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浅谈颈总动脉压迫试验在TCD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作者:陈瑜;杨昊

    经颅多普勒超声利用低频脉冲超声和多普勒技术检测颅内的血流信号,了解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出了科学的依据,由于它具有简便、无创、可重复性、敏感性高等特点,在神经内外科的临床中广泛应用[1]。目前TCD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动脉痉挛评估、颅内脑动脉血管狭窄筛查、颅外颈部动脉狭窄和侧支循环的判断、急性颅内压增高和脑死亡的评估、术中监测、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脑血流微栓子监测、急性脑梗塞溶栓效果评估、颅内外血管盗血检测、鉴别脑梗塞血栓形成还是动脉动脉栓塞等方面应用较多,特别是颅内外血管狭窄的筛查和评估的应用尤其广泛[2]。但是TCD是无二维图像的盲式探查颅内血流,如何正确的判断检测到的血管,除了从深度、血流速度及方向、频谱形态、PI值方面判断外,颈总动脉压迫试验是个十分重要的判断手段,特别时在双侧血流速度或搏动指数不对称(颅外段病变),颞窗不穿透时,CCA压迫试验明显提高了TCD的检出率,为正确的判断血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观察

    作者:许冰冰;高庆春;黎明坤;李学龙;林婉蓉;张伟劲;杨继党

    目的 利用临界关闭压(critical closing pressure,CCP)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自动调节功能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起病3 d内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于入院当天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无创血压监测仪同步记录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血流和桡动脉血压,计算CCP,并于入院当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起病3个月进行mRS评分,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及其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CCP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对于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组大脑中动脉的CCP与入院时NIHSS评分,以及大脑后动脉组大脑后动脉的CCP与入院时NIHSS和mRS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536、0.600、0.518,P<0.05).CCP与起病3个月mRS分值相关性不明显.结论 脑梗死责任血管的CCP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

  • 经颅多普勒超声评价脑血管反应性和脑血流自动调节

    作者:佟旭;曹亦宾

    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能无创、快速地对脑血流动力学进行检查和监测,被称为脑血管的“听诊器”。目前,TCD不仅用于脑血管痉挛或狭窄等的检查,还被用于脑血管反应性(cerebral vasoreactivity,CVR)和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的研究,从而预测卒中发生风险和预后,评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本文就TCD评价CVR和CA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综述,旨在扩大其应用范围。

  •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术前后脑血流自动调节监测一例报道

    作者:马虹印;靳航;郭珍妮;邢英琦;吕珊;杨弋

    1病例介绍
      女性患者,49岁,因“间断头痛20余年,加重1个月余,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 d”于2014年4月9日就诊我院门诊。长期慢性头痛病史,情绪变化、生活习惯改变易诱发,休息或自服“去痛片”后可缓解,否认头痛先兆症状。上述症状反复发作,近1个月余加重,表现为头痛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1 d前于看电视起身时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上肢持物不稳,手指精细活动差,下肢尚可扶墙行走,遂就诊于神经内科门诊。近1个月饮食尚可,睡眠较差,大小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 一氧化氮在脑血流自动调节中的作用

    作者:杨弋

    脑血流自动调节是指全身动脉血压发生变化和因而产生的脑灌注压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脑通过调节脑小血管的口径使脑血管阻力发生相应变化,从而使脑血流量维持恒定的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过程。在调控脑血流自动调节的复杂的机制中,一氧化氮作为重要的血管舒张因子,其作用不容忽视[1-2]。本文重点介绍一氧化氮在脑血流自动调节中的作用、与常见脑血管病的关系及研究前景。

  • 传递函数分析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源于国际脑血流自动调节研究网络的白皮书

    作者:韩珂;王政严;纪乃方;胡汉华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是血压变化时大脑维持足够脑灌注的内在能力.过去的30年,研究者已经提出了诸多分析CA的方法,但至今无公认的金标准,采用什么方法定量CA仍是个人主观的选择.尽管如此,由于CA的概念代表了血压(刺激或者输入信号)与脑血流(反应或者输出信号)之间的动态关系,故目前通用的研究血压自发波动的分析方法是传递函数分析.虽然理论上可行,但是文献显示,传递函数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这限制了研究之间的比较,也阻碍了其临床应用.因此,本白皮书旨在规范化研究动态CA的传递函数分析方法的参数及设置,建立标准,以利于其临床应用,该推荐的研发始于(但不限于)脑血流自动调节研究网络(CARNet-www.car-net.org).

