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静脉自身给药实验:原理、方法及应用
自身给药实验(self-administration,SA)是行为药理研究的常用方法,该实验利用药物的正性强化作用(positive reinforcement),通过一定条件控制,使动物建立起行为与奖赏之间的联系,从而模拟人类药物滥用的行为.自身给药形式有颅内、口腔、胃、肌肉、呼吸、静脉等多途径,其中静脉自身给药作为一种成熟的实验技术,具有简便、稳定、成功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本文拟从原理、方法和应用三方面对静脉自身给药实验(intravenous selfadministration,IVSA)做一简单介绍.
-
用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的影响因素及操作改进
旋光法测定甘露醇注射液含量,按<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单位制剂规范>发现影响因素较多.如试验条件控制不严,测得结果与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方法比较有较大差异.本实验探讨了影响旋光法测定甘露醇含量诸因素,并对操作方法加以适当改进.经改进后的操作方法测得甘露醇注射液含量结果与药典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试药与仪器硼砂(AR级,批号920518,河南焦化市化工厂)甘露醇注射用原料(批号980405,南宁化学制药厂).WZZ-1型自动数字旋光仪(上海物理光学仪器厂).
-
脐血源性和脐带源性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比较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为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支持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控制下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神经、肝和内皮等多种细胞[1-7].因此,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前景.MSC存在于身体的很多部位,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骨髓和脐血.骨髓源性MSC存在高度病毒污染的可能,且随着年龄增长其细胞数量和扩┅增、分化能力出现明显下降趋势[8]:胎儿脐血MSC含量非常低,且其分离会损失脐血造血干细胞,影响脐血冻存.
-
常用临床科研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临床科学研究的定义为在人为条件控制下,以特定患病人群和(或)健康人群为受试对象,以发现和证实干预措施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或预防,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为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相关的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研究.临床科学研究的设计方法很多,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目前理想的临床研究设计,但其要求条件高,耗费大,广泛应用的可行性较小.队列研究(cohort study)及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是目前临床研究中较为常用的设计方法,但因为专业性较强,临床医生实际应用中易于混淆,造成初研究设计即产生偏差,容易形成错误结论或结果,亦浪费了宝贵的临床资源.现就以上3种研究设计进行概述.
-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错误辨析与释疑(7)--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
一、何为非平衡的多因素组合实验医学科研工作者往往希望自己的科研课题能回答较复杂的问题,复杂性体现在实验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此时,实验条件控制起来比较困难,结果的随机性大为增加.
-
食品中亚硫酸盐的三乙醇胺吸收法检测
目前,食品中亚硫酸盐的分析方法有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和蒸馏直接滴定法[1].前者使用了有毒的四氯汞钠溶液,对人、环境有一定危害和污染;后者操作简便,但实验条件控制要求严格,在基层应用受到限制[2].本方法用三乙醇胺替代四氯汞钠,三乙醇胺是一种无毒试剂,不会对人和环境产生危害和污染,且对试验条件没有特别严格要求,操作简便,检测效果较好.
-
卵巢上皮性癌治疗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进展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是一种前瞻性试验研究,指在人为条件控制下,以特定人群为受试对象(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评价干预措施对特定疾病诊断、治疗、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质量的RCT结论,是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的高级证据,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直接指导.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由于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患者长期存活率一直未有显著改善,病死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RCT研究,以期为新的有效的EOC治疗手段提供证据.本文简要总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RCT研究.
-
克菌定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预防干槽症的临床分析
本文通过221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给克菌定组、灭滴灵组及不给药组发生干槽症的研究,探讨了干槽症的病因、发生机理及预防.并认为克菌定和灭滴灵同样能预防干槽症,而且因克菌定副反应小而值得推广.1.材料和方法1.1 病例来源和选择所有病例为1999年6月至1999年12 月南通市口腔医院口外门诊患者,凡需拔除下颌阻生智齿且无拔牙禁忌症者,术前一周未使用过抗生素,X线牙片排除完全性骨埋伏或软组织阻生者.1.2 方法按阻生情况估计手术难度,再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甲组:术后口含克菌定每两小时一次,一天六次,连续服用三天.乙组:术后口服灭滴灵0.4g,一天三次,连续服用三天.丙组:术后不使用任何抗生素.手术采用标准外科技术.①干槽症诊断标准:拔牙后2~4天伤口明显疼痛,向耳颞部放射;拔牙创无正常凝血块,牙槽骨壁外露,探痛明显;伤口呈灰白色,腐臭味.条件控制:同一患者需拔两颗牙的尽量分在不同组;术后禁用其它抗生素:术后患者有任何不适随时复诊,否则一周复诊拆线;干槽症须由两名医师确诊.
