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栓塞:需长期抗凝治疗

    作者:陈宇清

    我长期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两年前,又患肺动脉血栓栓塞,当时经溶栓治疗后,长期口服氯吡格雷和肠溶阿司匹林片治疗,同时坚持口服降压药物和调节血脂药物.近数日,我总感觉上楼时气短、呼吸不畅,但没有明显喘息、胸痛,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治,我到医院呼吸科门诊求治.医师在完成体格检查后,建议我住院治疗,并再次予以尿激酶溶栓治疗,随后还要让我接受长期的抗凝治疗.请问,肺栓塞患者需要接受长期抗凝治疗吗?为什幺?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血栓栓塞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宗德周;罗光银;范波

    目的:探讨在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临床诊断过程中,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52例,这52例患者都在我院接受临床病情诊断,且都分别进行了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以及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研究比较在两种诊断方法下,患者病情检出情况以及相对应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经过临床病情诊断和研究比较发现,在患者临床诊断检出情况和灵敏性以及特异性情况上,对照组都不如观察组.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方式对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病情诊断可以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且可以起到定性判断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掌握患者栓塞具体形态以及位置,还能有效诊断出患者分期征象和间接征象等,为患者后期病情诊断提供比较详细和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 肺动脉血栓栓塞10例

    作者:谢文秀

    目的 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诊治方法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10例肺动脉血栓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都有比较特异的血气与胸部影像学诊断特征.给予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经过治疗后都痊愈出院.结论 肺动脉血栓栓塞临床表现症状比较复杂,应给予综合诊断与溶栓联合抗凝治疗.

  • 64排螺旋CT对于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箐

    目的 对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有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76例患有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静脉造影技术对A组患者进行诊断;采用静脉造影与64排螺旋CT扫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诊断.结果 B组患者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2组患者都没有发生任何的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患有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进行诊断,可以使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使患者的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确诊.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中的作用

    作者:马涵英;温绍君;张维君;周玉杰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基因4G/5G多态性、PAI-1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血浆水平在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5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分为2组:26例有环境诱因,26例无环境诱因)和57例正常对照者,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检测PAI-1基因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PAI-1和t-PA水平.结果 (1)无环境诱因组4G/4G基因型显著高于有环境诱因组和正常对照组(P=0.034),而有环境诱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无明确环境诱因组t-PA明显降低,PAI-1明显升高与有环境诱因组、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环境诱因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3)在三组中,无论何种基因型,无环境诱因组的PAI-1血浆水平均高.在4G/4G基因型和4G/5G基因型中,无环境诱因组与正常对照组、有环境诱因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等位基因与PAI-1血浆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基因多态性与急性肺栓塞有关,4G/4G基因型显著增加无肺栓塞环境诱因个体肺栓塞危险.急性肺栓塞无环境诱因患者存在明显的低纤溶状态.

  • 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26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秀华

    目的 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提高早期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漏诊,改善预后.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平煤公司总医院住院的26例急性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PTE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及气促为常见;心电图典型表现是窦性心动过速(53.8%)、胸导联中存在T波低平或倒置(53.8%)、SIQⅢTⅢ(34.6%),更常见的是右室劳损征象,D-二聚体有高度敏感性(92.3%);25例患者经螺旋CT强化血管造影确诊.结论 急性PTE临床表现多样性,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早期确诊及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刚玉;林丽丽;马建华

    肺动脉血栓栓塞系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同时提出论述国内外肺动脉栓塞治疗的新进展.

  • 肺动脉肿瘤与肺动脉血栓栓塞鉴别诊断的超声心动图观察

    作者:李建蓉;凌雁;叶赞凯

    回顾性分析2例病理证实为肺动脉原发肿瘤,超声初提示中心性肺栓塞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结合我院手术证实为慢性肺栓塞病例的超声图像特征,试图寻找鉴别诊断依据.

