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天然抗菌品"越桔"
越桔属Vaccinium隶属杜鹃花科Erioacoeae越桔亚科Vaccinioideae,约有300多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欧洲与北美洲属原产地.在我国越桔属植物约有45种,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及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东部和河北等.对本属植物的研究,我国开发用工作进行了一部分.
-
笃斯越橘的形态鉴别特征研究
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为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植物,其成熟的浆果为蓝色或蓝黑色,外被一层白粉,故俗称为"蓝莓"(Blueberry),也称为"山都柿"和"蓝靛果",是越橘的一个资源品种.越橘(Blueberry)是世界上五大健康食品之一,也是排在第八位的十大水果之一.越橘的品种约有130种以上,分布于北半球从北极到热带高山地区.中国约有2 0余种,广泛分布于东北及西南山区.
-
柳叶金叶子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柳叶金叶子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柳叶金叶子根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O-鼠李糖苷(2),槲皮素-3-O-阿拉伯呋喃糖苷(3),(-)-表儿茶素(4),proanthoyanidin A-2(5),procyanidin B-2(6),(-)-isolariciresinol-2a-O-β-D-xylopyranoside(7),lyoniside(8),sitosteryl-3β-glucoside-6'-O-palmitate(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二十八烷酸(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
HPLC测定滇白珠药材中槲皮素的含量
滇白珠为杜鹃花科植物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Franch.)Rehd的根,其植物亦称满山香、透骨草、老鸦泡、透骨香[1,2],产于我国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区,质量标准在《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中药大辞典》和《中国民族药志》中均有记载.它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等功效,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和风寒感冒等[3,4].
-
熊果酸药理学的新研究进展
熊果酸( ursolic acid,UA)又名乌索酸、乌苏酸,是一种存在于许多植物中的天然三萜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叶,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杜鹃花科植物熊果的叶、果实中,蔷薇科植物枇杷的叶,玄参科植物毛泡桐的叶中,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不良反应小,其生物活性可涉及抗肿瘤、护肝、心血管、糖尿病、抗炎、抗病毒等多个领域[1,2].本文现将近几年UA的药理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马醉木叶的酚性化学成分
为了研究马醉木(Pieris japonica)叶的化学成分,采用各种色谱方法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所得成分用各种波谱特别是一维和二维NMR进行结构测定,后分离鉴定出8种酚性成分(1~8),其中erythro-syringoylglycerol 4-O-β-D-glucoside (1)、1-(2-β-D-glucopyranoxyl-4-methoxyl-6-hydroxyphenyl)-3-hydroxyl-1-propanone (3)、erythro-1-(4-hydroxyl-3-methoxyphenyl)-2-[4-(3-β-D-glucopyranoxypropyl)-2,6-dimethoxyphenoxy]-1,3-propanediol (4)为3种新化合物,其余5种已知化合物syringoylglycerol 8-O-β-D-glucoside (2)、 magnolenin C (5)、 syringaresinol mono-β-D-glucoside (6)、 3-(4-hydroxyl-3-methyphenyl)-1-propanol-1-O-β-D-glucoside (7)和3,5-dimethoxyl-4-hydroxybenzyl alcohol 4-O-β-D-glucoside (8)为该植物中首次报道,化合物1和2在体外试验中显著抑制T和B细胞的增殖.
-
中药六轴子中的二萜成分研究
杜鹃花科植物闹羊花(Rhododendron molle G. Don. )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全株有毒,花和果实毒性大.其干燥花是我国传统中药,其成熟果序名六轴子,又名八厘麻子,各种专著对其已有详细记载.闹羊花的化学和药理作用很早就有研究,已报道从该植物中分得十七个二萜,即:rhodomolleins I和Ⅲ,rhodojaponinsⅡ,Ⅲ和Ⅵ,grayanotoxinⅢ和kalmanol,其中rhodojapxninⅢ是六轴子的主要成分,药理实验显示其具有显著的降压和减慢心率的作用,曾在临床试用作降压药.另外花的提取物还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曾在临床应用于复合麻醉.同时rhodojaponinⅢ还有强的昆虫拒食和杀虫作用.
-
蓝莓及其提取物保健功效的研究进展
蓝莓(blueberry)属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spp),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实呈深蓝色,外被一层白色果粉,近圆形.蓝莓原产于美洲,目前我国栽种蓝莓仅有20多年历史,产区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区、大小兴安岭,辽东半岛、胶东半岛,西南、华南、长江流域有少量分布[1].蓝莓果实的抗氧化性很强,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抗心血管疾病、抗癌、抗炎、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视红素再合成等多种生理活性功能,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小浆果果树[2].
-
浆果极品说蓝莓
说起蓝莓,东北人或许一点都不陌生,因为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向来盛产野生的笃斯越橘(俗称笃斯、都柿)、越橘(俗称红豆)等蓝莓类植物.蓝莓为杜鹃花科植物笃斯越橘的成熟果实,由于果实呈蓝色,原产和主产于美国而俗称美国蓝莓.蓝莓果实不大,平均重0.5 ~ 2.5克,大重5克,表面呈悦目的蓝色并被一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具清淡芳香,甜酸适口,种子极小,可食率为100%.因为蓝莓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近几年迅速风靡世界.在我国,蓝莓的人工种植也已遍布大江南北.
