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成分输血在创伤性失血中的应用

    作者:孙业富;夏爱萍

    目的 探讨成分输血在创伤性失血中的联合应用疗效.方法 选择输血量大于3 000 ml的创伤性失血患者,根据病情,分别于术中或术后给予a组:悬浮红细胞、冰冻灭活血浆;b组在a组基础上加入冷沉淀;c组在b组基础上加入机采(保存)PLT联合输注.观察患者输注前1 h、输注后2~4 h、24 h各项指标:PT 、APTT、TT、FIB、PTr、PLT、BP.结果 c组与a、b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输注24 h后较输后2~4 h及输注前1 h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创伤性失血患者治疗中,多成分联合输注组(c组)对改善凝血功能有更为显著的效果.

  • 冷沉淀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季汉英;朱晓辉

    目的 探讨冷沉淀在肝移植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2005年1~6月份与2006年1~6月肝移植手术用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6年相比2005年使用了大量的冷沉淀,同时悬浮红细胞的用量减少.结论 冷沉淀在肝移植手术中的合理使用能有效改善肝移植手术患者的凝血机制,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约血源.

  • 冷沉淀制备工艺改良

    作者:黄虹;陆典瑞;胡继征

    目的 比较离心法、虹吸法制备过程,探讨冷沉淀制备工艺的改良.方法 测定两种方法制备的冷沉淀制剂内纤维蛋白原、Ⅶ因子含量.结果 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虹吸法是一种简便易行且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 恒温水循环式冷沉淀制备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作者:孙启俊;徐树良;杜义真;王春宁;陈宁娟;徐玲

    目的 研制恒温水循环式冷沉淀制作装置,以提高产品质量与工作效率.方法 自行设计研制恒温水循环式冷沉淀制作装置,采用高精度的智能温控系统,使循环在冷沉淀半成品冻浆周围的水始终保持在4℃±0.5℃,恒温、快速、高效地制作冷沉淀产品,并与常规方法作平行对照.结果 机器法制得的冷沉淀产品中,FⅦ[(105.71±8.27)IU/U]、纤维蛋白原[(206±27)mg/U]含量均较常规Mason法高(P<0.001),所耗时间短(约2 h).结论 恒温水循环式冷沉淀制作装置,提高了产品质量与工作效率,且成本低、操作方便,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2014~2016年大量输血病例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凤;李丹;王静;苏芝军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大量输血现状,进一步提高临床科学、合理和安全用血水平.方法 查阅2014~2016年大量输血患者的病历,按照相关标准对其临床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大量输血病例138例,其中138例输注红细胞悬液,总输注量1853.0 U,平均13.4 U/例;132例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总输注量156940.0 ml,平均1137.2 ml/例;82例输注冷沉淀,总输注量1202.8 U,平均8.7 U/例;50例输注单采血小板,总输注量70.0个治疗量,平均0.5个治疗量/例.大量输血病例分布于12个科室,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心血管外科占42.04%、肝胆外科占13.05%、产科占12.33%.按疾病分类,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主动脉夹层、肝脾破裂、前置胎盘、冠心病、消化道出血、肿瘤等.术前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数占总数的65.9%,贫血者占总数的38.4%.发生死亡36例,死亡率为26.1%,死亡率较高的科室为消化内科、腹部肿瘤外科、神经外科、ICU、心血管外科等.结论 大部分科室在大量输血过程中存在问题,表现为各成分的合理搭配使用比例不当,冷沉淀和血小板使用不及时、使用量不够、"搭配血"中血浆和冷沉淀适应证合理性输注比率低;存在经验性、习惯性用血;围术期术前贫血及凝血功能异常未得到及时的纠正;用血浆补充血容量等.

  • 不同贮存温度和不同贮存时间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含量及合格率变化分析

    作者:张春鸣;邓金枝;卢素平

    目的 比较冷沉淀在不同保存温度和不同保存时间凝血因子Ⅷ含量及合格率变化情况,探讨影响变化的原因.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0日我站制备1U冷沉淀80袋,分成两组各40袋,分别于-80℃SANYO冰箱和-30℃海尔冰箱贮存90、180、270、360 d后测量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含量并计算合格率.结果 在不考虑冻存温度差异的情况下,不同冻存时间因素主效应存在差异:F=3.50 P<0.05,保存时间为90、180、2 70、360 d的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分别96.67、91.75、89.88、84.69 IU/袋,即随保存时间的延长,相应的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下降,但不同保存时间其凝血因子Ⅷ含量合格率不存在差异,F=9.28 P>0.05.在不考虑冻存时间差异的情况下,不同冻存温度因素主效应是存在着差异:F=4.43 P<0.05,在-80℃和-30℃保存冷沉淀的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分别为93.77 IU/袋和88.03 IU/袋,相差5.74 IU/袋,且在-80℃和-30℃冻存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含量合格率分别为87.5%和82.5%,存在差异,F=15.00 P<0.05.不同冻存温度和不同冻存时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0.50 P>0.05,即在不同温度和不同保存时间两因素作用下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下降的速率不存在差异.结论 随冻存时间的延长,冷沉淀凝血因子Ⅷ平均含量会下降.保存温度的变化对冷沉淀凝血因子Ⅷ的影响更为主要更为直接,因此如果是保存时间超过180 d冷沉淀,好能超低温保存,才能更好地保证冷沉淀质量.

