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输注血小板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一例
患者女,51岁.因反复牙龈出血伴皮肤瘀癍2周,于2000年2月1日入院.继往有血小板(BPC)减少史15年,否认有外伤、手术、输血史.查体:T 37℃,P 82次/min,Bp 127/82 mm Hg(1 mm Hg=0.133 kPa),R 21次/min.全身皮肤紫癜瘀癍,以双下肢显著,浅表淋巴结未及.双眼睑无水肿,左眼球结膜出血,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口腔黏膜无溃疡,牙龈见少量渗血.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血象RBC 4.4×1012/L,Hb 126 g/L,WBC 4.1×109/L,中性0.95,单核0.01,淋巴0.04,BPC 15×109/L.肝肾功能正常.血糖 7.7 mmol/L,血钾 2.8 mmol/L,钠 146 mmol/L,氯化物 104 mmol/L,二氧化碳 31 mmol/L.心电图、胸片及腹部B超无异常.骨髓涂片示巨核细胞增多,以颗粒型巨核细胞为主,成簇血小板未见,散在少见.活检报告示,造血组织增生明显活跃,网硬纤维蛋白染色(+),巨核细胞增生明显,可见幼稚巨核细胞.诊断为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确诊后,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住院期间,因出血倾向未好转,BPC( 15~ 20) ×109/L,血型鉴定为O型、Rho(D)阳性,红细胞抗体筛选试验阴性,间断输注同型单采BPC 13 U(2.5×1011/U),治疗效果欠佳,且血Hb从住院2周后开始进行性下降,至4月3日Hb为60 g/L.输注红细胞前时发现交叉反应不配合,行Coombs检查示抗IgG+C3试验阴性;抗体筛选阳性,检出血清中存在抗M、抗E、抗C抗体.其后因未找到匹配的献血者红细胞悬液未予以输血治疗,至4月6日血象Hb 50 g/L,RBC 1.84×1012/L,WBC 18.4×109/L,中性0.89,淋巴 0.10,单核 0.01,BPC 15×109/L,仍有活动性出血,患者于4月7日自动出院.
-
输血前开展抗体筛选试验的重要性
卫生部于2000年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凡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输血前要进行抗体筛选试验".抗体筛选试验是用已知抗原的红细胞来检测被检者血清中是否有不规则抗体.通过输血前检查可对患者存在的不规则抗体早期发现及鉴定,避免由不规则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并保证及时提供相配合的血液.我们根据上述规定及地区特点,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需输血的213例孕妇进行了不规则抗体检测,报告如下.
-
不规则抗体检测2200例血标本结果与分析
为避免出现迟发性溶血反应,应为所有拟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及时发现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并鉴定[1].本院对2 200例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现报告如下.
-
不规则抗体所致配血困难20例临床分析
为保证受血者输血安全,降低输血反应率,我科近几年来一直在病人手术备血前或输血前作抗体筛选试验.几年来,大部分病人抗体筛检虽阳性,然而配血并不困难;但有如下20例病人配血不相容,现报告如下.
-
抗体筛选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红细胞抗体筛查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意义.方法 对住院患者做抗体筛选试验,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抗体效价检测.同时观察筛选的阳性率,以判断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 4117名接受红细胞抗体筛查的住院患者中,共筛选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3%):通过抗体鉴定,检出抗-M 1例,抗-D1例,抗-Ce 3例,抗-c 4例,抗-E 5例.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常规抗体筛选试验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
输血致红细胞同种免疫性抗体14例临床分析
自1997年1月~2000年12月本院对23 641例患者实施输血治疗,且分别进行了102 750例抗体筛选试验及交叉(盐水+酶或盐水+抗人球蛋白介质)配血试验,发现其中因输血所致红细胞同种免疫性抗体14例,现分析如下.
-
IgM、IgG抗-M抗体致血型鉴定困难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31岁,孕39+周,2011年6月6日入本院, 39+6周妊娠待产 ,胎膜早破.既往流产一次.术前申请做血型鉴定,发现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患者血清与试剂A细胞(Ac)、O细胞(Oc)均发生凝集,B细胞(Bc)不凝集,抗体筛选试验阳性.遂进一步试验发现血清中有抗-M抗体.
