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维生素C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诱导的单个核细胞HLA-Ⅰ表达抑制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C(vitamin C,VC)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诱导的体外培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HPBMC)HLA-Ⅰ表达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免疫细胞化学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研究了不同剂量(25 μmol/L和100 μmol/L)VC预处理对DON诱导的HPBMCHLA-Ⅰ表达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 FC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DON处理组HPBMC HLA-Ⅰ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FI值0.88±0.02比1.00±0.03,P<0.05).25μmol/L和100 μmol/LVC预处理+DON组HPBMC HLA-Ⅰ表达的FI值分别为1.15±0.06和1.10±0.02,均明显高于DON处理组(0.88±0.02,P<0.05).同时,25 μmol/L和100μmol/L VC单独处理组HPBMC HLA-Ⅰ的表达量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值1.28±0.03和1.25±0.05比1.00±0.03),表明VC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外培养的HPBMC HLA-Ⅰ表达(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与DON处理组相比,两种不同剂量VC预处理+DON组HLA-Ⅰ表达阳性的细胞百分率比DON处理组明显增高(70.10%±6.90%和64.50%±5.50%比42.20%±4.30%,P<0.05).蛋白印迹同样证实了以上结果.结论 VC可一定程度的拮抗DON对体外培养的HPBMC HLA-Ⅰ表达的抑制作用.
-
大骨节病病区粮食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硒元素检测报告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称呕吐毒素(vomitoxin,VT),属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由镰刀菌(fusarium)产生[1].DON是全球性的、常见的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粮食和动物饲料中,且难以降解,因此容易进入食物链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2].
-
食品中真菌毒素危险性分析的方法及现状
对真菌毒素进行危险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真菌毒素(mycotoxins)是某些真菌产生的二级代谢产物.在目前发现的300多种真菌毒素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真菌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展青霉素(patuli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伏马菌素(fumonisin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T -2毒素(T-2 toxin)、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环匹阿尼酸(cyclopiazonic acid)、麦角胺(ergotamine)、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等[1],这些真菌毒素不仅可以污染食品引起食物中毒,而且有些还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健康造成极大威胁.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联合咨询专家会议提出的危险性分析(risk analysis)是一个基于科学的、按照结构化方法进行的开放透明的过程,它包括危险性评估(risk assessment)、危险性管理(risk management)和危险性信息交流(risk communication)3个部分.
-
液相色谱-质谱测定小麦中B类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包含有200余种化合物,是镰刀菌毒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类.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属于单端孢霉烯族B类,基本结构为四环的倍半萜,以C8位上的羰基为特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称呕吐毒素,化学名称为3α,7α,15-三羟基草镰孢菌-9-烯-8-酮,它对谷物污染率和污染水平居于镰刀菌毒素之首,给人、家畜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其明显的毒性作用是引起呕吐、腹泻、腹痛等症,并延缓生长、降低免疫机能.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化学名称为3α,4β,7α,15-四羟基-12,13-环氧单端孢烯-9-烯-8-酮,其污染率和毒性相对较低,但也广泛存在于农作物中.DON、NIV的结构式见图1.
-
粮食中隐蔽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多组分真菌毒素协同检测技术
隐蔽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masked deoxynivaleno1)是一类强极性结合态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其在谷物中与谷物基质成分以结合态形式存在,用常规毒素分析方法检测不到[1-2].目前发现的隐蔽型DON主要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eoxynivalenol-3-glucoside,DON-3-G)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葡萄糖苷(deoxynivalenol-15-glucoside,DON-15-G)两种,其中以DON-3-G研究多.为了在国际食品贸易中应对各国针对该物质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迫切需要建立快速、灵敏、准确协同检测隐蔽型DON及多组分真菌毒素的方法.