  • 联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对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明秀

    目的 分析新鲜冷冻血浆(FFP)、冷沉淀(CRYO)联合输注治疗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9例)单独输注FFP,观察组(43例)联合输注FFP和冷沉淀,检测输注前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与单独输注FFP组相比,联合输注组PT、APTT、TT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止血率明显增高.结论FFP和冷沉淀联合输注效果优于单独输注FFP,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达到更好止血效果.

  • 不同方法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的影响

    作者:潘淑敏;郭颖;陈胜;于笑难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对冷沉淀凝血因子中纤维蛋白原(Fg)和凝血因子Ⅷ(FⅧ)含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0份本中心2014年3~6月自愿献血者400 ml全血,按照不同制备流程分成3组,第1组全血滤除白细胞过滤新鲜冰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经病毒灭活后制备冷沉淀因子;第2组全血分离FFP,经病毒灭活后制备冷沉淀因子;第3组全血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分离FFP,经病毒灭活后制备冷沉淀因子。采用水浴融化法,随机抽取冷沉淀90份,取小辫5~10 cm,经37℃水浴融化后留取标本2~3 ml,测定Fg,FⅧ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组中Fg (mg/袋,200 ml FFP制备)含量分别为:161.3±29.6,168.5±33.9,156.6±36.5;FⅧ(IU/袋,200 ml FFP制备)为122.4±34.9,131.5±30.2,101.9±21.7;抽检3组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g、FⅧ含量合格率分别为91.2%、94.3%、80.9%,均达到要求。抽检结果显示第2组Fg 、FⅧ含量高,抽检合格率达94.3%;3组质量抽检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第2组>1组>3组;3种制备方法组间Fg 、F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不同方法制备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质量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 应用成分输血成功抢救羊水栓塞导致DIC 1例

    作者:蒋建民;陈超;张勇军

    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的产科方面的原因占4%~12%,其中羊水栓塞导致DIC的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70%~80%[1].笔者在临床中应用成分血成功抢救羊水栓塞导致DIC 1例,现报告如下.

  • 病毒灭活冷沉淀的制备及初步评价

    作者:曹锁春;张力超;刘息平;邱玉华

    目的 评价以亚甲蓝光化学法制备的病毒灭活血浆为原料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以新鲜冰冻血浆和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用STA全自动血液凝固检测仪检测Fbg、FⅧ:C的浓度.结果 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制备的冷沉淀凝血因子中Fbg、FⅧ:C的浓度有所下降,但均符合血液成分质量的国家标准.结论 以病毒灭活血浆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是可行的.

  • 大剂量输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明元;方振羊

    大量输血方案(Massive Transfusion Protocol,MTP)是一个预先制定好的血液成分的投递方案,旨在患者出现无法控制出血的急性复苏阶段,有一套系列的成分输血方式,以特定的比例发送血液成分.本文对MTP的进展进行综述.

  •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作者:孙爱莲;林圣惠;盛敏;赵友冬

    冷沉淀在临床应用中已涉及多种疾病的治疗,并且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已突破传统的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的单一观念,可应用于纤维蛋白原及凝血因子缺乏所致出血性疾病等的治疗.

  • 冷沉淀不同融解方式对凝血因子活性的影响

    作者:张婵;陈婉璐;程瑜静;李琦;代润;李清

    目的 探讨使用干式融浆机和水溶式融浆机融解冷沉淀及融解时间的长短对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指导输血科更好地保护冷沉淀中凝血因子的活性和选择正确的融浆仪器及佳的融浆时间,为达到好的融解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云南昆明血液中心提供的140袋冷沉淀(规格1.0 U/袋),采集时间相近(不超过5 d),选取其中80袋冷沉淀作为1号检测组,1号检测组使用水浴式融浆机融解;剩下的60袋冷沉淀作为2号检测组,2号检测组选用干式融浆机融解.采用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140份置于不同融浆机37℃融解10、20、30 min的冷沉淀样品,分别测定FⅧ、VWF抗原、PT、TT、APTT及Fib.结果 干式、水浴式两种仪器的融浆效果及各个检测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融浆时间的延长,会导致APTT延长、FⅧ、VWF抗原活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融浆时间延长会导致凝血因子FⅧ、VWF抗原活性下降,AP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保障临床输血安全有效,推荐融解冷沉淀的佳时间为10 min.

