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密度发酵制备重组人可溶性TRAIL

    作者:王梁华;朱玉平;娄永华;周劲松;彭玉珍;球谊;焦炳华

    目的:利用原核重组表达技术,完成人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又称凋亡素2配体,Apo-2L)的中试.方法: 可溶性TRAIL编码基因插入改建的pBV220载体;在发酵过程中,控制溶解氧在30%~50% ,30℃生长6 h,42℃诱导培养4 h;菌体上清行金属亲和层析.结果:发酵液中终菌体密度D(600)达8.0(相当于每升发酵液含15 g湿菌体),TRAIL占菌体总蛋白的40%左右,含量超过0.6 g/L.其中,所表达的TRAIL 20%~30%在上清而直接有活性,70%~80%呈包涵体.上清用亲和层析一步使其纯度达70%以上;包涵体超声破菌后经两次洗涤,纯度达到80%以上. 结论:TRAIL在大肠杆菌中达到了高表达.

  • Bexarotene协同TRAIL对白血病细胞株KG1a的凋亡诱导作用

    作者:周立宇;张征;应韶旭;李晓;常春康;贺琪;浦权

    目的 探讨bexarotene联合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对白血病细胞株KG1a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KG1a,根据不同处理方式分为TRAIL组、bexarotene组、300 ng/mL TRAIL联合bexarotene组和2.0 μmol/L bexaroten联合TRAIL组.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以先加bexarotene或TRAIL孵育,后加TRAIL或bexarotene处理设计序贯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分析KG1a细胞型自杀相关因子(Fas)相关死亡域样白介素-1β转换酶抑制蛋白(c-FLIP)表达变化.结果 TRAIL和bexarotene组的各浓度组间(bexarotene 2.0 μmol/L除外)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相应浓度的TRAIL组和bexarotene组(P<0.01).序贯实验表明,bexarotene具有逆转 KG1a对TRAIL耐药的作用(P<0.001).与2.0 μmol/L bexarotene 或300 ng/mL TRAIL 单独用药比较,两者联合应用能显著下调c-FLIP表达(P<0.05).结论 Bexarotene能显著增强TRAIL对KG1a的诱导凋亡作用,下调c-FLIP表达是协同作用的可能机制.

  • TRAIL联合低剂量顺铂诱导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康健;小川昌宏

    目的观察低剂量顺铂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细胞凋亡的增敏作用.方法人前列腺癌细胞株LNCaP经过TRAIL(100ng/ml)、低剂量顺铂(0.2~1.0 mg/ml)以及联合用药处理24h后,观察其生存率以及相关蛋白的动态变化.结果 LNCaP细胞株单独经过TRAIL或低剂量顺铂处理后并不能降低其存活率,但联合用药后细胞生存率大大降低.经1.0 mg/ml顺铂处理后的LNCaP细胞株,其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明显下降.结论低剂量顺铂可以增强TRAIL对前列腺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效果优于两种药物的单独使用;凋亡抑制蛋白BCL-2可能是肿瘤细胞抵抗TRAIL诱导凋亡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 人重组TRAIL对胆囊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作者:宗华杰;殷保兵;陈进宏;马保金;蔡端;何祥火

    目的 探讨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rhTRAIL)对胆囊癌细胞株SGC-996的作用.方法 用Western-blot法检测胆囊癌细胞株中TRAIL死亡受体DR4、DR5和Fas相关死亡结构域(fas-associated death domain,FADD)的表达状况,生长曲线、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测rhTRAIL作用于胆囊癌细胞株后的细胞生长状况.结果 胆囊癌细胞株SGC-996中,有死亡受体DR4、DR5和Fas相关死亡结构域(FADD)的表达,rhTRAIL作用胆囊癌细胞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作用前后细胞Casepase-3/7活性明显升高,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rhTRAIL治疗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凋亡差异明显(P<0.05).结论 rhTRAIL在体外对胆囊癌细胞株SGC-996有明显抑制作用,可能成为治疗胆囊癌的新途径.