-
普洱茶、红茶、绿茶中真菌毒素的检测
检测茶叶中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伏马霉素(FB1,FB2,FB3)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明确茶叶中的真菌毒素含量范围并为茶叶监管提供依据.采用有机溶剂(0.1%甲酸乙腈溶液)以及80℃热水2种方法提取茶叶中的真菌毒素,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进行分析测定.黄曲霉毒素B1,G1的线性范围为39.1 ~5000 ng·L-1,黄曲霉毒素B2,G2的线性范围为117~ 15000ng·L-1;伏马霉素(FB1,FB2,FB3)的线性范围为2.44~313 ng·L-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线性范围为3 125 ~5 000 ng·L-1.所得8种真菌毒素的回归方程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回收率为85.7%~ 99.6%,相对标准偏差<10%.对20种国际市售茶叶中的8种真菌毒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包括普洱茶、红茶、绿茶在内的多种茶叶产品都不同程度含有微量的真菌毒素,其中黄曲霉毒素B2在6种茶叶产品中被检测到,黄曲霉毒素G1在3种茶叶中被检测到,伏马霉素FB1在2种茶叶中被检测到,伏马霉素FB2在一种茶叶中被检测到.而采用热水提取方法,只有一种茶叶产品的茶汤中检测到微量的伏马霉素B1,B2,其他各种茶叶的茶汤中均未检出毒素.以上2种方法检出的真菌毒素含量在0.15~7.31 μg·kg-1,均未超过国际食品安全规定的真菌毒素限量.80℃热水提取模拟实际的饮茶方法,更能准确地检测茶叶中进入茶汤的真菌毒素,适用于茶叶(采用热水冲泡的)饮用产品,而有机溶剂萃取法适用于食用产品中霉菌毒素绝对含量的检测.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致小鼠骨骼畸形模型的建立
目的 制作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胎鼠模型,观察DON对小鼠的致骨骼畸形作用和胚胎毒性,为进一步研究DON致畸的机理提供试验平台.方法 将妊娠小鼠分为溶剂对照组和DON实验组,每组6只孕鼠.实验组小鼠于孕期第7~10 d连续腹腔注射DON,每天2.5 mg/kg体重,总剂量为10 mg/kg体重.溶剂对照组注射30%丙二醇.妊娠第18 d解剖孕鼠,实验组随机取31只胎鼠,溶剂对照组取63只胎鼠,去除软组织,进行骨骼、软骨双重染色,镜下观察骨骼发育情况.结果 实验组31只胎鼠均出现多发性骨骼畸形,其中胸骨畸形率为90.32%,胸椎畸形率90.32%,四肢畸形率为54.84%.溶剂对照组胎鼠胸骨畸形率为9.52%,未见其他骨畸形.结论 DON可致胎鼠多发性骨骼畸形;DON小鼠模型可用于骨骼先天性畸形研究.
-
杂色曲霉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小鼠致癌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杂色曲霉素(ST)对NIH小鼠的致癌作用,同时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ST致癌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80只NIH小鼠随机分为ST 3 μg/kg组、ST 30 μg/kg组、ST 3 μg/kg+DON 1.5 μg/kg组、ST 30 μg/kg+DON 1.5 μg/kg组、DON 1.5 μg/kg组和对照组等6组,每组30只.各实验组按要求分别灌喂不同剂量的真菌毒素,对照组灌喂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3次/周,共24周.实验第58周和第74周处死小鼠,观察各器官组织病变.结果对照组小鼠各器官组织均未见明显病理改变.ST和 DON处理组均有部分小鼠发生肺腺癌和腺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ST 3 μg/kg组、ST 30 μg/kg组、ST 3 μg/kg+DON 1.5 μg/kg组、ST 30 μg/kg+DON 1.5 μg/kg组和DON 1.5 μg/kg组肺癌的发生率分别为25.0%、41.7%、62.5%、69.2%和37.5%,腺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发生率分别为50.0%、58.3%、37.5%、53.8%和25.0%.结论经口灌喂ST 和DON 可诱发NIH小鼠肺癌和腺胃黏膜异型增生.ST加 DON可明显提高肺癌的发生率.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NU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胃癌细胞SNU凋亡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SNU经不同浓度(50、100、1000、2000 μg/L)DON处理12 h,以流式细胞术(FCM)和免疫蛋白印记(Westem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FCM检测结果表明,DON处理12 h后,各处理组SNU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在50~2000 μg/L浓度范围内随着DON浓度升高凋亡率亦相应升高,两者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r=0.940,P<0.01).FCM和WPstPm blotting法检测结果显示,DON作用12 h后,SNU细胞bax和Caspase-3表达升高,bcl-2表达降低.结论 DON可剂量依赖地诱导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NU凋亡,上调bax蛋白的表达,下凋bcl-2蛋白的表达,进而激活Caspaqe-3,可能在SUN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作用.
