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Angiopoietin-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何泉;罗海明;朱宝生;詹新华;蒋绿芝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2 (Angiopoietin-2,Ang-2)基因多态性与T2DM及CKD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525例T2DM患者(T2DM组)和255名健康人群(NC组),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PCR)对Ang-2 759T→G→C及Ang-2 1087A→G进行基因检测;同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ARMS-PCR)对Ang-2 1233A→G进行基因检测.根据UAER将T2DM组分为3个亚组:未合并CKD组(CKD0组)、合并微量蛋白尿组(CKD组)和合并大量蛋白尿组(CKD2组),比较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临床变量间的差异. 结果 Ang-2 1087A-G(AG+GG)、Ang-2 1233A→G(AG+GG)基因型频率和1087G、1233G等位基因频率在T2DM与N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CKD0、CKD1、CKD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ng-2 1078G、Ang-2 1233G等位基因、SBP、FPG、HbA1c、肾小球滤过率(eGFR)、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Ang-2血清学水平、HOMA-β是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危险因素.Ang-2 1078G、Ang-2 1233G等位基因、MCP-1、Ang-2血清学水平与IR呈正相关. 结论 Ang-2 1087G、Ang-2 1233G等位基因变异可能与CKD相关,同时Ang-21087A→G、Ang-2 1233A→G与T2DM相关.而Ang-2 759T→G→C与T2DM及CKD无相关性.Ang2 1087G、Ang-2 1233G等位基因、SBP、FPG、HbA1c、HOMA-β是发生CKD的危险因素.

  • 血管生成素2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在肥胖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中表达及相关关系的研究

    作者:何泉;徐盈;唐新华;刘衡;朱宝生;陈雄志;蒋绿芝

    目的 探讨肥胖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基因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及其相关关系. 方法 选取行胆囊切除术患者204例,以BMI 25 kg/m2为切点,分为肥胖(Ob)组及正常体重(Nob)组.ELISA测定Ang-2浓度,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RT-PCR检测脂肪组织中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Ang-2基因和MCP-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组织中Ang-2、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和MCP-1基因的蛋白表达. 结果 (1)Ob组网膜脂肪组织中,内质网应激蛋白相关基因重链结合蛋白(Bip)、肌醇需求蛋白激酶Ⅰ(IRE Ⅰ)、类PKR内质网应激酶(PERK)、氧调节蛋白150(ORP150)、转录激活因子6(ATF6)、X盒结合蛋白1(XBP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及Ang-2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Nob组(P<0.01);Ob组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lF2α)蛋白高于No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0.40) vs (1.10±0.90),P>0.05];(2) PERK和ORP150的表达量与BMI相关;(3)脂肪组织中Ang-2、MCP-1分别与Bip、ORP150、XBP1及IRE Ⅰ表达量有关(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ng-2与内质网应激基因Bip、IRE Ⅰ、PERK、ATF6、ORP150及MCP-1相关;(4) Ang-2和MCP-1在肥胖患者血中及脂肪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肥胖患者内脏脂肪组织中Ang-2水平升高,内质网应激被激活;Ang-2基因与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及MCP-l的表达有关.

  • COPD急性加重期血浆Ang-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少军;张永红;韩冬;刘璐;朱燕亭;冯维;李凤娟;李满祥

    目的 探讨血浆血管生成素-2 (Ang-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4例AECOPD患者,入院后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及平喘等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Ang-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的变化,并探讨治疗前血浆Ang-2与hs-CRP及PaO2相关性,治疗后血浆Ang-2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的相关性.按照吸烟史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吸烟组、已戒烟组及持续吸烟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浆Ang-2水平.结果 AECOPD患者治疗前血浆Ang-2浓度为(2 937.2 ±938.1) pg/ml,血清hs-CRP浓度为(6.5±3.9) mg/dl,PaO2为(66.9±9.5) mmHg,经治疗临床缓解后血浆Ang-2浓度为(1 919.7 ±672.1)pg/ml,hs-CRP浓度为(2.6±1.9) mg/dl,PaO2为(79.4±9.6) mmHg,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浆Ang-2与血清hs-CRP呈正相关(r =0.404,P<0.01),与PaO2呈负相关(.r=-0.327,P=0.03),治疗后血浆Ang-2与肺功能指标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无显著相关性(P>0.05).非吸烟组、已戒烟组及持续吸烟组患者血浆Ang-2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浆Ang-2可作为AECOPD的候选炎性生物学标志物.

