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一个位点不合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近年脐血已成为造血干细胞重要来源之一并用于血液病的治疗.我们于2002年11月进行了一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一个位点不合的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
去T细胞脐血低温保存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表明,非血缘关系的脐血移植(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 CBT) 也是重要的造血干细胞来源[1].而脐血库的建立为开展配型不合的CBT提供了保证.但是,CBT可能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尤其是配型不合的CBT,从而影响移植成功率.免疫毒素(immunotoxin,IT)能有效去除脐血T细胞而对造血祖细胞无明显影响[2],为预防重度GVHD提供了有效手段.我们观察了IT去除脐血T细胞后的冻存效果.报告如下.
-
人类白细胞抗原不全相合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急性白血病
脐血移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疗效仍需观察.我科于2001年4月~2003年3月应用非血缘脐血移植(UD-UCBT)治疗儿童难治性复发急性白血病患儿3例,现报告如下.
-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血液病14例临床观察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根治儿童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病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等疾病.自1988年Gluckman等[1]首先应用脐血移植(CBT)成功治疗1例儿童Fanconi贫血以来,CBT发展迅速.由于脐血来源广、采集方便、对供者无害、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低而得到广泛应用.我们采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4例儿童血液病,现报告如下.
-
脐血移植治疗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一组由造血干细胞突变而引起的恶性克隆增殖性疾病,以骨髓无效造血、三系细胞减少和形态异常为特征.近年来,随着对MDS认识的深入及诊断标准的完善,儿童患者有增多趋势.与此同时,人们对MDS的治疗也进行了各种探索,但迄今为止MDS的疗效仍不能让人满意.我们近为1例MDS患儿进行同胞脐血移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例同胞脐血移植后的早期免疫重建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T)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手段,已成功地治疗了一些遗传缺陷性疾病、白血病、恶性实体肿瘤等疾病.2001年5月~2002年5月,我们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同胞脐血移植后3个月内免疫重建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
复合扩增荧光标记短串联重复序列技术预测非血缘脐血移植植入规律的研究
近年来,非血缘脐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已成为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由于UCBT移植物中所含有核细胞数量仅为骨髓移植的1/10,移植物植入率相比非血缘外周血和骨髓移植低,且植入延缓,导致移植早期感染、出血等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所以,寻找一种灵敏特异的检测方法,预测UCBT后早期移植物植入的规律是非常必要的.
-
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婴儿型石骨症1例报道
恶性婴儿型石骨症(osteopetrosis,OP)是一种因破骨细胞功能障碍导致成骨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骨质硬脆,易骨折.随着病情进展,颅骨骨质重造异常,颅神经受压可致听力和视觉下降,甚至出现脑积水,多在早期夭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治疗此病的措施.我们于2006年1月为1例OP患儿进行了非血缘脐血干细胞移植(CBT)治疗,+14 d粒系植入,+21d采用分子生物学PCR-SSO方法检测HLA位点基因分型为供者型.
-
脐带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早在20世纪20年代,ENDE等[1]就首次报道了脐带血干细胞移植(umbilical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 UCBT)。近年来,随着研究越来越深入,发现脐带血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更新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可诱导分化成多样种子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及代谢性疾病等临床疾病的治疗中,临床价值巨大。本人主要就脐带血干细胞的相关细胞特性以及目前临床上对于脐带血干细胞的新研究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