  • 深静脉血栓及其并发症-巨块型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

    作者:王茂强;关俊;刘凤永;王仲朴;谢春明

    目的评价介入微创伤治疗深静脉血栓及其并发症-巨块型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安全性和效果. 方法 11例患者均用介入治疗.6例合并肺动脉血栓栓塞,其中4例为急性巨块型.确诊方法主要有胸部增强CT、下肢-盆腔Doppler超声波检查和血管造影.所应用的介入治疗技术有经导管血栓抽吸、捣碎(n=11),保留导管溶栓(n=7),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n=11)和金属支架开通髂静脉阻塞(n=4).术后给予肝素和低剂量溶栓治疗1周,以后改为长期口服抗凝剂.术后随访内容有超声波、胸部X线片、部分患者做增强CT,随访时间6~22个月. 结果①7例左侧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右侧,进行介入治疗9例,血栓抽吸、溶栓和髂静脉支架置入的技术成功率为100%,临床有效率为100%,无重要并发症;②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成功率为100%,随访期间未出现肺栓塞症状;③合并肺动脉血栓栓塞6例,4例为中央巨块型栓塞、均有右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受累及,3例合并有左下肺动脉栓塞,累计梗塞范围约55%~75%,动脉血氧分压均低于正常(75~85mmHg),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复查血管造影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介入技术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安全、有效方法;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可预防致命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经导管血栓清除和溶栓治疗可及时消除肺动脉主要分支内的血栓、改善患者症状,对救治急性巨块型PE有重要价值.

  •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毛斌;张健群;周其文;李温斌;刘巍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以下简称肺栓塞)的围手术期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4月至2003年4月的16例肺栓塞病例.结果:急性肺栓塞死亡率50%,慢性肺栓塞死亡率20%,因肺再灌注损伤死亡2例,再次肺栓塞死亡2例,1例死于肺动脉高压.结论:合理防治肺再灌注损伤,以扩血管药物为主维护右心功能,积极预防再栓塞可以降低肺栓塞的围手术期死亡率.

  • 肺动脉血栓栓塞溶栓前后血流动力学及内皮素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房芳;刘雅;刘洁琳;王佐广;文杰;刘宇扬;史冬梅;安春雷;张维君;温绍君

    目的:观察内皮素在肺血栓栓塞溶栓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探讨内皮素在肺动脉压力变化中的意义.方法:肺动脉内注入栓子建立肺栓塞动物模型,测量栓塞前后及溶栓前后肺动脉平均压力(PAMP)、右心室收缩压(RVSP),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结果:动物模型在栓塞后PAMP及RVSP 即升高,溶栓后明显下降,至溶栓后4h PAMP及RVSP仍然高于注入栓子之前.ET值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而且ET与PAMP显著相关.结论:肺栓塞溶栓过程中ET及PAMP均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而且二者密切相关,ET可能参与了急性肺栓塞后肺动脉压力上升.

  • 肺动脉血栓栓塞与肿瘤的关系

    作者:张维君;张健群;温绍君;马涵英

    对我院1986年至2002年确诊的310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与肿瘤的关系作简要分析,对疑难病例作介绍.

  • 创伤后肺栓塞猝死2例

    作者:梁志强;罗贵清;刘燕

    临床资料病例1:男性,48岁,因坠落伤左胸及左上下肢疼痛3 h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好,左胸壁压痛,无青紫肿胀及皮下捻发感,胸廓挤压试验(+),两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性NFDA1音。心律齐,心率72/min,无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异常。左腕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左大腿内侧轻度压痛。X线报告:左侧第1、3、4肋骨骨折,左桡骨远端骨折。给予外固定、抗感染等治疗,病情稳定。入院后第6天下床活动时,突发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咯血。检查:口唇及颜面紫绀,血压140/80 mmHg(1 mg=0.133 kPa),脉搏150/min,呼吸43次/min。右肺呼吸音清晰,左肺布满干湿性罗音,心音呈奔马律。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肌受损。床头X线拍片:右肺野清晰,左肺中下野大片不均匀高密度影。血气分析:pH7.44,PaO2 44.2 mmHg,PaCO2 37.6 mmHg,O2Sat 78.8%。紧急给予吸氧、静注吗啡、西地兰、速尿、氨茶碱、地塞米松等治疗,呼吸困难和缺氧状况无改善,迅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报告:急性左肺动脉血栓栓塞(混合性血栓全长26 cm),急性肺淤血水肿,急性右心腔扩大,左下肢腓静脉血栓形成。病例2:女,58岁,因摔伤左髋部疼痛活动受限21天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心肺及腹部无异常,左下肢轻度外旋畸形,左髋部叩击痛。X线:左侧股骨颈骨折。入院后行左胫骨结节牵引,9天后进手术室拟行左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当硬膜外麻醉成功翻身摆动体位时,病人突然双眼上翻,四肢抽搐,呼吸心跳骤停,紧急复苏抢救无效死亡。尸检报告:双侧肺动脉血栓栓塞,(血栓长约10 cm)双肺贫血、灶性肺泡萎缩,左侧股静脉内血栓形成,下腔静脉壁血栓附着。

  • 谈医学生涯中部分难忘的病例(十三)

    作者:陈在嘉

    病例37 缺血性脑卒中、主肺动脉血栓栓塞、猝死干部,男性,58岁,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便,于1978-10-31入院.5天前觉全身不适,似"感冒"症状,同时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便.入院前晚腹泻,水样大便7次,无腹痛,服药止住.但觉头晕,头痛,出冷汗,气短.既往7~8年前发现血压高,间断服用降压药.6年前发现糖尿病,服降糖灵,控制不好.多年前曾患"急性肝炎".