  • 脓毒症患者血管生成素-2水平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作者:黄伟;杨挺;俞慧;黄铭;昌震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浆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达到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目的.方法 调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ICU收治的6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感染病原菌不同将67例脓毒症患者分为深部真菌感染组(SFI)、革兰阴性菌组以及革兰阴性菌合并真菌感染(双重感染组),并选择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血浆降钙素原(PCT)、氧合指数、健康状况(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以及血浆Ang-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脓毒症患者体温、白细胞(WBC)、氧合指数、APACHEⅡ、SOFA评分以及血浆Ang-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脓毒症各组Ang-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IF组、双重感染组、革兰阴性菌组脓毒症患者血浆Ang-2水平分别为13.7、12.9、13.8 ng/ml,与APACHEⅡ、SOFA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APACHEⅡ、SOFA评分均有明显的独立相关性(β=0.468,P<0.05;β=0.626,P<0.001).结论 在脓毒症患者血浆Ang-2的水平可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而且Ang-2上升的程度与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APACHEⅡ以及SOFA评分均能够作为本病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的独立危险因素.

  • Ang-1和Ang-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

    作者:王水英;周彩云;付晓敏;姚济芬;韦兰芳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ng-1和Ang-2在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内异症组)和3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腺肌病组)在位内膜及26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 Ang-1和Ang-2在子宫内膜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中表达,定位于细胞质.Ang-1在内异症在位内膜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2在内异症和腺肌病在位内膜高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ng-1和Ang-2的高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新生鼠吸入高氧视网膜血管发育与血管生成素2表达的变化

    作者:梁文英;蒋犁

    目的 研究新生鼠吸入高氧致视网膜病过程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发育及新生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将80只新生Sprague-Dawiey大鼠(SD大鼠)分为高氧实验组和正常氧对照组,将其40只在生后24 h内置于(75±2)%氧环境中饲养7 d,然后返回室内空气饲养,以建立高氧模型;另40只在空气中饲养作为同龄对照组.两组各自在生后4 d(postnatal day 4 d4)、d 7、d 10、d 14和d 20等不同时间点处死,取左眼球用ADP酶(Adenosine diphosphate)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视网膜血管发育状况;取右眼通过常规HE染色以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及计数突破内界膜且与其有联系的内皮细胞核数,定量反映视网膜血管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视网膜ang-2的表达.结果 SD鼠视网膜血管出生后开始发育,d 20基本成熟;新生鼠吸高氧后从d 10开始出现新生血管,于d 14新生血管增生达到高峰;d 14实验鼠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分别为30.821与1.107个,P<0.001;d 7实验鼠ang-2表达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及实验组d 10、d 14时间点,其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82.106 62±6.302 40与115.448 33±9.373 10、124.425 95±10.572 09、117.685 20±10.578 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d 10实验鼠ang-2表达达高峰,高表达持续至d 14.结论 高氧可导致视网膜发育晚期出现大量新生血管,高氧并抑制ang-2的表达;新生血管形成与ang-2表达的变化相一致,提示吸入高氧的新生鼠的ang-2与视网膜新生血管发育关系密切.

