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去白细胞血浆的临床应用
白细胞是人体自然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同血制品异体输注时可产生许多副作用,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NVHD)、血小板输注无效(PTR)、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及可能传播细胞相关病毒(GMV、HTLV-Ⅰ/Ⅱ、HIV-Ⅰ)等[1].自20世纪70年代报道用离心法去除白细胞以减少输血反应后,支白细胞制品逐渐成为欧美国家广泛应用的常规制品.
-
预处理方法对羊胆汁中胆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考察羊胆汁预处理方法对胆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接干燥法、皂化法、真空冷冻干燥法、离心法制备胆酸,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胆酸含量,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胆酸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羊胆汁中胆酸含量影响较大,皂化后粗品、皂化后精品、冷冻干燥品、离心干燥品1、离心干燥品2、胆囊直接干燥品的胆酸质量分数分别为63.41%,79.55%,39.67%,30.62%,41.71%,36.26%.结论:综合干燥品总得率及胆酸含量考虑,直接离心后加95%乙醇除去蛋白成分的方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较好.
-
小半夏加茯苓汤口服液制备工艺的研究
小半夏加茯苓汤是东汉张仲景的止吐经典方.该方服用方法仍停留在传统水煎剂方法上,不方便患者服用.本文以药理验证来探讨小半夏加茯苓汤口服液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等问题.通过药效评价,认为离心方法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制剂具有成本低廉,质量良好,疗效稳定,澄明度好等优点.
-
离心法测定细胞与材料之间黏附强度的研究
建立一种简单的离心法用以评价细胞与材料之间的黏附强度.改造离心涂片机以适合研究需要;建立离心法测定三种贴壁细胞(HeLa、SH-SY5Y、ECV304)在两种材料(聚苯乙烯板、丝素蛋白膜)上的黏附强度,以研究在不同的培养时间下三种贴壁细胞在两种材料上的黏附情况.结果 表明在相同的培养时间下,三种贴壁细胞与丝素蛋白膜的黏附强度强于与聚苯乙烯的黏附强度,其黏附强度的大小可以相对量化.结论 该离心法检测细胞对生物材料黏附强度的方法简单易行,重复性高;丝素膜材料是一较为理想的生物材料.
-
一种新型肠上皮干细胞分离方法的建立
目的 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作为一种新型肠上皮干细胞分离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大剂量5-氟尿嘧啶(5-FU)制备肠黏膜严重损伤小鼠模型,取出损伤的肠黏膜消化成单细胞悬液,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细胞体积大小不同的细胞群.HE染色观察各群细胞形态特征,免疫细胞化学及RT-PCR检测各群细胞musashi-1(msi-1)的表达.结果 分离的大部分细胞位于50%和70%密度梯度的Percoll分离液体层,50%密度梯度分离液体层中的细胞符合干细胞的形态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其msi-1表达阳性率约为93%,RT-PCR显示该群细胞msi-1 mRNA表达较强.结论 建立了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离具有活性的肠上皮干细胞的方法.
-
人用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纯化方法比较
我国现行的人用浓缩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虽然免疫效价可达到2.5IU/剂以上,但因其为3~5倍的浓缩液,杂蛋白含量高,接种者副反应率明显上升.为此我们用蔗糖密度区带离心法、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及sepharose凝胶柱层析法,对浓缩疫苗进行纯化效果试验.
-
微量离心柱法与亲和交叉免疫电泳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的研究
目的 比较微量离心柱法和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法两种方法 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对甲胎蛋白阳性的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微量离心柱法和亲和交叉免疫电泳自显影法分别分析102例原发性肝癌、41例慢肝及肝硬化血清中的AFP-L3比率,比较2种方法 检测AFP-L3%对良恶性肝病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微量离心柱法和亲和电泳法对102例原发性肝癌AFP-L3%的敏感性分别是79.4%、91.2%.对41例慢肝、肝硬化AFP-L3%的特异性分别为70.7%、29.3%.亲和电泳法、微量离心柱法两种方法 检测肝癌的符合率分别为76.9%、73.4%,在ROC曲线下的面积AUC分别为0.791、0.758.4例AFP低值的原发性肝癌,采用亲和电泳方法 检测均为阴性,而采用微量离心柱方法 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微量离心柱法检测AFP-L3不仅操作简便、省时,而且比传统亲和电泳方法 更适合于AFP阳性良恶性肝病的鉴别诊断.
-
单层培养细胞总RNA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单层培养细胞总RNA提取过程中先行细胞消化或离心富集对所提RNA质量是否产生影响.方法 培养NGF诱导的PC12细胞,采用Trizol试剂提取RNA:离心组(A)先将贴壁生长细胞经胰酶消化、离心获得细胞沉淀,加入l ml Trizol进行RNA提取;直接组(B)将培养液弃尽后直接加入Trizol试剂(1 ml/10 cm2瓶壁)进行RNA提取;均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RNA完整性,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RNA浓度和OD260/OD280比值.结果 凝胶电泳结果显示,直接组出现3条清晰的条带(28S、18S和5S条带),离心纽在电泳末端5S区出现粗大的条带.两组OD260/OD28比值相似,约为1.6.直接组组间样品间RNA浓度相差较大.结论 采用离心法和直接法提取贴壁细胞总RNA,先行细胞离心富集增加了RNA降解机会,直接法提取的RNA质量较高,考虑对后续实验的影响,直接法更优于离心法.
