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ECP的观察

    作者:徐辉;王建东;董芸;朱旭光

    目的探讨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发病的关系,并评价血清和诱导痰中ECP水平的变化在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期中现察的价值.方法采用高渗盐水雾化诱导痰液,以荧光免疫法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组(急性期24例,缓解期24例),健康组(12例)血清和诱导痰中ECP水平分别进行检测,并同步测定肺功能(FEV1/FVC).结果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期血清和诱导痰中ECP水平分别显著高于缓解期组和健康组(P<0.01),但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期血清和诱导痰中ECP与FEV1/FVC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CP在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患者外周血、诱导痰中ECP水平的变化不能作为观察的指标来判断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病情和预后.

  • 诱导痰中细胞因子、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在哮喘治疗中的意义

    作者:徐治波;高蜀生;练祥忠;杨英

    在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发表的"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中将哮喘定义为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并指出这种气道炎症是由细胞因子参与调节的以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浸润为主的多种细胞参与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目前研究气道炎症的方法有尸检,纤支镜活检,支气管冲洗(BW),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呼出气体检测(特别是NO)及痰检查[1].1992年,Pin等[2]首先通过吸入雾化的高渗盐水诱导痰液生成术研究哮喘的气道炎症现已逐渐广泛地用于临床.近一个多中心研究证实诱导痰技术在认真监护的情况下月于中至重度的哮喘是安全的.诱导痰中炎性物质的检测有良好的可重复性[3].此方法简便易行,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 诱导痰 哮喘
  • 诱导痰检查在支气管哮喘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徐辉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形成的慢性气道炎症.对哮喘病因的探讨现已深入到细胞、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粘膜活检等检查可获得满意的标本,但其操作过程较复杂,给患者带来的不适、痛苦及危险,极大地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使用.因此,自90年代后,国外开始采用诱导痰方法对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成为当前研究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非创伤性检测方法.

  • 8-iso-PGF2α在COPD患者诱导痰和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慧;冯黎;郑玉琼

    目的 探讨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和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SCOPD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组)及正常健康者(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各30例,检测其诱导痰和血清8-iso-PGF2α水平,分析8-iso-PGF2α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BODE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对照组、SCOPD组和AECOPD组的诱导痰及血清8-iso-PGF2α水平依次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SCOPD组诱导痰和血清8-iso-PGF2α水平与BODE评分均呈正相关,与FEV1%均呈负相关,而在AECOPD组中未观察到此相关性.结论 8-iso-PGF2α可能参与了COPD气道及全身的炎症反应,可能是COPD急性发作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 联合治疗对不同烟龄哮喘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作用

    作者:冯静

    目的 探析联合治疗对不同烟龄哮喘患者炎症因子及肺功能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7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烟龄不同分为A组(烟龄<3年,46例)及B组(烟龄≥3年,32例).两组均应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阿奇霉素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诱导痰炎症因子(ICAM-1、VEGF、IL-13、IL-17)水平和肺功能(FEV1、PEF),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和肺功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治疗前及B组治疗后,而肺功能高于治疗前及B组治疗后(均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未中断.结论 沙丁胺醇气雾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哮喘,可降低患者气道炎症因子水平,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但长期吸烟会导致支气管哮喘患者对治疗的反应性降低.

  • 儿童诱导痰操作及护理体会

    作者:施玉华;戴咏肖

    高渗盐水诱导痰作细胞学检查,以了解和研究气道炎症,90年代初在成人医院开展.为探讨诱导痰在儿科临床的实用性,我病区对20例患儿采用3%盐水诱导痰,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 氨茶碱对COPD稳定期患者LTB4及中性粒细胞的作用

    作者:符丹丹;欧阳瑶

    目的 观察COPD稳定期患者口服氨茶碱治疗时诱导痰中LTB4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方法 将50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健康组1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家庭氧疗及肺功能锻炼,治疗组加用氨茶碱100mg口服,每天3次,1月后观察两组患者LTB4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 LrB4及中性粒细胞在治疗组与对照组均高于正常无吸烟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组高于治疗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氨茶碱在COPD缓解期患者的治疗中仍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 CD40和CD8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符丹丹;欧阳瑶;薛令合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CD40和CD86的变化,分析CD40和CD86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无COPD者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沙丁胺醇加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方法诱导排痰,以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痰液中CD40及CD86水平.同时,常规方法测定肺功能FEV1%及FEV I/FVC.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吸烟无COPD组相比,所有COPD患者,无论GOLD分级水平高低,CD40和CD86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OPD患者中,随着GOLD分级水平增加和FEV1%降低,CD40和CD86水平逐渐降低,与FEV 1%呈明显负相关.结论COPD患者气道内DCs数量的明显增加,且与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白细胞介素17和中性粒细胞CD11b/CD18的测定及意义