  • 直肠癌组织VEGF和Ang-2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形成相关性的探讨

    作者:杨扬;赵长林;袁俊波;张超;张甘露;孙红芹

    目的:检测直肠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探讨两者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和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直肠癌、30例直肠腺瘤及10例直肠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Ang 2及FⅧ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分析不同VEGF和Ang-2表达状态下直肠癌组织MVD的变化.结果:在直肠癌、直肠腺瘤及正常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 (43/60)、43.3%(13/30)和30.0% (3/10),Ang-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 (44/60)、46.7%(14/30)和30.000(3/10).VEGF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形态和肿瘤部位、术前CEA情况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直肠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Ang-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肿瘤的形态和肿瘤部位、术前CEA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直肠癌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直肠癌组织中VEGF和Ang-2的表达呈正相关,r=0.290,P<0.05.VEGF 在直肠癌组中染色阳性者其MVD较染色阴性者高(11.04±1.68 vs 7.66±1.22,t=7.53,P<0.05);Ang 2染色阳性者其MVD较染色阴性者高(10.97±1.73 vs 7.66±1.31,t=6.95,P<0.05).结论:VEGF和Ang-2高表达与直肠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在调节直肠癌的血管生成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 食管鳞癌组织VEGF和Angiopoietin-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林丹霞;林英城;况丽平;吴贤英;吴铭耀;李德锐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2 (Ang-2)在食管上皮肿瘤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分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20例食管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VEGF及Ang-2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VEGF蛋白在食管鳞癌、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鳞状上皮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15.0%和10.0%,Ang-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7%、10.0%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及Ang-2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T3、T4期显著高于T1、T2期,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1% 和16.7%,P=0.049;Ang-2蛋白表达率则分别为43.8%和8.3%,P=0.041.VEGF及Ang-2蛋白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VE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9.0%和22.6%(P=0.001),Ang-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2.1% 和 12.9%,P=0.000.结论:VEGF及Ang-2在食管上皮鳞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非癌组织,表明其在食管上皮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VEGF及Ang-2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标志分子;具有潜在的临床诊断价值;VEGF及Ang-2与食管癌的TNM分期有关.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林丹霞;林英城;况丽平;吴贤英;吴名耀;李德锐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0份ESCC、20份食管癌旁组织及10份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VEGF、Ang-1及Ang-2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ESCC与食管癌旁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比较,Ang-1表达率显著降低,而VEGF及Ang-2表达率则显著升高(P<0.05).MVD在Ang-1阴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阳性表达组(P=0.000);MVD在VEGF、Ang-2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Ang-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3).T3、T4期VEGF和Ang-2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P<0.05);VEGF及Ang-2在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1).VEGF及Ang-2表达阳性组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Ang-1表达阳性和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9).结论 Ang-1表达的降低及Ang-2、VEGF表达的增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EGF及Ang-2在食管癌中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 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对人类舌鳞癌Tca-8113细胞血管生成素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武云霞;李晓征;赵玮;王晓彦;郝凤翔

    目的 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NIM)对人类舌鳞癌Tca-8113细胞血管生成素-1、2(Ang-1、Ang-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类舌鳞癌Tca-8113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NIM(0、25、50、100、200 μmol/L)进行干预,分别作用24、48、72 h后,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分泌水平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人类舌鳞癌Tca-8113细胞内Ang-1和Ang-2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NIM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PGE2分泌和Ang-2蛋白的表达,Ang-1蛋白表达受NIM影响不明显.结论 NIM可减少PGE2分泌和Ang-2蛋白的表达,此机制可能是通过COX-2依赖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途径起作用.

  • 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胡利霞;涂雪松;陈玉环;黄彩彩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方法:搜集孝感市中心医院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82例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患作为研究组,包括研究A组在位内膜和研究B组异位内膜,再选取20例正常子宫内膜的女性作为参照组,分析血管生成素为-2及其受体的表达.结果:(1)研究A组和B组的增生期和分泌期血管生成素-2的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A、B组分泌期的血管生成素-2的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增生期,而参照组增生期高于分泌期,P<0.05;(2)研究A组和B组的增生期和分泌期受体Tie-2的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研究A、B组增生期的受体Tie-2的平均光密度显著高于分泌期,P<0.05;(3)研究A、B组血管生成素-2的阳性表达率81.0%、66.7%显著高于参照组30.0%;研究A组的血管生成素-2的阳性表达率80.5%显著高于研究B组65.9%,P<0.05.(4)研究A、B组受体Tie-2的阳性表达率53.6%、61.0%显著高于参照组25.0%;研究B组受体Tie-2的阳性表达率61.0%显著高于研究A组53.6%,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可以有效诊断病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血管生成素-2受体Tie-2在胃癌组织的表达

