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心肌灌注显像/CT冠状动脉造影融合影像追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1例

    作者:焦建;王蒨;王绿娅;李珺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FH)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FH分为杂合子和纯合子两型.杂合子型FH患者血浆胆固醇升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显现出来,其发病率约为0.2%;纯合子患者发病率极低,约为1/100万[1,2],而且大多数纯合子患者十几岁时就会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甚至死亡[3].以往对此类患者病情监测和疗效评估主要依靠对血脂的定期检测、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瓣膜结构、动脉血管超声观察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4]等方法.现今其他技术手段也逐渐应用到FH患者的监测中.

  • 症状性心肌桥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与运动-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对比研究

    作者:赵新斌;傅昱;董小波;闫杰

    目的:对比分析症状性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患者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心电图与运动-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MPI)的特点及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心前区疼痛、不适等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确诊为单纯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LAD)MB,1周内进行TET心电图及运动-静息核素MPI检查的97例(男59例,女38例)患者资料.依据MB形态分为不完全MB组(n=41)与完全MB组(n=56);依据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收缩期狭窄程度行Noble分级,分为Noble 1级组(n=44)、2级组(n=31)、3级组(n=2);另外,根据检测方法将异常的检出者分为TET异常组(n=21)和MPI异常组(,n=31).比较总的、不同MB类型及Noble分级中TET与MPI的差异,以及TET及MPI异常者中完全MB厚度、长度的差异.结果:总的MPI阳性率(39/97)高于TET(2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48,P<0.01).不完全MB组TET(5/41)与MPI(8/4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000,P>0.05).完全MB组MPI阳性率(31/56)比TET(21/56)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33,P<0.01).Noble 1级组TET(6/44)与MPI(12/44),2级组TET(11/42)与MPI(18/42)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x2=4.500,P<0.05;x2=5.444,P<0.05).3级组TET(9/11)与MPI(9/11)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与MPI异常中完全MB组厚度分别为(3.4±0.6)和(2.9±0.8)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9,P<0.05);MB长度分别为(16.6±5.5)和(15.7±7.1)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9,P>0.05).结论:在评价MB患者心肌缺血方面运动-静息核素MPI比TET更敏感,尤其对完全MB及MCA收缩期狭窄轻中度程度者.但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完全MB患者心肌缺血检出阳性率均低,而对MCA收缩期重度狭窄者则均高度敏感.两种检查结果阳性中MB厚度有差异,而MB长度无明显差异.

  • 运动心肌灌注显像评估万爽力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作者:孙志军;盖鲁粤;王禹;卢喜烈;石亚军;田嘉禾;张书文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TMZ)对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抗心绞痛的疗效及从细胞水平评估对心肌灌注显像的影响.方法 68例心绞痛患者TMZ20mg,每天3次,联合β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或长效的硝酸脂类治疗2个月.用药前1周和用药2个月后分别行运动试验和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然后对运动心电图和心肌灌注显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用药前相比,运动时间和代谢当量明显提高(P<0.01),RPP没有明显变化,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灌注缺损明显减少(P<0.01),TMZ应用2个月后,患者运动耐量明显提高,心肌灌注明显改善.结论 TMZ20mg每天3次,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稳定劳累型心绞痛患者能明显增加运动耐量,改善心肌供血.

  • 一种定量方法在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

    作者:邓豪余;李新辉;潘爱艮;郭肖南;梁昌华

    建立一种新的定量方法-色标上限值上。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冠心病和原发性高血压的心肌灌注像影分析中。结果:显示对心肌缺血灵敏度的81.8%,特异性为87.5%,3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19例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室壁定量值R高于正常上限。且各壁的平均R值均高于对照组的平均R值。本文还对定量法、目测法及冠状动脉造影进行了比较,提示定量法保持了诊断的灵敏度,提高了诊断的特异性。降低了假阳性。定量法简单易行,克服了目测分析某些主观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对下壁及心尖压的诊断更准确,可作为目测分析的有益补充。

  • 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血脂谱的变化

    作者:郑鹏;向定成;万艳玲

    目的 探讨非典型冠状动脉痉挛患者的血脂谱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有胸痛、胸闷且无明显冠脉狭窄、符合非创伤性诊断冠脉痉挛条件的患者76例(痉挛组),分析其各项血脂指标,并与显著冠脉狭窄患者(冠心病组)及非冠脉病变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痉挛组和冠心病组的TC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痉挛组患者的HDL-C和ApoAI显著高于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患者的TG水平显著高于痉挛组和对照组(P<0.05).3组的Apo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典型冠脉痉挛患者与冠脉狭窄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血脂代谢紊乱.