  • 冷沉淀在结核性毁损肺切除术大量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吴纪峰;苏月巧;冯光;黄文峰;刘佳坤;陈振军

    目的 总结冷沉淀在结核性毁损肺手术大出血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对21例结核性毁损肺手术大出血的病例应用了冷沉淀,并进行了术中出凝血时间及血浆蛋白原浓度的监测.结果 21例大出血的病人中,在出血1 000 ml时有2例出现凝血异常,其中15例在出血1 500 ml时,出凝血时间均异常.21例大出血的病人,在出血1 000 ml时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1.5 g/L有15例,15例在出血1 500 ml时11例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1.0 g/L.结论 冷沉淀在结核性毁损肺手术大出血中应用能够纠正血浆中凝血因子的减少,纠正凝血机制异常,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风险.

  • 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作者:郭博;陈丽;管政

    目的:加强冷沉淀临床应用的输血管理,合理应用冷沉淀,降低经输血传播的疾病发生率,减少不良输血反应.方法:对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8~2010年冷沉淀的应用量(U)和2010年冷沉淀的应用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冷沉淀的合理应用率及不合理应用率.结果:2009、2010年的冷沉淀年均应用量是2008年的3.4倍,2010年冷沉淀的合理应用率为43.8%,不合理应用率为56.2%.结论:2009~2010年,冷沉淀的应用量过大,2010年不合理应用率过高,必须加强冷沉淀临床应用的输血管理,严格掌握冷沉淀的输注适应证及输注指征,杜绝不必要的输注.

  • 成分输血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救治中的应用

    作者:陈素英;沈鸿雁;邱丽飞;李庆华;王俊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和合并症,病情凶险,处理不及时,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多主张发病早期使用肝素治疗,若肝素使用不当反可引起出血.我院诊治的8例13IC患者,未用肝素7例成功获救;l例家属放弃抢救,自动出院.因此产科DIC积极去除病因后,可用成分血(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补充凝血因子,悬浮红细胞增加血红蛋白,使患者获救,降低病死率.

  • 冷沉淀在治疗颅底骨折出血的临床应用

    作者:潘淘涛;刘建平;老成暖;陈文标;江美嫦;关健明

    目的:探讨冷沉淀在颅底骨折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择8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颅底骨折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止血、脱水、护胃、抗菌、营养神经、降低颅内压、头高位卧床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冷沉淀止血,每次输10 U,每6~8小时输1次,根据病情输冷沉淀1~3次,符合手术指征者进行手术治疗,治疗后24 h 复查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bg),治疗结束后进行国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观察两组临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PT、APTT、TT 均明显短于治疗前(t =6.654、5.746、6.193和3.342、3.552、3.646,P <0.01或 P <0.05),观察组 PT、APTT、TT 明显短于对照组(t =3.322、3.406、3.315,均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 Fbg 均明显高于治疗前(t =5.762和3.592,P <0.01或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Fbg 明显高于对照组(t =3.407,P <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χ2=8.747, P <0.05)。结论冷沉淀是一种安全、快捷、疗效好的成分血制剂,能够有效改善颅底骨折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激活内源凝血系统,提高止血效果,减少进展性脑出血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血友病膝关节炎10例护理

    作者:杨美惠;吴瑞;方敏

    血友病是一种凝血因子Ⅷ、Ⅸ、Ⅻ缺乏引起的遗传性疾病,膝关节是血友病早及易受累的关节,关节内反复出血、积血、肿胀、机化,逐渐形成膝关节挛缩、畸形、强直、功能障碍伴疼痛,严重干扰患者生活质量.由于血友病缺乏凝血因子至术中难以止血,血友病性膝关节炎(HA)曾成为手术禁忌证.近年来,随着拜科奇重组凝血因子、冷沉淀等应用,使HA外科治疗成为可能.鉴于HA的特殊病情,护理工作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10例(12膝)血友病患者的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 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冷沉淀输注疗效分析

    作者:卢荣;叶先仁;林巧燕;黄彦;王娜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肿瘤患者伴有出凝血功能障碍输注冷沉淀前后主要检验指标数值变化情况,探讨冷沉淀输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165例围手术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血浆和冷沉淀联合输注组102例(观察组)和单独输注冷沉淀组63例(对照组),输注前后分别进行血红蛋白(Hb)、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PT、APTT、TT 均明显缩短;FIB明显增加;Hb均改善不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输注后比较PT、APTT、TT、FIB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冷沉淀能有效改善肿瘤患者围术期的凝血功能障碍,保障患者围术期的治疗安全。

  • 冷沉淀联合红细胞输注治疗急性大出血41例疗效分析

    作者:游江成;赖飞;李清芹

    目的 探讨冷沉淀联合红细胞在抢救急性大出血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1例急性大出血患者,比较患者冷沉淀输注前与输注后6~24 h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的变化情况.结果 41例急性大出血患者输注冷沉淀后6~24 h与输注前相比,患者的PT、APTT、TT均明显缩短,FIB水平显著提高(P<0.001).结论 冷沉淀联合红细胞在抢救急性大出血患者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384 条记录 9/20 页 « 12...6789101112...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