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黄酮类化合物抵抗P-糖蛋白介导肿瘤多药耐药特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韩嘉华;朱斯琦;谢燕

    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是临床上治疗肿瘤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而MDR的相关机制却十分复杂。目前认为P-糖蛋白(P-gp)是介导MDR的主要因素之一,它能将不同结构和功能的化疗药物排出细胞外,明显降低化疗的成功率。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近年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逆转肿瘤MDR作用,能影响外排转运蛋白特别是P-gp的表达和功能。本文从黄酮类化合物抑制P-gp蛋白表达的分子机制、抑制P-gp的外排功能、阻止P-gp与底物结合等方面来阐述黄酮成分抵抗P-gp介导肿瘤MDR特性的机制,为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借鉴。

  • 大豆苷元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晓乐;滕晓涵;许怡;杨骏;谢燕

    大豆异黄酮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异黄酮,大豆苷元是其中一种,具有抗肿瘤、心脑血管保护、降血脂、抗骨质疏松、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调节内分泌等多种作用,且大豆苷元的摄入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相关.本文从大豆苷元保护血管、大脑和心肌等方面进行综述,为深入开展大豆苷元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研究、扩大大豆苷元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甘利欣的临床应用

    作者:瞿淑贞;胡宏霞

    甘草具有解除药物中毒,食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等的功能.甘草的有效成分甘草酸,甘草次酸及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羟自由基(-OH)、超氧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等均有明显的消除作用以及显著的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甘利欣是以甘草的有效成分及其衍生物的基础上研究和应用的第三代产品,在临床应用已多年,除在治疗病毒性肝炎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外,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治疗多种疾病和理化因素引起的肝脏损伤.甘利欣的临床应用如下:

  • 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对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锦珊;洪佳妮;杜青云;李茂星

    目的 探讨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对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人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系,以60、90、120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加入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干预处理,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受损程度,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上清液TNF-α、1L-10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mRNA 、IL-10 mRNA表达.结果 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形态受损,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增殖活性下降,损伤程度加重,TNF-α、IL-10分泌量增加,TNF-α mRNA、IL-10 mRNA表达水平增加.加入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干预后,细胞活性有所恢复,TNF-α、IL-10分泌量降低,TNF-α mRNA、IL-10 mRNA表达水平下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光保护作用,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其减轻紫外线辐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表征及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定量预测

    作者:张梦军;吴世容;廖春阳;李志良

    目的 预测黄酮类化合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方法 以一种新的结构描述-按度分类的分子电距矢量(MEDV-d),利用多元线性回归(MLR)技术建立了MEDV与活性之间的6参数相关预测模型,继以留一法(Leave-one-out,LOO)进行交互检验.结果 预测模型的r=0.925;交互检验的相关系数与之较接近,r=0.843.结论 此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模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可用于设计和开发高效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胶囊总黄酮含量

    作者:巫军;李松林

    目的银杏叶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银杏叶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3.728~26.096μg*ml-1,回归方程为Y=0.023 4X+0.039 4,相关系数r=0.999 9.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银杏叶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甘草抗菌和抗原虫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张明发;沈雅琴

    甘草在临床上常被用于治疗虚证病菌感染.实验研究发现甘草对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芽胞杆菌、真菌和利什曼原虫疟原虫生长有较强有抑制活性,其中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具有更大、更现实的中医临床意义.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抗菌抗原虫的主要活性成分

  • 毛叶假鹰爪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作者:吴久鸿;廖时萱;毛士龙;易杨华;苏中武;竹谷孝一;苏中武;蓝传青

    目的:寻找番荔枝科假鹰爪属植物毛叶假鹰爪[Desmos dumosus (Roxb.) Saff]根抗肿瘤活性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UV,IR,EI-MS,1HNMR,13CNMR,1H-1H COSY,HMQC,HMBC,NOESY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氯仿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2-甲氧基-3-甲基-4,6-二羟基-5-(3′-羟基)肉桂酰基苯甲醛(I),5-羟基-7-甲氧基-8-甲酰基-3-苯甲酰基-2,6-二甲基-2S,3R-二氢色原酮(II),豆甾-4-烯-3,6-二酮(III),豆甾烷-3,6-二酮(IV),荠宁黄酮(V),黄芩素-7-甲醚(VI).结论:化合物II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毛叶假鹰爪素A.I,III和IV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得到.III有细胞毒活性.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楤木属植物中黄酮类和香豆精的含量