  • 201T1心肌灌注显像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汉建;程木华;谢旭晶;陈璘

    目的 探讨心肌灌注显像结合靶心图定量分析技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6例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运动负荷和静息铊-201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常规图像重建后,对短轴心肌进行靶心图定量分析.结果 10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铊-201心肌灌注显像,靶心图异常有78例,呈"花斑状"特征,阳性率为73.6%.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缺血范围分数(ES)为(3.94±5.95),缺血严重分数(SS)是(124.06±64.03),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铊-201心肌灌注显像结合靶心图定量分析,是评价心肌炎心肌受累范围和程度的有效手段.

  • 负荷心肌灌注显像、CT冠脉成像和冠脉造影对老年可疑冠心病人的诊断价值

    作者:华丕虹;吴玲;严睿;胡荣慧;马黎明;洪榆

    目的 前瞻性比较50例可疑冠心病人.方法 经PCI前后MECT、CAG和MPI三种检查方法 的阳性率、冠脉狭窄程度和数量、缺血部位和再狭窄的特点.结果 MECT与CAG示以中度狭窄较多,二者的阳性率、阴性率、轻中度狭窄的准确性基本一致,CAG在重度狭窄的准确性较高.三种方法 PCI前后同等对照狭窄或缺血有显著差异,术前无差异, MPI阳性率低于前二者,可逆性缺血部位行PCI后缺血改善明显好于固定缺损区.再狭窄主要位于支架处,且为软化斑. 结论 MECT主要用于筛选可疑病人,了解斑块性质及PCI术后是否有再狭窄;MECT阳性者再行MPI了解缺血程度和部位;有可逆缺损者再行CAG和PCI.

  • 替罗非班不同输注时间对心肌灌注的影响

    作者:邓四军;孙立平;李玉伟;王助衡

    目的 研究替罗非班不同的输注时间对心肌灌注缺损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替罗非班输注24h和48 h.术后5d接受锝99标记的心肌灌注扫描,比较心肌灌注情况.结果 接受替罗非班输注48 h组的心肌灌注指标优于24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灌注评分:(11.97±7.34)分vs.(15.61±4.6)分,P<0.05].结论 延长替罗非班的输注时间至48 h是安全的,并可以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心肌灌注.

  • 存活心肌的判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韦金儒;朱树雄

    过去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表明心肌细胞为不可逆性坏死,但随着冠状动脉再通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冠状动脉搭桥术(bypass)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开展,人们发现,尽管常规心电图和心肌灌注显像为不可逆性缺血改变,也不一定就是心肌坏死和瘢痕形成,相当部分病例,左心室功能降低是由于可逆性心肌缺血所致,原梗死区无收缩功能或收缩功能异常的心肌节段在恢复血流灌注后可逐渐恢复功能,这种血流再灌注后可恢复的心肌即称"存活心肌”.由于重建血运后"存活心肌”正常化意味着左室功能的恢复,前瞻性地估计梗死后心肌是否存活对决定是否值得重建血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 99mTcN-NOET的心肌摄取和分布及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欧阳伟;何国荣;刘金华;黄玉英;钱学贤

    目的研究99mTcN-NOET在人体的心肌摄取和分布及其初步临床应用.方法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病人进行了99mTcN-NOET静息或运动-延迟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其中30例冠状动脉造影动脉狭窄≥50%,18例冠状动脉正常.结果前位平面显像发现,注射99mTcN-NOET 10 min,双肺及肝脏即见明显显影,30 min后心脏轮廓清晰可见,可维持4-6h以上.在静息和运动显像时,2和4 h的99mTcN-NOET肺洗脱速度均较心肌为快,这能使心肌显像更为清晰.在26例显像异常的病人中,30 min、2 h和4 h显像的缺损/正常区计数比值分别为0.59±0.04、0.7l±0.05和0.84±0.04,后两者与前者相比P<0.05.在26例病人中,14例病人2 h显像见缺损区完全或明显填充,9例需4 h显像才能完全或明显填充,3例需6 h显像才能完全或明显填充.在全部48例病人中,99mTcN-NOET运动或静息-延迟心肌显像对冠状动脉疾病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6%和100%.结论99mTcN-NOET心肌显影清楚,且有20TI类似的心肌再分布现象,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 用TOSHIBA GCA-901A/SA型SPECT作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标准初探