-
烈香杜鹃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研究
烈香杜鹃Rhodo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别称黄花杜鹃、香材、小枇杷、小叶枇杷、大勒(藏名),是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主要分布于甘肃、陕西、青海、山西、四川等地,且资源丰富.
-
羊踯躅花蕾中的二氢查耳酮
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Don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其花序具有驱风、除湿、定痛功效[1].其主要镇痛活性成分为木藜芦烷型的二萜类化合物,笔者在分离羊踯躅花蕾中有效镇痛成分的同时,分离得到了一系列的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二氢查耳酮类化合物作为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糖尿病、抗菌及雌性激素样作用等多种生物活性[2].
-
柳叶金叶子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杜鹃花科金叶子属(Craibiodendron W.W.Smith)植物全世界共有7种,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和南部.我国有5种,分布于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及西藏.
-
欧洲越桔和笃斯越桔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越桔类植物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含多种活性成分,特别是花色苷类成分.国外对欧洲越桔Vaccinium myrtillus L.研究报道很多,其总花色苷对眼科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1].我国东北地区广布的笃斯越桔V.uliginosum L.亦富含花色苷类成分,但目前并未被充分地开发药用,仅在当地被酿成葡萄酒上市.为了开发利用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挖掘笃斯越桔的药用价值,寻找欧洲越桔的替代品,本实验对欧洲越桔和笃斯越桔的标准植物提取物(原花色苷25%,UV检测)进行了清除自由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笃斯越桔清除O2-自由基、DPPH自由基、抗小鼠微粒体膜脂氧化的能力优于欧洲越桔.
-
照山白总黄酮的药理作用研究
照山白为杜鹃花科植物照山白Rhododendrom micranthum Turcz.的枝叶.照山白中含有皂苷、鞣质、还原性物质、多糖、黄酮、油脂和挥发油等,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祛痰止咳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气管炎、哮喘、痢疾、痛经、产后周身疼痛、高血压等.照山白浸膏片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有一定的疗效[1].本研究的预试验显示,黄酮类物质可能是其主要有效部位,故实验对照山白总黄酮抗前列腺增生、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研究.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单萜烃油及其胶丸中的对-伞花烃含量
单萜烃油为杜鹃花科植物宽叶杜香Ledum palustre L. var.dilatatum Wahl.的新鲜叶及带叶的枝条经水蒸气蒸馏所得挥发油再经分离而得到的成分,临床上用于镇咳祛痰,治疗气管炎.
-
HPLC法测定消咳喘糖浆中槲皮素和杜鹃素的含量
消咳喘糖浆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有显著的疗效,由满山红(杜鹃花科植物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huricum L.的干燥叶提取制成,含有槲皮素、杜鹃素等黄酮类有效成分.文献[1~3]报道采用HPLC法使用不同的流动相、不同检测波长分别测定其含量,方法较繁琐.本实验探讨使用一种流动相、流速梯度法、同一检测波长的条件下,测定槲皮素和杜鹃素的含量,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方法简便、易行,定量准确、快速,节省试剂、缩短分析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
越桔茎叶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 L.系杜鹃花科(Ericacea)越桔属植物,俗称红豆、牙疙瘩、温普、熊果等,为常绿矮生小灌木,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其性温,味苦涩,有利尿解毒之功效,对其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研究其有效成分,作者将其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进行了结构鉴定.
-
滇白珠化学成分的研究(Ⅱ)
从滇白珠Gaultheria yunnanensis根的乙酸乙酯活性部位分得10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阿魏酸(Ⅰ),氯原酸(Ⅱ),(+)-儿茶素(Ⅲ),原花色素A2(Ⅳ),芦丁(Ⅴ),槲皮素(Ⅵ),水杨酸(Ⅶ),香草酸(Ⅷ),2,5-二羟基苯甲酸(Ⅸ)和原儿茶酸(Ⅹ).其中Ⅳ为杜鹃花科植物中首次报道,其它9个化合物为白珠树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
美丽马醉木化学成分的研究
从美丽马醉木 Pieris formosa (Wall) D.Don 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4个木藜芦烷型二萜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定它们分别为山月桂毒素Ⅰ(ka lmitoxin Ⅰ,Ⅰ)、山月桂毒素Ⅱ(kalmitoxin Ⅱ,Ⅱ)、马醉木毒苷A(pieroside A,Ⅲ)和木藜芦毒苷B(grayanoside B,Ⅳ).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Ⅱ~Ⅳ的 13C NMR数据已进行了归属.
-
乌饭树紫黑浆果的营养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乌饭树属(又称为越桔属)植物属于杜鹃花科.该属全世界约有450种我国有91种.乌饭树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亚热带及美洲和亚洲热带地区,而以马来西亚地区为集中,少数产于非洲南部、马达加斯加。我国南北各地均产,主产于西南、华南.乌饭树属植物通常为常绿或落叶灌木,很少小乔木.在我国其果实可以食用的种有乌饭树(主产于台湾、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越桔(主产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陕西、新疆)、笃斯越桔(主产于黑龙江、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吉林长白山)、黑果越桔(主产于新疆)、乌鸦果(主产于四川、贵州、西藏以及云南大分地区)、红沫苔子(主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和小果红莓苔子(主产于大兴安岭、吉林省).我国民间有采食乌饭浆果的习惯,有些地方制造果酱和酿,但是没有形成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