  • 全麻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机体血小板活化因子和干扰素γ的调控作用

    作者:王言武

    目的 探讨全麻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全麻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设为感染组,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设为对照组,全麻麻醉术后未感染患者90例设为未感染组.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对病原菌鉴定,检测3组PAF、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前列腺素E2(PEG2)、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水平.结果 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90株,包括革兰阳性菌43株和革兰阴性菌47株.感染患者血清中PEG2、MCP-1和IFN-γ、TGF-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PAF、T-PA和TRA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和未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全麻患者麻醉术后容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且感染引起PAF水平降低和INF-γ水平明显升高.

  • DR4、DR5甲基化影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綦晓艳;王文武;欧阳学农

    目前,由于人们不良生活习惯、环境理化因素、药物因素、职业因素等原因,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生率、死亡率逐年上升.多数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发现时已属中晚期,丧失了手术根治的机会.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治疗目的是延长生存时间和改善生活质量.目前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已经达到平台期,在延长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及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难以进一步提升.近年来,靶向治疗逐渐成为热点,但存在局限性,因此对于治疗肿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模式及药物.

  • 肝细胞癌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基因多态性与血清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闫晓华;刘瑞磊;张纪云;吴佳学;董立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多态性及血清可溶性TRAIL (sTRAIL)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HCC患者173例和健康人对照170例,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用测序法和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TRAIL基因第5外显子3’端非编码区(UTR) 1289C/T、1525G/A、1588G/A、1595C/T基因多态性;用ELISA法检测血清sTRAIL浓度;用电化学发光法和生化定量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甲胎蛋白(AFP)和α-L岩藻糖苷酶(AFU)浓度.结果 HCC组与对照组比较,1289C/T、1588G/A、1595C/T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1289C、1525G、1588G、1595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C组血清sTRAIL水平(78.8±49.2)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06.2±64.4) pg/mL(P<0.05);根据TNM分期,Ⅰ、Ⅱ期HCC患者sTRAIL浓度明显高于Ⅲ、Ⅳ期(P均<0.05).HCC组根据TNM分期和肿瘤大小分组,TRAIL基因1289C/T、1525G/A、1588G/A、1595C/T位点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TRAIL基因各位点基因型分组,组间血清sTRA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CC患者sTRAIL浓度与血清AFP、AFU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TRAIL基因(1289C/T、1525G/A、1588G/A、1595C/T)多态性及血清sTRAIL水平与HCC发生、发展可能相关,此结论还需继续研究.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介导脓毒症免疫抑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天柱;田冶;朱玮珉;邓小明

    背景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 induced ligand,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之一,其与受体DR4/DR5结合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备受关注. 目的 总结TRAIL通路在脓毒症中的可能机制,探讨其在脓毒症疾病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内容 脓毒症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TRAIL可以加快活化的中性粒细胞发生凋亡并参与脓毒症免疫耐受的形成. 趋势 TRAIL受体在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心血管疾病、器官移植等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作用机制也在不断地阐明.TRAIL及其受体在脓毒症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 南京地区汉族人群TRAIL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的易感性研究

    作者:糜远源;李久明;邵宁;闵治超;许斌;华立新;冯宁翰

    目的:探讨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多态性与前列腺癌(PCa)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187例PCa患者和237例非PCa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PCR-LDR)分析186例PCa患者和237例对照组TRAIL基因-716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PCa易感性的关系.结果:TRAIL基因启动子区存在一个SNP位点(-716A/G),基因型分别为AA型、AG型和GG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携带AG、GG和AG+GG基因型的个体与PCa发病风险之间无明显相关性(OR=0.89,95%CI=0.54~1.47;OR=0.94,95%CI=0.69~1.27;OR=0.87,95% CI=0.54~1.41).结论:中国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TRAIL基因-716位点基因多态性对PCa易感性无明显影响.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及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作者:徐阳;赵学廉;吴雪松;储照虎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在缺血等病理状态下被诱导,并介导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凋亡.了解TRAIL在缺血脑组织中的上调机制,有望开发出新的卒中治疗方法.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及其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作者:徐阳;赵学廉;吴雪松;储照虎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在缺血等病理状态下被诱导,并介导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凋亡.了解TRAIL在缺血脑组织中的上调机制,有望开发出新的卒中治疗方法.