    作者:高冬玲;郭克民;僧靖静;陈奎生;张云汉

    目的探讨Angtopoietin-2、Tie-2与胃癌的血管生成、转移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Ang-2、Tie-2、CD34在67例人胃腺癌及对应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根据CD34的表达情况计算胃癌及相应正常胃黏膜的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①Ang-2、Tie-2在正常胃黏膜中表达率分别为14.92%(10/67)和22.39%(15/67)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6.57%(58/67)和88.06%(59/67),显著高于正常黏膜(p<0.05).②CD34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P<0.01).③Ang-2在胃腺癌中Ang-2表达阳性组其MVD显著高于Ang-2表达阴性组中MVD的表达(P<0.05).④Ang-2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其在低分化腺癌中的表达比其在高分化腺癌中表达高(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大体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①Ang-2、Tie-2在胃腺癌及其正常胃黏膜中均有表达.②Ang-2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③Ang-2及Tie-2的表达与胃癌血管生成有密切的关系.

  • 胃癌患者血清VEGF-C、Ang-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忠祥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变化及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VEGF-C与Ang-2在胃癌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收集120例胃癌患者及49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血清中VEGF-C、Ang-2水平.结果 胃癌患者血清中VEGF-C、Ang-2含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表达水平升高与胃癌淋巴结转移(P<0.01)、浸润深度(P<0.05)、TNM分期(P<0.01)相关;Ang-2表达水平升高与胃癌淋巴结转移(P<0.01)、浸润深度(P<0.01)、TNM分期(P<0.01)相关;VEGF-C与Ang-2表达成正相关关系(r=0.478,P<0.05).结论 血清中VEGF-C、Ang-2可作为胃癌生物学指标,两者联合可能成为判断胃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 Ang-2在食管鳞癌中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研究

    作者:赵宝生;李汉臣;刘尚国;刘彦轩;秦秀广;齐博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Ang-2 mR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在80例食管鳞癌及癌旁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根据CD34染色情况计算出食管鳞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食管鳞癌组织中的Ang-2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食管黏膜(P<0.01).食管鳞癌中Ang-2 mRNA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食管鳞癌Ang-2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食管黏膜组织51例中,其癌组织中Ang-2 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正相关(r=0.94,P<0.01);同时,VEGF阳性表达者的MVD明显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P<0.01),即当VEGF过度表达时,Ang-2促进血管生成.食管鳞癌Ang-2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29例中,其癌组织Ang-2 mRNA的表达水平与MVD呈负相关(r=-0.41,P<0.05),VEGF的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间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当VEGF相对缺乏时,Ang-2抑制血管生成.结论 Ang-2 mRN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食管鳞癌的侵袭转移相关.Ang-2对食管鳞癌血管生成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 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研究

    作者:董刚;贾洪刚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统计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清VEGF与Ang-2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2%(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与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VEGF、Ang-2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改善微循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可有效调节患者血清中的VEGF、Ang-2水平有关.

  • 乳康饮干预裸鼠乳腺癌组织Ang-2表达抑制淋巴转移的作用

    作者:孙喜波;李湘奇

    目的 观察乳康饮对移植瘤裸鼠乳腺癌组织Ang-2、Ang-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中药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机制.方法 BALB/c裸鼠30只,乳腺原位种植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5S,建立乳腺癌移植瘤自发性转移模型后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疾病模型组,5-FU对照组,乳康饮低、中、高剂量组,乳康饮加5-FU组,每组5只裸鼠.疾病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5-FU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乳康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乳康饮不同剂量灌胃;乳康饮加5-FU组给予5-FU腹腔注射,同时给予乳康饮中剂量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6周.用药后检测肿瘤直径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抑制率,免疫组化、PCR技术分别检测乳腺癌组织Ang-2的表达,分析各组的表达差异.结果 裸鼠乳腺原位均有实质性肿瘤生长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各药物组肿瘤直径与疾病模型组比较明显减小(P<0.05),各药物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康饮+5-FU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各药物组(P<0.05).各药物组对淋巴结转移均有抑制作用,乳康饮各剂量组的淋巴转移抑制率与5-F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乳康饮加5-FU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ng-2在疾病模型组的表达与乳康饮中、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乳康饮高剂量组、5-FU对照组、乳康饮加5-FU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CR结果显示疾病模型组裸鼠乳腺癌组织Ang-2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各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乳康饮高、中、低剂量组比(P<0.05),与5-FU对照组、乳康饮加5-FU组(P<0.01).结论 乳康饮可能通过干预Ang-2蛋白和基因表达,干扰Ang-2/Tie2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组织的淋巴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乳腺癌淋巴转移的作用.