  • 右向左分流患者的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潜在机制

    作者:郭珍妮;邢英琦;刘嘉;王爽;闫硕;靳航;杨弋;吕珊(译);郭雨竹(译)

    目的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s,RLS)与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未明确。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受损可能在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RLS是否与dCA受损有关。
      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6例偏头痛患者,其中36例无RLS,30例有RLS。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连续监测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同时采用无创手指血压连续监测仪实时同步监测动脉血压。利用传递函数分析得出以下脑血流自动调节参数:增益、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PD)和自动调节指数(autoregulation index,ARI)。
      结果 RLS组偏头痛患者的PD为50.6°±22.9°,明显低于无RLS组(67.2°±18.2°,P<0.001)。大量分流组的PD(45.4°±22.6°)明显低于少量分流组(64.9°±17.1°,P<0.01)和无RLS组(P<0.001);然而,少量分流组与无RLS组的PD值差异无显著性。RLS固有分流组的PD值(48.8°±19.9°)与潜在分流组(52.6°±26.1°)差异无显著性,但都明显低于无RLS组(P<0.05)。ARI结果与PD一致。
      结论伴有大量RLS的偏头痛患者dCA受损,这也许是联系RLS、偏头痛和隐源性卒中的潜在机制。

  • 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在卒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存玲;杨弋;郭珍妮;邢英琦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是大脑维持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 CBF)相对恒定的主要机制,对于大脑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和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均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CA逐渐走入临床各个领域,并逐渐开始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本文就卒中对CA的影响及CA与疾病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总结。

  • 出血性卒中的脑血流自动调节研究进展

    作者:马虹印;邢英琦;杨弋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是人体在一定血压或脑灌注压波动范围内维持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相对稳定的能力,可避免脑组织发生高灌注或低灌注。CA在出血性卒中中存在不同程度受损,且与临床因素及预后密切相关。对出血性卒中患者行CA监测不仅可评估临床预后,还可为动脉血压及脑灌注压的管理提供参考信息。本文主要就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CA相关进展做一综述,旨在探讨CA在上述疾病中的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 脑创伤后补体系统介导的继发性脑损害

    作者:罗成义;徐如祥

    脑创伤即使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也会出现较高的病死率和伤残率,其原因是对脑创伤,特别是严重脑创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机制缺乏完全了解.脑创伤后普遍认为存在颅内炎性反应,尽管损伤脑的炎性反应因产生局部神经营养因子而起有益作用,但过度的炎性反应亦会导致脑水肿的发生、颅内压增高以及脑血流自动调节的丧失[1],使脑组织缺血、缺氧以及神经毒性介质的释放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导致继发性脑损害并加重原发性脑损害,出现恶性循环.

  • 全科医生小词典--急进性高血压

    作者:本刊编辑部

    急进性高血压( accelerated hypertension)指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由于某种诱因使血压骤然上升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血管加压效应,继而出现某些脏器功能的严重障碍。通常其舒张压(DBP)跃14O mm Hg,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或渗出〔Keith-Wagener(K-W)眼底分级Ⅲ级〕,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转为恶性高血压( malignant hypertension)。恶性高血压指急进性高血压出现视盘水肿( K-W眼底分级Ⅳ级),常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若不积极降压治疗则很快死亡。急进性高血压是恶性高血压的前驱。二者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很相似,是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此类患者大多为吸烟者,其诱因有极度疲劳、神经过度紧张、寒冷刺激、更年期内分泌改变等,多见于原发性高血压,但也出现在继发性高血压如肾血管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此外,原来血压正常的患者也可出现急进性高血压,而且由于缺少保护性的动脉内膜增厚,其脑血流自动调节的上限也未增加,故可在较低的血压水平发生高血压脑病。

  • 全科医生小词典--急进性高血压

    作者:

    急进性高血压( accelerated hypertension)指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由于某种诱因使血压骤然上升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经-血管加压效应,继而出现某些脏器功能的严重障碍。通常其舒张压(DBP)>140 mm Hg,眼底检查示视网膜出血或渗出〔Keith-Wagener(K-W)眼底分级Ⅲ级〕,如不及时治疗,可迅速转为恶性高血压( malignant hypertension)。恶性高血压指急进性高血压出现视盘水肿( K-W眼底分级Ⅳ级),常伴有严重肾功能损害,若不积极降压治疗则很快死亡。急进性高血压是恶性高血压的前驱。二者病理改变、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很相似,是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此类患者大多为吸烟者,其诱因有极度疲劳、神经过度紧张、寒冷刺激、更年期内分泌改变等,多见于原发性高血压,但也出现在继发性高血压如肾血管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急性肾小球肾炎等。此外,原来血压正常的患者也可出现急进性高血压,而且由于缺少保护性的动脉内膜增厚,其脑血流自动调节的上限也未增加,故可在较低的血压水平发生高血压脑病。