-
两种离心方法制备手工血小板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离心方法(富浆法和白膜法)对制备手工血小板的影响.方法:两种方法各取100袋400 ml的6 h之内采集的新鲜全血,富浆法是先以1 630×g/min,温度22℃,离心7 min,分离出富小板血浆后,再以2 800×g/min,离心12 min,制备成血小板.白膜法是先以2 800×g/min,温度22℃,离心12 min,分离出白膜层和血浆,然后再以700×g/min,离心7 min制备成血小板.结果:富浆法制备的血小板含量高.而自膜法制备的手工血小板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两种离心方法制备手工血小板相比较,富浆法制备的血小板符合国家标准,但制备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混入过多的红细胞.
-
不同离心条件下对不同人群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离心速度和时间对不同人群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新生儿和婴儿新鲜血液标本共60例,另收集儿童及成人标本各60例,每例标本平均分成三份,分别以2500 r/min离心15 min,3500 r/min离心5 min和3000 r/min 离心10 min(对照组)。利用ACL-TOP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浆的PT、APTT、TT和FIB,同时应用Coulter LH 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数量。结果不同离心条件对成人凝血结果没有影响(P>0.05);2500 r/min离心15 min和3500 r/min离心5 min与对照组3000 r/min离心10 min相比较,新生儿和婴儿 PT、APTT、TT和FIB均缩短(P<0.05);儿童只有PT和APTT缩短(P<0.05),TT和FIB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乏血小板血浆的制备对于凝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应建立适宜不同人群的乏血小板血浆制备的佳离心条件。
关键词: 离心法 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
北京地区正常人尿液有形成分参考区间调查
尿液有形成分(urine formed elements)检查是尿常规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尿沉渣检查或尿有形成分检查又采用多样化的检查方法,标准很不统一,参考区间也非常不一致[1],甚至相差悬殊.公认的尿沉渣离心镜检法[2],对尿量、离心条件、盖片、沉渣量、检查视野数量等存在要求高、费时、重复性差,而又不易定量,推广起来还有一定问题.在临床诊断和治疗、预后观察等方面,如果采用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患者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变化情况,要比定性分析法更有应用价值,因此国内外都曾经推荐定量法来分析尿液中的有形成分.而我们近的实验研究表明,离心法由于离心等各种因素的存在,并不是准确定量计数尿液中有形成分的佳方法[3].
-
尿有形成分的识别与检查方法的选择
尿有形成分检查又称尿沉渣检查(examination of urinary sediments),是将新鲜尿离心后,经显微镜检查尿沉淀物中各种有形成分的检查方法[1].由于仪器分析进展,现代的尿有形成分检查可采用不离心法,用激光荧光染色及流式分析的分析方法,(Sysmex UF50,UF100)或使用计算机图像自动识别系统(Iris IQ200)来计数尿中各种颗粒,因而又可称为尿中颗粒计数法(particle analysis)[2].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实验室仍习惯于传统的普通显微镜检查法,由于在尿中可存在多种有形成分如细胞类、管型类、微生物类、结晶类等,为了进一步识别及鉴别这些成分除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外还有相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干涉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等检查,而在普通显微镜检查又可分为染色法及非染色法.
-
真空泵法与离心法提取病毒RNA的效果比较
在应对某些重大传染病如SARS、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时,由于实时荧光RT-PCR法具有快速、灵敏的特点,在中国CDC系统内被广泛运用,为及时检测诊断提供了帮助[1-2].
-
研究建立以混匀尿镜检结果替代报告离心尿尿沉渣镜检结果的实验室规则
目的 对不离心与离心尿有形成分进行定量镜检法比较,检验以不离心混匀尿镜检结果替代报告离心尿尿沉渣镜检结果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患者随机新鲜尿液标本60例,同时进行不离心法和离心法尿红细胞、白细胞定量计数.结果 离心法高倍镜计数和不离心法低倍镜计数的红细胞及白细胞镜检结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细胞数在一定范围内,可使用不离心混匀尿低倍镜镜检结果替代报告离心尿尿沉渣高倍镜镜检结果.
-
大鼠胎肝干细胞的鉴定和分化研究
胚胎肝脏中含有的原始肝细胞具有成体肝干细胞的基本特性,即具有自我增殖和向肝细胞或胆管细胞分化的双分化潜能[1].鉴定潜在的干/祖细胞,主要依赖离心法或细胞表面标志来实现.经典的利用细胞表面标志实现分选方法是流式细胞分选法和免疫磁珠分选法,但肝干细胞表而标志目前尚无公认的金标准[2]且标志分选策略的代价高,限制了其在肝干细胞分选中的应用.
