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麻黄并非"肺经专药"

    作者:邹永祥;蔡典明;钟春玉

    通过有关古典医籍对麻黄的论述,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提出麻黄并非"肺经专药".其调血脉、利关节、御瘴气等功效有理由加以重新认识.

  • 麻黄运用之我见

    作者:李锦成

    麻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作者对麻黄的性能、功效及使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麻黄 临床应用
  • 防风通圣散急诊运用三则

    作者:田平林;黎志远

    防风通圣散出自刘河间<宣明论方>一书.由防风、荆芥、薄荷、麻黄、川芎、当归、白芍、栀子、连翘、甘草、桔梗、黄芩、白术、滑石、大黄、芒硝、石膏共十七味药组成.功效为疏风解表,清热泻下.

  • 麻黄桂枝配伍对小鼠行为活动及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文倩;李彦桥;黄婉奕;童东;曾勇;孟宪丽

    目的:研究麻黄桂枝配伍对小鼠行为活动和中枢多巴胺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方法:40只KM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麻黄组(10 g/kg)、麻黄-桂枝3:2组(10 g/kg+6.67 g/kg)、麻黄-桂枝3:1组(10 g/kg+ 3.33 g/kg)、桂枝组(6.67 g/kg),灌胃给药7d,进行旷场实验;灌胃给药12 d,进行避暗实验,24h.后重复试验;灌胃给药14d,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大脑海马、纹状体、皮层多巴胺(DA)、多巴胺转运体(DAT)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大脑海马、纹状体、皮层病理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麻黄组(10 g/kg)小鼠自主活动增加,静止时间降低,运动时间及路程增加,小鼠进入暗箱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和错误只数增加,大脑海马、纹状体、皮层中DA、DAT含量显著降低,病理检测有明显损伤;桂枝组(6.67 g/kg)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与麻黄组(10 g/kg)相比,麻黄-桂枝3:2组(10 g/kg+ 6.67 g/kg)、麻黄-桂枝3:1组(10 g/kg +3.33 g/kg)小鼠自主活动减少,静止时间增加,运动时间及路程降低,小鼠进入暗箱的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和错误只数减少,小鼠大脑海马、纹状体、皮层中DA、DAT含量增加,其病理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桂枝能够抑制麻黄所致的中枢的兴奋作用,改善小鼠行为活动的不良影响,减少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随着桂枝比例的增加,桂枝拮抗麻黄中枢毒副作用更为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多巴胺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 麻黄桂枝配伍对小鼠自主活动及脑内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曾岑;童东;王文倩;曾勇;王平;孟宪丽

    目的:研究麻黄桂枝配伍对小鼠自主活动和脑内氨基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自主活动情况稳定的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桂枝组(0.45 g/kg)、麻黄组(0.75 g/kg)和麻桂配伍组(1.5 g/kg),记录各组给药20,60,90,180,240 min后小鼠的水平活动次数,处死后迅速采集脑组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进行小鼠大脑皮层内氨基酸含量测定.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麻黄组(0.75 g/kg)小鼠在180 min时水平活动次数显著增加,麻黄与桂枝药对间存在交互作用,麻桂配伍组(1.5∥kg)的水平活动次数较麻黄组有降低趋势.实验建立的色谱条件对脑组织匀浆液中17种氨基酸分离较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分别<8.09%、8.70%,平均回收率均>81.6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给药90 min后,麻黄组(0.75 g/kg)脑内抑制性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ABA、Ala)、缬氨酸(Val)、酪氨酸(Tyr)水平均明显降低,桂枝组(0.45 g/kg)、麻桂配伍组(1.5 g/kg)脑内GABA、Ala、Val、Tyr水品较麻黄组明显升高.结论:麻黄对小鼠中枢具有兴奋作用,桂枝的配伍能拮抗其中枢兴奋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麻黄对脑内氨基酸水平的改变有关.

  • 麻黄-杏仁药对配伍及不同配比对急性毒性及平喘作用的影响

    作者:谭晓梅;郭阳;余林中;周慧芳;谢颖;罗佳波

    目的:探讨麻黄、杏仁配伍前后及不同配比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平喘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小鼠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采用大鼠卵蛋白致喘法研究麻黄-杏仁药对不同配比对大鼠的平喘作用.结果:麻黄、杏仁、麻黄-杏仁1:0.5、麻黄-杏仁1:1和麻黄-杏仁1:2的LD50分别为93.78g/kg、29.19g/kg、53.49g/kg、62.44g/kg、73.68g/kg;平喘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均明显延长,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和血小板计数(PLT)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麻黄-杏仁1:0.5组的引喘潜伏期明显大于其他各给药组(P<0.05).结论:苦杏仁具有较大的毒性,麻黄-杏仁1:1组和麻黄-杏仁1:2组能降低苦杏仁的毒性;麻黄、杏仁单用和配伍均能有效改善哮喘状态,延长哮喘潜伏期,配伍使用的效果更好.三个配伍组中,麻黄-杏仁1:0.5组对延长引喘潜伏期、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效果好.麻黄-杏仁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和血小板数量有关.