  • TCD 在监测老年脑血流自动调节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作者:李钰;周波

    目的:研究经颅多善勒超声(TCD)在监测老年脑血流自动调节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12月确诊为老年高血压的患者及老年对照组各200例,用 TCD 方法监测两组的脑供血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卧位-立位 MCA 脑血流差值(CBFV)、X-W 波时程、脑循环动力学参数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动脉血管(LVA、RVA、LCS、RCS)的峰值 Vp、卧位 CBFV 和立位 CBFV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动脉血管(LICA、RICA、LMCA、RMCA、LACA、RACA、LOA、ROA)的峰值 Vp、卧位-立位 CBFV 差值及 X-W 波时程、参数DR、Cp、C、Co、Zc 及 Wv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呈现明显的异常,采用 TCD 技术可以反映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脑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 自动调节能力的影响

    作者:马虹印;吕珊;靳航;孙欣;郭珍妮;杨弋

    目的 评估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发病3d以内的单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58例,随机分配至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缺血性卒中常规药物治疗,28例尤瑞克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 PNA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应用(8±2)d.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手指血压监测仪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调节功能进行监测.结果尤瑞克林治疗组,治疗后患侧半球相位差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而健侧半球的相位差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治疗前后患侧半球和健侧半球相位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尤瑞克林可能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侧大脑半球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

  • TCD结合体位改变对脑血流自动调节评估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金俏;陈嘉峰;邢英琦

    脑血流自动调节(Cerebral autoregulation,CA)是指脑血流在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和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发生改变时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临床通过改变血压后测量脑血流的变化以反映CA的方式有很多,如:大腿袖带、下肢负压、冷加压试验,握拳动作、Valsalva动作等.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是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测定脑血流速度和脑自动调节能力的有效工具[1],它结合体位改变对脑血流进行测量是一种更方便更易接受的方法,不论对卒中预后进行评估还是某些自主神经疾病的辅助诊断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 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三单元模型

    作者:王盛章;姚伟;丁光宏

    目的 建立一个三单元集中参数模型来模拟脑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方法 根据Bloor的实验数据拟合了一条在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中,反映脑血流量和平均动脉压之间关系的三次曲线,然后利用这一拟合曲线来确定模型中的不定常电阻元件.结果 利用这一模型,对不同压力变化情况下的脑血流量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一不定常三单元模型能够较为简单地模拟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结论 经过改造的这一三单元集中参数模型可以为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及脑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帮助.

  • 倾斜试验时健康人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徐德恩;孔岳南;许红;戴文卓

    目的 了解头高斜位倾斜试验下的健康人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采用双通道经颅多谱勒超声(TCD)等观察24名健康人在不同角度(0°、30°、60°)头高斜位下的心率、血压、脑血流速度以及搏动指数的变化.结果 随着倾斜角度增加,心率加快,在60°时较明显(P<0.05);血压随着角度增加而升高,搏动指数从水平位置开始呈下降趋势,但均无明显统计意义;随着倾斜角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在60°明显变慢(P<0.05).结论 倾斜试验结合TCD可以作为观察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头位时的脑血流速度变化

    作者:徐德恩;孔岳南;许红

    目的 研究不同倾斜角度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变化.方法 采用双通道经颅多谱勒超声(TCD)等技术观察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不同角度(0°、30°、60°)头高斜位下的心率、血压、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在倾斜过程中,双侧脑血流速度均变慢,患侧血流速度减慢幅度明显(P<0.05),每个角度的第1min的血流速度高于第5min的血流速度;血压随着倾斜角度增加而下降(P>0.05),而心率明显加快(P<0.05).结论 在头高斜位下,随着倾斜时间延长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速度减慢,倾斜试验对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变化具有临床价值.

  • 临界关闭压及其与脑血流的关系

    作者:高庆春;黄如训

    脑血流自动调节过程中,小动脉平滑肌的收缩或舒张,主要通过改变临界关闭压(CCP)调整灌注压,从而维持脑血流量的恒定或相应地调整脑血流量.因此,通过测定脑血管CCP可以了解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的改变和脑血管的病理生理变化,指导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测定CCP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颅内压的变化.

  • 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坤

    大脑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也是人体脆弱的器官之一,因为在脑组织当中几乎没有能量储备,需要血液循环连续不断的供应所需要的氧气和葡萄糖.因此,脑血流的正常维持对脑的功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反映了循环系统的代偿能力,它的评估对脑血管疾病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来关于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