    作者:彭武和;唐志宏;范义湘;郑普德;吴湖炳

    目的为TOSHIBA GCA-901A/SA型SPECT建立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诊断标准.方法收集1996~1997年间本院住院病人中做99mTc-MIBI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的病例并按自定"标准”作出诊断和分析的共1 33例;同时做过SPECT和CAG(或PTCA)的共61例(45.86%):所有病例的SPECT检查均符合质控条件.结果该标准诊断CAD符合率93.1 8%、心肌梗死符合率100%;灵敏度96.67%、特异性91,00%、假阳性率0%、假阴性率3.28%;在高血压病、其它心脏病中可出现阳性,在非心脏病性疾病中没有出现阳性病例.结论从61例有CAG对照的病例和非心脏病性疾病来看,该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应用较小剂量腺苷进行药物负荷核素心肌显像

    作者:张金赫;尹吉林;向定成;王欣璐;禹晖;李金山;梁瑛

    目的 探讨腺苷注射液在中国南方人群中的合适剂量.方法 将行腺苷负荷心肌显像的病例,随机分为3组,所有受检者均临床诊断或疑诊为心肌缺血或冠脉痉挛或心肌桥.3组分别用0.6、0.7、0.84 mg/kg不同的腺苷剂量进行检查,共注射6 min,在注射的第4分钟注射740 MBq 99mTc-MIBI,90 min后行门控心肌断层显像,第2天行静态门控心肌显像.在检查过程中,记录患者对检查的耐受性;然后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标准,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低剂量组(0.6、0.7 mg/kg 剂量组)患者耐受性明显增强(P<0.05),而0.6、0.7 mg/kg剂量组患者耐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CAG为标准,3个剂量组与CAG的符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中国南方人群中,腺苷负荷心肌显像剂量用0.7或0.6 mg/kg时,可明显增加患者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查结果与CAG的符合率与0.84 mg/kg剂量组无明显差异.

  • 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论不一致原因分析

    作者:陈强;陈修琼;陈秋蓉;宋丁;陈华

    核医学心肌灌注显像(MPI)在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疗效的评价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实际工作常常会遇到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论不一致的情况[1].为此,我们对我院2000~2001年行心肌灌注显像并作冠状动脉造影的27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两种检查对冠心病诊断的不一致率并分析不一致产生的原因.

  • 心肌缺血患者心肺运动试验特点

    作者:余慧文;汪得喜;伍惠红

    目的:研究心肺运动试验(CPET)相关指标在心肌缺血患者的变化特点.方法:52例胸痛患者,分别行CPET、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及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根据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结果分为心肌缺血组及非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CPET相关指标如每公斤体重峰摄氧量(VO2 peak/kg)、峰摄氧量 (VO2 peak)、峰氧脉搏(VO2 peak/HR)、大呼吸频率(RR)、氧斜率(O2 slope)、呼吸储备(BR)、大心率(HR)、心率储备(HR reserve)和无氧阈(AT)、无氧阈时氧气通气当量(VE/VO2 @AT)、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 /VCO2 @AT)、无氧阈时氧脉搏(VO2/HR@AT)以及彩色多普勒检查心脏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的比值(E/A值)和左室射血分数(EF值).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构成、体重指数、E/A值及EF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心肌缺血组VO2 peak/kg、VO2 peak、VO2 peak/HR、HR、AT、VO2/HR @AT低于非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缺血患者VO2 peak/kg、VO2 peak、VO2 peak/HR、AT和VO2/HR @AT等心肺运动指标较非心肌缺血患者降低.