  • 炮制对麻黄发汗、平喘药效影响研究

    作者:钟凌云;祝婧;龚千锋;张的凤

    目的:研究炮制对麻黄发汗、平喘作用的影响,探讨麻黄蜜炙缓和发汗并增强平喘作用的机理.方法:选择麻黄生品、蜜炙麻黄以及在相同炮制工艺条件下不加炼蜜炒制的清炒麻黄,通过大鼠足跖汗液分泌着色法和喷雾致喘法测定麻黄不同炮制品及各药效部位发汗、平喘作用.结果:生品麻黄发汗作用强,发汗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是挥发油和醇提部位;蜜炙麻黄的平喘作用强,平喘的主要有效部位是生物碱和挥发油.结论:炮制对发汗作用的影响主要在于挥发油类的变化,对平喘作用的影响主要在于生物碱和挥发油的变化.

    关键词: 麻黄 炮制 发汗 平喘
  • 麻黄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血清药理学作用比较研究

    作者:蔡光先;郑兵

    目的:比较麻黄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作用强度的差异.方法:对比研究麻黄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含药血清对抗组织胺引起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结果:麻黄超微饮片含药血清对抗组织胺引起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的EC50(1/2大松弛比时的药物浓度)为传统饮片血清EC50的82.4%.结论:麻黄超微饮片可以代替传统饮片,且用量少于传统饮片.

  • 脑透析法考察麻黄-桂枝药对配伍对麻黄碱在额叶皮层部位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郑芳昊;罗佳波

    目的:采用脑部微透析法考察麻黄-桂枝药对配伍对麻黄碱局部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液质联用(UPLC-MS/MS)技术,建立测定脑透析液中麻黄碱含量的方法.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麻黄碱、麻黄和麻黄-桂枝药对3:2配伍水煎液,测定给药不同时间脑透析液的麻黄碱浓度.采用DAS3.0软件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AUC、MRT、Cmax和Tmax等药动学参数,比较不同给药组间的药动学差异.结果:本实验成功建立了UPLC-MS/MS测定脑透析液中麻黄碱含量的方法.不同给药组间药动学参数AUC和Cmax无显著性差异;与麻黄碱组相比,配伍组Tmax、T1/2和MRT显著缩短,VZ/F显著降低,CLZ/F显著增加;与麻黄组相比,配伍组Tmax、T1/2和MRT显著缩短,VZ/F显著降低.结论:麻黄-桂枝药对配伍后加速了麻黄碱在额叶皮层部位的代谢,降低了麻黄碱产生的蓄积毒性,可能是桂枝降低麻黄相对毒性的作用机制之一.

  • 麻黄-甘草药对急性毒性的定量评价

    作者:赵杰;余林中;方芳;徐文杰;罗佳波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的急性毒性反应,定量评价麻黄和甘草的毒性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观察麻黄-甘草药对的毒性反应,根据中效原理应用calcusyn软件进行相互作用统计分析,确定麻黄-甘草药对的急性毒性效应与合用指数(CI)的关系.结果:麻黄-甘草药对三个配比在相同效应(死亡率)时的CI比较,12∶12 >12∶6 >12∶3 >1,麻黄和甘草表现出毒性拮抗作用;且随着甘草用量的增加,CI明显增大,即拮抗作用与甘草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麻黄-甘草药对配伍,毒性拮抗作用明确.

  • 麻黄-甘草药对利尿作用的定量评价

    作者:赵杰;罗佳波;方芳;徐文杰;余林中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的利尿作用,定量评价麻黄和甘草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麻黄-甘草药对对正常大鼠排尿量的实验观察利尿作用,应用Q值法分析两者相互作用.结果:麻黄-甘草1∶0 1.86 g生药/kg灌胃,能促进大鼠排尿.麻黄~甘草5个配比均能明显增加排尿量.药对2∶1,4.1配伍,麻黄和甘草表现出拮抗作用;1∶1,1∶2,1∶4配伍则为单纯相加作用.结论:在固定麻黄用量的情况下,麻黄-甘草药对随着甘草用量增加,利尿作用增强,呈现配伍优势.

  • 自拟麻泻喘嗽汤治疗小儿肺炎喘嗽176例观察

    作者:吕昌林

    麻泻喘嗽汤是笔者自拟处方,本方源于麻杏石甘汤、泻白散和止嗽散.由麻黄、杏仁、石膏、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天冬、麦冬、百部、紫菀、甘草等12味药组成.笔者在1997年至2001年间,用麻泻喘嗽汤加减治疗小儿肺炎喘嗽176例,现报告如下.