  • 糖皮质激素对SLE患者CD4+、CD8+ T细胞Caspase-3及TRAIL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游弋;郝飞;邓永键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Caspase-3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免疫磁珠法分离20例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SLE患者及10例正常人对照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其Caspase-3及TRAIL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 SLE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TRAIL-R1表达显著降低(P<0.05);SLE患者治疗前后CD8+T细胞Caspase-3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值分别<0.01和<0.05);SLE患者治疗前CD8+T细胞TRAIL-R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P<0.05).结论 通过调节SLE患者T细胞TRAIL受体表达以抑制其凋亡可能是糖皮质激素治疗SLE的机制之一.

  • Kininogen D5和TRAIL融合蛋白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作者:宗英;孙铭娟;董晓毅;高云;王梁华;焦炳华

    用重组PCR技术得到Kininogen D5和TRAIL的融合编码序列,将该DNA片段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蛋白表达,得到MBP-KT和MBP-TK,经AmyloseResin亲和层析柱层析,得到初步纯化的融合蛋白.结果表明MBP-KT对胰腺癌细胞1990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其作用的ED5.为20 ng/ml,而MBP-TK对1990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同时,MBP-KT和MBP-KD5对内皮细胞ECV304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BP/KT作用于ECV304的ED50为0.1μg/ml,MBP/KD5作用于ECV304的ED50为9.5μg/ml,但是MBP-TK和TRAIL几乎无作用,表明融合蛋白KT既具抗肿瘤作用又有抗新生血管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靶向性杀伤肿瘤药物奠定了基础.

  • DR4、DR5基因甲基化对膀胱癌TRAIL耐受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军;贾瑞鹏;许露伟;贺兴军;王书奎

    目的:探讨膀胱癌细胞中DR4、DR5甲基化状态以及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耐受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膀胱癌T2A细胞、BIU87细胞表面DR4、DR5 mRNA表达,对低表达或无表达DR4、DR5膀胱癌细胞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DR4、DR5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组以及TRAIL+5-氮杂胞苷组细胞凋亡状态.结果:RT-PCR示膀胱癌T24细胞无DR4、DR5表达,MSP法研究显示:DR4、DR5基因呈甲基化状态,对TRAIL诱导的凋亡表现为耐受状态(100 ng/ml TRAIL,凋亡率7.6%),经去甲基化试剂5-氮杂胞苷处理,T24细胞DR4、DR5表达随时间而增加,100 ng/ml TRAIL,凋亡率达29.2%;BIU-87细胞表达DR4、DR5并对TRAIL敏感(100 ng/ml TRAIL凋亡率30.4%),应用5-氮杂胞苷处理BIU87细胞,DR4、DR5表达无差异,100 ng/ml TRAIL,细胞凋亡率31.7%,MSP法检测DR4、DR5基因呈非甲基化状态.结论:膀胱癌T24细胞DR4、DR5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TRAIL耐受有关,去甲基化可逆转上述耐受状态,可为TRAIL的下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

  • 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株中TRAIL受体的检测

    作者:肖明兵;黄介飞;倪润洲;朱净;张弘;魏群;江枫;鲍柏军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受体在原发性肝癌(PHC,简称肝癌)组织及肝癌细胞株HepG2及SMMC7721中的表达,以期选出与肝癌组织中TRAIL受体表达相近的细胞株.方法:收集原发性肝癌组织30例,以常规方法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及SMMC7721,以半定量RT-PCR法,对TRAIL受体的表达作半定量检测.结果:30例肝癌组织及HepG2细胞中均有TRAIL受体DR4(death recptor4)、DR5、DcR1(decoy receptor 1)、DcR2的表达,而SMMC7721细胞中不表达DcR1;半定量结果显示肝癌组织及HepG2中DR4及DR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DcR1及DcR2;肝癌组织中4对受体间的表达量存在相关性,HepG2细胞中DR4的表达与DcR1及DcR2间存在相关性.结论:HepG2中TRAIL受体的表达类似于肝癌组织.