  • 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体重对腺苷注射剂量的影响

    作者:李静;何雅静;王澎;孟召伟

    目的:评估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患者的体重因素对腺苷实际注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24 例体重数值分布在不同区间的患者进行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将6 min 内腺苷的实际注射剂量与计算出的腺苷理论注射剂量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体重因素对腺苷实际注射剂量存在较显著的影响,体重越大(F = 48.02,P < 0.05),腺苷输入的实际剂量与理论剂量的差值也越大(差值=-6.99 +0.12 ×体重,t = 6.93,P < 0.05),进而影响腺苷的注射速度.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认识到患者体重因素影响腺苷负荷核素心肌灌注显像中腺苷的实际注射剂量,适当进行剂量调整,可以提高腺苷负荷试验的准确性,更有助于冠心病等疾病的诊断.

  • 冠心病患者201铊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的机制探讨与临床意义

    作者:孙静;韦宇宁;冯彦林;赵巧红;陈萍玲;胡小怀

    目的 探讨冠心病201铊(TI)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再分布(RR)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48例冠心病患者行-201TI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后,分为RR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分别在201TI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试验前、试验后即刻及试验后3h测外周血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比值.所有患者负荷试验后1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校正心肌梗死溶栓疗法血流帧计数(CTFC)和心肌血流灌注积分(TMPG).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的ET-1/N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试验后即刻有所下降,试验后3h升高;两组间ET-1/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RR组的CTFC和TMPG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引起的血流速度以及心肌血流灌注的变化可能是影响冠心病患者201TI心肌显像RR的原因.心肌显像RR现象对提示梗死血管开通、节段存在存活心肌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心肌灌注显像对疑诊冠心病的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唐彩华;许泽清;贾晓娟;莫冰;李慧;李颖勤

    目的 评估运动负荷实验心肌灌注显像对可疑冠心病的胸痛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对冠脉造影病例筛查的价值.方法 105例有胸痛、胸闷不适,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201TI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并分析心肌灌注显像的图象特点.结果 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2.4%、89.9%、84.8%.心肌灌注异常组,冠脉造影阳性率达91.3%.结论 201Tl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胸痛患者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对冠脉造影病例的选择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心肌靶心图定量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微循环障碍的研究

    作者:程木华;饶国辉;周汉建;许杰华

    目的 探讨心肌灌注显像中的靶心图定量分析技术,评价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微循环受损情况. 方法对58例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运动负荷和静息铊-201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常规图像重建后,对短轴心肌进行靶心图定量分析. 结果 5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铊-201心肌灌注显像,靶心图异常有47例,呈"花斑状"特征,阳性率为81%.病毒心肌炎患者心肌缺血范围分数(ES)为(4.13±6.05),缺血严重分数(SS)是(123.07±69.03),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 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大部分存在心肌微循环受损,靶心图定量分析是评价心肌炎心肌受累范围和程度的有效手段.

  • 心肌灌注显像在PCI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长祥;刘永;陆武;孙承波

    目的 探讨心肌灌注显像(MPI)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行PCI患者,分别于术前2个月及术后6个月内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术后6个月内均再次行冠脉造影检查.应用配对t检验对比分析两次MPI与CAG结果.结果 PCI术后MPI显示28例患者心肌灌注可逆性缺损或固定性缺损节段数减少.与CAG对比分析,PCI术前后两次MPI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8/73.0%,86.5/81.1%.结论 对于心肌血运状况的评价,心肌灌注显像无论在PCI术前还是术后均为必要而有效的诊断手段.

  • 存活心肌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作者:胡晓军;孙有刚;郭瑞强

    心肌缺血可表现为存活心肌和非存活心肌两种状态,非存活心肌包括纤维化心肌和坏死心肌,存活心肌中一部分表现为无功能状态包括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1].识别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无功能但具有活性心肌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因为存活心肌有可能从血管重建术中获益而血运重建坏死心肌并不能改善左室功能.目前对心肌存活性的评价主要从局部室壁运动的改善,局部心肌灌注的改善,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心肌细胞的代谢等四个方面进行[2].方法有正电子发射断层(PET)、201TI心肌灌注显像(201TI-SPECT)、核磁共振显像(MRI)和超声心动图等[3].

297 条记录 13/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