  • 肺栓塞患者华法林抵抗现象一例及文献回顾

    作者:王海鹰;荆志成;李崇剑;王建德;徐希奇;邓可武

    对于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抗凝治疗而言,华法林是常用的抗凝药物.一般认为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到2.0~2.5之间为理想目标.大多数患者均能达到该目标值,但亦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华法林抵抗现象.既往报道该现象多发生在与其他可使该药的药物利用度下降的药物合并使用时,而我们所治疗的一例患者则并非如此,报道如下.

  •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流行病学

    作者:贾奇柯;孔瑞泽;张承磊;金辉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lism,PT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1].PTE是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常见的一种类型,导致PE的栓子99%是血栓性的,因此,临床上所说的PE即指PTE[2].由于PTE与DVT被认为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临床表现,两者发病机制上有因果关系且治疗方法相似,故DVT和PTE统称为VTE.据统计,VTE的发生率在血管疾病中仅处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脑卒中之后,是第三大常见的血管疾病[3].英国"百姓健康之家委员会"报道称:英国每年约有25,000死于可预防的住院获得性VTE,该数字甚至超过了英国每年死于乳腺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交通事故人数的总和[4].VTE重在预防,对其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至关重要,但我国目前尚缺乏完整的流行病学资料.本文就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 肺动脉血栓栓塞研究现状

    作者:马涵英;房芳;张维君;温绍君

    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 PE)的栓子包括血栓、脂肪、羊水、空气等,我们将要探讨的肺动脉血栓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以下简称肺栓塞,PE)是指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PE血栓主要来源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DVT与PE是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不同临床表现,PE是DVT常见也是主要的并发症[1].PE的发病率、病死率和误诊率、漏诊率都很高,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PE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误诊率、漏诊率和病死率可望会逐渐下降.现就近年来国内外PE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MSCT肺动脉联合下肢深静脉成像技术诊断血栓栓塞价值研究

    作者:周丽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SCT)肺动脉成像联合下肢深静脉成像(CTV)技术对血栓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怀疑肺动脉血栓栓塞(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连续性患者50例,均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进行扫描.首先行全肺常规扫描,然后经肘静脉以4 ml/s注射速率团注造影剂碘海醇120 ml,延迟25 s行肺动脉成像,延迟150 s行下肢静脉成像;CT图像后处理采用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再现(VR)等技术.分析评估MSCT肺动脉成像联合CTV检查对PE和下肢DVT的诊断价值,以及PE与下肢DVT的关系.结果:(1)本组50例经MSCT肺动脉成像联合CTV检查,发现下肢DVT 42例,其中伴发PE 29例,占69.0%;PE 34例,其中存在下肢DVT 29例,占85.3%;未见明确异常血栓8例.下肢DVT 42例共47侧,其中,左侧22例,占52.4%;右侧15例,占35.7%;双侧5例,占11.9%.左侧下肢DVT发生率显著高于右侧(P<0.05),且每侧的下肢DVT常表现为多发病变,其中累及髂静脉6例,股静脉28例,胭静脉19例.PE 34例共40侧,包括单侧28例,双侧6例.下肢DVT伴发PE 29例中,左侧下肢DVT伴发PE 14例,占48.3%;右侧10例,占34.5%;双侧5例,占17.2%;三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在3种图像后处理技术中,以MPR和MIP显示病变为较好,两种方法均能清晰显示血栓的部位、范围;VR能够立体显示侧支循环.MPR、MIP、VR对PE的显示率分别为100.0%、100.0%和64.7%,对下肢DVT的显示率分别为100.0%、85.7%和80.6%.结论:MSCT肺动脉成像联合CTV技术对诊断血栓栓塞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一站式评估肺动脉和下肢静脉是否合并血栓.

  • 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挑战及诊治对策

    作者:郭丹杰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牟勇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45例PTE患者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肺通气/灌注(V/Q)显像检查,观察对比两种检查的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结果两组在检出率、灵敏度、特异性比较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有效显示PTE栓塞形态、部位、分期及间接征象,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断信息。

7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