    作者:许旭东;张曙明;张聿梅;林耕;杨峻山

    目的:对楤木属植物中草本和木本两个自然群进行化学分类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楤木属植物中4种化学成分[neoliguiritin (I),5,8-dimethoxycoumarin (II),isoliquritoside (III),8-[(2″,3″)-prenyl]-4′-methoxy-flavone-7-O-β-D-glucopyranosyl-(2→1)-α-L-rhamnopyranoside (IV)],对本属11种植物中该4种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色谱柱固定相为Supelco SIL-LC-18;流动相为40%甲醇-甲醇梯度洗脱,根据4种成分紫外吸收波长的不同而改变检测波长;流速1.0 ml.min-1;4种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5600~0.0175) μg,(0.3760~0.0118) μg,(0.2875~0.0090) μg和(0.3090~0.0097) μg,回收率分别为98.92%,98.27%,94.78%和97.41%.结果:木本自然群中香豆精成分含量较高.结论:香豆精为木本自然群区别于草本自然群的特征成分之一.

  • 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450 CYP1,2E1,3A4和19的影响

    作者:郑姣;周宏灏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蔬菜、坚果、水果和饮料及中草药中,可诱导或抑制多种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本篇综述主要集中回顾黄酮类化合物对于细胞色素P450 CYP1,2E1,3A4和19的影响.归纳总结了该类物质抑制和诱导细胞色素P450的多种机制,如刺激特定的受体、稳定相关mRNA等.并总结了该类物质对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体内和体外水平的研究结果并非总是一致的原因,如体内外的浓度的差异、基因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影响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影响药物代谢从而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在将该类物质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高度重视.

  • 黄酮类化合物在原代肝细胞上的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鲁鑫焱;蒋惠娣;曾苏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相关的多酚类化合物,已鉴定的黄酮类化合物超过5 000种[1],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基本母核为2苯基色原酮(2 phenyl chromone)的衍生物,现在则是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环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相互联结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环连接位置(2或3位)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主要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异黄酮、二氢异黄酮、查耳酮、二氢查耳酮、花色素、黄烷醇(黄烷3醇、黄烷3,4二醇)、橙酮、双苯吡酮和高异黄酮等[2],常见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如图1所示[3].

  • 昼夜节律钟调控花青素类成分的生物合成

    作者:何贝轩;郭丹丹;贾鑫磊;高越;郭美丽

    花青素类成分作为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不仅对于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而且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心脑血管保护等多种生理活性,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一类重要天然产物.因此,探索花青素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对于后续提高花青素类产量,寻找更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生产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昼夜节律钟作为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调控系统,不仅影响植物许多生理和分子过程,而且严格调控着花青素类成分的生物合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昼夜节律钟对花青素类成分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尝试为花青素类成分生物合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钟建青;李波;贾琦;李医明;朱维良;陈凯先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大类化合物,已有文献报道其具有抗癌、抗氧化、抗炎、保肝、抗血栓形成、舒张血管、抗病毒、抗菌和抗过敏等多种药理活性.但该类化合物因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不高等自身缺点而限制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国内外许多课题组选择以天然黄酮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改造研究其针对不同生理活性的构效关系,力求克服其自身缺点,开发出一批具有新颖结构的黄酮类药物的先导化合物.本文总结分析了近几年该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期望为黄酮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提供参考.

  •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

    作者:陈明磊;胡巍;张超;方芸

    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其在生物学及生理学中的重要作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应用,包括手性分离以及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技术.此外,还讨论了提高毛细管电泳法灵敏度的技术,如样品堆积法、扫集法和等速电泳法等.

  • 黄酮类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450 CYP1A2的抑制作用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作者:李建康;和凡;毕惠嫦;左中;刘柏东;罗海彬;黄民

    利用本实验室已建立的体外肝微粒体模型, 测定36个黄酮类单体化合物对人细胞色素P450 CYP1A2 的抑制活性, 并使用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方法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参数与其抑制活性之间的关系. CoMSIA 模型证实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与其 CYP1A2 抑制活性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模型的相关系数R2为0.948), 且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交叉验证相关系数 q2 为0.630), 同时使用"留五法"证实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 相对于黄酮, α-萘黄酮的π-π共轭体系更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抑制活性.根据获得的模型的三维等势图, 在α-萘黄酮基础上, 6、3′、4′位引入带正电基团或是疏水基团,同时5位引入带负电基团,能有效改善化合物的 CYP1A2 抑制活性.