    作者:刘晓丽;欧阳瑶;张龙举;方宁

    301,P<0.01),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呈正相关(r=0.860,P<0.01).结论 细胞因子IL-17及粘附分子CD11b/CD18可能参与了COPD的气道炎症反应过程.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变化探讨

    作者:杨恂;杨建南;钱少平;秦进;刘燕;刘代顺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以下简称慢支炎)患者的痰、诱导痰、血清的白细胞介素(以下简称白介素)及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发作期及临床控制时的变化关系;评价痰、诱导痰、血清白介素(IL-4、IL-6、IL-8)之间及与CR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慢支炎患者急性发作期与临床控制患者的痰、诱导痰、血清IL-4、IL-6、IL-8及CRP进行定量测定.实验室检测及数据统计均采用盲法.结果①慢支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痰、诱导痰、血清IL-4、IL-6、IL-8与CRP较临床控制时明显增高(P<0.001).②慢支炎的痰、诱导痰、血清白介素及CRP间的相关性除IL-4的诱导痰与血清外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③临床控制的痰、诱导痰、血清白介素及CRP水平未恢复到参考值及正常值范围内.④痰与诱导痰的相关性高(r>0.8834及以上).结论①气道白介素及血清白介素、CRP增高能反映慢支炎气道的炎性变化.②痰及诱导痰是气道炎性变化的非侵入性检测手段.③白介素有多种调节作用.

  • COPD患者诱导痰中DCs及CCR6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符丹丹;欧阳瑶;李书光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DCs的变化及CCR6的含量,分析DCs及趋化因子受体6(Chemkine receptor 6,CCR6)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无COPD者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沙丁胺醇加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方法诱导排痰,以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痰液中DCs水平,以ELISA检测CCR6的含量.同时,常规方法测定肺功能FEV1%及FEV1/FVC.结果 DCs在COPD分期的GOLD Ⅰ级、GOLDⅡ级以及GOLDⅢ~Ⅳ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吸烟无COPD组,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CR6在COPD分期的GOLDⅠ级、GOLDⅡ级以及GOLDⅢ~Ⅳ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吸烟无COPD组,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DCs与COPD患者FEVI%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CCR6与COPD患者FEV1%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COPD患者DCs及CCR6显著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提示DCs及CCR6可能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过程.

  • CD40和CD8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欧阳瑶;符丹丹;薛令合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CD40和CD86水平的变化,分析CD40和CD86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无COPD者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沙丁胺醇加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方法诱导排痰,以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痰液中CD40及CD86水平.同时,常规方法测定肺功能FEV1%及FEV1/FVC值.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和吸烟无COPD组相比,所有COPD患者,无论GOLD分级水平高低,CD40和CD86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患者中,随着GOLD分级水平增加和FEV1%降低,CD40和CD86水平逐渐降低,与FEV1%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COPD患者气道内DCs数量明显增加,且与COPD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CCL20及DCs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诱导痰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符丹丹;欧阳瑶;薛令合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CC亚族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的含量,分析CCL20在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以无COPD者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沙丁胺醇加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吸八方法诱导排痰,ELISA法检测CCL20的含量;同时,常规方法测定肺功能FEV1%及FEV1/FVC值.结果 CCL20在COPD分期的GOLD Ⅰ级、GOLD Ⅱ级以及GOLDⅢ~Ⅳ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吸烟无COPD组,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CL20与COPD患者FEV1%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COPD患者CCL20含量显著升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提示CCL20可能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过程.

  • 哮喘儿童诱导痰中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检测

    作者:张春霞;任少敏;张晓蒙;王继春

    目的:了解炎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在儿童哮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实验研究策略,选择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及其取得临床缓解期组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肺功能检测,采用诱导痰检查法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计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痰IL-8、IL-17浓度。三组间均数比较,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任意两组间比较用SNK法;并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经三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哮喘急性发作期组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含量、IL-8和IL-17含量均高于临床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72.16、135.69和24.28,均P<0.05)。临床缓解期组诱导痰的中性粒细胞含量IL-8和IL-17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80、54.64和17.36,均P<0.05);急性发作期及临床缓解期IL-8、IL-17均与中性粒细胞成正相关(均r>0,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IL-8、IL-17均参与了哮喘的部分发病机制,对于哮喘病情变化、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基础。