  •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和Ang-2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萍萍;王玉粦;吴炎;李斌;林少芬;唐仕波

    目的 观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链尿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成模后经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随机分为糖尿病血糖严格控制组、糖尿病血糖非严格控制组、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VEGF、Ang-2的表达,用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对VEGF、Ang-2免疫荧光强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视网膜VEGF、Ang-2平均荧光强度分别增加了2.38倍和2.41倍(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血糖严格控制组大鼠视网膜VEGF、Ang-2的表达分别下降了1.47倍和1.51倍(P<0.05),而血糖非严格控制组VEGF、Ang-2的表达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胰岛素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Ang-2的表达,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保护作用.

  • 血管生成素-2及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在星形细胞瘤中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玉亭;周垂贤;王道奎;王金鹏;秦时强

    目的 研究血管生成素-2 (Ang-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人脑星形细胞瘤和12例健康脑组织中Ang-2及VEGF蛋白的表达.实验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行x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分析它们的表达情况和相关性.结果 60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有39例(65.00%)出现Ang-2蛋白阳性表达,35例(58.33%)出现VEGF蛋白阳性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健康脑组织(16.67%、16.6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星形细胞病理分级的提高,Ang-2及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2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8649,P<0.05).结论 Ang-2和VEGF的表达与星形细胞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在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直肠癌中Ang-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贵福;韩玲玲

    为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2)在直肠癌组织、直肠腺瘤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120例直肠癌组织、60例直肠腺瘤组织及20例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Ang-2的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显示Ang-2在直肠癌组织、直肠腺瘤组织及正常直肠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88/120) 、46.7%(28/60)、30%(6/20),直肠癌组织与直肠腺瘤组织、正常直肠黏膜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腺瘤组织与正常直肠黏膜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Ang-2高表达与直肠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 血管生成素对特发性肺纤维化预后的预测价值

    作者:白艳玲;朱海燕;孙启玉;顾国忠;张灵宇;李颖;杨宝峰

    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素-1、-2(Ang-1、Ang-2)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临床指标的关系,评估Ang-1、Ang-2对IP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经胸部高分辨CT(HRCT)和肺组织活检确诊为IPF的91例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和肺功能指标;所有患者均有2年随访期,按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Ang-1、Ang-2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各项临床指标对IPF患者预后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ng-2对IP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2年随访期间,91例IPF患者中删失6例,预后良好30例,预后不良55例,预后不良率为64.71%.预后不良组Ang-2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μg/L:2.88±1.63比1.89±1.22,t=2.909,P=0.005),而Ang-1水平仅较预后良好组略有升高(μg/L:28.70±14.26比25.62±11.95,t=1.005,P=0.318).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PF患者Ang-2与1 s用力呼气容积(FVC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227、-0.206,P值分别为0.031、0.047),而Ang-1与FVC1、DLCO%均无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153、-0.121,P值分别为0.147、0.253).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吸烟时间和Ang-2水平对IPF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均P<0.05),且Ang-2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吸烟时间〔相对危险度(RR):1.236比1.006,P=0.037〕;而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及FVC1、DLCO%、Ang-1水平对IPF患者预后无明显影响(均P>0.05).预后分析显示:Ang-2预测IPF患者预后不良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2;当佳诊断值为0.35μg/L时,敏感度为61.8%,特异度为73.3%,阳性预测值为69.8%,阴性预测值为65.7%,提示Ang-2对IP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能力较好.结论 Ang-2能较好地评价IPF患者预后,可作为早期监测IPF患者预后风险的指标之一.

188 条记录 2/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