  • 黄蜀葵花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抑郁活性及其上调大鼠海马组织中BDNF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蔡红蝶;陶伟伟;宿树兰;郭盛;朱悦;郭建明;钱大玮;丛旭东;唐仁茂

    黄蜀葵花为中国民间草药,是锦葵科秋葵属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的干燥花冠,已报道其具有抗抑郁活性.本文从黄蜀葵花中分离纯化得到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并探索其中5种化合物抗抑郁活性及其作用机制.采用D101大孔树脂柱、聚酰胺柱和SephadexLH-20柱对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与纯化,经UHPLC与NMR等技术鉴定,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为杨梅素-3-O-β-D-葡糖苷(1)、棉皮素-8-O-β-D-葡糖苷酸(2,G-8-G)、棉皮素-3'-O-β-D-葡糖苷(3)、槲皮素-3'-葡糖苷(4,Q-3-G)、异槲皮苷(5,IQT)、金丝桃苷(6,HY)、杨梅黄酮(7)和槲皮素(8,QT).采用小鼠分别灌胃化合物2、4、5、6和8(15、30、60 mg·kg-1)24 h后,观察悬尾实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和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并采用Westem blot技术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和磷酸化的真核延伸因子2(p-eEF2) 的表达.结果表明,化合物2和4能够显著缩短小鼠在FST和TST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BDNF和TrkB的表达,减少p-eEF2的表达.可见,化合物2和4可上调BDNF表达而发挥其抗抑郁活性.

  • 臭灵丹萜类和黄酮化合物

    作者:杨光忠;李芸芳;喻昕;梅之南

    臭灵丹(Laggera pterodonta)为菊科四棱峰属植物,是云南民间抗菌消炎的良药.本文对臭灵丹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地上部分用水煎煮提取,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6-O-β-D-glucopyranosyl-carvotanacetone (1),臭灵丹酸(2),1β-hydroxy pterondontic acid (3),pterodontoside A (4),臭灵丹二醇(5),臭灵丹三醇乙(6),5-hydroxy-3,4′,6,7-tetramethoxyflavone (7),洋艾素(8),金腰素乙(9),槲皮素(10)和β-谷甾醇(11).化合物1为新的单萜苷,化合物10和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应用滤纸扩散法对该植物中的两个化合物2和5的抑菌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对金黄葡球菌、铜绿假单孢菌、枯草芽胞杆菌、草分支杆菌和环状芽胞杆菌均呈现明显的抑菌活性,但对大肠埃希氏菌均未呈现抑菌活性.

  • 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血管舒张作用

    作者:陈志卫;胡永洲;吴好好;蒋惠娣

    目的寻找具有较好血管舒张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以槲皮素为原料,经保护后分别与1-溴代-2,3,4,6-四乙酰基-D-吡喃葡糖等4种溴代糖缩合、脱保护合成了4个槲皮素苷类化合物(1a~d);以间三酚为原料,按常规方法合成了6个黄酮类化合物(2a~f);利用IR,1H NMR,13C NMR和MS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证.观察了合成的10个槲皮素衍生物及类似物与4个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的作用;并用HPLC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相对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结果受试的14个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浓度依赖性地舒张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的大鼠胸主动脉环,且其血管舒张活性随着其油水分配系数logP值的增加而增大.结论3-溴-5,7二羟基黄酮(2d)的血管舒张作用强,黄酮类化合物的血管舒张活性与其油水分配系数(logP)具有正相关性.初步的构效关系为开发更有效的具有血管舒张作用的黄酮类化合物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桑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作者:杨燕;王洪庆;陈若芸

    为了研究桑叶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C_(18)等色谱方法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波谱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从长穗桑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4个Diels-AIder类加合物,分别鉴定为mulberrofuran F_1(1)、mulberrofuran F(2)、chalcomoracin(3)和kuwanon J(4);2个查耳酮类化合物,鉴定为morachalcone A(5)和isobavachalcone(6);3个黄酮类化合物,鉴定为norartocarpetin (7)、kuwanon C(8)和6-geranylapigenin(9).化合物1和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化合物4~5、7~9为首次从桑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5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3对人肿瘤细胞A549、Bel7402、BGC823、HCT-8以及A2780具有抑制作用.

  • HPLC同时测定红芪中8个活性成分的含量及聚类分析

    作者:柳小亚;李继平;陈心悦;陈亚丽;洪妍;封士兰

    建立了HPLC法测定红芪中腺苷、γ-氨基丁酸(GABA)和6个黄酮类化合物(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异甘草素、芒柄花素和美迪紫檀素)的含量.样品用甲醇回流提取4h,采用HPLC-DAD (二极管阵列)和HPLC-ELSD(蒸发光散射)系统,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柱温40℃,流速1.0 mL·min-1,漂移管温度110.5℃,载气流速3.1L·min-1.结果8个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r2 =0.992 8~1.000 0);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为96.78%~103.45%,RSD为0.29%~1.61%.测定24批不同产地红芪的指标成分含量,并以其作为变量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基本按地域性聚成2类并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该方法准确、灵敏、简便,为多指标控制红芪药材质量提供了实验依据;将聚类分析用于红芪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客观性.

758 条记录 6/38 页 « 12345678...373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