-
六种真菌毒素对培养软骨细胞的作用
1.目的方法真菌及其毒素中毒是大骨节病(KBD)重要病因学说之一,由于检出的优势真菌和毒素在各病区的结果不一致.我们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T-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NIV)、互隔交链孢霉单甲醚(AME)、丁烯酸内酯(BUT)和串珠镰刀菌素(MON)等毒素对体外单层培养的幼兔关节软骨细胞进行损伤实验,测定软骨细胞DNA、基质葡萄糖醛酸量作为生长代谢的指标,并于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情况,了解这些毒素对KBD靶细胞-软骨细胞生长代谢和超微结构的作用,为KBD的病因研究积累基础实验资料.
-
一种酶联免疫检测系统用于米面中真菌毒素检测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某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对米面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玉米赤霉烯酮(ZEN)3种真菌毒素的酶联免疫检测效果.方法:以从超市随机购买的某品牌大米和面粉作为对象,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进行标准曲线线性、各种毒素低检测限、加标回收率及加标回收精密度等方法学验证.结果:3种毒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AFB1、DON及ZEN的低检测限分别为1.69、184及41 μg/kg,均低于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100%之间,加标回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0以内.结论:该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盒对米面中真菌毒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性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名呕吐毒素(vomitoxin,VT),是一种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主要由某些镰刀菌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纯品1970年首先从日本香川县感染赤霉病的大麦中分离到并命名[1],其结构为3 α,7 α,15-三羟基-12,13-环氧单端孢霉-9烯-8酮,为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脱氧衍生物,是世界范围内粮食饲料的污染物之一.现就DON的理化性质和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和实际意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综合概述.
-
2005年中国居民膳食DON污染调查及暴露评估
目的:了解我国粮谷类食物中DON的污染现状及评估居民膳食DON暴露量.方法:通过气相色谱方法对采集样品中DON含量进行检测,并结合膳食暴露评估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中国六省粮食中DON污染率为66.46%,平均DON含量玉米为25.88 μg/kg,小麦为50.04 μg/kg;在DON污染含量95%百分位数以内,各城乡人群、各年龄组人群膳食暴露量均低于TDI.结论:我国粮食中DON的污染呈高污染率、低污染程度的趋势;95%的人群膳食摄入DON在安全范围之内;儿童是膳食暴露的高危人群.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七肽模拟表位淘选及应用
目的 从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中淘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模似表位,并以之替代人工抗原建立ELISA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抗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12D1,从噬菌体随机七肽库中淘选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七肽模似表位,七肽模拟表位氨基酸序列为CMRPWLQ.以含有DON七肽模拟表位的噬菌体替代DON人工抗原建立DON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检测范围为20~400 ng/ml,并应用于小麦、玉米样品中DON含量的检测.结果 检测结果与德国r-Biopharm公司DON检测试剂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ON噬菌体模拟表位替代DON人工抗原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小麦和玉米样品中DON的检测.
-
AFB1和DON对大鼠原代肝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目的为了解AFB1(黄曲霉毒素B1)与DO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DNA损伤作用,以便对其联合遗传毒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为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应用SCGE试验体外检测了AFB1和DON对SD大鼠肝细胞造成的DNA的损伤.结果1、O.1、0.01μg/ml的AFB1和DON可以引起肝细胞DNA单链断裂,并且AFBt和DON对于DNA损伤的单独作用均为在第一作用水平时高,在第三作用水平时低;AFB1与DON对DNA的损伤未发现有交互作用.结论AFB1和DON可以引起离体肝细胞DNA损伤.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测方法建立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deoxynivalenol,DON)污染广泛存在于全球,主要污染小麦、大麦、燕麦、玉米等谷类作物,也污染粮食制品,如面包、饼干、麦制点心等.人和动物在误食被DON污染的粮谷类后可以产生广泛的毒性效应,其还常与其他的真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共同污染农作物,进入人体后可以相互影响,对人类及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DON的污染是中国主要的真菌性食物中毒之一,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
2014年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技术机构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质量控制考核结果与分析