-
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现代输血技术已将输血的疗效大大提高,血液的配合型输注概念,不仅仅是ABO系统的血型配合,还有Rh等多种稀有血型系统的配合.为避免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应为需输血患者提供同型血液旦要求作交叉配血试验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多次反复大量输血及妊娠可产生免疫性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或出现溶血性输血反应,致血红蛋白下降,血红蛋白尿,肾功能衰竭,严重者造成死亡[1-3].输血前不规则抗体检测可有效预防溶血反应的发生,对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
抗-E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
1典型病例患者,男,52岁,血型为B型,RhD阳性.曾于1997年1月23日行肝癌切除术,术中输全血1000 mL,血浆600 mL,血小板8 u,无不良反应.1998年8月16日再次住院,输全血400 mL,血小板8 u,无不良反应.2004年11月24日合血1200 mL,无凝集,输后无反应,11月25日再次申请输血,合血时与2个供血者主侧凝集,次侧无凝集,为查明原因,将患者血清作抗体筛选试验及抗体鉴定.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
患儿,男,6岁,因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5年,反复咳嗽2个月余,加重伴全身瘀点2 d于2015年1月6日入院。患儿5年前在外院行骨穿检查,诊断为ITP,反复于外院就诊,予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环孢素、长春新碱、甲氨蝶呤、硫唑嘌呤、达那唑胶囊、活髓片、云南白药等治疗,血小板计数(Plt)波动在(2~10)×109· L-1。2014年8月于外院就诊,查胸片可见云絮状阴影,痰培养查见肺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口服长春新碱、甲泼尼龙片等对症处理。2个月前患儿出现咳嗽,予口服阿奇霉素、氨溴特罗口服液、小儿宣肺止咳颗粒、小儿喘咳液等治疗,咳嗽未见明显好转。2 d前患儿咳嗽加重,并出现全身瘀点、瘀斑,鼻衄1次,来院就诊。体格检查:脉搏110~150次/min,呼吸20~40次/min,血压90~120/60~80 mmHg。舌尖见有小血肿,喉壁可见血性分泌物,鼻腔内见出血点,口唇淡红,全身多处散在性针尖样皮下出血点,色紫红,左额部及左下颌可见淡紫色瘀斑。四肢末端肤温暖,CRT<2 s,全身散在红色出血点。心律齐,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吹风样杂音,腹胀,全腹轻压痛,上腹部为主,反跳痛(-),肠鸣音活跃。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细湿性啰音,余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1) ITP;(2) IPH;(3)支气管肺炎。患儿入院后反复出现鼻血、呕血、黑便、腹痛,伴咳嗽咳痰,无发热,无牙龈出血,无尿血。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Hb 66~120 g/L,Plt (2~10)×109· L-1;大便检查示隐血(+);肺炎支原体抗体1∶320;生化、超敏C反应蛋白、细胞形态、感染8项、抗体筛选试验、呼吸道IgM病原体8联检、尿组合未见明显异常。胸片:双下肺野纹理增粗,可见小片状模糊阴影。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治疗上急请耳鼻喉科会诊,前鼻镜下见右鼻活动性渗血,流至鼻咽从口吐出,予止血棉填塞;余予禁食,输注血小板、红细胞,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口服吗替麦考酚酯,扩容,护胃,止血及对症支持为主。住院12 d后,患儿无明显不适,复查血常规:Hb 96 g/L,Plt 46×109·L-1;准予出院,出院诊断与入院诊断相符。
-
ABO血型不合并抗E-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患儿,女,2.5 d.因皮肤黄染2 d入院.患儿系第4胎第2产,胎龄39-2周,单胎,顺产,生后12 h开始出现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母29岁,有胆囊炎,自然流产、宫外孕病史;其姐新生儿期无明显黄疸病史.入院检查:反应差,皮肤重度黄染,无水肿,HR 160次/min,R 36次/min,肺(-).肝右肋下1.5 cm,质软,脾肋下未触及,各原始反射存在.入院后予蓝光照射等治疗无效,黄疸进行性加重,并尖叫.辅助检查:血常规示ABO血型为“AB”型,RBC 3.8×1012/L,Hb 160 g/L;Rh(D)阳性;TBil 421.6 μmol/L,DBil 36.6 μmol/L,IBil 385.0 μmol/L;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76%.血清学检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抗体释放试验阳性,抗体筛选试验阳性,抗E抗体及IgG抗B抗体阳性.母ABO血型“A”型,Rh(D)型阳性,父ABO血型“B”型,Rh(D)型阳性.入院后9 h TBil升至454.6 μmol/L,IBil 410.5 μmol/L,DBil 44.1 μmol/L,Hb 78 g/L,立即给予换血治疗,选用“O”型Rh(-)红细胞混悬液加AB型血浆(分别为 240,160 ml),换血后TBil降至280.2 μmol/L,Hb 92.7 g/L,RBC 3.22×1012/L,继续蓝光照射,输“O”型Rh(-)红细胞悬液、激素、白蛋白等综合治疗,反应逐渐好转,无尖叫,吃奶好.第14天黄疸消退,第22天治愈出院.出院诊断:ABO血型不合并Rh抗E溶血病、溶血性贫血.
-
阻塞D现象
患儿男性,11 d.因有明显的溶血转入本院.转院前在其他医院的实验室检查为:血红蛋白3.5 g/dl、网质细胞计数8.9%、白细胞计数26.5×109/L和血小板计数986×109/L.随后.在本院实验窜做了ABO和D定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和抗体筛选试验.结果排除了新生儿溶血病(HDN).
-
IgA型多发性骨髓瘤引起交叉配血困难1例
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各种原因引起的疑难配血,其中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IgG类免疫球蛋白增高引起的偶有报道[1],笔者于1998年10月28日遇到1例由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IgA类免疫球蛋白增高引起的配血困难,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