-
Dipstick法诊断黑热病患者28例
诊断黑热病的传统方法,是以骨髓穿刺物涂片镜检或培养,但骨髓穿刺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易漏诊.70年代以来,黑热病的血清学检查在国内外发展很快,如IFA[1]、IHA[2]、ELISA[3]和McAb-AST[4]等方法.Burns等[5]获得了利什曼原虫类Kinesin基因中编码39个氨基酸重组片段的表达产物rK39,用于美洲内脏利什曼病的诊断,阳性率100%.Dipstick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诊断方法,它将免疫分子亲和原理和免疫印迹法、经典的薄层层析技术相结合.由于其敏感性高、操作简便和报告结果快速而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如疟疾[6]和钩端螺旋体病[7]的诊断.在本文中,以rK39制备的Dipstick试条上的两个区带分别结合有用于检测特异抗体的重组抗原rK39和作为试验条件控制的人IgG,用胶体金作展开剂.我们将此试条用于黑热病的检测.
-
硅油乳膏制备过程中的条件控制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探讨硅油乳膏制剂工艺中条件控制方法,考察所制乳膏的性状和稳定性.方法:通过适当减少处方中油相成分用量,增加乳化剂成分用量,采用拟均匀试验法,以乳膏稠度、细腻度、光泽度作为考察指标,确定优化处方,并控制乳化温度为 95℃左右,制备硅油乳膏.结果:按优化处方及条件控制所得乳膏性状和稳定性良好,其pH值为5.5~7.0,卫生学检查符合药典规定.结论:按本文处方及条件控制所得乳膏性状和稳定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
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
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又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另一种干细胞.自1968年Friendenstein利用BMSCs的粘附性特点,对其进行分离、培养,及多分化潜能研究以来[1],BMSCs成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现普遍认为B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不仅能分化为造血实质,支持造血,还可分化为多种造血以外的组织细胞,特别是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的组织细胞.在实验条件控制下能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成肌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肺细胞等[2~5].在多种疾病的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仅对B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文献进行回顾,以期探讨其在神经系统疾病及神经损伤中的应用前景.
-
用旋光法测定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含量应注意的问题及操作改进
市场上供应的甘露醇注射液易随着温度的下降而析出结晶,在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加热溶解方可使用,因此很不方便.我院自1996年采纳了<新兴医药研究>杂志刊登的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制备方法,它克服了配制单方甘露醇注射液易析出结晶的缺点,方便了临床使用.处方:甘露醇150g;葡萄糖100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但是,在用旋光法测定含量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较多的影响因素.如试验条件控制不严,不同的条件下测得结果有较大差异.本实验探讨了复方甘露醇含量测定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对操作方法加以适当改进.
-
1999年四川省尿碘质控考核结果分析
尿碘水平作为人群碘营养状况的主要指标,在碘缺乏病的监测与防治中有着重要作用.用于尿碘分析的标准方法(WS/T107-1999)砷-铈氧化分光光度法为一级动力学的分析方法.实际应用中,不仅需要对实验的温度、时间等条件严格控制,而且对专业人员的分析技能要求较高.是一具备综合评价实验条件控制、操作技能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优良项目.为了加强全省各级卫生防疫站尿碘分析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提高分析人员的专业水平,了解尿碘分析实验室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促使改进,消除误差,增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我们于1999年开展了全省尿碘质控考核工作,结果如下.
-
新药在儿科的使用管理与再评价
新药在上市前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但临床试验的病例数、观察时间、试验对象有所限制(孕妇、儿童、老人不作为受试者,除非特殊需要),用药条件控制严格,新药一旦上市,限制不再存在,由于使用范围的扩大,儿童、孕妇、老人的使用,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如发生率较低或迟发反应等就会表现出来,因此,必须加强新药上市后的管理、使用与再评价.
-
青海省工矿企业生产性有害因素监测结果与评价
为了摸清青海省工矿企业生产性有害因素的种类、浓度及分布.我们于1997~1999年对青海省辖区内2734家工矿企业进行了生产性有害因素的调查测定,旨在为有关部门今后改善劳动条件控制职业危害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