-
不同纯化方式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纯化方式对负压抽吸获得的脂肪颗粒悬液中各组分比例及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常规肿胀麻醉下,通过负压抽吸的方式获得脂肪颗粒悬液,将其分为静置组、离心组和过滤漂洗组.①静置组:根据不同的静置时间(30 s、1 min、5 min、10 min、30 min、1 h、4 h、12 h、24 h)分为9组;②离心组:采取不同的离心时间(3、5、10 min)及不同离心速度(1000、2000、3000、4000 r/min)分为12组;③过滤漂洗组:根据所采取的纱布层数(1、2和5层)分为3组.采用Calcein-AM/Hoechst33342双荧光染色法检测脂肪细胞活性,计算细胞存活率.两样本之间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组样本以上的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VOVA分析.结果 静置组的油脂、脂肪颗粒、液体层在静置5 min时趋于稳定.②离心组:当离心速度为2000 r/min、离心时间为3 min时,脂肪细胞存活率及液体比例大.③过滤漂洗组:2层纱布过滤后收集的脂肪颗粒较多.④静置5 min法、2000 r/min离心3 min法及2层纱布过滤漂洗法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6.75±6.29)%、(89.05±7.16)%和(87.85±5.9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置5 min法、双层纱布过滤漂洗法及2000 r/min离心3 min法脂肪细胞存活率均较高,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上进行少量脂肪填充时,可选择2000 r/min离心3 min法;进行大量脂肪组织填充时,过滤漂洗法则较为适用.
-
一种分离自体肿瘤细胞与TIL细胞新方法的建立
目的:寻求有效地从恶性胸腔积液和腹水中分离出较多的TIL细胞并保持其高度的增殖能力与抗瘤活性的方法.方法:应用非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法对恶性胸腹水中的TIL进行分离,而后进行诱导培养,比较2种方法下TIL细胞的得率、增殖速度、杀瘤活性及培养前后的表型变化.结果:贴壁法能够获得更多的TIL细胞,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培养后2种方法所得TIL细胞的增殖速率、杀瘤活性及表型是一致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贴壁法具有操作简便、细胞得率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p504S、p63抗体混合离心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应用在前列腺组织中新型肿瘤标志物p504S蛋白和基底细胞标志物v63的表达,以一次性标记来同步显示双重抗原,以辅助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从837例前列腺标本中,选取前列腺癌标本72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标本6例,良性增生标本30例,把抗体混合离心法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中,观察p504S、p63在前列腺良性增生、PIN和前列腺癌中的表达.结果 在确诊的7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p504S阳性61例,p63除1例呈间断阳性外其余71例均阴性.6例PIN中,p504S阳性5例,p63均为阳性.而30例良性增生则表现为p504S 29例阴性,p63 27例阳性.结论 p504S和p63抗体混合离心法双标记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
相对离心力对人牙周膜细胞asporin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加载相对离心力,观察asporin、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相对离心力对牙周膜细胞aspori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asporin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究asporin对根-骨粘连的预防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加力组采用离心机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加载0、1、2、6、10 h的30× g相对离心力,以相同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的未加力细胞作为对照组,实时定量PCR( real time-PCR)检测asporin基因、BMP-2和ALP的表达。结果各时间点对照组及加力组细胞形态均正常。对照组各时间点asporin、BMP-2、ALP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加力组加力1 h后asporin、BMP-2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0±0.05、0.40±0.13,加力2 h后分别为0.42±0.09、0.58±0.19,均较0 h(均为1)显著降低(P<0.05);加力6 h后两种基因相对表达量均较加力1、2 h显著升高(P<0.05),加力10 h后asporin表达降至0 h水平(P>0.05),BMP-2表达量也迅速降低,且显著低于0 h(P<0.05)。加力组细胞asporin和BM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995, P<0.05);asporin与ALP表达无相关性(r=-0.221,P>0.10)。结论 asporin基因在牙周膜细胞中表达稳定,轻力刺激能促进asporin表达迅速升高,使同时升高的BMP-2后降低至低于正常水平,提示asporin可在预防BMP-2诱导的细胞分化中起一定作用。
-
短臂离心机不同转速暴露时躯体重力错觉及前庭自主神经反应对比
目的 观察短臂离心机不同转速暴露时躯体重力错觉诱发效果及前庭自主神经反应情况,寻求短臂离心机用于地面模拟训练的适合转速.方法 在SAC-Ⅲ型短臂离心机不同转速下,对105名健康歼击机飞行员进行躯体重力错觉模拟,对比错觉诱发情况及前庭自主神经反应情况.结果 短臂离心机启动加速、匀速运行及制动减速阶段可分别诱发出前倾扭转错觉、前倾错觉及后倾错觉等躯体重力错觉,3种转速下各躯体重力错觉形态表现相同,但错觉强度随离心机转速加快而增强.37 r/min暴露时,各错觉诱发率均大于30 r/min和21 r/min暴露时的诱发率(P <0.01);30 r/min和21 r/min暴露时,各错觉诱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转速下前庭自主神经反应评分分值随转速增加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7 r/min短臂离心机暴露时躯体重力错觉的诱发率高,且前庭自主神经反应较轻,此转速用于飞行人员躯体重力错觉的地面模拟训练较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