  • 人可溶性TRAIL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蛋白表达、纯化及活性鉴定

    作者:尤红娟;刘雯;赵金金;徐志辉;党景东;刘转转;郑葵阳;汤仁仙

    目的 建立高效表达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高生物学活性的TRAIL蛋白.方法 取健康人外周血提取总RNA,RT-PCR扩增TRAIL基因的胞外区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阳性克隆.重组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优化蛋白表达条件;亲和层析法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蛋白电泳、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与TRAIL蛋白标准品分别作用Huh-7细胞,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蛋白生物学作用.结果 DNA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30a/TRAIL,SDS-PAGE蛋白电泳、Western blot显示pET30a/TRAIL诱导的为可溶性的His-rTRAIL.CCK8、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TRAIL蛋白标准品相比,His-rTRAIL对Huh-7细胞具有良好的促凋亡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高效表达可溶性TRAIL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ET30a/TRAIL,表达的可溶性蛋白His-rTRAIL具有高度的生物学作用,为肿瘤的生物学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 TRAIL联合PDTC对SGC-7901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玲;费素娟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TRAIL联合核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活性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寻找逆转TRAIL耐药的方法.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TRAIL及TRAIL联合PDTC作用于胃癌细胞后,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药物作用前后NF-κB表达情况.结果 单独使用TRAIL时,随着浓度从50 μg/L增加到500 μg/L,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逐渐增加(P<0.05),但这种作用是非线性的.TRAIL联合0.05 μmol/L、0.1 μmol/L PDTC后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凋亡率较单用TRAIL显著下降(P<0.05);而联合1 μmol/L、10 μmol/L PDTC后其作用较上有所上升(P<0.05).联合作用组 p65蛋白在胞核中染色的强度低于单纯使用TRAIL组(P<0.05).结论 TRAIL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具有一定程度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NF-κB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大剂量PDTC可能逆转胃癌细胞对TRAIL的耐药.

  •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凋亡诱导机制及其药物开发

    作者:刘洪波;范学工;李宁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是TNF超家族成员,它与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结合,启动细胞内信号途径,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等凋亡,一般不对机体正常组织产生毒性效应,可望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然而TRAIL可能的肝细胞毒性严重阻碍其临床应用.本文就TRAIL诱导凋亡的机制及其TRAIL药物开发的前景作一综述.

  • TRAIL、TRAIL-R在原发性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肖明兵;黄介飞;倪润洲;张弘;魏群;江枫;孟宪镛

    目的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其受体在原发性肝癌(PH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方法收集PHC及癌旁组织各30例,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作半定量检测.结果 (1)30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均有TRAIL及其死亡受体4(DR4)、死亡受体5(DR5)、"诱骗"受体1,2(DcR1、DcR2)的表达.(2)TRAIL、DcR1及 DcR2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较之癌旁组织明显降低(P<0.01),而DR4、DR5的表达量则高于癌旁组织;(3)PHC组织中4种受体之间,DR4及DR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DcR1及DcR2,且PHC组织中4种受体间的表达量存在相关性.结论 PHC及其癌旁组织中均存在TRAIL及其受体的表达,且有表达量的差异.

  • 高糖波动对MG63细胞株护骨素与TRAIL表达的影响

    作者:周玮;杜云翔;王建国;王加林

    目的 研究波动性葡萄糖和恒定高葡萄糖对MG63细胞株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和其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表达的影响,探讨高糖波动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人成骨肉瘤MG63细胞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恒定高葡萄糖组(HG组,葡萄糖浓度为33.3 mmol/L);波动性葡萄糖组(FG组,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与葡萄糖浓度为33.3 mmol/L两种培养液,每8h更换一次),共作用24h.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分析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法检测TRAIL、OPG、OPGL mRNA的表达.结果 ①高糖及高糖波动可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与HG组相比,FG组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②高糖及高糖波动可阻滞MG63细胞周期,使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比例减少,诱导细胞凋亡.FG组作用更加明显(P<0.05).③高糖作用下MG63细胞中TRAIL和OPGL基因表达增加,而OPG基因表达下降,FG组较HG组上述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 高糖波动可能导致成骨细胞中TRAIL和OPGL表达增多,OPG的表达减少,抑制成骨细胞增殖,阻滞其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一个重要的发病机制.

367 条记录 9/19 页 « 12...6789101112...181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