目的 考察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实验室检测能力,分析统计方法对实验室间能力验证结果评定的影响,探讨不同实验方法的可比性.方法 制备了天然污染小麦粉的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DON质量控制盲样,对全国47个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粮食监测中心进行含量测定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用稳健统计算法A进行指定值、标准差和z比分数的计算;并用z比分数对参加考核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共43家检测机构按时提交了检测结果,A、B、C3水平合格率分别是63.2%、93.8%和83.5%,考核总体合格率为79.1%.结论 通过考核进行实验室间比对,了解我国DON检测水平的现状、各机构的检测水平差异和检测方法间存在的差异,探讨了不同统计学方法评价测试结果的适用性和可比性.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人食管上皮细胞TAP-1和LMP-2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处理,体外原代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TAP-1、LMP-2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上分析不同浓度的DON处理24小时,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TAP-1、LMP-2分子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量-效关系.结果:不同浓度(50、100、1 000、2 000 μg/L)DON处理人食管上皮细胞24小时后,DON各处理组食管上皮细胞TAP-1蛋白的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0.47±0.22、0.28±0.16、0.24±0.18和0.21±0.19,统计分析表明DON 100、1 000、2 000 μg/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在0~2000 μg/L浓度范围内,随DON处理浓度增高,食管上皮细胞TAP-1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r=-0.595,n=4,P<0.01).RT-PCR结果发现,经不同浓度DON处理食管上皮细胞TAP-1mRNA的相对表达量虽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DON各处理组LMP-2蛋白的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2.25±1.03、3.31±1.35、1.90±1.19和2.12±0.22均高于空白对照组(0.91±0.21),其中100 μg/L处理组相对表达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DON 100 μg/L处理组的L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高为2.23±0.5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ON可剂量依赖地抑制体外培养的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的TAP-1蛋白的表达,但对TAP-1的mRNA未见显著影响.DON(100 μg/L)可以促进食管上皮细胞LMP-2蛋白和mRNA表达,其余各浓度未见明显影响.
-
低剂量T-2和DON毒素致小鼠DNA损伤联合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低剂量T-2和DON毒素对小鼠DNA的毒性作用,探讨其远期致病效应及联合损伤作用.方法 实验动物选用Balb/c小鼠,采用腹腔注射方式,进行慢性毒性实验.通过SCGE、ELISA、组织病理、TUNEL等方法观察不同处理组单个细胞基因组DNA损伤、血尿中8-OH-dG水平、肝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及肝细胞凋亡等指标来观察低剂量T-2毒素和DON对小鼠机体DNA的损伤作用.结果 各组细胞拖尾率均随实验时间延长而升高,与对照组相比,DON组和联合用药组细胞拖尾率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间比较可见,联合组拖尾率高,与T-2毒素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就DNA损伤的综合指标(尾动量)来看,染毒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以联合染毒组为高.DNA加合物检测结果表明,T-2毒素组和联合毒素组小鼠尿中8-OH-dG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毒素和DON均可使肝细胞出现病理损害,但二者损害形式不同,T-2毒素造成的肝细胞损害以嗜酸性变性和坏死为主,而DON引起的损害主要表现为气球样变性;同时给与两种毒素时嗜酸性变和坏死更明显;随着实验周期延长,各实验组损害加重.TUNEL检测结果表明,T-2和DON都可诱导肝细胞凋亡,但本实验3个染毒组之间,在凋亡细胞的发生率上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 低剂量T-2毒素和DON可对小鼠机体DNA造成明确损伤,表现为DNA断裂、加合物形成、细胞坏死及凋亡,联合染毒较单独染毒损伤更为明显.
-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致Vero细胞核基因组DNA损伤与修复的彗星实验观察
目的应用彗星实验技术观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Vero细胞DNA损伤与修复特征,探讨DON的遗传毒性.方法①1 μmol、5 μmol、10 μmol DON对指数生长期的Vero细胞分别染毒4、16 h后,观察DNA的损伤.②10μmol DON处理的细胞重新孵育15、30、60、120 min,观察DNA损伤修复.③以彗星实验技术结合"彗星图像分析软件(KIAS)"获得彗星细胞主要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随染毒剂量增加,染毒时间延长,受损伤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细胞DNA损伤程度逐渐加重;短时间染毒(4 h),损伤以DNA碎片的数量增加为主;较长时间染毒(16 h),损伤以DNA碎片变小为主.②去除DON,重新孵育若干时间,随修复时间延长,受损伤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DNA损伤程度逐渐减轻,提示受损细胞在进行自我修复;短时间染毒(4 h)修复启动时间较短(<15 min),而长时间染毒(16 h)修复启动时间也相应延长(>15 min);孵育120 min后,修复完成.结论DON毒素可致Vero细胞DNA损伤,重新孵育若干时间后损伤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