  • 麻黄调控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杨礼腾;熊瑛;李国平;孙兴旺;程德云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麻黄的舒张支气管作用及其机制已研究明确,但麻黄对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尚未见报道.为了评价麻黄在调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并探索其机制,我们对哮喘豚鼠采用麻黄煎剂灌胃处理,并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嗜酸粒细胞(EOS)数及白细胞介素-5(IL-5)浓度,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 HPLC测定小儿热咳口服液中的盐酸麻黄碱

    作者:李存金;郭飞宇;杨建冬;邹武斌

    目的 采用HPLC法测定小儿热咳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250 mm×4.6μm,5μm),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3∶97),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06 nm,柱温25 ℃.结果 盐酸麻黄碱对照品的线性范围为12.0 ~ 120.0 μg·mL-1(r =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9%(n=6).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热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麻黄蜜炙前后麻黄碱和伪麻黄碱含量的变化

    作者:杨金燕;林朝展;祝晨蔯;陈康

    目的 通过比较蜜炙前后麻黄的主要活性成分麻黄碱和伪麻黄碱的变化,为规范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RP-HPLC测定麻黄、蜜炙麻黄中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使用Kromasil R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0.3%磷酸-甲醇(10:90),检测波长213 nm.结果 6批草麻黄药材经蜜炙后所含麻黄碱及伪麻黄碱,与生品相比分别平均降低0.194%±0.079%和0.153%±0.069%.结论 蜜炙对麻黄中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有明显影响,炮制工艺需规范.

  • 活骨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作者:程世琼;张弘;徐愚聪

    目的:建立活骨颗粒中麻黄、肉桂、三棱TLC鉴别及测定盐酸麻黄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薄层扫描法。结果:线性范围0.5~3.0 μg,回收率97.83%。RSD为3.32%。结论:该法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

  • 麻桔喘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呼梅;安小梅;卢云

    目的:建立麻桔喘咳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麻桔喘咳口服液中麻黄、瓜萎皮、桔梗、苦杏仁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结果:所采用的TLC方法能有效鉴别出麻黄、瓜萎皮、桔梗、苦杏仁.盐酸麻黄碱峰在0.0798μg~0.798 μ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7).盐酸伪麻黄 .碱在0.0875.μg~0.875 μ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3).两种生物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0.9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麻桔喘咳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黄淑芬教授运用麻黄增效益气补虚经验

    作者:钟红卫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能发汗、利尿、平喘,是《伤寒杂病论》中常用药物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但近代医家认为其辛热开泄,有泻无补,易于亡阳劫液,视为虎狼之药,多不敢轻易使用.黄淑芬教授是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T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运用麻黄方面有独到见解,通过灵活配伍,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内科杂病奏效,为拓展临床思路,促进中医疗效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将黄淑芬老师运用麻黄增效益气补虚经验介绍如下.

  • 从“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谈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中麻黄的运用

    作者:胡祥宇;杨文信;张剑;叶田;杨春艳;邓永琼;姚丽萍;柳研

    根据《景岳全书》中所记载的“外邪不解而热郁于经”,结合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特点,分析病机关键就在于火热之邪内结不能外达宣泄,其病理改变的主要特征是气机运行阻滞,升降出入失常。由此,“火郁发之”之法是可以采用的。但不赞同“发之”等于传统麻黄汤汗法,提出凡是具有因势利导作用,能祛除火郁之因的治疗方法,均可谓之“发之”。为临床采用清热解毒凉血药为主,加用小剂量麻黄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方法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 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和气道上皮细胞STAT1信号传导影响

    作者:熊瑛;熊彬;王宋平;杨礼腾;李阳轲;孙兴旺

    目的 探讨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和气道上皮细胞信号转录因子与转录活化因子1(STAT1)表达水平及其信号传导途径的调控作用.方法 将36只豚鼠随机分为三组;哮喘组、麻黄煎剂组及生理盐水组(正常对照组),每组各12只.用卵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及雾化吸入激发建立哮喘模型,给予麻黄水煎剂干预治疗.用ELISA法测定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5(IL-5)浓度,用SABC免疫组化测定气道上皮细胞STAT1表达,同时观察BALF炎性细胞数及豚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麻黄煎剂组豚鼠肺内炎症改变明显减轻,其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IL-5浓度,明显低于哮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哮喘组BALF中IL-5含量与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1表达均明显升高,且呈正相关关系,但麻黄煎剂组STAT1的表达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麻黄水提物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5的表达和炎性细胞聚积有关,但麻黄不能有效抑制STAT1的表达和信号传导异常.

763 条记录 32/39 页 « 12...29303132333435...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