  • 哮喘儿童诱导痰中 TSLP、IL-8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春霞;任少敏

    目的:探讨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白细胞介素-8(IL-8)在支气管哮喘患儿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哮喘重症急性发作期患儿(发作期组)、哮喘临床缓解期的患儿(缓解期组)、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各30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4%高渗盐水法采集诱导痰标本,以ELISA法测定诱导痰中TSLP、IL-8水平,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发作期组诱导痰中TSLP水平(3.13±1.15)pg/mL和缓解期组TSLP水平(1.50±0.79)pg/mL均高于对照组TSLP水平(0.96±0.81)pg/mL,均P<0.05;且IL-8水平发作期组(296.14±39.63)pg/mL和缓解期组(191.87±22.27)pg/mL均高于对照组.(134.22±9.12)pg/mL,均P<0.05,且急性发作期组高于临床缓解期组,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SLP 与IL-8水平呈正相关( r=0.221,P<0.05)。结论 TSLP、IL-8可能在哮喘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望作为儿童哮喘治疗的潜在靶点。

  • 沐舒坦诱导痰在老年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纪红;卢翠莲;李丽华;严之红

    目的:评价沐舒坦诱导痰在老年肺部感染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在病原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6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所有患者抽血行CRP,IL-8,TNF-α检查.A组用30 g/L NaCl 2 mL+沐舒坦2 mL,B组用30 g/L高渗盐水4 mL,分别进行压缩雾化诱导痰,C组自发咳痰,所有痰液送检及痰培养;病情好转后,3组患者按上述方法留痰及抽血检查.结果:A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痰中炎症介质含量比较,沐舒坦诱导痰组含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中TNF-α,IL-8与CRP相关性比较,沐舒坦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培养阳性率A组高,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诱导痰在老年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中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肺部感染 诱导痰
  • 自然痰与诱导痰涂片细胞分类计数比较

    作者:魏为利;吕寒静;杨忠民;洪光朝;刘瑞麟;邱忠民

    目的: 比较诱导痰与自然痰涂片细胞分类计数和留取成功率,为广泛应用诱导痰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呼吸道疾病患者59例间隔4~5 h随机先后留取自然痰和0.068 mol/L氯化钠(即4% NaCl)超声雾化的诱导痰,成功地留取合格自然痰标本43份、诱导痰56份. 43位患者的诱导痰和相应的自然痰涂片分为两组,Giemsa染色后比较诱导痰和自然痰两组每高倍镜视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粒细胞的绝对数,以及每种细胞占粒细胞的百分比. 结果: 诱导痰和自然痰的成功率分别为95%和73%,χ2=10.60, P<0.01;粒细胞总数分别为120.25±28.16和101.00±23.65个/每高倍镜视野,t=8.37,P<0.01;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数分别为45.50±25.41和38.50±21.50, 31.25±8.24和27.25±7.19, 40.00±21.66和32.75±17.73, 3.50±1.53和2.50±1.09个/每高倍镜视野 P<0.05,然而,每种细胞占粒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37.8±21.1)%和(38.1±21.3)%, (26.0±6.8)%和(27.0±7.1)%,(33.3±18.0)%和(32.4±17.6)%,(2.9±1.3)%和(2.5±1.1)%,各组P>0.05. 结论: 与自然痰相比,雾化吸入0.068 mol/L高渗NaCl溶液后,留取诱导痰的成功率较高,诱导痰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增加,但百分比无差别.

  • 哮喘儿童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林震;崔霞

    目的 :通过检测哮喘患儿诱导痰嗜酸粒细胞趋化蛋白(Eotaxin),探讨eotaxin在哮喘发病中作用.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45例,缓解组34例,健康对照组40例诱导痰中Eotaxin含量.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诱导痰Eotaxin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急性发作中、重度组Eotaxin水平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痰Eotaxin是反映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

  • 诱导痰的炎性标志物用来评价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意义

    作者:姚媛;曾健;金晓燕;严瑾;郑聪;潘静;沈海燕

    目的:测定哮喘患者诱导痰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其判断哮喘病情分期和严重程度分级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1月哮喘患者86例,测定其肺功能,并分别采用瑞氏染色和荧光免疫法检测诱导痰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ECP水平,与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哮喘分期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对照研究。选择同期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显著高于慢性持续期(6.5%vs 4.0%;487.1μg/L vs 212.1μg/L),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在慢性持续期患者中随着病情严重而呈增高趋势,重度持续和轻度持续患者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比较,重度持续患者组显著高于轻度持续患者组,但轻、中度持续及中、重度持续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诱导痰Eos比例和ECP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4,>0.05;=-0.426,>0.05)。结论诱导痰中Eos比例和ECP水平与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 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痰白介素-8、TNF-α水平的影响

    作者:韩桂枝;黄树红;勾洪良;周主华;张冬梅

    目的观察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诱导痰中白介素-8、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58例,健康对照组26例。 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个月为1疗程。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中TNF-a、IL-8水平并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COPD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中TNF-a、IL-8的水平明显降低(<0.01)。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FEFV1%pre,FEV1/FVC%,PEF)明显改善(<0.01)。结论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可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IL-8、TNF-a的表达水平。

    关键词: COPD 诱导痰 IL-8 TNF-a
368 条记录 18/19 页 « 12...11121314151617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