡.吻合口溃疡大多为消化性溃疡,可在术后10余日至10余年出现,多发生于术后2~3年.溃疡多发生在吻合口附近的肠侧,在Billroth Ⅰ式术后多位于肠侧的前后壁,Billroth Ⅱ式术后多见于鞍部和输出袢.吻合口溃疡的发病年龄,以41~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其发生率因手术方式不同而差异明显,单纯胃空肠吻合术后高(可达50%),胃部分切除术较低(5%~30%),其中Billroth Ⅰ式较Billroth Ⅱ式术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胃窦切除术低(2%)[1].
-
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肠三叶因子结合蛋白基因的研究
肠三叶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ITF/TFF3)是三叶因子家族(trefoil factor family,TFF)成员之一,1991年由Suemori等在大鼠空肠黏膜中发现,是一种胃肠黏膜保护因子,也可促进肿瘤的侵袭扩散[1],有学者甚至提出,TFF3可作为胃癌预后不良的标志物[2].因此,TFF3是胃肠黏膜保护与胃肠道肿瘤研究领域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但其作用机制迄今尚未阐明.为进一步研究人肠三叶因子(hTFF3)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我们采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胃癌细胞cDNA文库中hTFF3结合蛋白基因.
-
应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残端套入法预防胰瘘
本院2000年6月~2005年6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7例,胰肠吻合应用胰管空肠黏膜吻合胰残端套入法,无1例胰瘘.现报告如下.
-
不同胰肠吻合术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患者的疗效比较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是壶腹周围癌、胆总管下端癌以及胰头癌等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术,其特点是病灶切除完全、患者术后生存期较长等,但是该手术过程中胰肠吻合是重要的操作过程,并且术后的并发症也多与此相关[1]。因此选择合适的胰肠吻合术式极为重要,临床上胰肠吻合术式常见为胰管空肠黏膜端侧吻合术、改良Child胰肠吻合术及捆绑式胰肠吻合术[2]。目前对于选择何种手术术式临床仍存争议,作者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本院住院15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探讨上述3种术式的合理选择,报道如下。
-
克隆病并发小肠腺癌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病例患者,女性,72岁.因“下腹绞痛半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周”于2011年1月5日入住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拟诊“不全性肠梗阻”给予灌肠、通便、制酸及补液等治疗治疗后完善胃镜: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窦散在糜烂,结肠镜:所视结肠黏膜无殊,全腹部CT:左中腹空肠局限性肠壁增厚,炎性病变可能,肿瘤待除外,下腹部B超:宫腔积液,绝经后子宫,血红蛋白(HGB):123 g/L,癌胚抗原(CEA)、C反应蛋白(CRP)正常,大便隐血试验阴性.2011年1月24日胶囊内镜提示:胃黏膜充血水肿,散在糜烂,十二指肠降部见淋巴管扩张,空肠黏膜见多发溃疡,表面覆白苔,病灶呈节段性(性质待定,克隆病可能),黏膜充血水肿.建议行双气囊小肠镜进一步检查,患者拒绝.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非去黏膜化的胰空肠直接套入吻合二例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术后常见也是严重的并发症.为进一步研究和寻求更好的吻合方式,我们在本院历年来开展的各式胰一肠吻合比较的基础上,分别对胰头癌和胰头类癌2例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将残胰直接套人空肠(非灭活空肠黏膜)的胰一肠吻合方法.手术后恢复顺利,未发生胰瘘.现报告如下.
-
不同年龄胃癌患者空肠黏膜结构变化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的胃癌患者空肠黏膜结构变化与肠内营养(EN)耐受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30例,65岁以上的16例为高龄组,14例40岁以下者为低龄组.术中取全层空肠黏膜标本行光镜、电镜检查,测量空肠黏膜的厚度、绒毛的高度、宽度,观察空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术后行早期EN治疗.观察患者EN相关并发症如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倾倒综合征等情况.结果 高龄组患者术后早期EN时腹胀、腹泻发生比例明显高于低龄组(P<0.01),且空肠绒毛短而宽,空肠黏膜薄(P<0.05);电镜结果 显示,低龄组患者空肠上皮细胞微绒毛排列整齐、致密,长短一致;而高龄组微绒毛排列不整齐、稀疏,长短不一.低龄组空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结构正常,高龄组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甚至出现空泡化的结构改变.高龄组EN治疗发生腹胀腹泻患者与低龄组比较,其空肠黏膜薄,空肠绒毛短而粗(P<0.05).结论 高龄患者空肠黏膜呈萎缩性改变可导致术后EN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比例增加.致EN耐受性差;EN腹胀腹泻的发生可能与空肠黏膜萎缩及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溶解等改变有关.
-
肝内胆管空肠双口非缝合吻合胆汁外、内引流治疗Ⅳ型胆道闭锁1例报道
胆道闭锁临床少见,治疗困难,死亡率高.1968年葛西森夫(kasai)创用肝门部与肠道吻合术获得成功,才改变了过去认为胆道闭锁无法治疗的观念[1].作者参考日本学者船曳孝彦等的"肝内胆管空肠非吻合术式"[2],采用空肠黏膜双口插入左肝内胆管,肝内胆管空肠非缝合吻合,近期胆汁外引流,3个月后胆汁内引流,治疗1例婴儿先天性Ⅳ型胆道闭锁获得成功,随访15年效果良好,现将手术方法、适应证和笔者体会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